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ppt课件-第2章:-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机械工程控制基础ppt课件-第2章:-系统的数学模型-.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工程 控制 基础 ppt 课件 系统 数学模型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数学模型2.1 系统的微分方程系统的微分方程2.2 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2.3 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简化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简化2.4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2.5 相似原理相似原理数学模型定义数学模型定义: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量以及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揭示了系统结构及其参数与其性能之间揭示了系统结构及其参数与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内在关系。描述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各变量描述控制系统在动态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2、 数学模型的形式数学模型的形式 时间域:时间域:微分方程组、差分方程、状微分方程组、差分方程、状态方程态方程 复数域:复数域:传递函数、结构图传递函数、结构图 频率域:频率域:频率特性频率特性 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系统 线性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称为线性线性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称为线性定常系统定常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系统数学模型系统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2)(4)(2)(300202txdttdxtxdttdxdttxdii 线线性性定定常常系系统统:)()(2)(4)(2)(3
3、00202txdttdxtxdttdxdttxdtii 线性时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2)(4)(2)(3020202txdttdxtxdttdxdttxdii 非非线线性性系系统统:线性(叠加)定理线性(叠加)定理:系统总的输出为单个输入产生的输系统总的输出为单个输入产生的输出的线性叠加出的线性叠加xi2(t)xo2(t)系统系统xi1(t)xo1(t)系统系统xi1(t)+xi2(t)xo1(t)+xo2(t)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1、分析法分析法根据系统和元件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定根据系统和元件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定律来推导出数学表达式,从而建立数学律来推导出数学表达式,
4、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模型2、实验法、实验法人为地对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人为地对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其输出响应,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其输出响应,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逼近。这种方法也称为逼近。这种方法也称为系统辨识系统辨识。所谓合理的数学模型是指它具有最简化所谓合理的数学模型是指它具有最简化的形式,但又能正确地反映所描述系统的形式,但又能正确地反映所描述系统的特性。的特性。在工程上,常常是做一些必要的假设和在工程上,常常是做一些必要的假设和简化,忽略系统特性影响小的因素,并简化,忽略系统特性影响小的因素,并对一些非线性关系进行线性化,建立一对一些非线性关系进行线性化,建立一个比较纯粹的
