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上传人(卖家):天方乘风
  • 文档编号:3539112
  • 上传时间:2022-09-14
  • 格式:PDF
  • 页数:49
  • 大小:1.9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九年级 化学 第七 单元 燃烧 灭火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2022 下载 _其它版本_化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一学 期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自然单元重组单元序 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燃烧的条件7.1 燃烧和灭火2爆炸与灭火7.1 燃烧和灭火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化石燃料的利用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4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新能源开发利用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形成变化观;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通过实

    2、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爆炸发生的条件,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 着丰富的资源,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 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从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认识资源、能源,理解化学与环境的关系,知道资源开和能 源的使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燃料及其利用 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内容将化 学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紧密联系,内容涉及能

    3、源、环境等社会问题,突出化学在科技、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体会化学 与人类的关系,增强化学观念具有重要作用。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3本单元从燃烧利用的历史追溯引入,由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然后再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入手,介绍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往前看,可巩固并深 化氧气的制取及化学性质、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化学性质等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往后 看,为金属、有机化合物、酸、化学与生活等奠定了基础,承上而启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化学反应伴随能

    4、量变化;化石燃料的用途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和开发能源的重要性。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推理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认识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在学习氧气时观察了木炭、硫、红磷、铁丝、蜡烛等物质的燃烧,已经对燃烧的概念有个模糊的认知,只是还没 有形成比较系统、规范的概念和方法。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图像和绘画的选择与配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调查研究等过程中,促进了 主动学习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又开 阔了学

    5、生视野,拓展了学生思维,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思想。使学生能 辩证地认识燃烧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明白化石燃料燃烧的利与弊。更深切认识到保护 环境的重要性。化学观念A1.能通过探究和讨论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能通过探究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以及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3.能通过实验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4.能通过查阅资料或阅读知道化石燃料的用途,并能认识其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能了解其不可再生性;5.能联系实际和讨论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及方法。6.能认识到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产

    6、生、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气体、烟尘等造成空气污染的危害;7.能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了解氢气作为清洁高能燃料的相关性质;8.了解当前开发利用的新能源。科学思维B1.能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能在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中,学会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方法,学会 自我反思与评价;3.能通过对燃料的选择利用学会比较、分类等信息加工 方法 4.能通过对氢气制取方法学会归纳、演绎等信息加工方法。探究实践C1.能在实验探究中学会用变量控制思想设计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方案,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能用实验室制取气体思路掌握氢气制法和

    7、性质检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能在多种物质燃烧实验现象中探究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科学态度1.能通过对易燃易爆物的了解,树立安全意识;2.能通过对燃料燃烧影响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4与责任D环境的了解,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建立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3.加强化 石燃料资源的紧缺意识,充分认识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紧迫感,能认识合理 开发和利用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树立爱护资源的责任感,思考生活中燃料的选择及对未来新能源的开发利用;4.能知道科学和技术 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并考虑到使用科学和技术时要考虑对社会和环境的 影响。5.能了解化学在综合利用资源、开发新

    8、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 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的 信念。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3.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4.知道化石然燃料的用途和不可再生性,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5.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6.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证明认识化学的作用。本单元以“化学反应及能量”这一大概念为统摄,按照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次级

    9、大概念、核心概念和事实的顺序作为单元作业的知识结构,如图 1 所示。再 根据知识结构设计课时主题和作业目标,再对应核心素养设计出一一对应的相关 作业,如图 2 所示。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5本单元的学习是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化学变化的大概念,认识燃烧与灭火 的本质是可燃物的化学变化,引导学生建构化学变化的能量视角。而单元作业的 整体设计,可以更好发挥习题对学生的不同功能。在对本单元进行分层次、有针 对性作业设计时,充分考虑作业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协调以及对应的课程核心素养,在重视基础题的同时,设计一些开放题或综合实践题,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单元作业设

