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碳的氧化物-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上传人(卖家):ZLPDX
  • 文档编号:3539050
  • 上传时间:2022-09-14
  • 格式:PDF
  • 页数:38
  • 大小:2.5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碳的氧化物-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ZLPD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九年级 化学 第六 单元 氧化物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下载 _其它版本_化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1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1碳单质6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碳的氧化物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活动 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本单元内容来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最后通 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单元重点是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的装置。在本单元中考命题的热点问题中,常涉及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木炭和活 性碳的吸附性、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二氧

    2、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等知识。在今后的中考中,上述考点仍是常考内容,关于 C60 纳米管的 信息题、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关注能源、环保、新科技等热电问题也将成 为中考的热点。常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初中化学一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本单元知识主要注重情景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体验和探究式学习,紧密联系社会和高科技是教材的特点。可以冲淡学生在学习物质构成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产生的枯 燥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 1 主要介绍碳的

    3、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 C60 分子等;课 题2 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 3 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两种氧化物 CO2CO 的性质。金刚石、石墨、C60 的组成结构,碳单质、CO2、CO 的性质和用途,CO2的实验室制法,CO2对环境的影响等;1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3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4.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5.能结合实例说明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新课标将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化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科学态度2与责任”四个方面。通过本单元学

    4、习,通过碳的多种单质和氧化物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可 以通过分析、推理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通过制 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创新设计,逐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二氧化碳性 质,让学生能辩证地认识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C60 分子结构和应用、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掌握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 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1.通过作业诊断学生学习成果,收集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后续教学,实现阶段性学业要求;2

    5、.通过设计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作业。在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作业的育人功能;3.通过分层设计,拓展性作业与开放性作业,评价学生过去和当前的学习状况,为进一 步改进教学提供依据;4.通过作业完成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在明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以便帮助学生认识问题、作出改进。整个单元学习的作业设计的设计思路为:整体设计为评价目标服务的原则,在进行评价目标设计优先的前提下,先进行作业评价目标设定,再进行分课时作业设计(命题组教 师分工合作完成),最后进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设计(命题组教师集体完成),力争让阶 段性、过程性与终极性的评价贯穿始终持续性学习评价。

    6、每课时作业大体分为基础类 作业、提高类作业和探究实践类作业;具体设计原则为:基础类作业设计为课堂同步学 习任务单或课后基础作业,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类作业设计为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实践类作业设计为部分有余力学生完成,适用于课后服务进行个性化指导;单元作业大体 设计为基础类、探究类与实践类作业,基础类面向全体学生单元复习用,探究类面向大部 分学生复习完成,而实践型作业主要为开放性小实验、小制作或探究类实验习题,供优秀 学生选用后,在课后服务中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享。具体设计思路如下:3化学课题金刚石、石墨和第 1 课时通过巩固练习,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活性炭、木炭的吸附性,通过习题

    7、分析知道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1、金刚石、石墨、C60 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及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2、活性炭、木炭的吸附性团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团课前预习课中练习团课后巩固线上 线下团自主完成小组合作团选择题团填空题 团实验题简答计算题团应用创新题8 题时长约 14min1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碳单质有_、_和_等,其中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们的性质差异是因为_,由此可知_决定物质的性质。2 分钟解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足球稀等。金刚石是天然存 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 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

    8、式不同,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故填:金刚石;石墨;足球稀;金刚石;石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 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2、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用木炭作燃料C.用石墨制作电极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1 分钟解析: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具有吸附性;B、用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大。故选

    9、B。本题主要考查物质 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 的哪种性质决定的。433、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 结构的分子 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 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 N60 的说法正确的 是()A、N60 是一种化合物 B、N60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40C、N60 属于混合物D、N60 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1 分钟解析:A 中因 N60 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A 错误。B 中 N60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60840,故 B 正确。C 中根据化学式可知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是纯净物,故

    10、C 错误。D中由信息知分子 N60,则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故 D 错误。故选 B本题利用新信息来考查了概念性知识点,习题较新颖,难度较小,适合大多数学生来解答。44、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A.能导电B.密度小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1 分钟解析:航天飞机与空气的磨擦过程中会产生高温,覆盖的物质应该具有的性质是: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这样才能对航天飞机起 到保护作用。故选 C。本题提供了航天事业高科技的新情景,更加注重考