5、近似数学模型。个比较纯粹的近似数学模型。2.1 系统的微分方程系统的微分方程一、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一、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1、机械平移系统、机械平移系统 三要素:质量、阻尼、弹簧三要素:质量、阻尼、弹簧 ma=fi(t)质量质量mfm(t)参考点参考点x(t)v(t)22)()(dttxdmmatfm 弹簧弹簧KfK(t)fK(t)x1(t)v1(t)x2(t)v2(t)ttKdttvKdttvtvKtKxtxtxKtf)()()()()()()(2121阻尼阻尼CfC(t)fC(t)x1(t)v1(t)x2(t)v2(t)dttdxCdttdxdttdxCtCvtvtvCtfC)()()()(
6、)()()(2121 例:一机械系统如图所示,试列出其微分方程例:一机械系统如图所示,试列出其微分方程mkcf(t)y(t)CkFFtfdttydm )()(22mFk(t)Fc(t)f(t)0)(tykFK0)(dttdycFC ky(t)Fk(t)cy(t)Fc(t)CkFFtfdttydm )()(220)(tykFK0)(dttdycFC dttdyctkytfdttydm)()()()(22 微分方程标准形式:微分方程标准形式:等号左边:与输出有关的信息等号左边:与输出有关的信息 等号右边:与输入有关的信息等号右边:与输入有关的信息 各项元素按降阶排列各项元素按降阶排列)()()()
7、(22tftkxdttdxcdttxdm mkcf(t)x(t)mf(t)f1122)()(ftfdttxdm ckfff 1)()(11dttdxdttdxcf )(11tkxf )()()()()(tftfkctxctxmtxkm kcf1f1x1(t)x(t)例例例例mmfi(t)KCxo(t)fi(t)xo(t)00fm(t)fK(t)机械平移系统及其力学模型机械平移系统及其力学模型fC(t)静止(平衡)静止(平衡)工作点作为零工作点作为零点,以消除重点,以消除重力的影响力的影响 )()()()()()()()(22txdtdCtftKxtftxdtdmtftftfoCoKoKCi)(
8、)()()(22tftKxtxdtdCtxdtdmiooo )(0dtdxdtdxcFic 例例mx0 xick1k2)(011xxkFik 21202kckFFFdtxdm )0(022 xkFkiixkdtdxcxkkdtdxcdtxdm10210202)(2、机械旋转系统机械旋转系统K i(t)o(t)00TK(t)TC(t)C粘性液体粘性液体齿轮齿轮JJ 旋转体转动惯量;旋转体转动惯量;K 扭转刚度系数;扭转刚度系数;C 粘性阻尼系数粘性阻尼系数柔性轴柔性轴 )()()()()()()()(22tTtTtdtdJtdtdCtTttKtTCKooCoiK )()()()(22tKtKtd
9、tdCtdtdJiooo 3、无源网络、无源网络 三要素:电阻、电容、电感三要素:电阻、电容、电感 主要掌握:电压电流关系主要掌握:电压电流关系 电阻电阻Ri(t)u(t)()(tRitu 电容:电容:电感电感Ci(t)u(t)dttiCtu)(1)(Li(t)u(t)dttdiLtu)()(例:例:uiRCLu00uuuuCRi iRuR idtCuC1dtdiLu 0 dtuLi01 0001udtuLCdtuLRui2200202)()(1)()(dttudtuLCdttduLRdttudi 例例uiC1RC2u0i1i2i02uRiui 0111udtiCui idtCu20121ii
10、i Ruuii02 )(011dtdudtduCii dtduCi02 iiuRdtduCuRdtduCC11)(10021 列写方程的一般步骤:列写方程的一般步骤:(1)分析系统,确定系统或各元件的输入)分析系统,确定系统或各元件的输入量、输出量量、输出量(2)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从系统的输入)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从系统的输入端开始,根据各变量所遵循的运动规律,端开始,根据各变量所遵循的运动规律,列写出在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动态列写出在运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动态微分方程;(注意列写时按工作条件,微分方程;(注意列写时按工作条件,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并对非线性项进行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并对非线性
11、项进行线性化处理)线性化处理)(3)消除所列各微分方程的中间变量,得)消除所列各微分方程的中间变量,得到描述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之间关系到描述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4)整理所得微分方程,一般将与输出量)整理所得微分方程,一般将与输出量有关的各项放到方程左侧,与输入量有有关的各项放到方程左侧,与输入量有关的各项放到方程的右侧,各阶导数项关的各项放到方程的右侧,各阶导数项按降幂排列。按降幂排列。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1、线性化问题的提出、线性化问题的提出 非线性现象:非线性现象:机械系统中的高速阻尼器,机械系统中的高速阻尼器,阻尼力与速
