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辛丑条约-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天方乘风
  • 文档编号:3545349
  • 上传时间:2022-09-15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79.0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辛丑条约-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年级 历史上 第二 单元 辛丑 条约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历史 课程标准 下载 _各科综合资料_初中
    资源描述:

    1、中学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辛丑条约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历史八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近 代 化 的 早 期 探 索 与 民 族 危 机 的 加 剧单元 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洋务运动第二单元第 4 课2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第二单元第 5课3戊戌变法第二单元第 6课4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第二单元第 7 课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内容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标题是“近代化的

    2、早期 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如下:1. 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 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3. 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4.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 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本单元通过对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事件及相关 人物的介绍, 讲述了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 学生需要知道

    3、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大致情况,掌握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和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及影响;掌握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并理解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建议”中, 建议“ 采取小组合作1完全陷入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的加剧辛丑条约甲 午 中 日战争列强瓜分 中国狂潮内忧外患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对洋务运动的看法。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 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填入表格,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民族危机的加剧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近

    4、代化的早期探索2.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主要历 史史实。 发展线索是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由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 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使中国富强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近代化探索运动。本单元 的各课内容围绕核心内容展开, 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第 4 课讲述的洋务运 动,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开明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 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企业,建立了新式海陆军,同时兴办新式学校,培养2洋务人才。中国由此迈开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第 5课讲述的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

    5、 中国狂潮,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这也说 明洋务运动并不能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第 6 课讲述的戊戌变法,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 认识到,必须进行政治制度上的变革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在思想文化方面影响深远。第 7课讲述的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19世纪末,面 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农民阶级发起了波澜壮阔的义和团运动。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承认 了其合法地位。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和部分清军英勇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 分中国的步骤。在列强的威逼下,清政府再一次屈服,与11国签署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

    6、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正确认识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开始,树 立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意识;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 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认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和清政府的腐朽,学习近代中国人 民的反帝爱国精神,继而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近代化”一词比较陌生,近代化是个抽象的概念。近代化探索的是救国救 民的

    7、道路,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制度的戊戌变法,这是单元重点知 识且有难度。如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我们要了解洋务派的主张,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如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创办新式海陆军等相关知识。而对洋 务运动的评价是难点,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教师需要举例进行说明。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公车上书”的影响,维新派的主要活动,梁启超和严复的主张, 1898年的维新变法的内容,这些史实相对来说学生容易理解。而对于戊戌政变,为什么变法失 败了?需要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学生对战争条约了解较多,要重点把握条约的性质及带来 的危害。三、单元学

    8、习与作业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华等史实的基本进程,理解这些事件间的基本联系。2.能准确说出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3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的爆发的原因及意义,了解近 代化探索的历程。4.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感受民族危机的不断 加剧。5.通过学习邓世昌、左宝贵等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感悟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救亡图存的奋斗精神。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作业设计,紧扣单元主题“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在分析课标、

    9、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 4个课时教学中, 再通过 4个课时作业和 1 个单元检测作业加以检测和巩固。课时作业立足课时教学重点、难 点和学习目标,以基础题为主,少量复杂题,每课时作业在 10 分钟左右。在课时学习和课时 作业的基础上,紧扣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立足单元主题,落实核心素养,整体设计40分钟 左右的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五、课时作业第4课 洋务运动作业时间: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洋务运动后期,军事工业的运营出现大量资金缺口,洋务派为辅助军事工业创办了开平 矿务局、湖北织布官局、天津电报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纺织、 电信等

    10、行业。由此可知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 ( )A.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C.推动中国科技水平的进步 D.与外资企业争夺市场【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 由“军事工业的运营出现大量资金缺口”“洋务派为辅助军事工业”所以创 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主要目的是为清政府的税收“开源” ,故B项符合题意;推动中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科技水平的进步不是洋务运动的影响,且题干没有涉及故AC不合题意; 题干也没有涉及与外资企业争夺市场,故D不合题意。4【设计意图】洋务运动的内容是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虽然洋务派最终的目的是学习器物 以维护清朝统治,但在洋务运动后期为获取资金

    11、来源,兴起了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本题旨在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2.1866 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 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 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85 年,海军衙门设立。材料说明 ( )A.洋务派重视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积极组建新式陆军C.中国近代海防意识的觉醒 D.中国轮船制造比西方先进【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海军。材料中“船政局”“船政学堂”轮船下水”“ 海军衙门设立”等体现出中国近代海防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福州船政局属于军事工业, 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