    10、计中基于化学反应及能量大概念将“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的开发与利用”等单元内容结构化地统整起来,从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把握作业的时间、数量、类型 和难度来设计课时作业,体现单元作业的整体性、多样性、选择性和进阶性,同 时也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的持续性和进步性。在“双减”政策下,以“悦成长”为 理念,通过先“悦”跃“预”试重预习、强基础,进阶到“悦”试越明 重运用、强体验,再发展到“悦”明越精重发展、强整合的三部曲,在用高 效的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化学课程核心素养。在评价设计中,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基于多渠道证据诊断和发

    11、展学生的化学课程核心素养,重视实践活动的评价。评价目标的设定与学业质量和学业要求相一致,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活动表现,表扬其成果,激发 兴趣,提高自信。设计评价要点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反映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发 展过程,再跟进相应的教学指导,使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活动的每一 环节生根发芽。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6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寻找身边的可燃物:两人一组,一人说出身边物质的名称,另一人判断是否是可燃物。【参考答案】答案具有开放性,如纸张、木炭、煤油、酒 精、天然气、火柴、棉布等合理均可。【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学生往往说出的都是身边熟悉的物质,如书本、课桌、粉笔、书

    12、包、衣服、天然气、汽油等。认识了 可燃物才能进一步探究燃烧的条件。从身边的物质出发,以游戏的形式认识可燃物,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2.用下图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V 型玻璃管 A 处有 800C热水,若 A、B 两处放入白磷,观察到 B 处白磷燃烧,而 A 处白磷不燃烧,其原因是。_若 A、B 两处放入红磷,观察到红磷都不燃烧,B 处红磷不 燃烧的原因是_。若要让 B 处的红磷燃烧,应如何操作?【参考答案】A 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 磷的着火点;用酒精灯加热 B 处【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1)错写可能是对氧气的溶解性认识不清;(2)错写成红磷不能燃烧

    13、,是对红磷是可燃物认知错误,或没有想到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不一样;(3)错写可能是对红磷的着火点不清楚。通过对教材实验的预习,能初步分析认识燃烧的三个条件,建立“火三角”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应 用此题一方面加深对燃烧条件的思考,另一方面为第 3 题方案设计提供思维引导和和完成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也为第 5 题对教材实验装置的改进作出提示。3.探究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你的猜想是_。根据下列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证明。(提示:控制变量法设计对比实验)实验用品:小木条、玻璃棒、滤纸、石棉、木炭、石头、煤、棉花、酒精、水、蜡烛、镊子、坩埚钳、烧杯、酒精 灯、石棉网、蒸发皿等。你的方案

    14、是:(也可以设计使用其他实验用品),(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7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8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用变量控制的思想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交流中达成表达与倾听的意识,在探究中达成合作与创新意识,在组间评价中达成质疑与修正的意识,进而完成学习 目标中科学思维的养成和实践探究能力的提升。用 坩 埚 钳 分 别 夹 取_ 和_ 分 别 放在酒精灯上的火焰上片刻,观察实验现象。点 燃 两 支 蜡 烛,_,观察实验现象。将_ 和_ 分 别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比较燃烧的难易程度,(记录燃烧所需的

    15、时间)。你的结论是:【参考答案】猜想:燃烧需要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或 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方案:(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合理即可)小木条与玻璃棒 小木条能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燃烧需要可 燃物;用烧杯罩住其中一支蜡烛被烧杯罩住的蜡烛慢 慢熄灭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棉花 和木炭棉花先燃烧,木炭后燃烧燃烧需要温度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结论: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需要氧气且必须同时具备。【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猜想有错是对燃烧条件的“火三角”模型没有建立;(1)错写是对可燃物认识不清或没有建立控制变量的思想;(2)错写是对燃烧需要氧

    16、气认识不清;(3)错写是对着火点的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认识不清。4.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1)B 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的作用是_。在对燃烧以及燃烧条件的深入学习后,将知识落在应用上,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8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9(2)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_【参考答案】(1)使温度达到火柴头的着火点;(2)喷出的水蒸气中缺少氧气。【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1)错写是对燃烧条件中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没有灵活应用;(2)错