12、度的平方成反比;齿轮啮合阻尼力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齿轮啮合系统由于间隙的存在导致的非线性传输系统由于间隙的存在导致的非线性传输特性;具有铁芯的电感,电流与电压的特性;具有铁芯的电感,电流与电压的非线性关系等。非线性关系等。线性化:线性化:在一定条件下作某种近似或缩在一定条件下作某种近似或缩小系统工作范围,将非线性微分方程近小系统工作范围,将非线性微分方程近似为线性微分方程进行处理。似为线性微分方程进行处理。线性化的提出线性化的提出 线性系统是有条件存在的,只在一定的线性系统是有条件存在的,只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具有线性特性;工作范围内具有线性特性;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的
13、分析和综合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实际系统而言,在一定条件下,采对于实际系统而言,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线性化模型近似代替非线性模型进行用线性化模型近似代替非线性模型进行处理,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处理,能够满足实际需要。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1)泰勒级数展开法泰勒级数展开法 函数函数y=f(x)在其平衡点(在其平衡点(x0,y0)附近的泰)附近的泰勒级数展开式为勒级数展开式为:3003320022000)()(!31)()(!21)()()()(xxxxdxxfdxxxxdxxfd xxxxdxxdfxfxfy略去含有高于一次的增量略去含有高于一次的增量 x=x-x0的项,则
14、:的项,则:上式即为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称上式即为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称为为增量方程增量方程。y0=f(x0)称为系统的称为系统的静态静态方程方程;)()()(000 xxxxdxxdfxfy 0)(xxdxxdfK 或:或:y-y0 =y=K x,其中:其中:增量方程的数学含义就是将参考坐标的增量方程的数学含义就是将参考坐标的原点移到系统或元件的平衡工作点上,原点移到系统或元件的平衡工作点上,对于实际系统就是以正常工作状态为研对于实际系统就是以正常工作状态为研究系统运动的起始点,这时,系统所有究系统运动的起始点,这时,系统所有的初始条件均为零。的初始条件均为零。对多变量系统,如:对多
15、变量系统,如:y=f(x1,x2),同样,同样可采用泰勒级数展开获得线性化的增量可采用泰勒级数展开获得线性化的增量方程。方程。)()(),(202210112010202101202101xxxfxxxfxxfyxxxxxxxx22110 xKxKyyy 增量方程:增量方程:),(20100 xxfy 静态方程:静态方程:2021012021012211,xxxxxxxxxfKxfK 其中:其中:(2)滑动线性化)滑动线性化切线法切线法 线性化增量增量线性化增量增量方程为:方程为:y y=x tg 切线法是泰勒级切线法是泰勒级数法的特例。数法的特例。0 xy=f(x)y0 x0 x y y非线
16、性关系线性化非线性关系线性化A3、系统线性化微分方程的建立、系统线性化微分方程的建立(1)步骤)步骤1)确定系统各组成元件在平衡态的工作点;)确定系统各组成元件在平衡态的工作点;2)列出各组成元件在工作点附近的增量方程;)列出各组成元件在工作点附近的增量方程;3)消除中间变量,得到以增量表示的线性化)消除中间变量,得到以增量表示的线性化微分方程微分方程;(2)实例:液位系统的线性化)实例:液位系统的线性化)()()(tqtHtHdtdAi 20022000)(!21)(HHHdHHdHHHdHHdHH0000,ioiqHqq 解:稳态时:解:稳态时:)(tH非线性项非线性项的泰勒展开为:的泰勒
17、展开为:节流阀节流阀节流阀节流阀qi(t)qo(t)H(t)液位系统液位系统HHHHHHdHHdHH 0000021)(则:则:iiqqHHHHHdtdA 000021)(由于:由于:注意到:注意到:HdtdHHdtd )(0)(1)(21)(0tqAtHHAtHdtdi 实际使用中,常略去增量符号而写成:实际使用中,常略去增量符号而写成:)(1)(21)(0tqAtHHAtHdtdi 所以:所以:此时,上式中此时,上式中H(t)和和qi(t)均为平衡工作点的均为平衡工作点的增量。增量。4、线性化处理的注意事项、线性化处理的注意事项 线性化方程的系数与平衡工作点的选择线性化方程的系数与平衡工作
18、点的选择有关;有关;线性化是有条件的,必须注意线性化方线性化是有条件的,必须注意线性化方程适用的工作范围;程适用的工作范围;线性化后的微分方程是以增量为基础的线性化后的微分方程是以增量为基础的增量方程。增量方程。某些典型的本质非线性,如继电器特性、某些典型的本质非线性,如继电器特性、间隙、死区、摩擦等,由于存在不连续间隙、死区、摩擦等,由于存在不连续点,不能通过泰勒展开进行线性化,只点,不能通过泰勒展开进行线性化,只有当它们对系统影响很小时才能忽略不有当它们对系统影响很小时才能忽略不计,否则只能作为非线性问题处理。计,否则只能作为非线性问题处理。inout0近似特近似特性曲线性曲线真实特性真实
