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九年级 化学 第二 单元 氧气 实验室 制法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下载 _其它版本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 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 一 学 期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 围的空气第六单元碳和碳 的氧化物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团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2.2 氧气6.2 二氧化碳的性质2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2.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6.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3认识自然界的碳氧循环6.3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二
2、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2.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 法。3.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认识物质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转化及其对维 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的意义。(二) 教材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成分,是学生初中学习中的重要的两种气 体, 也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 气体制备的重要方法载体,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 物人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为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提供了事实材料, 也为物质转化的意义提供了依据, 这部分内容既能加深学生对氧气、 二氧化碳性
3、质的认识, 又能通过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并能引导 学生在反思和交流的基础上,提炼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反应本质及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的认识,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碳氧循环及其作用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等方面的 广泛应用, 体会科学地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将学 科知识和社会、 环境等现实问题融为一体,利于提升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三)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初三前, 通过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物理的学习, 已经对空气有了 直观的认识, 知道空气中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意识
4、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空气。但前 面的学习是零碎的, 片面的, 感性的, 虽然知道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可 以灭火, 但对氧气及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不系统, 对实验室及工业如何获取氧气 和二氧化碳也是陌生的。对认识和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制备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初 三学生的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渴望更多的自主和合作探究, 因此,通 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社会调查、 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备、研制低碳行动方 案等实验探究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获取核心知识的同时, 充分进行展示交流、总 结反思,在活动中将个人经验升华到理性分析,再到系统认识,提升思维品质, 在系列探究活动中构建“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学科大
5、概念, 促进“变化观”、“元 素观”等化学观念的形成。三、单元学习目标2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1.能通过实验说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初步形成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 方法。2.能设计简单实验制备并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 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和方法。3.能基于自然界的碳氧循环、 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性质,从辩证角度, 初步分析和 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积极参与低碳行动、空气保护等社会性科学议题相关的 综合实践活动。4.了解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通过低碳行动的实验设计,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交流讨论,体会我国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 和担当。5.知道温室效应,了
6、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四、单元作业目标1.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学习研究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 学习控制变量 法和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法, 将化学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体现化 学学科的价值。2.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备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体会认识物质性质和制备的学科思维方式。 3.初步从物质的性质与转化视角了解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及其环境、社会意义。4.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在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体会 科学利用物质性质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五、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这一大概念为统摄, 按照大概念、学科概念、 次级 概
7、念、核心概念和事实的顺序整理出本次重组单元的课时主题和目标, 再根据课 时作业目标设计相关作业。3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大概念学科大概念物质的性质知道物质具有广泛应用价 值,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次级大概念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核心概念氧气 可 与 许 多 物 质 反 应,有氧化性,二氧化 碳可与水、石灰水等反 应碳氧平衡与 温室效应事实我们周围的空气第 3 课时 认识自然 界的碳氧循环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制取认识“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发生转化”的重要性氧气、 二氧化碳的制取碳氧循环高锰酸钾、 氯酸钾、过氧化 氢分解制氧气,大理石和稀 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图 1:大概念统领
8、下的单元知识结构单元主题 课时主题 课时目标第 1 课时探究氧气 和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 质,初步形成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 路与方法。设计简单实验制备并检验氧气和二氧 化碳, 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 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第 2 课时 探究氧气 和二氧化碳 的制备 方法基于碳氧循环的模型建构, 初步形成化 学平衡观念, 通过设计低碳行动, 初步 建立“物质性质及其应用” 的学科大概 念,并能从大概念视角对生活中的一些 物质及其变化做出合理选择和判断。图 2:重组单元课时主题和目标4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六、课时
9、作业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通过实验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初步形成认识物质性质的 一般思路与方法。作业 1:早在公元三世纪, 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煅烧白石可生成 CO2。随着新兴绿色应用领域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将面临革命性的改变,作为未来“碳源”的重要资源,其价值不仅将贡献于全球二氧化碳的减排,更重要的是开辟了利用二氧化碳替代化石能源生产有机化工产品的绿色新途径。 我国科学家一直致力于 CO2 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合成出了 ZnGa2O4 介孔光 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将
