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ZLPD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九年级 化学 第六 单元 二氧化碳 下载 _其它版本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第 2 页 共 23 页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化学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金刚石、石墨、C606.1.1碳的单质;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6.3.1 二氧化碳;6.3.2 一氧化碳4实验活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1.了解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以及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以及一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实验室中制
2、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4.认识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继第二、第四单元学习空气、氧气和水以后,学习的又一个“元素及其 化合物知识”单元,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既是对前一 阶段启蒙学习能力达成的检验,又是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酸和碱、盐和化肥 等单元的内容打基础、作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第 3 页 共 23 页3.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4.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图文并茂,有利于激
3、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之后深入、细致地研究具体物质,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可以冲淡学生在学习物质构成以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中产生的枯燥感。加之本单元的实验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探究能力培养,可以有效地恢复学生 在第五单元学习中受到影响的学习化学的兴趣。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一)认识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碳单 质燃烧后的产物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药品的选择,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二氧化 碳的检验和验满,实验装置的改进等;(三)一氧
4、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溶解性实验。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一)设计框架作业设计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准确把握“素养”“情境”“问题”和“知识”4 个要素在命题中的定位与相互联系,构建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设计框架。如图所示: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实际问题化学知识第 4 页 共 23 页(二)设计原则1.以核心素养为设计宗旨;2.以真实情境为设计载体;3.以实际问题为检测任务;4.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了解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了解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碳、炭黑等)和 C60。通过单质的
5、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如让学生亲手割一下玻璃,学会如何割玻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知道碳的化学性质,能准确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能运 用碳的化学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通过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引导学 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作业 1:4月 9日 11日,2021第八届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在深圳大学城会议中心成 功召开,两位“石墨烯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应邀出席本届论坛。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B 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C 金刚
6、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D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1 参考答案:A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但不是金属,故 B 错误;第 5 页 共 23 页错选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 C错误;错选 D、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足球烯(C60)是由 C60分子构成的,故 D 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金刚石、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作业 2 关于金刚石、石墨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C.都是由原子直
7、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1 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金刚石是无色的,石墨是灰黑色的,是灰黑色的,故 选项错误。错选 B、金刚石不导电,石墨是导电,不导电故选项错误。错选 C、金刚石、石墨是原子构成的和是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金刚石、石墨和的物理性质、构成和化学性质作业 3 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是A 四种物质都为黑色固体B 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 四种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D 四种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1 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金刚石不
8、是黑色固体,错误;错选 B、这四种物质碳原 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错误;错选 C、C60是由 C60分子构成的,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 6 页 共 23 页考察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及成分作业 4 下列鉴别、除杂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白醋和水闻气味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C除去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D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1 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白醋具有酸味,水无味,故可通过闻气味区别白醋和水,该鉴别能达 到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错选 B、分别向软水和硬水中加入
9、肥皂水后,振荡,其中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该鉴别方法能达到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错选 D、通过加水溶解,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泥沙,然后再将 得到的食盐溶液蒸发后可得到纯净的食盐,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鉴别、除杂物质的方法与应用作业 5: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化铜与碳的混合物加热。第 7 页 共 23 页在加热过程中,记录 A 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 100 秒后停止加热。加热时间(s)0608090100A 中 固 体 质量(g)9.69.68.67.47.4060 秒内固体质量不变,原因是 _,但导管口已有气泡冒出,该气泡是 _(
10、填“空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实验中说明化学反应发生 的现象是 _;选择 100 秒后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 反应共生成 _ 克二氧化碳。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1 参考答案:还没有开始反应空气A 处黑色变成红色或 B 处变浑浊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碳与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2.28g2.时间要求:7 分钟3.评价设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抽象扩展结构(1)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从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分析对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熟练分析第 8 页 共 23 页(2)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掌握质
11、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3)无意义或空白答案化学方程式中质的量关系知道化学方程式质量的关系掌握化学方程式质量的关系掌握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的关系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质量不变,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物质 的量的关系,即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 及收集。3.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4.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 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作业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A.石灰石与浓盐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硫酸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二氧化碳不纯,故选项错误;错选 C、碳第 9 页 共 23 页酸钠是白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太快,不利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错误;错选 D、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进行,故 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在常温下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产生气体的速度适中,好收集。作业 2: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A原料B发生装置
13、C收集装置 D验满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1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错选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错误;错选 D、二氧化碳不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 氧化碳已满,澄清石灰水只能检验是否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实验室中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择该装置来制取,固体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装入长颈漏斗,通过控制开关,打开开关
14、,固液接触反应,关闭开关,试管中气压变大,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 分离,反应停止,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作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是()A 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B 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C 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 D 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第 10 页 共 23 页导管的橡皮塞1.参考答案:D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故选 项错误;错选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水槽,故选项错误;错选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不
15、 用酒精灯,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都是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符 合题意,旨在考查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实验装置。作业 4:实验室制取 CO2有以下步骤:连接好装置;向试管中小心地放入 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产生的 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D.B.C.1.参考答案:B2.时间要求:2 分钟3.评价设计:实验室制取 CO2的步骤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试管中小心 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烧 的
16、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CO2,所以步骤为。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实验室制取 CO2的步骤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试管中 小心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CO2。第 11 页 共 23 页作业 5: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钙粉末产生的 CO2质量多B.块状碳酸钙产生的 CO2质量多C.对比分析 a、b 点可知,曲线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D.对比分析
17、 c、d 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块状碳酸钙需要时间短 1.参考答案:C2.时间要求:3 分钟3.评价设计:错选 A、最终曲线、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 CO2质量相等,故选项 错误;错选 B、最终曲线、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 CO2质量相等,故选 项错误;错选 D、对比分析 c、d 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所需的时间短,故选项错误。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对比分析 a、b 点可知,曲线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 C 符合题意。作业 6:某同学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实验室制取 CO2。第 12 页 共 23 页(1)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3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