    17、写是不能用燃烧条件来解释生活现象,即知识的应用能力欠缺。5.教材中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分享?(提示:从实验操作和环保角度考虑)【参考答案】薄铜片导热需要时间,铜片上的白磷需要一 点时间才开始燃烧;向水中白磷通氧气时,白磷四处游动,操作起来不方便,白磷燃烧现象不能持续;对未燃烧的红 磷没有创造条件使其燃烧,不能很严谨地说明可燃物燃烧 与着火点有关;白磷燃烧生成的 P2O5会污染环境。改进方 案具有开放性,合理即可。下图可参考【时间要求】4 分钟【评价设计】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可能是考虑问题不严谨不全面,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缺乏能力。由于白磷燃烧产生的 P

    18、2O5对环境的污染,教材实验在环保层面存在缺陷,第2 题装置的密闭和小气球的设计可对此题有所启发,增强了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并理解实验设计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深度学习。6.将一小块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瓶口插入氧气浓度传感器,并将锥形瓶放入热水中,白磷燃烧至熄灭获得的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下,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必做题)将数字化实验融入学习中,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借助可视化数据,体验燃烧过程对氧气的消耗,以及燃烧停止时氧气浓度并不是 0,同时亦可说明燃烧条件中,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应是可燃物与一定浓度的氧气接触,深化对燃烧条件的理解,认识燃烧这一化学

    19、变化的本质,培养学生多视角收集证据解决化学问另从蜡烛、木炭、铁丝中选择其一,完成实验,并绘制出 曲线图加以分析。(此探究为选做题)【参考答案】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有氧气也不一定能发生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9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0的氧气,不同可燃物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浓度不同等答案合理均可。【时间要求】4 分钟【评价设计】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可能是缺乏对燃烧条件的深层次思考,只知道需要氧气,没有考虑可燃物燃烧跟氧气浓度的关系。题的能力。(7、8 两题选做一题)7.写出与燃烧条件有关的成语,并进行解释。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现象,同时又考查了语言基本功,

    20、富有趣味性。【参考答案】开放性答案。如火上浇油、釜底抽薪、抱薪 救火、钻木取火等。【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错写成与燃烧现象有关而没有考虑与燃烧条件有关,如熊熊大火等。或是能写出成语而不能用燃烧的条件解释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8.家庭小实验:点燃火柴,分别将火柴头朝上和朝下,观 察并记录现象。(温馨小提示:注意不要烧到手,可在水 池边完成,便于处理突发状况)用探究的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会化学知识的应用。(图片来源于学生家庭小实验)【参考答案】火柴头向下比火柴头向上燃烧更旺。【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不能顺利完成实验的可能是胆子小,担心烧到手,火柴刚点着就扔了或是没有将火柴头分

    21、别朝上、朝下,致使现象不明显。课外拓展 兴趣阅读:纸火锅:https:/ 燃料及其利用10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1【】学生(自评或互 评)完成时间完成方式反思与疑惑15 分钟以下15-20 分钟20 分钟以上独立完成同学互助请教老师教师正确率评语或建议85%以上60%-85%60%以下3568实践活动中你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或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你的表现做个 评 价 总 结(优、良、尚需努力)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1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23568ABC会设计能用变量控制的思想设计科学、合理的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且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能对教材实验装置进行改

    22、进,关注环保的同时考虑缓冲装置压强的设计。能设计出对比实验但方案不严谨或方案不完整,只能得出燃烧的部 分条件。在教材实验装 置改进时,考虑设计成 密闭装置而没有注意实验的安全性。设计的方案不科学,没有目的性、对比性,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或 不 会 设 计 方案。会交流完整、清晰地讲述实验方案,并表达实验感受。能讲述实验方案,但表述不清楚或对实验现象表述不完整、不准确。不能表达组内或个人观点。会观察能全面细致观察实验过程。能观察实验但不够细致。不能专心观察实验过程。会记录能详细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不同物质燃烧所需的时间。能根据数据绘制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能记录实验现象,不够全面,时间记录不准。

