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半导体制造技术第十七章-PPT精品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半导体制造技术第十七章-PPT精品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半导体 制造 技术 第十七 PPT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dreamtower163半导体制造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陈弈星 dreamtower163第十七章 离子注入本章目标1.解释掺杂在硅片制造过程中的目的和应用.2.讨论杂质扩散的原理和过程.3.对离子注入有整体的认识,包括优缺点.4.讨论剂量和射程在离子注入中的重要性.5.列举离子注入机的个主要子系统.6.解释离子注入中的退火效应和沟道效应.7.描述离子注入的各种应用.Table 17.1 半导体常用杂质杂质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性具有掺杂区的CMOS结构n-channel Transistorp-channel TransistorLI oxidep epitaxial layerp+silicon
2、substrateSTISTISTIn+p+p-welln-wellp+pp+pp+n+nn+nn+ABCEFDGHKLIJMNOn+nn+p+pp+Figure 17.1 CMOS制作中的一般掺杂工艺热载流子效应 在小尺寸MOSFET 中,不大的源-漏电压即可在漏极端附近处形成很高的电场;特别是,当MOSFET 工作于电流饱和的放大状态时,沟道在漏极附近处被夹断(耗尽),其中存在强电场;随着源-漏电压的升高、以及沟道长度的缩短,夹断区中的电场更强。这时,通过夹断区的载流子即将从强电场获得很大的漂移速度和动能,就很容易成为热载流子,同时这些热载流子与价电子碰撞时还可以产生雪崩倍增效应。热载流子
3、引发的问题 热载流子穿过氧化层-硅界面,形成微弱的栅电流并引起氧化层内正电荷积累,使NMOS阈值电压减小,PMOS阈值电压增大,改变了器件的性能。碰撞形成的空穴朝衬底运动,形成比栅电流大几个数量级的衬底电流,产生的压降使源和衬底之间的PN结正偏,形成“源-衬底-漏”寄生NPN,可能导致源漏击穿或是闩锁效应。短沟道效应 当MOS的沟道长度与漏极耗尽区的厚度在一个数量级上,则该MOS器件可以称为短沟道器件。短沟道效应会引起两种物理现象:1)限制沟道中的电子漂移特性 2)阈值电压改变离子注入在硅片流程中Used with permission from Lance Kinney,AMDImplant
4、DiffusionTest/SortEtchPolishPhotoCompleted waferUnpatterned waferWafer startThin FilmsWafer fabrication(front-end)Hard mask(oxide or nitride)Anneal after implantPhotoresist maskFigure 17.2 在硅片中的掺杂区OxideOxidep+Silicon substrateDopant gasNDiffused regionFigure 17.3 扩散是微电子工艺中最基本的平面工艺,在900-1200的高温,杂质(非杂
5、质)气氛中,杂质向衬底硅片的确定区域内扩散,又称热扩散。目的是通过定域、定量扩散掺杂改变半导体导电类型,电阻率,或形成PN结。扩散是物质内质点运动的基本方式,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任何物系内的质点都在作热运动。当物质内有梯度(化学位、浓度、应力梯度等)存在时,由于热运动而触发(导致)的质点定向迁移即所谓的扩散。因此,扩散是一种传质过程,宏观上表现出物质的定向迁移。扩散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形式,结果使其浓度趋于均匀。1.扩散原理三步 预扩散 推进 激活杂质移动固溶度横向扩散 2.扩散工艺硅片清洗杂质源 预淀积 高温扩散炉,800-1100度,10-30分钟,杂质仅进入硅片中很薄的一
6、层 推进 1000-1250度,杂质再分布形成期望的结深。同时晶圆表面被氧化,N型杂质在晶圆表面堆积,浓度增加,P型杂质易被吸入氧化层,浓度降低 激活 使杂质原子与晶格中的硅原子键合,激活杂质原子,改变硅的电导率杂质移动(a)间隙式扩散(间隙式扩散(interstitial)(b)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扩散(substitutional)间隙扩散间隙扩散杂质:杂质:O,Au,Fe,Cu,Ni,Zn,Mg替位扩散替位扩散杂质杂质:As,Al,Ga,Sb,Ge。替位原子的运动一般是以近邻替位原子的运动一般是以近邻处有处有空位空位为前题为前题B,P,一般作为替代式扩,一般作为替代式扩散杂质,实际情况更复
7、杂,散杂质,实际情况更复杂,包含了硅自间隙原子的作包含了硅自间隙原子的作用,称填隙式或推填式扩用,称填隙式或推填式扩散散WskTWvNen/间隙扩散替代扩散硅中的固溶度极限 1100CTable 17.3 在一定温度下,硅能吸收的杂质数量是一定的,被称为固溶度极限。这个极限适用于大多数物质。扩散工艺扩散8个步骤:1.进行质量测试以保证工具满足生产质量指标.2.使用批控制系统,验证硅片特性.3.下载包含所需工艺参数的工艺菜单.4.开启扩散炉,包括温度分布.5.清洗硅片并浸泡HF,去除自然氧化层.6.预淀积:把硅片装入扩散炉,扩散杂质.7.推进:升高炉温,推进并激活杂质,然后撤出硅片.8.测量、评
