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PPT精品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PPT精品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PLC 控制 三相 异步电动机 降压 起动 PPT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v项目7 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v【学习目标】v1.掌握S7-300 PLC中的边沿检测指令的特点及使用。v2.掌握S7-300 PLC中定时器的种类、特点及使用。v3.掌握S7-300 PLC中置位/复位指令、装入/传送指令的特点及使用。v4.能独立完成简单时序控制系统(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脉冲定时器、交通信号灯和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系统运行调试。v7.1 项目简述v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是应用最广泛的启动方式,图2-22是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的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现在用PLC控制来实现,控制要求如下:v(1)当接通三相电源时,电动机M不运转。v(2
2、)当按下SB2按钮后,电动机M以Y接法降压启动。v(3)9s后,电动机自动转接为接法全压运行。v(4)按下SB1按钮,电动机停止运行。v(5)使用热继电器FR做过载保护,若FR触头动作,电动机立即停转。v在本项目中,除了要使用前面介绍的知识外,电动机的启动过程要由定时器来实现,定时器的复位信号由复位指令来实现,用装入和传送指令完成当前剩余时间值的存储。因此接下来我们首先要介绍置位/复位、边沿检测、装入/传送、定时器等指令。v7.2 相关知识v7.2.1 置位与复位指令v置位和复位指令的线圈指令和语句表如表7-1所示。置位/复位指令根据RLO的值,来决定被寻址位的信号状态是否需要改变。对于置位操
3、作,一旦RLO为1,则被寻址信号(输出信号)状态置1,如果RLO为0,对该指令没有任何作用,输出仍保持为1;对于复位操作,一旦RLO为1,则被寻址信号(输出信号)状态置0,如果RLO为0,对该指令没有任何作用,输出仍保持为0。置位/复位指令用于结束一个逻辑串,因此,v在LAD中置位/复位指令要放在逻辑串的最右端,而不能放在逻辑串中间。复位指令还可用于复位定时器和计数器。图7-1说明了置位指令如何保持输出Q 4.0的状态为1,直至复位指令把它变为0;该图也说明了复位指令如何保持输出Q 4.0的状态为0,而无论复位的触点I1.0如何变化,输出Q 4.0仍然为0,直到置位指令把它置为1。v 7.2.
4、2 边沿检测指令语 句 表A I1.0S Q4.0A I1.1R Q4.0信 号 状 态 图I1.0I1.1Q4.0图 7-1 置 位/复 位 指 令v边沿检测指令用来检测信号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当信号状态从0变到1时,产生一个上升沿(或正跳沿);若信号状态从1变到0,则产生一个下降沿(或负跳沿)。跳变沿检测的原理是:在每个扫描周期中把当前信号状态和它在前一个扫描周期的状态进行比较,若不同则表明有一个跳变沿。因此,前一个周期的信号状态必须被存储,以便能和新的信号状态相比较。vS7中有两类跳变沿检测指令,一种是对RLO的跳变沿检测的指令,另一种是对触点跳变沿直接检测的梯形图方框指令。边沿检测指令如
5、表7-2所示。v图7-2是使用RLO正跳沿检测指令的例子。这个例子中,若CPU检测到输入I0.0有一个正跳沿,将使得输出Q4.0的线圈在一个扫描周期内通电。对输入I0.0常开触点扫描的RLO值存放在存储位M1.0中。v在OBl的扫描周期中,CPU对I0.0信号状态扫描并形成RLO值,若该RLO值是l而存放在M1.0中的上次RLO值是0,这说明FP指令检测到一个RLO的正跳沿,那么FP指令把RLO位置1。如果RLO在相邻的两个扫描周期中相同(全为1或0),那么FP语句把RLO位清0。v在梯形图中,触点跳变沿检测方框可被看做一个特殊常开触点。常开触点的特性是:若方框的Q为1,触点闭合;若Q为0,则
6、触点断开。v7.2.3 装入和传送指令vS7可以按字节、字、双字对存储区访问。累加器是处理器中的一种专用寄存器,可做“缓冲器”使用。数据的传送与变换一般通过累加器进行,而不是在存储区“直接”进行。S7-300的CPU有两个32位的累加器,即累加器1和累加器2。累加器1是主累加器,累加器2是辅助累加器,与累加器l进行运算的数据存储在累加器2中。v装入(L,Load)和传送(T,Transfer)指令可以在存储区之间或存储区与过程输入、输出之间交换数据。CPU执行这些指令 不受逻辑操作结果RLO的影响。L指令将源操作数装入累加器1中,而累加器原有的数据移入累加器2中,累加器2中原有的内容被覆盖。T