10、其用于 CO2 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 CO2 转化为碳氢化台物燃料, 进一步为减排回收的二氧化碳利用指引新的路径。阅读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 (写一条即可);(3) ZnGa2O4 中 Ga 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一定条件下。 CO2 和 H2 反应生成 CH4 和 H2O。请在图中将该反应生成物的微 观粒子补充完整。(5) 利用石灰浆吸收二氧化碳时,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1.参考答案:(1) CaO(2)全球气候变暖(3) +3(4) (5) Ca(OH)2 +CO
11、2 = CaCO3 +H2O2. 时间要求: 6 分钟3. 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能读懂信息书写出白灰的化学式能书写读懂 信息常见物 质的化学式能读懂信息根据已学知识书写陌生物质的化学式知道符号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 学习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方法(2)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知道温室效应对环境的一个影响知道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几个影响知道温室效应对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知道物质都有两面性, 要客观看待物质的两面性(3)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知道镓元素 化合价了解部分元 素化合价判断简单物质元素化合价熟练运用判断 元素化合价(4)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画出微粒的
12、 一部分能区分分子 和原子能根据原子模型正确判断, 画出完整的分子模型图知道物质是由分 子、原子构成的, 并能画出熟悉物质的分子模型图(5)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仅能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能正确书写 化学方程式能书写熟悉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根据所给信息书写陌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通过博物志和二氧化碳当今和未来的用途, 让学生知道物质具有广泛的6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应用价值,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 考查了物质的化学式;温室效应的影响; 能根据常见的化合价判断化合物中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通过所给信息, 让学生根 据化学模型辨析物质的组成, 初步了解学生“宏微符”三种表
13、征化学学科思 维的建立情况, 作答采用画图的方式, 较新颖;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的书写。作业 2: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某同学用一根铁丝穿 4 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 纸,按照图示将醋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1、2、3 会变红, 4 不变色B. 该实验证明 CO2 能与石蕊反应生成红色物质C. 该实验说明 CO2 能溶于水D. 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多个实验合为一体,对比性强1.参考答案: D2.时间要求: 1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作业 3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知道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性质知道二氧化碳的多个化学性
14、质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知道通过科学探究实验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文字叙述, 考查学生是否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通过具体的 实验活动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作业 3: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 未观察到明显的“发白光” 现象,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7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进行实验】实验 1:取三瓶氧气,进行实验。装置序号111213木炭质量/g22x木炭形状块状片状锥状现象木炭燃烧, 发光 颜色偏黄、较暗木炭燃烧, 发光 颜色偏黄、较亮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光颜色偏白、较亮实验 2:取与实验 13
15、 中形状、质量相同的木炭,进行实验。序号212223装置现象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 光颜色偏黄、较亮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 光颜色偏白、较亮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 出白光、明亮耀眼【解释与结论】 (1)写出木炭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 1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 2 中,三个实验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4) 实验 1 和 2 中多处控制单一变量: 例如x=_;_;_。1.参考答案:(1) C+O2 点燃 CO28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2)其他条件相同时,木炭的形状(接触面积)会导致木炭燃烧现象不同(答 案合理即可)(3)氧气的浓度不同(4) 2 石灰水的体积和浓度
16、相同 氧气的体积相同(答案合理即可)2. 时间要求: 3 分钟3. 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书写文字 表达式能书写简单的文字表达式和物质化学式能书写熟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物质化学式运用已学书写陌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物质化学式(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找出变量 进行描述能找出变量进行准确描述能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找出变量准确描述能通过比对, 理解 控制变量的思想,并进行准确描述(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通过观察图像, 通过氧气瓶盖不同直接进行描述能通过观察 图像, 通过氧 气瓶盖不同,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进行描述能通过观察 图像, 通过氧 气瓶盖不同,
17、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进行描述能认识到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多种(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找出变量 进行描述能找出变量进行准确描述能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找出变量准确描述能通过比对, 理解 控制变量的思想,并进行准确描述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白光这一异常现象进行分析, 提升学生学 习化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利用两个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透过实验现象探寻实验本 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9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设计简单实验及实验室装置,制备并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
18、会运 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 一般思路和方法;了解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 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 作用;认识分解反应。作业 1 :某兴趣小组对 KClO3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 用 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编号KClO3 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 50mlO2 所需时间/g实验 15-171实验 25MnO20.549实验 35Fe2O30.558实验 45KCl0.5154(1)仪器的名称为_。(2)实验室用KClO3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表中所列 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4)由实
19、验 1 和实验 4 可知, KCl 对 KClO3 分解_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5)要比较 KClO3 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 50mlO2 收集所需 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1.参考答案:(1)酒精灯 (2) 2KClO3 MnO2 2KCl+3O2 t(3)MnO2 (4) 有 (5)收集到 O2 的体积2.时间要求: 2 分钟10基于“碳氧循环” 的大单元作业设计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拓展结构(2)无意义或 空白答案能写出各物 质的化学式能正确表达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及反应条件能书写熟悉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分析反应类型能书写陌生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3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