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河北中考数学复习课件10-第十单元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数学 课件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复习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A组 河北中考题组,1.(2019河北,14,2分)下侧的特派状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 ( ) A.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成立大会 B.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答案 A 从图片中可以提取有效信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蒋介石派 董必武为中国代表参加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所以选项A正确。从图片中的文字无法“直接”看出中国是联 合国创始会员国,所以选项B错误。图片中信息无法表明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选项C错误。中华 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与图片中时间不一致,所以选项D错误
2、。,2.(2018河北,20,3分)下图反映的史实 ( ) 1972年2月27日,招待尼克松总统的宴会 A.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对中国外交和世界局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 C 本题考查对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理解。根据图片的提示可知这一事件应该是1972年美国总 统尼克松访华。A对应的事件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排除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生在 1971年,排除B;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是在1979年,排除D。故选C。,知识拓展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具有重大意义。对中国而言,改善了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
3、 关系,掀起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对世界而言,启发了国 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3.(2017河北,21,3分)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国家利 益放在最高地位。尤其是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是 ( ) A.朱德 B.毛泽东 C.叶剑英 D.邓小平,答案 B 作为新
4、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外交建设等做出 了伟大的贡献,故选B。,4.(2016河北,15,2分)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 的意见,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原因是 ( ) A.友好国家的帮助 B.民间交往的推动 C.两国领导人的努力 D.改革开放的实施,答案 C 由题干信息可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就职演说中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的意 见,人民日报破例全文刊登尼克松的就职演说。这说明当时中美两国领导人都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做 出了努力。因此本
5、题答案为C。,考查点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解题关键 河北省中考文综历史试题中,诸多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其中主要设问要素为“原因”“背景”“说明了”等,解答时一定要摆脱日常思维模式,注重对材料的整 体理解和判断。,5.(2019河北,27,12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这一成就集中代表我 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原子能工业是在苏联单方面终止合同、撤走专家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在核原料生产 方面,中国科技人员
6、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建成了衡阳铀水冶炼厂和兰州气体扩散厂,解决了 浓缩铀的核心制造工艺,确保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 当中国工人阶级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出这一伟大业绩的时候,他们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极端困难。自然 灾害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下降到最低点;为在1965年以前偿还苏联14亿新卢布以上的债 务,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西方大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战争威胁和军事压力,不但基本断绝了国家最需 要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交换,而且也促使我国必须做好应对外敌的准备。中国人民就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 默默地创造着奇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东
7、方巨响”与原子弹的首次使用相距多少年。(2分)并据材料一,指出 “东方巨响”在当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2分)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我国从“东方巨响”中得到的经验。(8分),答案 (1)19年。(2分)提高了国际地位。(2分)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2)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发展国防建设;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科技人员和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全 国人民的支持;排除西方大国的干扰;等。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四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8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应酌情给分),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而人类第一次使用原子弹是在1
8、945年, 据此得出相距19年。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到的经验是要大力发展科技,重视发展国防建设;从材料二中的“自力更生”“科技 人员和工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可得出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科研人员和工人的聪明才 智;从“所有中国人都勒紧裤带”可以得出依靠全国人民的支持;从“西方大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应 对外敌的准备”可以得出排除西方大国的干扰。,6.(2016河北,28,7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月7日,毛泽东在高级步兵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上的训词中指出:“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 国主义
9、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 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 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 材料二 2015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即以前的第二炮兵部队)、战 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中指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 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 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同时,他还阐述了战略支援部队的重要作用:“战略 支援部队
10、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队改革增添了什么新型作战力量。(2分)概括此次军队改革的直接目 的是什么。(2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分),答案 (2)战略支援部队。(2分) 建设现代化的军队。(2分) (评分说明: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3)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或新中国的国防建设)(3分) (评分说明: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 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二进行归纳;第(3)问结合材料内容和设问可以确定其探究的主题是人民军队 的现代化建设。,7.(2015河北,29,12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1、1888年北洋舰队建成时,即拥有七艘2000吨级以上的战舰等,雄踞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当时日本 望尘莫及。但是,北洋舰队从建成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的整整六年间,再未添置一舰一炮。而这六年,正是日 本海军发展最快的时期。其高薪聘请外国著名舰船设计师专门设计针对中国的新型军舰。这六年,日本共 添置了15艘新舰。这样,中日海军力量对比的天平迅速向日本方面极大倾斜。 材料二 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甲午海战的关键一役。这场海战失败的教训给我们一 个重要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忽视发展武器装备。过去如此,今天更是如此。必须尽早尽快把我军武器装备 搞先进、搞强大。在有虎狼环伺周边的情况下,抓紧此事更是
12、毋庸置疑、刻不容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武儒海武器装备发展停滞的教训 甲午黄海海战舰艇对比与启示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是什么。(2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就吸 取了这一教训,请举一例说明。(2分),答案 (1)武器装备发展停滞。(2分) (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一:海军装备了核潜艇。(2分) 示例二:空军装备了各种型号的飞机。(2分) 示例三:导弹部队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导弹。(2分) (评分说明: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给分) (2)认同。(2分) 因为:黄海海战的教训深刻;中国周边的形势不稳定;中国军队的装备尚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周边一些