7、指令将累加器1中的内容写入目的存储区中,累加器1的内容保持不变。L和T指令可对字节(8位)、字(16位)、双字(32位)数据进行操作,当数据长度小于32位时,数据在累加器右对齐(低位对齐),其余各位填0。v1.对累加器1的装入和传送指令v装入和传送操作有三种寻址方式: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v(1)立即寻址vL指令对常数的寻址方式称为立即寻址,下面是使用立即寻址的装入指令的例子。L +5 /累加器1中装入一个16位整数常数 L B#16#EF /累加器1中装入一个8位16进制常数 L 2#1111_0000_1111_0000/累加器1中装入一个16位2进制常数 L AB /累加器1中装
8、入二个字符 L P#I1.0 /累加器1中装入32位指向I1.0的指针 L S5T#2S /累加器1中装入16位S5 TIME时间常数 L C#100 /累加器1中装入16位计数常数v(2)直接寻址v L和T指令可以对各存储区内的字节、字、双字进行直接寻址,下面是直接寻址的L和T指令的例子。L MB10 /将8位存储器字节装入累加器1最低的字节 L DIW10 /将16位背景数据字装入累加器1的低字 L LD1 /将32位局域数据双字装入累加器1 T QB4 /将累加器1中的数据传送到过程映像输出字节QB4 T MW10 /将累加器1中的数据传送到存储器字MW10 T DBD0 /将累加器1中
9、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双字DBD0v(3)间接寻址v在存储器间接寻址的指令中,给出了一个存储器的地址,该存储器的内容是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该地址被称为地址指针,只有双字MD、LD、DBD、DID能作地址指针。v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指令中,地址寄存器AR1或AR2的内容加上偏移地址形成地址指针,后者指向操作数所在的存储单元。v使用地址寄存器可以在执行L或T指令时,实现存储器区间间接寻址。此时,地址寄存器的位31为l,位24、25和26指出寻址的存储区(见表6-4),位3至位18指出寻址的具体存储器单元号。v下面是间接寻址的L和T指令的例子。L DBBMD0/将数据字节装入累加器1中,其地址在存储器双
10、字MD0 L PQWAR2,P#4.0/将外设输出存储区字装入累加器1中,其地址为AR2中的地址加上偏移量P#4.0 L WAR1,P#4.0/将字装入累加器1中,其地址为AR1中的地 址加上偏移量P#4.0,数据区的类型由/AR1中的地址标识符确定 T D AR2,P#6.0/将累加器1中的内容传送到双字,其地址为AR2中的地址加上偏移量P#6.0,数据/区的类型由AR2中的地址标识符确定v2.取或传送状态字 L STW/将状态字装入累加器1。S7-300不能用该指令装入、STA和OR位 T STW/将累加器1中的内容传送到状态字中v3.装入时间值或计数值 L T1/定时器字中的剩余时间值以
11、二进制格式保存装入累加器1中 LC T1/以BCD码格式读出剩余时间值,装入累加器1低字中 L C1/将当前计数器值以整数格式装入累加器 1 LC C1/将当前计数器值以BCD码格式装入累加器 1v以BCD码格式装入时间值可以同时获得时间值和时基,时基与时间值相乘就得到定时剩余时间。v4地址寄存器装入和传送指令v地址寄存器装入和传送指令如表7-3所示。v对于地址寄存器,可以不经过累加器1而直接将操作数装入或传出,或将两个地址寄存器的内容直接交换。下面是地址寄存器装入和传送指令的用法:vLAR1 P#I0.0/将输入位I0.0的地址指针装入ARlvLAR1 P#Start/将符号名为Start的
12、存储器的地址指针装入ARlvLAR1 AR2/将AR2的内容装入ARlvLAR1 DBD20/将数据双字DBD20的内容装入ARlvTAR1 AR2/将ARl的内容传送至AR2vTAR2/将AR2的内容传送至累加器1vTAR1 MD20/将AR1的内容传送至存储器双字MD20vCAR/交换ARl和AR2的内容v7.2.4 定时器指令v1.定时器种类和存储区v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它用于实现或监控时间序列。例如,定时器可提供等待时间或监控时间,定时器 还可产生一定宽度的脉冲,亦可测量时间。S7-300提供了五种形式的定时器:脉冲定时器(SP)、扩展定时器(SE)、接通延时定时器(