    23、图像绘制不完整或有细微错误。没有任何记录,不会绘制图像。会合作组内成员积极主动与组内成员开展合作学习。组 内 部 分 成 员参 与 活动,但没有相互配合或态度不够积极。仅个别成员参与组内活动。会思考有强烈的求知欲,能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努力尝试正确解决问题。实验过程能提出问题,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问题或提出不相关的问题1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发生火灾时,下列的自救措施正确的是()室内起火时,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 身上着火时,不 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人在高层时,迅速跳楼 逃脱 撤离时,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快速撤离ABBD【参考答案】C【时间要求】1 分钟【

    24、评价设计】选对:学生具有良好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基本的应对火场突发事件的能力;选错:学生没认真阅读,或者自主学习能力弱,缺乏一般 的逃生常识。从常见的逃生措施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方法,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2.燃烧引起爆炸的两个因素_、_。【参考答案】有限空间急速燃烧。【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如果写错或者没写,说明学生对燃烧引起爆炸的两个基本因素没有掌握。能认识到爆炸包括物理和化学原因导致,准确认识到化学性爆炸的因素,在生活中注意防止爆炸条件的形成,养成安全意识。3.灭火的原理:(1)_、(2)_、(3)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_。【参考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5、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一个。【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如果写错或者没写,是学生没有很好地预习,对灭火的原理没有掌握或理解偏差。建立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从同时满足燃烧条件入手,建立破坏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目的。为完成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4.下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容器盖被弹起,蜡烛熄灭。(1)该实验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3)请收集相关材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粉尘爆炸实验以书上实验为基础,指导学生掌握其原理,再在生活中寻找相关材料,提高学生收集,设计,实践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树立安全意

    26、识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4【参考答案】(1)吹散面粉,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面粉发生爆炸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由于氧气不足,无法支持蜡烛的燃烧,所以蜡烛熄灭(3)略【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1)写错:可能是学生学习时没有认真理解教师对实验的解释。(2)写错: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分析原因,思路不清晰,解决问题能力薄弱5.分析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猜想灭火的原理是什么?提供的用品:蜡烛 3 支,火柴、细沙、水、剪刀,250mL 烧杯两只(其他物品可自行选择)()提供必须与可选材料选择,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灭火实验的 实践操作,方案的选择及对应的原理在交流中达成表达与倾听的意识,在

    27、探究中达成合作与创新意识,在组间评价中达成质疑与修正的意识,进而完成学习目标中科学思维的养成和实践探究能力的提升。熄灭蜡烛的方法灭火的主要原因可能的问题争论 1:可能的问题争论 2:可能的问题争论 3:结论:灭火的原理是、【参考答案】开放性题目,答案略【时间要求】5 分钟【评价设计】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的各个环节,将灭火 的原理应用于具体的灭火措施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6.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参考答案】A【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选择正确:体现学生可以用所学知

    28、识结合生活中的日常现象,能理解造成相关的原因。通过对灭火原理的认识与掌握,应用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中,能清晰的分析出所包含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可解释课时一中的家庭小实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57.家庭趣味小实验介绍:烧不坏的手帕(有兴趣的同学请一定要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该实验,切记安全第一,可让父母拍成微视频上传到 QQ 群)用品:棉质手帕一条,50 度左右白酒(度数不用太高,可燃即可),火柴实验步骤:将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用筷子夹出手帕,轻 轻地把酒精挤掉,然后用火柴点燃(注意安全),手帕着 火后,火焰很大。这时要左右摇晃手帕,直到熄灭。火熄 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孩子们,大胆尝试一下吧,

    29、别忘了猜测是什么原因啊?(图片来源于学生家庭小实验)【参考答案】水蒸发吸热,手帕未达到着火点。【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通过实践,进一步突破已有认知,大胆猜测。能理解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并尝试用相关知识进行解释。以化学知识解释一些我们认为不可能的现象,拓展认识,感受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学生(自评或互 评)完成时间完成方式反思与疑惑15 分钟以下15-20 分钟20 分钟以上独立完成同学互助请教老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5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6教师正确率评语或建议85%以上60%-85%60%以下实践活动中你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或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你的表现

