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下(第十单元)常见酸的性质-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下(第十单元)常见酸的性质-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ZLPD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九年级 化学 第十 单元 常见 性质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下载 _其它版本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酸和碱的认识酸碱指示剂第十单元课题 1(P5051)2常见酸的性质第十单元课题 1(P5254)3常见碱的性质第十单元课题 1(P5556)4溶液的导电性酸、碱的相似性第十单元课题 1(P57)5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十单元课题 2(P6061)6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 的测定的意义第十单元课题 2(P6164)7实验活动 6 酸、碱的化学性质P698实验活动 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P70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
2、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碱的主要性质和 用途;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二)教材分析第十单元内容分两个课题。课题 1 是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酸和碱出发,介绍几种常 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碱各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课题 2 是在酸和碱性质及 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一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 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本单元是初中化学中最重要的单元,在前面的学
3、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硫酸、盐 酸等物质,但没有构建出酸作为一类物质的认识。本单元开始,将常见的无机物按照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从具体物质的知识到一般概念,使学生对所学 的无机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把初中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反 应等予以总结。因此,本单元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将起到总结作用。在内容的选取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取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是理念,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参加工农业生
4、产作一些基础 知识的准备。教材中安排了 4 个“活动与探究”,10 个实验,一个课外实验、一个调 查与研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版)中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 1 个。本单元是实验与活动安排的最多的单元。(三)学情分析酸和碱是化学中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这两类物质,但对于酸和碱如何鉴定?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通过怎样的实验探究来检验?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思考过,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认知能力上来看,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化学的经验,作为九年级即将跨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查阅能力、讨论
5、交流等方面的自主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更多的放手给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主动探究未知。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相关 实验。(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4)知道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图 2:自然单元课时主题和目标(5)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6)会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根据知识结构整理出课时目标,再根据课时目标设计课时作业,课时作业采取分 层设计。每课时
6、作业设置分“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两块。“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能体现课标要求,题量 3 题左右,要求每位学生必做。“发展性作业”体现个体能力提升,探究性、实践性,题量 1-2 题,鼓励学生做。图 1:单元作业结构类型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课 时目标:知道几种常见的酸和碱;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能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盐酸是一种主要的工业用酸,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纯净浓盐酸是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盐酸,可帮助消化D.浓盐酸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分钟
7、。3.评价设计错选A,对盐酸的组成认识不清;错选C,不了解胃液的成分;错选D,对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不熟悉。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盐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目的让学生熟悉实验室常见的酸的相关性质,打牢基础知识。作业 2:硫酸的用途很广,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此可用作干燥剂B.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会变小D.浓硫酸易挥发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是混淆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错选 C、D,是对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认识不。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单一的考查浓硫酸的基本性质,作为实验室常见常用
8、的酸,学生必须对其性质熟练掌握,能区分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能正确稀释浓硫酸,能正确处理因浓硫酸 造成的意外实验事故等。作业 3: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A.变成红色B.变成无色C.变成蓝色D.不变色 1.参考答案:C清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其他选项则是对两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认识不清。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两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的变色规律,目的是 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能利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二)发展性作业作业 1:某学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溶液在一张纸上 写了“化学魔术”四