13、SD)、带保持的接通延时定时器(SS)和断电延时定时器(SF)。在梯形图中既可以用指令框表示定时器,也可以用线圈形式来表示。vS7 CPU的存储器中为定时器留出了一片存储区域。为每个定时器分配一个16位的字和一个二进制的位,定时器的字用于存储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值,定时器的触点状态由它的位的状态来决定。在S7-300中,定时器区为512Byte,因此最多允许使用256个定时器。用定时器区域的编址(以T打头后跟定时器号,例如T1)来存取它的时间值和定时器位,带字操作数的指令来存取定时器的时间值,带位操作数的指令存取定时器位。vS7中定时时间由时基和定时值两部分组成,定时时间等于时基与定时值的乘积。当
14、定时器运行时,定时值不断减1(即每次减去由时基规定的时间间隔),直至减到0,减到0表示定时时间到。定时时间到后会引起定时器触点的动作。定时器字(见图7-3)的第0到第11位存放二进制格式的定时值,这12位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到4 096,实际使用范围是0到999。第12、13位存放二进制格式的时基。时基和时间值可以任意组合,以得到不同的定时分辨率和定时时间。表7-4中给出了可能的组合情况。从表7-4中可以看出:时基小定时分辨率高,但定时时间范围窄;时基大分辨率低,但定时范围宽。时基是定义时间值递减的单位时间间隔。v当定时器启动时,累加器l低字的内容被当作定时时间装入定时字中。这一过程是
15、由操作系统控制自动完成的,用户只需给累加器1装入不同的数值,即可设置需要的定时时间。为累加器1装入数值的指令很多,但在累加器1低字中的数据应符合图7-3所示的格式。可以使用下列格式预装一个时间值:v(1)W#16#wxyz,其中,w是时基(或分辨率),取值为0、l、2或3,分别表示时基为10MS、100MS、1S或10S;xyz是BCD码格式的定时值,取值范围为1到999。v(2)S5T#aH-bM-cS-dMS,其中,H小时,M分钟,S秒,MS毫秒,范围为10MS到2H-46M-30S;此时,时基是CPU自动选择的,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定时范围要求的条件下选择最小的时基。v2.定时器启动与运行
16、v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时间继电器。在使用时间继电器时,首先要为其设置定时时间,当时间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后,时间继电器被启动。若定时时间到,继电器的触点动作。当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也将引起其触点的动作。v当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也将引起其触点的动作。该触点可以在控制线路中控制其它继电器。vS7中的定时器与时间继电器的工作特点相似,对PLC中的定时器同样要设置定时时间,也要启动定时器(使定时器线圈通电)。除此之外,定时器还增加了一些功能,如:随时复位定时器、随时重置定时时间(定时器再启动)、查看当前剩余定时时间等。S7中的定时器不仅功能强,而且类型多。以下介绍各种定时器的运行原理及使用方法。
17、v3.定时器线圈和语句表指令v定时器线圈和语句表指令如表7-5所示。v(1)脉冲定时器v如果RLO(启动输入信号)有正跳沿,则脉冲定时器以给出的时间值启动指定的定时器。只要RLO为1,定时器就保持运行。在定时器运行时,其常开触点闭合。当定时时间到,常开触点断开。如果在规定时间值过去之前RLO由1变为0,则定时器被复位至启动前的状态,定时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在定时器输出为1时,如果定时器复位输入信号有正跳沿,定时器被复位,输出为0状态,并清零剩余时间值。v图7-4是使用脉冲定时器的编程例子,图7-5是与图7-4对应的脉冲定时器的时序。v(2)扩展脉冲定时器v 如果RLO(启动输入信号)有正跳沿,则
18、扩展(输入)脉冲定时器以给出的时间值启动指定的定时器,定时器输出为1(即常开触点闭合)。即使RLO变为0,定时器仍保持运行,直到定时时间到后才停止(定时器被复位)。当定时时间到后,则常开触点断开。在定时期间,如果RLO由0变为1,则定时器重新启动,开始以预置的时间值定时。若给定时器一个复位信号,定时器被复位,输出为0,并清零剩余时间值。在定时器的复位信号为1时,即使RLO有正跳沿,定时器仍处于复位状态。v图7-6是使用扩展脉冲定时器的编程例子。图7-7是与图7-6对应的扩展脉冲定时器的时序。v(3)接通延时定时器v 如果RLO有正跳沿,则接通延时定时器以给出的时间值启动指定的定时器,当定时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