    30、做个评价总结(优、良、尚需努力)会设计能设计出多种科学、合理的灭火方案且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能对教材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能从身边的材料入手进行实验选择。能设计出实验但方案不 严 谨 或 方 案 不 完整,没有注意实验的安全性。设 计 的 方 案 不 科学,没有目的性、对比性,不能得出灭火的原理,或不会设计方案。会交流完整、清晰地讲述实验方案,并表达实验感受。能讲述实验方案,但表述不清楚或对实验现象表述不完整、不准确。不能表达组内或个人观点。会观察能全面细致观察实验过程。能观察实验但不够细致。不能专心观察实验过程。会记录能详细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能记录实验现象,不够全面。没有任何记录。会合作组内成

    31、员积极主动与组内成员开展合作学习。组内部分成员参与活动,但没有相互配合或态度不够积极。仅个别成员参与组内活动。会思考有强烈的求知欲,能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努力尝试正确解决问题。实 验 过 程 能 提 出 问题,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问题或提出不相关的问题17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获得【参考答案】A【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1)错选 B对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概念没有掌握;(2)错选 C对化学反应

    32、中的放出热量的理解有片面性;(3)错选 D对人类利用能量的途径理解不全面。让学生知道不只是燃烧才能产生大量的热,在化学变化这一大概念基础上认识化学反应中会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加深能量来源的理解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都属于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结合化石燃料使用过程所产生的的物质分析,其中煤主要含_元素,还含有_元素和少量的_、_、_元素。石油主要含_元素,还含有少量的_、_、_元素。【参考答案】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碳、氢,氮 硫 氧,碳 氢,氮 硫 氧【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如果写错或者没写,说明学生对三大化石燃料的组成没有掌握。忽略对化石燃料中

    33、所存在少量元素的了解,只知道化石燃料的基本成分,不会联系分析燃料燃烧产生对环境影响的污染物,知识不全面。让学生认识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掌握它们的特性及组成。对其它元素分析可联系造成环境污染的具体物质并进行解析,从而进一步了解化石燃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强化元素观,建立化学学科思维。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益阳市区已有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材料一: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材料二:为了防止燃料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家中使用不同燃料的情况,报警器安装

    34、位置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了解化石燃料的特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掌握可燃物成分元素燃烧氧化后的产物,并书写相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8(1)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安装在(填“甲”或“乙”)图位置。(2)试写出丁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参考答案】(1)甲点燃(2)2C4H10+13O2=8CO2+10H2O【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1)错选乙说明学生不会比较丁烷与空气密度的大小;(2)如果写错或者没写,说明学生对化学燃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掌握不清晰。不会根据可燃物所含成分分析燃烧产物,或者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会配平。4.阅读

    35、课本了解石油的分馏能得到什么物质?(列举两种)这个过程是什么变化?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 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进行分离,其中可 以得到的最常见产品之一是,它的主要用途 是。【参考答案】石油分馏能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物理变化;沸点;汽 油;燃料。【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全对:学生具有良好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写错:学生对石油能炼制几种产品的知识点掌握不清晰;可能因为阅读能力不够,分析能力不足;或因为生活常识贫乏或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没写:学生没认真阅读,或者自主学习能力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知道石油能炼制几种产品,初步了解其相关用途。了解石

    36、油炼制过程,即分馏过程将混合物中的各物质进行分离的原理,所含相应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以及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从而进一步加强化学知识对生活的影响。5.如图所示是太阳能燃料电池的组成与工作示意图。让学生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新能源开发的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的重要性,并学会联系生活,进一步提高能源式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8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9(1)太阳能燃料电池中可循环使用的原料是_。(2)电解槽的作用是电解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夜晚,太阳能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途径为。_(4)与单一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太阳能燃料电池的优点是。_(2)2H2O

    37、=2H2+O2(3)化学能-电能热能;(4)晚上也能使用【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全对: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知识点已经掌握,意识到了能源的危机,对新能源的应用原理掌握也较清晰;写错或没写: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清晰或者没有掌握,需进一步加强练习。危机意识。6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02点燃 CO2+2H2O;C3H8+5O2点燃 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人量都增大C.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