    11、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变。55、对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是学好化学的基础(1)。结构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本题主要考查碳单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物质金刚石石墨炭黑活性炭结构碳原子。(用文字表示)滑腻感。吸附性用途钻头。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可长期保存吸附剂2 分钟解析: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石墨具有优良的质软的性质,具有滑腻感,可用做润滑剂;炭黑是由炭原子直接构成,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在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书写档案,可长期保存;5木炭具有疏松多

    12、孔的结构,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常用作 吸附剂。故填:硬度大;润滑剂;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疏松多孔。6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可能是化合物B、一定是纯净物C、可能是单质D、一定不是混合物2 分钟解析:同种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A、由于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故 A 错;B、由同种元素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比如说金刚石和石墨混合,是两种物质,不是纯净物,故 B 错;C、氧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C 正确;D、氧和臭氧,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是化合物,是混合物,故 D 错。故选 C。本题考点

    13、: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素异形体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当中。77、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 子构成的是_。(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_气体的排放。2 分钟解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中的数字就是核电荷数;(2)有结构模型图可看出:A、B 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 C 是由 分子构成;(3)低碳环保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 缓生态恶化。故答案:

    14、(1)6(2)C(3)二氧化碳本题是考察题,对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及模型反映化学式理解好。88.为验证活性炭的性质,甲同学设计如下图实验:本题主要考查木 炭 的 物 理 性质,具有吸附性。分析时根据分子6(1)实验步骤一观察到红墨水逐渐扩散到整杯水中,最后变成均 匀 的 红色溶液,这个现 象说 明了分子具有_的性质。(2)实验步骤三属于_操作。(3)当甲同学观察到实验步骤三的实验现象为:烧杯 A的液体为无色时,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能力。(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有疑点,有可能是滤纸对红墨水起到了作用,应增加一个实验,说明甲同学的结论是合理的。请你设计这个实验,并填写出实验步

    15、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性质来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目的来分析;对红 墨 水 进 行 过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 分钟解析:(1)实验步骤一观察到红墨水逐渐扩散到整杯水中,最后变成均匀的红色溶液,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故填:不断运动;(2)该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3)为了防止滤纸对红墨水起到了作用,再对红墨水进行过滤操作加以验证;故填:实验步骤:将烧杯中的红墨水直接进行过滤;实验现象:烧杯 A 中的液体仍为红色;实验结论:不是滤纸对红墨水起到作 用,而是活性炭起到吸附作用。作业分析1.作业中的亮点:;2.成长档案袋积分:分;(5、4、

    16、3、2、1)3.本次作业等级:组内评价个人自评:已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小组评价:已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教师评价优秀 良好 合格评价标准已 掌 握:表述类语言准确、流畅,总体正确率在 80%以上;部分掌握:表述类语言较准确、通顺,总体正确率在 60%以上;没 掌 握:表述类语言基本准确、合理,总体正确率在 60%以下;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不足:家长意见:7化学课题金刚石、石墨和第 2 课时通过巩固练习掌握碳在常温时的稳定性,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并熟悉碳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产物,并渗透条件不同,物质 的变化不同。通过探究性习题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掌握碳的还原性,并培 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7、。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2、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团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团课前预习课中练习团课后巩固线上 线下团自主完成小组合作团选择题团填空题 团实验题简答计算题团应用创新题8 题约 15min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_。(2)常温下的稳定性强,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_。(3)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 CO2: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 CO:。(写化学反应方程式)(4)还原性:_反应,应用:_工业。(5)现象:黑色粉末_,石灰水_。2 分钟解析:(1)碳的各种单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所

    18、以 本题答案为:相同;(2)温度升高,分子或原子的运动速度增快,活动性增强,所以 本题答案为:增强;(3)碳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 CO2,碳不完全燃烧(氧气 不充足),生成 CO。(4)碳的还原性主要用于工业金属的冶炼,故答案为:还原反应,冶金;(5)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碳反应掉,生 成的二氧化碳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消失,变浑浊。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碳化学性质理解和应用,本题考查了碳的三个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通过性质还考查了其用途以及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82、纳米管被誉为 21 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 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

    19、直径为几个纳米(1 纳米=10-9 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B、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D、纳米管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1 分钟解析:A、纳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B、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错误;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纳米管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强。故选项错误。故选 A。本题主要考查碳单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物质的吸附能力与物质的表面积大小有关。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则证明该物质()A.一定是石墨B一定含有