    12、海军建设,不是陆军,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中西轮船的制造水 平,排除D项。故选C项。【设计意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企业和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企业;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筹建新式陆海军。该题的设置意 为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并渗透“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3“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史实结论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英美联军火烧圆明园北洋舰队建成中国海防近代化逐渐发展起来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 B C D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

    13、价标准】C【作业分析】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故A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故B项错误;北洋舰队的建成表明中国的5海防近代化发展起来,中国的海防意识增强,C项正确;,资政新篇是最早提出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故D项错误。【设计意图】 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不同阶级也轮番登上历史舞台进行救 亡的探索,而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洋务派展开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探索则开启了中国近 代化的大门。本题的设计就是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评价的理解, 旨在提升学生的“时空观 念” 、“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 4、洋务派以

    14、中体为前提引进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虽然洋务派有保卫封建的一面,但它的 事业已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他这样说是因为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C.选派大批留学生出国深造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洋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说明其产生的积极意义。A、B、C 三 个选项都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不具备概括性,故答案错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化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故 D 选项正确。【设计意图】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教材用了一大段内容,分为积极性和局限 性,而近代化的开端这是

    15、一定要掌握的重要内容。本题设计旨在考察学生的“史料实证” 和“历史解释”素养。5、下图是一副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该漫画说明了 ( )6A. 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C.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B.洋务派大量引进洋枪洋炮D.洋务派只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洋务运动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富国强兵,故A项错误。 洋务运动引进洋枪洋炮不是漫画表达的中心思想,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的结局不是漫画表 达的中心思想,故C项错误。由漫画中“西方先进技术”的信息可知D项正确。【设计意图】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本题的设计, 旨在考

    16、查学 生对漫画内容本质的理解,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二、绘图题 (选做题)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等军事工业;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 布局等民用工业。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以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工业和民用 工业分布图为题绘制一幅地图。【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教师要求标注准确清晰、信息表达完整、图例表述适当、地图美观大方, 综合上述要素按优、 良、合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作业分析】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也是本课教学 重点。 自

    17、绘地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绘画能力,还要做到“标注准确清晰、信息表达完整、 图例表述适当、地图美观大方” ,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故而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 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对本单元的教学提示有“观察 并绘制近代历史地图” ,新课标还提倡跨学科主题学习,由此理念设计此题。洋务运动的 的主要内容本课的重点,通过本题的设计,考查学生的历史、地理和美术的跨学科主题学 习能力,提升“时空观念”素养。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作业时间: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下

    18、图 所示, ( ) 处应该填写的侵华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7【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在1984年蓄意挑起了与中国的战 争,因1984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甲午中日战争,故C项正确;ABD三项时间不吻合。【设计意图】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对中日两国影响深远的一场战争,关于战争的时间这是 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2.他是黄海海战中下令撞敌舰殉国的爱国将领,是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他的雕像至今屹 立在山东省威海卫刘公岛,手持望远镜

    19、望着大海,提醒后人勿忘国耻。他是 ( )A.康有为 B.李鸿章 C.邓世昌 D.石达开【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康有为是甲午战后主张变法维新的代表人物,A项错误;李鸿章是晚清名臣, 洋务运动的领袖,北洋舰队的创建者,B项错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下 令撞击敌舰,最终壮烈殉国,C项正确;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之一,D项错误。【设计意图】在落后民族遭受到外敌入侵的情况下,有大批英雄志士为国挺身,壮烈牺牲。 通过此题目,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带给国家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 中华民族有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事我们的追求。

    20、 本题的考察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3.甲午中日战争后,据有关记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在中国设厂数据如下表,引发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1894 年1900 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80 家933 家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C.列强占领的港口和城市增加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崛起【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8【作业分析】此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分析材料,1894 1900年,列强在中 国设厂总数迅猛增加,结合所学知识,由此直接相关的应该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故选B。【设计意图】马关条约的

    21、内容及影响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再次考查本知识 点。需要注意的是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也意味着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可以享有此权利而 不单是日本,这也使得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本题旨在提升学生的 “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及“唯物史观”多维度核心素养。4.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大幕缓缓拉开,开幕式上独具创意的冰雪环保理念不仅展示了中国 人清新浪漫的一面,也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繁荣、强大和自信的中国,清人绘制的时局图与之有鲜明的对比。关于时局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甲午战后列强瓜分中国的表现 B.表明“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C.说明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现象 D.反映出清朝阶级矛

    22、盾尖锐【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时局图是由清人所作的反映近代时事的漫画,用各种动物来代表不同国 家对中国的野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甲午战后封建帝国遭受瓜分的历史事实。故选A。【设计意图】从冬奥会的开幕来观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时局图带给我们的冲击,更 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不变的真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 升“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素养。5.戴逸在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中写到: “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 起中国这样迅速的奔跑。 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 。这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 ( )9A.