    38、量【参考答案】C【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错选 A、B、D 学生不理解化石燃料充分燃 烧时燃料气和空气进入灶具时的比例。微观角度没有理解 分子个数比与体积比的关系,对气体是否充分燃烧和需氧 量理解不足。帮助学生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即气体与所需氧气体积比决定能否充分燃烧。7.实践活动:请学生回家打开罐装液化石油气烹调食物,燃气灶上的进风口打开一半,观察锅底会出现颜色,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后再想想烹调结束,关 闭燃气灶阀门应用的灭火原理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体会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参考答案】锅底出现黑色;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充分 燃烧;清除可燃物。【参考答案】(1)水通电第

    39、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9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0【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全对:学生认识了罐装液化石油气充分燃烧时燃气灶的正确使用方法;写错或没写:在生活实践中学生没有细致观察的能力,还不能准确掌握燃气灶的正确使用方法,需加强练习。【】学生(自评或互 评)完成时间完成方式反思与疑惑15 分钟以下15-20 分钟20 分钟以上独立完成同学互助请教老师教师正确率评语或建议85%以上60%-85%60%以下你高效、完整地阅读了吗?你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吗?你能看到锅底颜色的变化吗?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1你能快速处理进风口的大小吗?对你的表现做个评价总结(优、良、尚需努力)会阅读注意力集中,不

    40、动指,不动唇,不回视,能抓住书本主要内容并能理解且流利回答注意力较集中,基本能抓住书本主要内容,能回答注意力不够集中,读书时身体来回动,主要内容理解不透,问题回答不全面会观察能全面细致观察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能观察实践活动,但不够全面不能专心观察实践活动的过程会记录能详细认真记录实践活动时发生的现象能够记录,不够全面没有任何记录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1.回忆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讨论气体来源,查阅资料了解其中 SO2遇水所发生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空气中有害气体是:CO、NO2、SO2;SO2+H2O=H2SO3【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三种有毒气体记忆模糊会导致无法给出正确

    41、答案;容易将 SO2与 H2O 反应产物写成 H2SO4用所学知识铺垫,引导学生的课前思考,建立化学思维思考问题,兼具知识性和科学性。2.观察图片,分析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总结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参考答案】酸雨形成的原因是空气污染气体 SO2遇水形成亚硫酸,可进一步氧化成硫酸,酸性很强,使土壤酸 化,影响植被生长,并对建筑物有很强的腐蚀性。【时间要求】2 分钟【评价设计】不了解空气污染成分中有酸性气体,及其与水反应得到酸雨,看不明白图片中出现变化的警示,都会导致无法解答生活中和化学相关的常识性问题。结合 SO2与水反应原理,探究酸雨形成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加强环境破坏的危机感,增强环境保护的责

    42、任意识。3.复习比较红磷、硫粉、木炭、氢气、酒精、天然气在 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燃烧产物的状态及性质,分析 讨论理想燃料所具备的条件,写出并思考在生活实际生 产和使用的可行性,找出部分新能源。【参考答案】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白烟、硫粉燃烧产生有 毒刺激性气体 SO2、木炭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 CO、酒精和天然气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作为燃料不能 燃烧时产生污染物,能源成本低容易得到,燃烧热值高;理想能源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对前面所学可燃物燃烧时伴随写现象掌握不够牢固,对燃料燃烧与对环境影响的思考不足。引发对不同燃烧现象的分析,学会有深度综合性思考

    43、问题,并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探究实践精神,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学科素养。注:上述 3 题采用小组分别讨论的形式,再汇总得出结论。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提高评价和反思能力。22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34.提供可查阅资料:部分活泼金属可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Zn+H2SO4=ZnSO4+H2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已知:盐酸具有挥发性,铁与酸溶液反应速度很慢,而 镁与酸溶液反应速度很快、且放出大量热。(1)请选择制取氢气的药品,并根据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实验仪器装置,并尝试在框内绘出发生和收集装置图。(2)探究所制取氢气可燃