9、个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刻出现了红色的“化学 魔术”四个字。该生先后使用的无色液体可能是()A.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B.酚酞试液、雪碧饮料C.紫色石蕊试液、稀硫酸D.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1.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B 是不了解雪碧等碳酸饮料的溶液酸碱性;错选 C 是忽略了题干中的“无色溶液”条件;错选 D 则是对酚酞溶液变色规律认识不清。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借助神奇魔术实验中颜色变化来测评学生对两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的掌握情况,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掌握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验探究中。作业 2:将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放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
10、验室安全之处。浓硫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图)正确的是_(填写“甲”或“乙”)。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硫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如果将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填写“变大”或“变小”)。1.参考答案: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使溶液质量增加;变小。2.时间要求:3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识别图像少量信息读懂部分图像从质量变化角度分析从本质上分析问题,读懂图像(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物质的个别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知道物质的部分性质,知道浓硫酸的其他物理性质能判断浓硫酸在空气中吸水后溶液
11、质量变化能将浓硫酸吸水后溶液质量变大转换为图像表征出来(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了解浓盐酸的其他物理性质能判断浓盐酸久置后溶液质量变化情况及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能根据某物质性质判断该物质的水溶液在久置过程中溶液中各部分量的变化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借助图像考查学生对浓硫酸、浓盐酸物理性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根据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判断长久放置后溶液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能结合溶解度曲 线将变化过程用图像表示出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了解酸的化学性质;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溶液;掌握相关的化学反应 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下列关于硫酸(或浓硫酸)的认识,
12、正确的是()A组成:硫酸溶液中 H+和 SO42-的数目相同B性质:能与 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到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 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 因为不了解硫酸溶液中的离子构成,不会判断一份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的关系;错选 B 是不熟悉酸的化学性质,将酸碱的化学性质记忆混淆;错选 D是因为对 CaCl2的物质分类认识不清,对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及应用不熟。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对硫酸各角度的描述,要求学生正确判断,考查学生在物质的微观构成,溶液 中的离子构成,酸的化学性质及
13、浓硫酸稀释等问题的掌握情况,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用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作业 2:下列四个图像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露置在空气中不完全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分数和体积相同的稀盐酸反应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1.参考答案:BD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A,是不了解pH的范围为0-14;错选C,是不会判断过量活泼金属与等量的酸 反应生成氢气时,最终生成氢气的量取决于酸的量。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借助图像考查学生对酸碱中和滴
14、定反应中 pH 变化情况的认识,考查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的多少问题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图像理解能力和用图像表征知识的能力。作业 3: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稀盐酸、稀硫酸 都 可用 来 除铁锈,写 出用 盐酸 除铁锈 的 化 学方程式:_。(2)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 Mg(OH)2和 CaCO3除去,写出其中 发生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 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如果盐酸过多引起人的不适,请你写出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盐酸的
15、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_(填编号)A.金属表面除锈B.制造药物氯化锌C.除去 NaCl 中的少量 NaOH1.参考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2)2HCl+Mg(OH)2=MgCl2+2H2O;2Al+6HCl2AlCl3+3H2个;(3)Al(OH)3+3HCl=AlCl3+3H2O;(4)BC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物质的个别性质:酸可以除铁锈、水垢、治疗胃酸过多;会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知道物质的多个性质:了解酸的化学性质并会写相应化学方程式能利用酸的化学性质解决常见化
16、学问题;能理解酸具有通性的本质原因能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具有通性的本质原因;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能从性质决定用途角度理解酸在生活中的应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主要测评学生是否了解酸的化学性质,是否能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知道性质决定用途,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与用途的理解和巩固。(二)发展性作业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1)若想实现,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2)若用 Cu(OH)2实现,会得到_色溶液。(3)若想实现,得到浅绿色溶液,选用的单质是_。(4)若选用氧化铁实现,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若选用 BaCl2溶
17、液实现,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反应。(6)若要出现产生气泡的现象,可以向稀硫酸中加入的物质类别是_。1.参考答案:(1)紫色石蕊试液;(2)蓝;(3)Fe(铁);(4)Fe2O3+3H2SO4=Fe2(SO4)3+3H2O;(5)复分解;(6)活泼金属或碳酸盐。2.时间要求:5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发展性作业无意义或空白答案了解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知道常见物质的颜色和常见溶液的颜色知道酸的通性,了解溶液中的反应对应的离子变化,能判断溶液的颜色变化和反应中的其他现象从物质组成、溶液中的离子构成和化学反应的角度去分析能通过化学反应的现象或生成物溶液的颜色去推