13、国家 的军队装备不断更新;等。(4分),(2)在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材料二认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仍然要吸取黄海海战 失败的教训,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试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8分),(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这些说明今天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不能停滞。(2分) (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不认同。(2分) 因为:黄海海战教训已经吸取;中国周边和平趋势没有改变;当今中国军队的装备使周边的一些国家不敢轻 举妄动;中国当前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武器装备建设须量力而行;等。(4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
14、相近即可) 这些说明今天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可以暂停。(2分) (评分说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可以得出当时中国的海军装备发展停滞不前。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武 器装备建设情况时,注意从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等方面举一例即可。第(2)问注意论证时史论结合,不能 只叙述史实,而最后没有结论。,考查点 近现代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答案规范 本题为观点论证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观点的辨析能力,分值较高,从所给的答案来看,无论认同、 不认同均可,关键是论证要合理、全面。,B组 2015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 民族大团结,1.(2017江西,7,2分)“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
15、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 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答案 A 根据关键信息“民族自治”可知这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B、C、D三项均与题 干材料不符。,2.(2019河南,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旧中国只修筑了铁路2.1万多公里;到2017年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12.7万公里,高 铁里程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以前,全国铁路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如今
16、,时速350公里的 “复兴号”高铁动车组越来越多,从北京到上海大约1 300公里的距离,最快只要4个多小时。,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有人用了一个比喻:“青藏铁路就 像有力的手臂,让中央拉紧西藏。”2006年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数据显示,全区生产总值达290.05亿元,同比 增长13.4%,是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青藏铁路拉动着西部跟上整个国家发展的步伐。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交通有何巨大发展?(3分) (2)据材料三,结合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概括青藏铁路通车带来的影响。(2分) (3)综上所述,请你谈谈交通发展在社会
17、进步中的作用。(2分),答案 (1)火车制造的科技含量增加;火车行驶速度大大提升;铁路里程迅速增长。(3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 案也可) (2)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带动了西部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西藏经济快速增长;填补了西藏铁 路交通的空白。(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3)缩短时空距离;方便人们的出行;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 案也可),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两幅图对比得出火车制造的科技含量增加;根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夕,旧中 国只修筑了铁路2.1万多公里;到2017年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12.7万公里,高铁
18、里程2.5万公里”得出铁路里 程迅速增长;根据材料二“以前,全国铁路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动车 组最快只要4个多小时”得出火车行驶速度大大提升。第(2)问根据材料三“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 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得出填补了西藏铁路交通的空白;根据材料三“青藏铁路就像有力的手臂,让 中央拉紧西藏”得出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根据材料三“全区生产总值达290.05亿元,同比增 长13.4%,是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得出促进了西藏经济快速增长;根据材料三“青藏铁路拉动着西部跟 上整个国家发展的步伐”得出带动了西部的开发和发展。第(3)问要依据三则材料,多方
19、面、多角度分析: 材料一、二反映了火车科技含量增加、时速加快、铁路里程增长,这些变化起到了缩短时空距离、方便人 们的出行的作用;材料三反映了青藏铁路通车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起到了加强区域间经济 联系的作用。,考点二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2019广东,17,3分)下图澳门生产总值增长说明 ( ) 澳门生产总值增长 A.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C.澳门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D.“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图中显示的是19992017年澳门的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即澳 门回归后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这说明“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故选
20、D项。,2.(2019山西,8,2分)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 处有 ( ) 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A. B. C. D.,答案 A 本题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的比较。结合所学可知,两种制度都是在中央人 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都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是为兼顾少数民 族地区、经济体制不同的地区的和谐发展而开创的。正确,故选A。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少数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错误,应排除。,3.
21、(2018内蒙古包头,6,2分)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 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 转变的原因是 ( ) 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答案 B 200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香港回归以后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安定团结,生机勃勃,这主要得 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B项正确。,4.(2015山东泰安,27,1分)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处应该 填写的是 (
22、)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答案 D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对应的年份是“1997年”,其意义是“洗雪前耻”。根据所学可知,香港于 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符合对应的时间和意义。A对应的是;B对应的是;C对应的是。,考点三 海峡两岸的交往,1.(2019江苏苏州,15,1分)“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 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 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
23、.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答案 D 海峡两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共同的民族认同感,高秉涵把上百位台湾老兵的骨灰带回大 陆的做法彰显了民族亲情,促进了两岸的联系和祖国统一,D符合题意。,2.(2019山东潍坊,17,2分)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 A.“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探究学习卡片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海 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故选B项。,3.(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13,1分)祖国统一
24、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 )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汪辜会谈 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 B. C. D.,答案 C 回顾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 “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 两岸关系协会。1993年,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所以正确的排序应是。本题 选C。,考点四 钢铁长城,1.(2019北京,18,1.5分)2019 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