    20、碳元素C一定是金刚石D一定是碳的单质1 分钟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二氧化碳含有碳、氧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两种元素。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则碳元素一定 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氧元素。故这种物质中 一定含有含碳元素,可能含氧元素,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 项B 是正确的。而 A 和 C 中虽然也只生成了二氧化碳,但是不一 定就是这两种物质,当然也不一定是碳单质,故 D 也是错误的。故选 B。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4、在木

    21、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反应中有_生成,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2)反应完成冷却后,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_色的_,这是由于_.(3)如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_。2 分钟解析:(1)反应开始后,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与了 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出,可以看到有红 色的铜,是由于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了红色的铜,说明木炭具有 还原性;(3)酒精灯火焰加上网罩后火焰会集中,从而提高了火焰的温度;(4)实验结束要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22、故答案为:(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C+2CuO 高温2Cu+CO2;(2)红;铜;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3)集中火焰提高温度;(4)把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酒精灯;5、当CuO中混有少量碳粉时,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提纯?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加足量水搅拌过滤D.用筛子将碳粉筛去1 分钟解析: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时氧化铜能和碳反应。故错误;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时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气体,从而把氧化铜中的碳粉除去。故正确;C、氧化铜和碳粉都不溶于水,加水搅

    23、拌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D、氧化铜和碳粉都是细小的粉末状固体,用筛子不能将碳粉筛去,此项错误。故选 B。本题是除去杂 质的题目,解答 是要注意根据 物质的 不 同 性 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除去杂质,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最理想的状态 就是得到主要 的物质。6.在隔绝空气情况下,用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 C+2CuO2Cu+C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B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C反应中碳发生的是还原反应D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2 分钟解析:A根据该反应方程式知,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应等于碳的质量与氧化铜的质量和,而反应后的固

    24、体为铜,铜中不含有氧元素,所以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应减小,故错误;B根据该反应方程式知,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应等于碳的质量与氧化铜的质量和,而反应后的固体为铜,所以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故正确;C在该反应中,碳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了二氧化碳,则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错误;D在隔绝空气情况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和碳的质量之和,故错误。故选 B。本题难度中,掌握碳的化学性质之一:具有还原性、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实验室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来制得金属铜,现在有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 18

    25、克,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 余固体质量为 13.6 克,请你求出:生成的 CO2多少克?生成金属铜的质量为多少克?103 分钟解析:(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 CO2的质量为 18g-13.6g=4.4g;(2)设生成铜的质量为 xC+2CuO高温CO2+2Cu441284.4gx44/4.4g128/xx=12.8g故答案为:(1)4.4g;(2)剩余固体中含有铜的质量是 12.8g;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8、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

    26、一氧化碳的混合物(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 NaOH 溶液能够快速吸收二氧化碳,则装置 C 的作用 是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E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 成分为_。装置 A、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 A、B、C 装置,只用 D、E 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如图所示)。请 你写出其实验操作过程(写出操作步骤,不需要写出现象 和结论):_。3 分钟解答:(1)从气体依次通过可以分析气体第一

    27、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是为了检验气体中有没有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氢氧化钠是吸收二氧化碳因为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应选用氢氧化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是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然后本题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本题从木炭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和除去方法设置考点,体现了化学的实验学科的特点,这就要求同学们不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实验的能力和意识。11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铜加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最后将从氧化铜中出来的气体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若 A、E 装置中

    28、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故(1)答案: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CO2+Ca(OH)2=CaCO3+H2O(2)D 先不加热将气体通入 E,若 E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 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再加热 D 观察 D 中的黑色固体是否变 红色因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即可确定气体的成分。故(2)答案:先通气体观察 E 中的现象,然后再加热观察 D 中的 现象作业分析1.作业中的亮点:;2.成长档案袋积分:分;(5、4、3、2、1)3.本次作业等级:组内评价个人自评:已

    29、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小组评价:已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教师评价优秀 良好 合格评价标准已 掌 握:表述类语言准确、流畅,总体正确率在 80%以上;部分掌握:表述类语言较准确、通顺,总体正确率在 60%以上;没 掌 握:表述类语言基本准确、合理,总体正确率在 60%以下;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不足:家长意见:12化学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2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团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团课前预习课中练习团课后巩固线上 线下团自主完成小组合作团选择题团填空题