8、价、记录结深和电阻.扩散常用杂质源Table 17.4 扩散设备与工艺 扩散设备多是炉丝加热的热壁式扩散炉。和氧化炉相类似。根据扩散源的不同有三种扩散工艺:固态源扩散,液态源扩散,气态源扩散。选择源必需满足固溶度、扩散系数要求。选择好掩蔽膜。固态源扩散 扩散方式开管扩散箱式扩散涂源扩散 固态源 陶瓷片或粉体:BN、B2O3、Sb2O5、P2O5等石英管石英管接排风接排风阀和流量计阀和流量计载载气气铂源舟铂源舟石英舟和硅片石英舟和硅片开管固态源扩散开管固态源扩散系统系统液态源扩散 液态源液态源 POCl3、BBr3、B(CH3O)3 (TMB)接排风接排风阀和流量计阀和流量计载载气气石英舟和硅片
9、石英舟和硅片石英管石英管温度控温度控制池制池源瓶和源瓶和液相源液相源液相源扩散系统液相源扩散系统气态源扩散 气态源 BCl3、B2H6、PH3、AsH3石英管石英管接排风接排风阀和质量阀和质量流量计流量计气气源源石英舟和硅片石英舟和硅片气态源扩散系统气态源扩散系统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是一种向硅衬底中引入可控制数量的杂质以改变其电学性能的方法。是一个物理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能够重复控制杂质的浓度和深度 离子注入是将掺杂剂通过离子注入机的离化、加速和质量分析,成为一束由所需杂质离子组成的高能离子流而投入半导体晶片(俗称为靶)内部,并通过逐点扫描完成对晶片的注入。离子注入的基本过程n 将某种元素的原
10、子或携带该元素的分子经离化变成带电的离子。n 在强电场中加速,获得较高的动能后,射入材料表层(靶)。1.改变材料表层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离子注入的优点1.精确控制掺杂浓度2.很好的杂质均匀性3.对杂质深度很好控制4.产生单一离子束5.低温工艺6.注入的离子能穿过薄膜7.无固溶度极限缺点 1.辐射损伤。高温退火修复。2.设备复杂(比扩散)注入剂量 能量ItQenAKEnV离子注入过程是一个非平衡过程,高能离子进入靶后不断与原子核及其核外电子碰撞,逐步损失能量,最后停下来。停下来的位置是随机的,大部分不在晶格上,因而没有电活性。离子注入剂量 注入剂量是单位面积晶圆表面注入的离子数,可通过下面的公式计
11、算得出 I:束流 单位:库仑/秒(安培)E:电子电荷 1.610-19库仑t:注入时间(秒)n:离子电荷(如B等于1)A:注入面积 单位cm2enAItQ 离子射程 离子射程就是注入时,离子进入晶圆内部后,从表面到停止所经过的路程。入射离子能量越高,射程就会越长。投影射程是离子注入晶圆内部的深度,它取决于离子的质量、能量、晶圆的质量以及离子入射方向与晶向之间的关系。有的离子射程远,有的射程近,而有的离子还会发生横向移动,综合所有的离子运动,就产生了投影偏差。杂质离子的射程和投影射程Incident ion beamSilicon substrateStopping point for a si
12、ngle ionRpDRp dopant distributionFigure 17.7 离子注入机的种类Table 17.6 核碰撞和电子碰撞 注入离子如何在晶圆内静止?1963年,Lindhard,Scharff and Schiott首先确立了注入离子在靶内分布理论,简称 LSS理论。该理论认为,注入离子在靶内的能量损失分为两个彼此独立的过程。核碰撞(核阻止nuclear stopping)电子碰撞(电子阻止electronic stopping)总能量损失为核碰撞与电子碰撞的和。核碰撞注入离子与靶内原子核间的碰撞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电荷作用。质量为同一数量级,故碰撞后注入离子会发生
13、大角度的散射,失去一定的能量。靶原子也因碰撞而获得能量,如果获得的能量大于原子束缚能,就会离开原来所在晶格位置,进入晶格间隙,并留下一个空位,形成缺陷。电子碰撞注入离子与靶内自由电子以及束缚电子间的碰撞,能瞬时地形成电子-空穴对。两者质量相差极大(104量级),碰撞后注入离子的能量损失很小,散射角度也小,即每次碰撞都不会显著地改变注入离子的动量,又由于散射方向是随机的,虽然经过多次散射,注入离子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总阻止本领(Total stopping power)v核阻止本领在低能量下起主要作用(注入分布的尾端)v电子阻止本领在高能量下起主要作用核阻止和电子阻止相等的能量横向效应 杂质与硅原
14、子碰撞所产生的散射会造成杂质往横向注入。横向效应是指注入离子在垂直入射方向的平面内的分布情况,会影响MOS管的有效沟道长度。横向效应与注入离子的种类及入射离子的能量有关。沟道效应 沟道效应:对晶体靶进行离子注入时,由于晶体排列的特性使得某些角度上有长距离的开口。假如注入离子运动方向与这些隧道般的开口相平行,这些注入的离子将不会与靶原子发生碰撞而深深地注入衬底之中。沟道效应导致对注入离子在深度控制上有困难,使离子的注入距离超出预期的深度,使元件的功能受损。110111100倾斜旋转硅片后的无序方向倾斜旋转硅片后的无序方向1.8 控制沟道效应的方法 倾斜硅片 掩蔽氧化层 硅预非晶化 使用质量较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