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上传人(卖家):天方乘风
  • 文档编号:3539109
  • 上传时间:2022-09-14
  • 格式:PDF
  • 页数:24
  • 大小:735.9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九年级 化学 第六 单元 二氧化碳 制取 研究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下载 _其它版本_化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第 2 页 共 23 页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金刚石、石墨、C606.1.1碳的单质;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3.1 二氧化碳;6.3.2 一氧化碳4实验活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1.了解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以及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以及一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室中制

    2、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4.认识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继第二、第四单元学习空气、氧气和水以后,学习的又一个“元素及其 化合物知识”单元,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既是对前一 阶段启蒙学习能力达成的检验,又是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酸和碱、盐和化肥 等单元的内容打基础、作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第 3 页 共 23 页3.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4.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图文并茂,有利于激

    3、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之后深入、细致地研究具体物质,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可以冲淡学生在学习物质构成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产生的枯燥感。加之本单元的实验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探究能力培养,可以有效地恢复学生 在第五单元学习中受到影响的学习化学的兴趣。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一)认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碳单 质燃烧后的产物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药品的选择,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二氧化 碳的检验和验满,实验装置的改进等;(三)一氧

    4、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溶解性实验。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一)设计框架作业设计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准确把握“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4 个要素在命题中的定位与相互联系,构建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设计框架。如图所示: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实际问题化学知识第 4 页 共 23 页(二)设计原则1.以核心素养为设计宗旨;2.以真实情境为设计载体;3.以实际问题为检测任务;4.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了解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了解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碳、炭黑等)和 C60。通过单质的

    5、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如让学生亲手割一下玻璃,学会如何割玻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知道碳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运 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通过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引导学 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作业 1:4月 9日 11日,2021第八届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在深圳大学城会议中心成 功召开,两位“石墨烯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出席本届论坛。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C 金刚

    6、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D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1 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但不是金属,故 B 错误;第 5 页 共 23 页错选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 C错误;错选 D、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足球烯(C60)是由 C60分子构成的,故 D 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金刚石、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作业 2 关于金刚石、石墨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C.都是由原子直

    7、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1 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金刚石是无色的,石墨是灰黑色的,是灰黑色的,故 选项错误。错选 B、金刚石不导电,石墨是导电,不导电故选项错误。错选 C、金刚石、石墨是原子构成的和是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金刚石、石墨和的物理性质、构成和化学性质作业 3 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是A 四种物质都为黑色固体B 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 四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D 四种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1 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金刚石不

    8、是黑色固体,错误;错选 B、这四种物质碳原 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错误;错选 C、C60是由 C60分子构成的,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 6 页 共 23 页考察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及成分作业 4 下列鉴别、除杂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白醋和水闻气味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C除去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D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1 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白醋具有酸味,水无味,故可通过闻气味区别白醋和水,该鉴别能达 到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错选 B、分别向软水和硬水中加入

    9、肥皂水后,振荡,其中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该鉴别方法能达到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错选 D、通过加水溶解,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泥沙,然后再将 得到的食盐溶液蒸发后可得到纯净的食盐,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鉴别、除杂物质的方法与应用作业 5: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化铜与碳的混合物加热。第 7 页 共 23 页在加热过程中,记录 A 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 100 秒后停止加热。加热时间(s)0608090100A 中 固 体 质量(g)9.69.68.67.47.4060 秒内固体质量不变,原因是 _,但导管口已有气泡冒出,该气泡是 _(

    10、填“空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实验中说明化学反应发生 的现象是 _;选择 100 秒后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 反应共生成 _ 克二氧化碳。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1 参考答案:还没有开始反应空气A 处黑色变成红色或 B 处变浑浊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碳与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2.28g2.时间要求:7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从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分析对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熟练分析第 8 页 共 23 页(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掌握质

    11、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化学方程式中质的量关系知道化学方程式质量的关系掌握化学方程式质量的关系掌握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的关系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质量不变,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物质 的量的关系,即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 及收集。3.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4.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作业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A.石灰石与浓盐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硫酸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二氧化碳不纯,故选项错误;错选 C、碳第 9 页 共 23 页酸钠是白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错误;错选 D、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进行,故 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在常温下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产生气体的速度适中,好收集。作业 2: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A原料B发生装置