    30、团实验题简答计算题团应用创新题7 题约 14min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A加入石灰水充分振荡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内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1 分钟解析: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满。故选 B。本题属于基础题,进一步巩固利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等性质。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读取液体体积C检查装置气密性 D二氧化碳的验满1 分钟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选项错误;B、读取量筒中

    31、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用水封住长颈漏斗末端的管口,防止膨胀 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选项错误;本题是对初中化学有关实验操作的简单综合,强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特点。1213D、验满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如木条熄灭,证明已经集满二氧化碳,选项正确。故选 D。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错误的是A反应都不需加热 B发生的反应类型都属分解反应C 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D 可以用相同的收集装置1 分钟解析: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需要加热;

    32、发生的反应类型前者属于分解反应,后者属于复 分解反应;因为都不要加热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可以用相同的 收集装置,因为二者的密度都大于空气。故选 B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等知识。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1 分钟解析: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但含量较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 A 错误;B、水蒸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 B 错误;C、氧气不与石灰水反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 C 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 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使澄清

    33、的石灰水变浑 浊,选项 D 正确。故选:D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性质,但需注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请结合图回答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反应的方程式为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若用装置 D 收集氧气,检验氧 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制取装置组合是_(填 字母);若用 F 装置向上 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可以从_(填“a”或

    34、“b”)端通入(4)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收集装置选用_(填字母),4 分钟解析:(1)仪器是酒精灯,仪器是集气瓶;故填:酒精灯;集气瓶。(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 A 作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本题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回顾,以此拓展到通过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取发生装置,利用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体现了化学的实验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学以致用。14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加热K2MnO4+MnO2+O2;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

    35、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因为氧 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若用装置 D 收集氧气,检验氧气 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 集满。故填:A;2KMnO4加热K2MnO4+MnO2+O2;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 B 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 集较纯的氧气,可用装置排水法 E 收集;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若用 F 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可以从 a 端通入。故填:BE;a。(4)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

    36、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填:E。6 小明尝试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O2或 CO2。你认为正确的操作应该是()A 选择 CD 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O2,连接 dfB 选择 AD 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O2,连接 afC 选择 BC 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CO2,连接 dbD 选择 AB 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CO2,连接 ac2 分钟解析:A、选择 CD 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O2,连接 df错误,因为 C 是错 误装置;故选项错误;B、选择 AD 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O2,连接 af 正确,因为氧气的

    37、 密度比水小;故选项正确;C、选择 BC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CO2,连接 db错误,因为 C 是 错误装置;故选项错误;D、选择 AB 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 CO2,连接 ac 错误,因为二氧 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从长管进入;故选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制取并收集一瓶 O2或 CO2的综合应用。加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7如图 1 是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定 CO2含量的探究实验。(1)图 A 中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本题从二15(2)用装置 A 制取 CO2气体,不选用无挥发性的稀硫酸 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的原因是。(3)采用 D 图装置,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 钠溶液分别

    38、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的 CO2气体的 锥形瓶内(NaOH 溶液均过量),得到如图 2 所示的压强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该实验说明(选填“排水 法”或“排空气法”)收集到 CO2的含量较高,请结合图像 说明你的理由:。4 分钟解析:(1)长颈漏斗可以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率。故答案为:可以控制稀盐酸的滴加速率;(2)用装置 A 制取 CO2气体,不选用无挥发性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的原因是: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稀硫酸进一步与石灰石接触,反应停止;故答案为: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止 稀硫酸进一步与石灰石接触,反应停止;(3)采用 D 图装置,

    39、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 别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的 CO2气体的锥形瓶内(NaOH 溶 液均过量),得到如图 2 所示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该实验 说明:排水法收集到 CO2的含量较高,请结合图像说明我的理由: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排水法收集到气体锥形瓶内压强变化较大;故答案为:排水法;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锥 形瓶内压强变化较大。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反应装置等方面设置考点,并与数字化实验相结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化学的实验学科的特点,这就要求同学们不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实验的能力和意识作业分析1.作业中的亮点:;2.

