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354144
  • 上传时间:2020-03-11
  • 格式:PPTX
  • 页数:19
  • 大小:104.8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 数学 课件 下载 _模拟试题_中考复习_数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53综合测试卷(三)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卷 (选择题,共24分) 本卷共11题,19题每题2分,1011题每题3分,共2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 1.毛泽东认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这一现象开始于 ( ) A.中英鸦片战争后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答案 A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此后,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冲击了我国的自 然经济,所以选项A正确。,审题方法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开始于”这一说法,准确定位时间 节

    2、点即可。,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恭亲王奕反思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说明了 ( ) A.清政府认识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力远超中国 B.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没有犯错误 C.清政府对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认识不足 D.清政府打算进行维新变法,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答案 C 材料中提到清政府的代表人物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是因为中国没有学习西方,这表明清政府 没有认识到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选项C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的国力并没有远超中国,所以选项A错 误。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D明显 与史实不符。,3.“不直接

    3、掌握任何军队的皇帝和理想化的改革者只能求助于袁世凯,但后者过于精明和见风使舵,他知道 皇帝和太后之间争斗的最终结果,袁选择了胜利的一方。”可见戊戌变法中袁世凯 ( ) A.促进了维新变法的进一步发展 B.是保守顽固派的典型代表 C.加速了维新变法的失败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答案 C 由材料可知,袁世凯选择了势力较大的皇太后一方,从而导致维新变法没有军队支持,最终失败, 这与选项C的叙述相一致。材料叙述了袁世凯的选择加速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而不是进一步发展,所以 选项A错误。袁世凯曾加入过强学会,不是顽固派的典型代表,所以选项B错误。无论是维新派还是袁世凯 都没有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

    4、命,所以选项D错误。,4.有观点认为:“将1931年而非1937年列为抗日战争的起点,确实天经地义。”下列史实可以论证此观点的 是 ( ) 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开始抵抗侵略 B.蒋介石派东北军抵抗日军 C.九一八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就开始了 D.当时世界各国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答案 A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组织了抗日队伍进行反法西斯战争,这既是抗战的开始,也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所以选项A正确。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所以选项B错误。七 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所以选项C错误。材料的叙述与选项D的说法没有关联,所以选项D错误。,5.1982年9月

    5、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下列说法出现在会上的是 ( ) A.“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B.“社会主义的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C.“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 D 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选项D正确。毛 泽东在开国大典上提出“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所以选项A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

    6、国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所以选项B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所以选项C错误。,6.1800年英国的棉纺织品生产量比20年前增长了8倍,1820年棉纺织品占英国出口贸易总量的46%。推动英 国棉纺织业出现上述状况的因素不包括 ( ) A.英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珍妮机的发明 C.英国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 D.瓦特改良蒸汽机,答案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所以A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珍妮 机的发明对纺织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B是促进因素。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为其商品的销售开拓了 海外市场,所以C是促进因素。瓦特改

    7、良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所以D是促进因素。,7.有学者写道:“这种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论如何注定要失败。协约国强行通过的条约让太 多的国家感到不满。”最有这种体会的国家有 ( ) A.英国、法国 B.德国、英国 C.德国、中国 D.法国、美国,答案 C 凡尔赛条约严重削弱了德国实力,导致德国的强烈不满。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 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使日本独 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护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所以选项C正确。,8.毛泽东认为,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

    8、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 加现实的道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二战的胜利促进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B.二战后亚非拉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C.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团结 D.二战的胜利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答案 A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民族独立运动迅速发展,所以选项A的叙述与毛泽东的 观点一致。二战后,亚非拉国家进行的是民族独立运动,所以选项B错误。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二战期间, 而题干所述为二战胜利的影响,所以选项C错误。题干材料说的是“民族的解放事业”,并非国际工人运 动,所以选项D错误。,9.二战后东欧国家中央统一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一直无法在改革

    9、中真正转轨,使得科技与生产力长期发展不快,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从而使东欧的社会主义受挫。由此可见,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欧各国推行冷战政策 B.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 C.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D.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批判,答案 C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央统一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可知,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受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所以选项C正确。,10.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中国航天事 业再传捷报。1999年11月,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的事件是 ( )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10、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是在1970年,神舟 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是在1999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是在2003年,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 走是在2008年,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项。,11.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说过:“直到20世纪中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那些即将脱离欧洲殖民主义的国家注 定将要陷入永久的落后。东亚的崛起告诉人们,情况不是这样。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 的重心东移。”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

    11、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C.我国推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 D.我国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答案 B 材料阐述了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而中国的转变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综合 国力的增强,所以选项B正确。,卷 (非选择题,共3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胡政之以大公报记者身份赴欧洲采访巴黎和会,发回“巴黎专电”等报道。在“巴黎专电” 当中,胡政之常就国人最关心的问题,直接采访当事人,并以其毫不避讳的正面回答来报道事态的发展和结 果,既明了又简洁。比如,5月20日的专电中,“据顾公使云,草约规定胶州湾档案移交日本国,无异移交土地, 断难照办,如

