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复习课件8-第八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复习课件8-第八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数学 课件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复习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A组 河北中考题组,1.(2018河北,15,2分)下图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张毕业证影印件。图中框定的四次信息中,不具有这 一时期鲜明时代特征的是 ( ) A. B. C. D.,答案 C 据所学可知,符合“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伟人的崇拜,不符合题意;中“最高指示”也符合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时代特征;“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也符 合当时的时代特征。中的内容属于对学生性别、年龄、籍贯等基本情况的介绍,并不能体现“文革”时 期的时代特征,故选C。,2.(2016河北,14,2分)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 A. B
2、. C. D.,答案 C 根据图注,仔细观察图片,联系所学进行分析:1949年的中国,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农业净产 值比重应是最大的,占80%多,工业应只占10%多,故可确定折线分别反映了农业、工业净产值比重的 变化。中国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故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在1949年应该是最低的;再结合 1957年我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重工业落后面貌的史实以及图中 1949年和1957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变化,可判断折线反映的是重工业净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折线则代表 了轻工业净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考查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的发展趋势,解题技巧 折线图
3、选择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根据折线走向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考生可用如下解题技 巧解答这种题型:“两看”,即看清折线图的名称(什么时期、什么领域的什么成就)、折线的走向(各条折 线的图例说明、折线的起点和走向特点);“两注意”,即注意坐标的横向(一般为年代)、纵向(一般为数值 或百分比);“两结合”,即结合题干中的具体提问(需要回答的内容)、准确地分析,最后作出正确选择。,3.(2016河北,21,3分)下列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印制的爱国题材的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对其反映的史实 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答案 B 由“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知出现于195
4、01953年抗美援朝期间;由“九一八”“勿忘 国耻”可知出现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公私合营”可知出现于1953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由 清朝龙旗可知出现于清朝灭亡(1912年2月12日)之前。据此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B。,B组 2015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2019北京,17,1.5分)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答
5、案 D 依据题干所提示的历史解释的定义,可以判断出D属于历史解释,而A、B、C属于历史事实。,2.(2018河南,10,1分)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 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 )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制定了“863”计划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答案 A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背景及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世界第一工 业强国的军事较量”指抗美援朝。1953年,国家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A项符合题意;1984 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B项;
6、1986年,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 展计划,即“863计划”,排除C项;科技强军战略提出于1995年,排除D项。,3.(2018山东青岛,29,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对材 料理解正确的是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 B. C. D.,答案 A 解答本题需要对材料准确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对应;“各少数 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7、会主义国家”同具有一致性。材料中没有涉及的 内容。本题选A项。,4.(2019广东,26,13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 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 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 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
8、.11%。 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如下图 19521955年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比重(%),1957年比1952年部分工业品产量增长(%),(1)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 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4分) (3)观察材料三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2分),
9、答案 (1)特点: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周围)。(1分) 原因: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 等。(任答一点1分,不超过2分) (2)原因:抗日战争(或日本全面侵华);政府组织内迁;等。(任答一点1分) 意义:为大后方工业重建奠定基础;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保存民族工业基本力量;有利于促进工业 合理布局;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等。(任答一点1分,不超过3分) (3)特点:沿海工业比重大,内地工业比重小;(1分)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较慢。(1分) 影响: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奠定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定程度
10、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任答一点1分,不超过2分) (4)启示:工业布局要合理;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任答一点1分,不超过2分),解析 第(1)问考查近代企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特点结合材料一中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原因结合所学回 答。 第(2)问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原因可由材料直接得出。意义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3)问考查对材料的对比分析能力,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工业发展的特点。影响可联系 相关史实得出。 第(4)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但回答时要围绕材料主题。,考点二 三大改造,1.(2019河南,9,2分)1
1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 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已有10多万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 明 ( )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答案 C 手工业合作化前,手工业个体经济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落后,阻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材料 “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反映了 手工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说明手工业合作化适应
12、了生产发展,C项正确。,答案 B 注意图片下方的时间提示为“1953年”,连环画的封面上有“社”这一关键字,因此可以判断该 故事反映的是1953年掀起的农业合作化运动。,3.(2018福建,17,2分)“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 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答案 A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判断“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说明当时进行“公 私合营”已得到大部分资本家的认同,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材料所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
13、业社会 主义改造的背景。,考点三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2019湖北黄冈,17,2分)图1、2、3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答案 D 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 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从而发动了“大跃进”运 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图片信息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D项符合题意。国民经济调 整任务是在1965年基本完成,发生在
1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后,排除A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B项不符合题意;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C项表述错误,排除。,2.(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0,2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以助人为乐的朴素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 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他是 (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答案 D 雷锋(1940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 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
15、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 命精神。它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故选D项。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石油工 人,被誉为“铁人”;邓稼先是我国“两弹元勋”;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A、B、C三项均与题意 不符。,3.(2016江苏苏州,10,1分)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答案 C 注意时间信息“19571965年”和图中折线走势。由于1958年“大跃进”的严重失误
16、,再加上 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 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4.(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11,1分)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答案 D 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都是20世纪60年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的先进人 物,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故选D。,知识拓展 邓稼先“两弹元
17、勋”;王进喜“铁人”;焦裕禄“党的好干部”。,C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2019江苏南京,11,1分)右图中的庆祝场景,出现在 ( ) A.抗日战争胜利时 B.开国大典中 C.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D.中葡澳门交接仪式上,答案 C 图片中“公私合营”反映了1953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此时正值 “一五”计划期间。故选C。,2.(2019山西,7,2分)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 1953年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
18、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3年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1955年 新中国第一套6 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1956年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中企业的类型可知, 煤矿、汽车制造、发电厂、飞机制造都属于重工业领域,且“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因此,得出“优 先发展重工业”的特
19、点,故选B。从材料中企业的分布地点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东北地区,地区分布不均 衡,故排除C;工业门类齐全、技术领先世界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实际情况,故排除A、D。,3.(2017河南,8,1分)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 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 国 (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答案 B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电力、军工、机械工业、钢铁等重工业项目占据绝对优 势。故选B。,4.(2016陕西,17,2分)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
20、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 B. C. D.,答案 B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农业在19531957年间平均增长速度相对缓慢,正确。19531957年,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在此期间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正确。19531957年间并未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错误。故正确 答案选择B。,考查点 “一五”计划的成就,解题技巧 此题为表格型选择题,是河北中考文综试卷常见的题型。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三看”,即看 表名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
21、及历史时期;看表格中的项目;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四注意”,即 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语言;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注意分析 数据变化的原因。,5.(2015江苏镇江,26,12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 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 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 材料二 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 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
22、;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 名无实。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 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1分)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1分) (2)材
23、料二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1分)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 制?(1分)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治体制都属于什么性质?(1分) (3)材料三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 进的中国人高举了哪两面大旗与之进行斗争?(2分) (4)材料四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1分)这一体制与康有为、孙中山倡导的政治体制最大的不同 是什么?(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体制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2分),答案 (1)君主立宪制(或有限的宪政,立宪君主制);(1分)封建君主专制(或封建专制、
24、封建帝制)。(1分) (2)创立民国;(1分)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1分)资产阶级。(1分) (3)封建思想的影响(或旧观念、旧礼教的束缚);(1分)民主、科学(或德先生、赛先生)。(2分) (4)人民代表大会制;(1分)人民民主专政(或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分) (5)从专制走向民主(或从资产阶级民主走向人民民主;不断走向民主;民主制度不断成熟)。(2分),解析 (1)材料一中“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指的是日本明治维新仿效欧美建立了君主立宪 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当时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提出“创立民国”。 “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