18、测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推测酸的化学性质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通过对稀硫酸多彩反应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反应现象的多样性;认识可以将现象作为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依据;学会根据现象推测性质,反之 根据性质预测现象的归纳学习法,去总结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第三课时课时目标: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使用注意事项。(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 NaOH 固体,液体迅速沸腾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到热的浓 NaOH 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C.丙向久置空气里的
19、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 D.丁向盛满 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 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A,是不了解 NaOH是强碱,溶解时放热;错选 B,是不了解 NaOH作为强碱使得 浓NaOH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错选 D,是不了解 NaOH 的化学性质及瓶内压强的变化。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旨在测评学生对NaOH性质的掌握;能正确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要求学生对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要熟记于心。作业 2:多角度认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从反应物角度。如图所示,甲同学往广口瓶内注入氢氧化钠
20、溶液,U 型管右边液面_(填“升高”或“降低”),他认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乙同学认为还需将滴管内 液体换成_(写物质名称)进行对比实验,才能说明二者发生反应。(2)从生成物角度。丙同学认为可用酚酞溶液验证二者发生了,该方法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丁同学建议,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说明二者发生反应。1.参考答案:(1)降低蒸馏水;(2)不可行 反应生成的 Na2CO3水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有气泡冒出 Na2CO3+2HCl2NaCl+H2O+CO22.时间要求:4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
21、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物质的个别性质知道物质的多个性质从反应前后压强角度分析,结合控制变量思想能对物质的性质熟练掌握;能通过实验现象对反应进行判断;能运用控制变量思想探究反应中的问题(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指示剂的变色规律知道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可以指示溶液酸碱性从溶液中离子结合的角度去分析能从微观视角去理解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理解离子间的反应(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常见反应的现象;会写出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的角度去分析能熟练运用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性质或反应时明显的现象去检验或验证某物质的成分及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发生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通过从反
22、应物和生成物两个角度探究 NaOH与CO2的反应情况,引导学生在探 究某一反应时,可以从多角度去考虑,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作业 3:请回答下列与 NaOH 和 Ca(OH)2有关的问题。(1)NaOH 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_;(2)盛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白色固体残留,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A.二者都易溶于水B.溶液的 pH 都大于 7C.溶液都可用于检验 CO2气体D.都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参考答案:(1)易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而变质;(2)Ca(OH)2+CO2CaCO3+H2O;(3)ACD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
23、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作业 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能了解碱的性质;知道碱能变质了解碱的性质、用途;知道碱变质原因;知道碱的保存方法;会写出变质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从反应的角度分析知道碱变质原理;能设计实验探究变质情况;熟练掌握碱的性质;理解性质与用途关系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碱的性质的掌握,让学生对碱变质的原因、原理有进一步的认识。(二)发展性作业小明在探究 CO2和 NaOH 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b_。(2)以上三个实验中,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_。实验_。实验因
24、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_,改进后能看到的 实验现象是_。1.参考答案:(1)烧杯;胶头滴管(或滴管);(2)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 气球鼓起变大;塑料矿泉水瓶;矿泉水瓶变瘪 2.时间要求:4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认识常见仪器认识并会使用常见仪器认识并会使用常见仪器;会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能组装出不同类型的实验装置;知道不同装置的优缺点(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知道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发生的反应会判断不同的实验装置发生化学反应时会产生的现象从反应的角
25、度和装置中气压的角度去分析能对反应现象做出解释;能根据现象判断化学反应发生情况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利用不同装置对应产生不同现象来探究 CO2和NaOH是否反应;主要测评学生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通过现象认识反应并判断反应发生情况。第四课时课时目标:了解溶液的导电性,并理解酸碱为什么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一)基础性作业作业 1:下列能导电的物质是()A.蒸馏水B酒精C石灰石D氯化钠溶液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A,对蒸馏水的微观构成认识不清,误以为蒸馏水能导电;溶液导电的实质是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而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只含有水分子;错选B,对酒精的微观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3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