    13、C收集装置 D验满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错选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错误;错选 D、二氧化碳不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 氧化碳已满,澄清石灰水只能检验是否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实验室中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择该装置来制取,固体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装入长颈漏斗,通过控制开关,打开开关

    14、,固液接触反应,关闭开关,试管中气压变大,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 分离,反应停止,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作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A 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B 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C 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D 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第 10 页 共 23 页导管的橡皮塞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故选 项错误;错选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故选项错误;错选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不

    15、 用酒精灯,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都是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符 合题意,旨在考查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实验装置。作业 4:实验室制取 CO2有以下步骤:连接好装置;向试管中小心地放入 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产生的 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D.B.C.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实验室制取 CO2的步骤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试管中小心 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烧 的

    16、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CO2,所以步骤为。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实验室制取 CO2的步骤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试管中 小心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CO2。第 11 页 共 23 页作业 5: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钙粉末产生的 CO2质量多B.块状碳酸钙产生的 CO2质量多C.对比分析 a、b 点可知,曲线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D.对比分析

    17、 c、d 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块状碳酸钙需要时间短 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3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最终曲线、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 CO2质量相等,故选项 错误;错选 B、最终曲线、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 CO2质量相等,故选 项错误;错选 D、对比分析 c、d 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所需的时间短,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对比分析 a、b 点可知,曲线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 C 符合题意。作业 6:某同学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实验室制取 CO2。第 12 页 共 23 页(1)

    18、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应选择_(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装置 C 中长颈漏斗下端 需插到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3)收集 CO2一般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 CO2密度比空气_。若选用装置 E 收集 CO2,需在_(填“a”或“b”)导管口放置燃着的木条进行验满。1.参考答案:(1)锥形瓶(2)CaCO3+2HCl=CaCl2+H2O+CO2B防止气 体逸出(3)大b2.时间要求:4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仪器的名称制取二氧化碳所用仪器从反应物、反应条件

    19、对二氧化碳制取装置进行选择从反应物、反应条件对气体制备装置进行选择(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装置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装置选择制取气体的原理及装置选择熟练掌握制取气体的原理及装置选择(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二氧化碳的收集及验满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及验满原理掌握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及验满原理掌握气体的收集方法及验满原理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综合考察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收集过程中涉及的重难点,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第 13 页 共 23 页。第三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目标: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体验了研究物质的一种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

    20、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性质,发展形成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态度和责任学科核 心素养。课时作业作业 1:从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中,选择合适的气体用化学式填空:(1)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_。(2)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_。(3)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使溶液变红的气体是_。(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5)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6)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化合物是_。1.参考答案:(1)H2、CO(2)H2、O2、CO(3)CO2(4)O2(5)CO2(6)CO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2)填不全,学生对常见气体物理性质认识模糊

    21、;(6)学生阅读不过 细致。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性作业,复习巩固常见气体的重要性质。基于宏观认识常见气体的性质,辨析实验方法。作业 2:“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1)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的是_(填序号);A 提倡使用节能灯B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点第 14 页 共 23 页C 选择步行等方式出行D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2)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参考答案催

    22、化剂D2CO26H2=C2H44H2O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1)考查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错误少;(2)化学 方程式书写错误较多,表征不规范。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拓展性作业,基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责任学科核心素养。作业 3:为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B、D 装置内 药品均足量)(1)装置 A 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中,装置 B、D 中均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它们在功能上有 区别,其中装置 B 的作用是_。(3)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过程中,C 中体现出的一氧

    23、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装置 E 的作用是第 15 页 共 23 页。_(5)若反应后装置 C 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为 4 g,则装置 D增加的质量为_。1.参考答案(1)CCO2=2CO(2)除去混在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3)CO2Ca(OH)2=CaCO3H2O(4)还原性;COCuOCuCO2;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5)11g2.时间要求:6 分钟3.评价设计:(1)、(3)、(6)错误,化学方程式书表征不规范。(5)错误多,考查 思维和计算能力。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拓展性作业,基于发展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学科核心素养。培 养学生思维严密性和复杂问题分析解决