    23、推动了中国走向近代化C.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加深了西方各列强之间的矛盾【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 “由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可以得出B项,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素 养。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C,D在材料中都没有体 现。【设计意图】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学生不仅要知道其导致中 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更要知道这场战争深深刺激到当时的中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高涨,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觉醒。从而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 核心素养。二、选做题观看电影甲午海战,根据电影

    24、情节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感而发。字数150字左右。)【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要求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感而发,综合上述要素按优、 良、合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等级参考标准优秀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感而发。良好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史论结合较为准确、感由史生较为自然、有感而发较 为贴切。合格结构较完整、语言较流畅、史论结合较为准确、感由史生较为自然、有感而 发较为贴切。基本合格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流畅、史论结合基本准确、感由史生基本自然、有 感而发基本贴切。【作业分析】

    25、写观后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还要做到“史论结合、感由史生、有 感而发” ,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作业形式,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认识。由于观看电影、写作 读后感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较高,故而将本题设置为选做题,供学 有余力的同学选做。【设计意图】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对本单元的教学提示有“观看近代 史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撰写观后感,进行交流” ,由此理念设计此题。一是通过观看影 片,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二是增加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宽获取历史知识的来源,帮助学生形成区分“艺术真实”与“历 史真实”的意识,培养学

    26、生的“史料实证”素养。10第6课 戊戌变法作业时间:1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1.1895 年 10 月申报报道: “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 (指参加会试的举人) 千余人,上 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足见圣朝养士之隆,亘古所罕” 。材料所反映的 事件 ( )A.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D.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据时间和材料内容可知反映的是“公车上书”这一历史事件,其影响是拉开 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故D正确。【设计意图】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和序幕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本题从时间上可以得知 是在马关

    27、条约签订后,引起国人情绪高涨,要求变法呼声高涨,而公车上书则拉开了 这一事件的序幕。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及“史料实证”素养。 2.1897 年 11 月,德国以两名传教士在中国被害为借口派军舰占领胶州湾后,其他帝国主义 国家也接踵而至,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表示“如再不施行变法,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 。由此可见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1 1A.马关条约的签订C.“实业救国”的推动B.维新思想的传播D.民族危机的加剧【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 由材料“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接踵而至”可知, 戊戌变

    28、法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的加剧。故选D。【设计意图】戊戌变法的原因是需要了解的内容,这一时期列强纷至沓来,掀起瓜分中国 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才有了变法的推动。本题旨在提升学生“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观念。3.下表是清末维新 (含改革、改良) 这一词语的使用次数统计,可用于说明 ( )A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B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C戊戌变法改变了清王朝旧有的君主专制统治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B【作业分析】分析图表信息可知,从 1890-1898 年期间,清末维新 (含改革、改良) 这一 词语的使用次数

    29、持续上升,说明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产生了持久的影响。B 正确; 洋务运动的主张是自强、求富。A 错误;戊戌变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慈禧为首的 反动势力势力强大,最终走向失败。改革终成一纸空文,没有改变清朝君主专制。C 错误; 义和团是清末农民运动, 口号是扶清灭洋。D 错误。综上故选 B。【设计意图】本题旨在通过图表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该题目能有效提 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4.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实行变法。诏书强调: “ 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应 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30、C.商务印书馆 D.南阳大学堂【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百日维新开始,“以期 人才辈出,共济时艰”可知为培养维新人才,因此空格处应为京师大学堂,因此本题选择A 项;京师同文馆为洋务运动时期;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为文化出版机构;1896 年南洋公学诞生是南阳大学堂的前身,因此BCD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12【设计意图】百日维新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需要熟悉掌握,京师大学 堂的开办就是百日维新内容中发展新式教育的表现。本题旨在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核心素养。5.陈旭麓认为: “维

    31、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 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 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 )A.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B.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1898年9月21日,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大部分新政 内容,戊戌变法失败,也没有实施君主立宪制,故A、B项错误。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 者的自救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C项错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

    32、 法虽然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 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故选D。【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影响。通过本题的设置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深 远影响,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 养二、图说历史13图一图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并查找相关史料为以上图片配上文字解说,并说明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史事有何关联性?【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图一:1895 年春,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 1300 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图二:1898 年