    44、性及燃烧产物检验方法。【参考答案】(1)(2)点燃,在蓝色火焰上方放干冷烧杯,出现水雾;(3)酒精中含有 C、H,燃烧产物为 CO2和 H2O,而氢气燃烧产物 只有水。可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和迅速倒转倒入澄清 石灰水验证;两者作为燃料的优点:氢气无污染、热值 高,酒精可再生,易得;缺点:氢气制取成本高、难储 存,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且不完全 燃烧情况下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时间要求】5 分钟【评价设计】(1)图画不出可能是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套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不熟悉;(2)氢气燃烧产物不了解,或不清楚燃烧产物水的检验方法,不了解作为清洁能源的条件。鼓励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5、学会遵循科学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45.“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如图所示)。我国能源消耗的 70%来自于煤炭。每秒有 100 吨煤在燃 烧,年消耗量超过 30 亿吨。如果任由煤炭资源在诸多领 域利用,将对大气、河流、土地产生污染,温室效应增 强。为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我国政府举全国之力,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新的绿色经济。比如:电厂中的煤 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 CO2,每年的排放 量大约 1600 万吨,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这些 CO2将不会进入大气。被封存起来的 CO2有许多用途,如用于 食品保鲜

    46、、气体肥料、冷藏食物、物品灭火等,以此来 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 经济,完善环保体制。阅读文本,完成下列任务:(1)“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利于控制的 加剧。(2)煤在极高的温度下充分燃烧,主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将分离聚集的 CO2压入地下的过程中,分子间隔会(4)将 CO2 封入蓄水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被封存起来的 CO2 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参考答案】(1)温室效应(2)C+O2CO2(3)变小(4)CO2+H2OH2CO3(5)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合理即可)【时间要求】3 分钟【评价设计】(1)没记清“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排 放引起的;(2

    47、)不能将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和碳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进行联系;(3)需要清晰地对气体分子间隔与 压力大小的关系分析(4)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和应用(5)是否充分了解干冰具有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是“升华”,以及升华过程会使环境温度降低。学会将化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学科思想,学会处理实际问题。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加深对能源综合知识的了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4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5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 石能源危机【参考答案】B【时间要求】1 分钟【评价设计

    48、】选 A 是记忆性知识出现偏差;选 C 是对充 分燃烧理解不全面;选 D 是对新能源了解不足解,提高认知和综合知识应用的能力。7.填空题:(1)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H4*xH2O)下列有关 CH4*xH2O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 字母)。A.属于氧化物B.在低温高压下呈固态C.碳元素质量分数高于甲烷D.C、H、O 原子个数比为 2:6:1研究测得可燃冰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7.5%,则 X 的值为。可燃冰属于(填“可”或者“不可”)再 生资源。(2)PM2.5 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2.5m 的颗粒物含量。我国新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

    49、居住区、混合区 24h 内的 PM2.5 平均浓度在 75g/m3之内 为达标。如图所示为扬州一周 PM2.5 的实时监测数据。从图中可知,这周 PM2.5 超标天综合所学知识,学会应用,以及灵活处理问题。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5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6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 PM2.5 含量的是(填字母)。A.戴口罩B.禁止焚烧秸秆C.植树造林(3)酸雨也是环境问题之一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含硫煤燃烧产生的(填 化学式)气体、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氮氧化物(NOx)。汽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你推测汽车尾气中氮 元素的来源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除了会导致酸雨、PM2.5 超标以外,还会引起

    50、的环境问题有(任写一种,下同)。因此人们开发了新能源,。【参考答案】(1)B8不可(2)1A(3)SO2空气中的氮气温室效应太阳 能(合理即可)【时间要求】4 分钟【评价设计】(1)选 A 是氧化物概念不清晰;选 C、D 是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论知识部分有误区;出现错误是 不理解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质量分数相关计算;对可燃冰主要成分了解不清晰,或者与甲烷不能建立 联系;(2)出错可能没有细心分析图示;选 B 和 C缺乏常识;(3)填写不出可能是不清晰硫燃烧产物、不会联想到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不会填可能是对燃料 燃烧引起的环境问题了解不充分、对新能源种类不熟悉。如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26第七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3911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