    24、能力。作业 4:家庭小实验:查阅资料,熟悉生活中食醋和苏打粉的成分。在家厨房 动手实验,观察食醋和苏打粉混合后现象,尝试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1.参考答案现象略;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2.时间要求:10 分钟3.评价设计:学生积极实践,效果较好。4.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拓展性作业,基于发展学生化学观念、探究实践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实践 创新和动手能力。第四课时课时目标: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建立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第 16 页 共 23 页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

    25、思路和方法。作业 1.下列关于 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B,反应物的状态认识不清,确保盐酸的量足量。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对实验室制取 CO2的装置、试剂、CO2性质进行考查作业 2.如图所示,实验室里有一套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锥形瓶里加入少量 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制取 氧气B 锥形瓶里加入大理石,分液漏斗里盛放稀硫酸,可以制取二氧化碳C 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混合产生了气泡,立即开始收集气体D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实验台上1.参考答案:A2.

    26、时间要求:1 分钟。第 17 页 共 23 页3.评价设计错选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采用稀盐酸和大理石,而不能用稀硫酸,原因 是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从而阻止反 应的进一步发生,而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 B 错误;错选 C、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混合产生了气泡,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因为此时排出 的气体是含有装置内空气的不纯气体,应待气泡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选项 C 错 误;错选 D、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应正放 在实验台上,选项 D 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进行考查,涉及

    27、固液反应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作业 3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1)实验 1 采用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2)实验 1 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 2 是在实验 1 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第 18 页 共 23 页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1.参考答案:(1)水(2)石蕊纸花变红色 CO2H2O=H2CO3(3)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2.时间要求:

    28、2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实验控制变量知道实验控制变量知道水与 CO2的反应关联性质及解释实验现象(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描述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及实验反应原理用原理解释现象关联性质及解释实验现象(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CO2物理性质CO2物理性质用原理解释现象关联性质及解释实验现象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对 CO2的性质进行考查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作业 1: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 用炭黑等制成 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C.部分炭黑转变

    29、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碳单质不溶于水第 19 页 共 23 页1.参考答案 A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B、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故选项错误。错选 C、我国古代某些 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 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 稳定的物质,故选项错误。错选 D、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 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 下化学

    30、性质不活泼,而不是碳单质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根据墨汁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 的时间较长,据此进行分析判断。作业 2: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如图:检查气密性 B.如图:制二氧化碳C.如图:收集二氧化碳 D.如图:二氧化碳验满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第 20 页 共 23 页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错选 B、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装

    31、置,可用图中装置制取,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错选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 说明已收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作业 3: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与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灭火,可用作燃料B.能溶于水,难溶于水C.可用于光合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D.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错选

    32、 B、由物理性质可知,能溶于水,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错选 D、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有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 21 页 共 23 页作业 4: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为有关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物质和在吸收足够热量后能转化为物质B.物质中的阳离子为:C.物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D.物质可为石墨也可为金刚石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A、根据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B、物质是碳酸钙,阳离子是钙离子,进行

    33、分析判断。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的化学式为,进行分析判断。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掌握二氧化碳、碳的化学性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作业 5: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仪器名称:_,_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是 _ 填字母,试管中棉花团的作用是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第 22 页 共 23 页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_,选用装置相对的优点是 _。1.参考答案:酒精灯长颈漏斗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

    34、)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仪器名称知道仪器名称仪器与用途关联仪器与物质制备(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仪器名称知道仪器名称仪器与用途关联仪器与物质制备(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CO2制备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的比较及优化实验方案的比较及优化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1单

    35、选1易改编9 分钟2单选2易选编3单选3中等改编4单选3较难改编5实验4中等改编2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总体上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测量和评价,研究结果及分析:不同性别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男、女教师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整体无显著性差异。在评价指标方面女教师在语言亲和力上略优于男教师,男教师在“教师能注重运用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解释与预测等符合化学认知规律的思维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上优于女教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二者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整体具有显著性差异,熟手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明显好于新手教师。在

    36、评价指标 11“教师能注重运用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解释与预测等符合化学认知规律的思维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评价指标12“教师能运用提问、点评、活动表现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评价指标14“学生能运用符合化学认知规律的观察实验、推理解释等探究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化学知识”评价指标 15“教师能运用提问、点评、活动表现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熟手教师好于新手教师。展示课和常态课中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展示课和常态课中化学课堂教学表现整体具有显著性差异,展示课课堂教学氛围好于常态课课堂教学氛围。在评价指标4“教师肢体语言表达具有亲和力