    40、成长档案袋积分:分;(5、4、3、2、1)3.本次作业等级:组内评价个人自评:已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小组评价:已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教师评价优秀 良好 合格评价标准已 掌 握:表述类语言准确、流畅,总体正确率在 80%以上;部分掌握:表述类语言较准确、通顺,总体正确率在 60%以上;没 掌 握:表述类语言基本准确、合理,总体正确率在 60%以下;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不足:家长意见:16化学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课时二氧化碳)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 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 验结论。3、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

    41、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2、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团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团课前预习课中练习团课后巩固线上 线下团自主完成小组合作团选择题团填空题 团实验题简答计算题团应用创新题8 题约 14min1.下列四种气体中,不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是()A 臭氧(O3)B 二氧化氮C 甲烷D 二氧化碳1 分钟解析: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各种氟氯烃和水蒸气等;故选:B。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环境2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在火星成功着陆。火星大气层主要成分是 CO2,其地表呈红色的原因之一是尘土中有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2分子

    42、由 C 原子和 O2分子构成B 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C 鉴别火星大气和空气可用澄清石灰水D 火星两极覆盖干冰是因为 CO2易溶于水1 分钟解析: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CO2无毒,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火星大气层主要成分是 CO2,故鉴别火星大气和空气可用澄清石 灰水。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火星两极覆盖干冰是因为火星两极温度低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化在火星表面。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分析问题能力173.“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日常出现 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

    43、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C.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1 分钟解析: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是不现实的,我们的周围到处是含碳物质,故不正确;B、符合“低碳生活”的原则,故正确;C、停止含碳矿物开采和加工,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有很多的矿物中 都含有碳故不正确;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的替代 煤炭、石油的新型能源。故不正确。故选 B.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参与意识4.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B.CD.2 分钟解析:A、既有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也有二

    44、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 A 不正确;B、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有二氧化 碳的化学性质,故 B 不正确;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有二氧化碳 的化学性质,故 C 不正确;D、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 D 正确。故选 D。根据具体情境,分析,解决问题5.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2 分钟解析:.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 气凝结成小水滴.作制冷剂.用于人工

    45、降雨理论联系生活,活学活用6.在 2015 年末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议,向着“将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个终极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填化学式),绿色植物多学科融合,培养系统思维,责任意识18通过_作用可以将该气体转化成氧气。请写出一个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的危害。_(2)“低碳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请写出一个属于“低碳生活”的例子:_。2 分钟解析:(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CO2。(2)“低碳生活”是新的生活方式,属于“低碳生活”的一个例子是 日常生活中可以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或其

    46、他合理答案)。故答案:(1).CO2(2).光合(3).全球气候变暖(4).日常生活中可以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等7.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 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 10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 量的稀盐酸 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后剩余物为 97.14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g。(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5 分钟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90g 97.14g=2.86g。(2)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CaCO+2HC

    47、l=CaCl+CO 个+H O训练学生解题规范解题,培养用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10010gx10010g x442.86g解得x=65%442.86g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86。(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65%。故答案:(1)2.86(2)65%作业分析1.作业中的亮点:;2.成长档案袋积分:分;(5、4、3、2、1)3.本次作业等级:组内评价个人自评:已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小组评价:已掌握部分掌握没掌握教师评价优秀 良好 合格评价标准已 掌 握:表述类语言准确、流畅,总体正确率在 80%以上;部分掌握:表述类语言较准确、通顺,总体正确率在 60%以上;没 掌 握:表述类

    48、语言基本准确、合理,总体正确率在 60%以下;学习小结我的收获:我的不足:家长意见:3222=18化学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 2 课时一氧化碳)1.了解一氧化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主要用途。2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一氧化碳的的还原性。团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学期作业团课前预习课中练习团课后巩固线上 线下团自主完成小组合作团选择题团填空题 团实验题简答计算题团应用创新题7 题约 14min1.吸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A.氮气B.氢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 分

    49、钟解析: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C。培养安全第一意识。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可用于灭火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CO 可用于人工降雨D.CO 可用作燃料1 分钟解析: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不可以用于致冷剂。故答案为:C。掌握性质决定用途。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比较,完全正确的是()A.都能与碳反应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C.都具有还原性D.常温都是气体,都难溶于水1 分钟解析:A、二氧化碳能够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50、,而一氧化碳不能够与碳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B、碳和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足,碳和氧气反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区别,学会比较。1920应生成一氧化碳,选项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选项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宜使用的方法是()A.闻气体的气味B.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2 分钟解析:A.两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体的气味不能鉴别,故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行,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C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碳的氧化物-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3905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