    12、果不能声明将该案留存另订,则应拒绝签字”。 材料二 无论是以报道的篇目,还是以内容的议题为单元进行划分,在胡政之的“巴黎专电”中,事关中国 民族利益的报道均占到了总数的85%86%,具有绝对的优势。 以上材料摘编自胡政之对“巴黎和会”报道的特点,材料三 胡政之告诉国人,“和会纯由五强把持,二三等国家代表不但无由发挥意见、实行主张,即欲一探 五强会议之内容,亦不可得”。连代表人数都是不对等的:英、法、美、意、日五强各有代表五人,比利时 等二等国有三人,中国等三等国仅二人。“公法固不足恃,即人道正义之说亦欺人之谈。”胡政之从而发 出了“国之不可不自强也”的呼号。 选自王咏梅胡政之与巴黎和会 (1)

    13、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对巴黎和会上有关中国的决定持什么态度?(2分) (2)材料三的报道反映了巴黎和会上的哪些现象?(4分) (3)据上述材料,概括胡政之报道巴黎和会的特点。(3分),答案 (1)拒绝签字。(2分) (2)列强操纵;中国国际地位低下。(4分) (3)采访细致,追求时效;关注中国民族利益(或站在中国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述。(3分),解析 (1)根据题意并结合材料一判断中国的态度即可。(2)材料三叙述了当时的巴黎和会由强国操纵,中 国国际地位低下的现象。(3)材料一中胡政之直接找当事人采访,体现了采访细致,追求时效。材料二体现 了他在报道时站在中国的视角,关心国家的利益。材料三体现

    14、了他对时事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从 以上三个角度来概括即可。,13.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 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欧美在不断反思战争与和平问题。思想者们认识到,剧变在最初阶段 总是看似微不足道、无关紧要,但只要决策者做出一系列外交和军事误判,即使小小的局部危机也能升格 为争夺区域主导权的全球冲突。他们认为,在现实国际政治中,美欧毫不理会俄的地缘利益和安全考虑,一 心自行建立新秩序,傲慢地对俄进行施压、惩罚,极有可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冷战和热战的幽灵在欧亚大陆上空和网络空间徘徊,美俄、欧俄、中美、中日关系 的紧张和中俄异乎寻常地靠近似乎都表明新的地缘政治博弈时代已

    15、经来临。一些思想先行者开始思考,历 史发展到今天,当决定战与和的主导性因素不再是欧洲或西方内部的纷争,而是重新归于东、西方的鸿沟 或者发达世界与新兴国家的矛盾,那么能够避免灾难重演的超文明体系的共同安全之道又是什么呢? 以上材料摘编自2014纷乱的世界和激荡的思想 (1)上述两则材料主要阐述了哪些人对什么问题的反思?(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反思的问题应如何得到更好的解决?(8分),答案 (1)思想者(2分)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的反思。(2分) (2)维护区域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家间的交流,防止外交和军事误判;减少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冲 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任答

    16、4点意思相近即可,8分),解析 (1)材料一提到了“思想者”,材料二提到了“一些思想先行者”,归纳起来就是思想者。两则材料 分别反思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所以主要是围绕着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来反思的。(2)从战争爆发的原 因、维护和平的力量等角度来思考即可。,规律总结 本题主要考查思想者对战争的反思。解答第(2)问时,首先充分利用材料,从材料中获得相关启 示,如材料一提到“外交和军事误判”可能会使局部危机升格为全球冲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国家间 的交流,减少外交和军事误判。然后结合所学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地区冲突等相关史实,总结带给我 们的启示。,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

    17、5分) 材料一 1940年8月,近卫文麿首相首度指出“大东亚共荣圈”的名称及范围。虽然大东亚共荣圈是以所 谓“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为号召,但是大东亚共荣圈中的独立国家却是由日本军队掌控或部 分掌控,成为日本侵略亚洲的障眼名目。 材料二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 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 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1)材料一中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6分)

    18、(2)材料二中习近平在怎样的国际背景下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6分) (3)两则材料体现了中日在外交策略上本质的不同是什么?(3分),答案 (1)目的:对外扩张;粉饰侵略。(4分) 结果:二战战败,愿望破灭。(2分) (2)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等。(6分) (3)日本是武力侵略;中国是和平外交、合作共赢。(3分),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由日本军队掌控”可知目的是为自己的扩张找借口;从“障眼名目”可以看出 目的是粉饰自己的侵略行为。由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日本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幻想 破灭了。(2)根据题干要求从世界格局、经济形势、国际关系等方面总结即可。(3)中日都提出了建立区域 组织,但日本是靠武力推行,侵略别国,而我国是和平外交,加强合作共赢,本质上明显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41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