    37、。”、评价指标5“课堂中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评价指标 7“师生关系融洽,班级有纪律。”、评价指标 8“教师能运用具有鲜明化学特色的实物、图表、模型、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指标 10“教师能组织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有鲜明化学特色的化学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指标13“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评价指标15“学生能通过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方式交流看法、展示作品。”7 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展示课课堂教学氛围好于常态课。原因可能在于,展示课上教师更加活跃,更具有亲和力,更多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同时,展示课时教师更注重提升学生地位,尊重学生,班级纪律也

    38、更好。教师更多地运用实物、图表、模型、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组织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展示课上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评价指标 1“教师仪表得体,符合教师着装标准。”、评价指标 6“课堂中教师公平对待学生。”、评价指标 11“教师能注重运用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解释与预测等符合化学认知规律的思维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上差异性不显著,本研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女教师无论展示课或常态课都比较注重教师仪表,所以在指标1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上课过程中,展示课和常态课中教师都做不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和汇报讨论结果的机会总体上会被部分学生获得。教师在授课过

    39、程中较少使用“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解释与预测”等思维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且在使用时使用水平较低或过程并不外显,教师需要提升对学生进行思维激趣、激疑的能力。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元素化合物课、概念原理课中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具有显著性差异,元素化合物课课堂教学氛围好于概念原理课。在评价指标8“教师能运用具有鲜明化学特色的实物、图表、模型、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指标 9“教师能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评价指标 10“教师能组织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有鲜明化学特色的化学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指标

    40、11“教师能注重运用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解释与预测等符合化学认知规律的思维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元素化合物课好于概念原理课。本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元素化合物课型的内容本身更加利于教师寻找贴近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也更适合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等教学活动和运用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解释与预测等思维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维度进行测量和评价,结论及分析:不同性别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两个维度上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测量与

    41、评价。研究发现,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两个维度上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均有显著性差异,熟手教师明显优于新手教师。展示课和常态课中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师引导”维度和“学生参与”两个维度上的中学化学氛围均有显著性差异,展示课均好于常态课。元素化合物课和概念原理课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在“教师引导”维度上课堂教学氛围具有显著性差异,元素化合物课中课堂教学氛围好于概念原理课,但是在“学生参与”维度上两种课型并无显著性差异。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水平进行测量和评价,应用结论及分析:不同性别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

    42、的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男、女教师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水平相当,多数处于中水平和高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中学化学新手教师课堂教学氛围水平多处于中等水平,小部分处于低水平,新手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能力有待提高;中学化学熟手教师课堂教学氛围绝大多数处于高等水平,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熟手教师明显优于新手教师。展示课和常态课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展示课中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绝大多数处于高水平,常态课中课堂教学氛围多处于低水平,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师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氛围水平需要所有提升。元素化合物

    43、课和概念原理课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元素化合物课中课堂教学氛围大多处于高平,个别处于低水平,概念原理课中课堂教学氛围多处于中水平,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针对短期干预下中学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教师在干预前、干预后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整体得分的均值差异不显著。基于评价指标的测量和评价研究发现大多数指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只有评价指标 8“教师能运用具有鲜明化学特色的实物、图表、模型、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评价指标10“教师能组织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有鲜明化学特色的化学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稍好于干预前的课堂

    44、教学氛围,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课程内容的不同。基于评价维度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干预前、干预后化学课堂教学氛围在 2 个维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基于水平预测的测量与评价研究发现,干预前、干预后课堂教学氛围都处于高水平和中水平,均没有出现低水平。干预前、干预后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水平基本一致,干预后课堂教学氛围水平稍高于干预前,这种差异没有显著性。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在一定时间内,短期干预下中学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没有显著变化。原因可能在于短期的干预培训对教师形成的冲击强度不足,参训教师难以获得实践的机会,难以打破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短期培训对教师造成的影响不深。建议培训能加长专题培训的时间,给教师更多实践和得到培训专家指导的机会,对教师形成更深刻的影响。另外建议能针对每个培训专题给与参训者更多的专业系统的参考资料供参训者在日后教学中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3910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