    33、9 月 21 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 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成六君子”, 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关联: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推动戊戌变法的到来。【作业分析】 图片的文字说明可由图片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幅图片的关联性结合 本课学习内容深入思考得出。【设计意图】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新理念 (搜集与所学历史时期相 关的图片,将历史图片进行分类,配上文字说明。在此基础上,开展“图说历史”的活动, 以板报、 电子信息报、历史图集等方式进行交流) 出发设计此题,本题以教师收集的资料

    34、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培养感知、了解历史的能力;并通过照片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 “论从史出”的意识与“史料实证”的素养。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时计划 1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1.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 1900 年 6 月 2 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 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来,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三元里抗英斗争发生于1841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是 1851

    35、-1864年太平军建立的政权,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00年6月2日 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 过去,大旗倒下来,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开始于1926年, 不符合材料时间。故D项错误。【设计意图】义和团运动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通过本题的 设计可以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核心素养。142.1900 年,西方有人创作了名为经过盟军的努力,龙被征服了 的漫画(见图)。该

    36、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1900年”“盟军”“龙被征服了” ,可 直接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C项正确。【设计意图】八国联军侵华本课的重点。通过此题目的设置,可以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史实 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史料分析”素养。 3.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 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划分“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C废除科举制度 D进行心

    37、理征服【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 止科举考试五年,并且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反映出清政府已经沦为列 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并对中国人民运用心理征服手段,故选D。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 东郊民巷为是使馆界,东郊民巷成为列强“势力范围” ,排除A项;辛丑条约没有增设通商 口岸,排除B项;1905年科举制正式废除,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排除C项。【设计意图】辛丑条约是中国签订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对条约内容的理解是考查的 重点,本题旨在提升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38、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 家” ,“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在辛丑条约 的内容中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 )15A.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C. 准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划 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建立了 “国中之国” 。故选D。【设计意图】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9、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本题的设计,既能 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 内容的掌握,提升“唯物史观”素养,又能提升学生分析和理解 材料的能力,提升“史料实证”素养。二、绘制本课思维导图【评价实施主体】师生共同完成【评价标准】教师要求小组合作、手工绘制、思路清晰、概括性强,综合上述要素按优、良、合格、基本合格 4 个等级进行评价。16【作业分析】本课有三个子目: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学生 依据这三个子目,学生梳理内在联系基础上制作。【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一种可以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思维导图 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把中心主题与各级内容的关系以及层级简单有效的表现出来

    40、,思维导 图发散性特点还能增强记忆,并带来清晰的思维方式。小组合作制作本课思维导图,有效锻 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升“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等学科核心素养。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时间:40分钟一、单项选择1.中国近代某运动的代表人物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 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下列与“制器之器”相对应的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A【作业分析】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 州船政局等军

    41、事工业;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有材料中“自强”“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可知洋务派 创办的应是军事工业,故而 A 项正确。【设计意图】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学生识记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是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关键,因此洋务派创办 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是第4课的教学重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的掌握和辨析能力,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2、北洋海军苦心经营的旅顺要塞,可谓殚精竭虑。可是,李鸿章没有想到的是,把新式的 海军纳入到维护腐朽王朝的轨道,其结

    42、果必定是强而无用。这段材料旨在说明甲午中 日战争清朝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17A.北洋海军强而无用C.清朝统治腐朽落后B.李鸿章的决策失误D. 日本备战蓄谋已久【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本题的 4 个选项都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朝失败的原因,而设问的关键在“根本 原因” 。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华战争,从表面来看清朝军队技术落后、 整体军备及武器落后,统治者妥协退让和指挥不当造成的,但究其战争失败根源应是清朝 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清政府腐败无能决定的。故选择C项。【设计意图】 甲午中日战争清朝失败的原因是第5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本题的设计,使学 生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

    43、清朝失败的原因。学生要正确回答本题,既要掌 握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失败原因,又为接下来学习倡导制度变革的戊戌变法做 好铺垫。因此本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提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 3. “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上谕以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 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 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 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这些规定说明( )A.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B.列强已经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44、D.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C【作业分析】 由材料中“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即行革 职永不叙用”分析得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故选项C正确。A、B 、D项均与材料无关。【设计意图】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是本单元第7课的教学难点,本 题通过一段材料的设计,考查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考查了学生对本 难点的把握程度又提升了“史料实证”素养。4、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外联合绞杀 扶清灭洋 反帝爱国运动18A. 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评价实施主体】教师【评价标准】D【作业分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 、“扶清灭亡”“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 对中国的经济和精神侵略,为了反抗列强的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直隶一带掀起了一 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但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 杀。故选D;虎门销烟是1839年,不符合题意,A错误;戊戌变法是1898年,是资产阶级改 良运动,但是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辛丑条约-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45349.html
    天方乘风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