19、特性饱和非线性饱和非线性inout0死区非线性死区非线性inout0继电器非线性继电器非线性inout0间隙非线性间隙非线性2.2 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一、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一、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1、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设函数设函数f(t)(t 0)在任一有限区间上分段连续,在任一有限区间上分段连续,且存在一正实常数且存在一正实常数,使得:,使得:0)(lim tfett 则函数则函数f(t)的的拉普拉氏变换拉普拉氏变换存在,并定义为:存在,并定义为:0)()()(dtetftfLsFst 0dtest称为称为拉普拉氏积分拉普拉氏积分;F(s)称为函数称为函数f(t)的拉普拉氏
20、变换或的拉普拉氏变换或象函象函数数,它是一个复变函数;,它是一个复变函数;f(t)称为称为F(s)的的原函数原函数;L为拉氏变换的符号。为拉氏变换的符号。0)()()(dtetftfLsFst式中:式中:s=+j(,均为实数)均为实数)例如:求例如:求单位阶跃函数单位阶跃函数1(t)的的Laplace变换变换10tf(t)单位阶跃函数单位阶跃函数 0100)(1ttt )0)(Re(101)(1)(10 sses dtettLstst2、拉氏反变换、拉氏反变换 0,)(21)()(1 tdsesFjsFLtfjjst L1为拉氏反变换的符号。为拉氏反变换的符号。由于拉氏反变换比较复杂,实际求由
21、于拉氏反变换比较复杂,实际求f(t)时不时不直接用拉氏反变化公式求解,而是通过直接用拉氏反变化公式求解,而是通过Laplace定理来求解。定理来求解。3、拉氏变换的主要定理、拉氏变换的主要定理(1)叠加定理)叠加定理 齐次性:齐次性:Laf(t)=aLf(t),a为常数;为常数;叠加性:叠加性:Laf1(t)+bf2(t)=aLf1(t)+bLf2(t)a,b为常数;为常数;显然,拉氏变换为线性变换显然,拉氏变换为线性变换。(2 2)微分定理)微分定理0)()0(),0()()(ttff fssFdttdfL )0()0()0()()()0()0()()()1(21222nnnnnnffsfs
22、sFsdttfdLfsfsFsdttfdL式中,式中,f(0),f(0),为函数为函数f(t)的各阶的各阶导数在导数在t=0时的值。时的值。当当f(t)及其各阶导数在及其各阶导数在t=0时刻的值均为零时时刻的值均为零时(零初始条件):(零初始条件):)()()()()()(222sFsdttfdLsFsdttfdLssFdttdfLnnn2200202)()(1)()(dttudtuLCdttduLRdttudi )()(1)()(20002sUssULCssULRsUsi 例,求下列微分方程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拉普例,求下列微分方程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拉普拉斯变换拉斯变换Laplace变换的作用:变
23、换的作用:将微分方程转变为代数方程将微分方程转变为代数方程(3 3)位移定理)位移定理 )()(asFtfeLat 22cos1)(1 sstLstL例例:22)()(cos1 asasteLaseLatat(4)终值定理)终值定理 终值定理说明终值定理说明f(t)稳定值与稳定值与sF(s)在在s=0时的时的初值相同。初值相同。)(lim)()(lim0ssFftfst 若若sF(s)的所有极点位于左半的所有极点位于左半s平面,平面,即:即:)(limtft 存在。则:存在。则:4、Laplace变换和反变换的作用变换和反变换的作用原函数原函数(微分方程的解)(微分方程的解)象函数象函数微分方
24、程微分方程象函数的象函数的代数方程代数方程拉氏反变换拉氏反变换拉氏变换拉氏变换解解代代数数方方程程拉氏变换法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过程拉氏变换法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过程例:例:设系统微分方程为:设系统微分方程为:解:对微分方程左边进行拉氏变换:解:对微分方程左边进行拉氏变换:)()0()0()()(2222sXsxsxsXsdttxdLooooo )()(6)(5)(22txtxdttdxdttxdiooo 若若xi(t)=1(t),初始条件分别为,初始条件分别为xo(0)=0、xo(0)=0,试求,试求xo(t)。)()65()(6)(5)(222sXss txdttdxdttxdLoooo 即:
25、即:)(5)0(5)(5)(5ssXxssXdttdxLoooo )(6)(6sXtxLoo 对方程右边进行拉氏变换:对方程右边进行拉氏变换:stLsXtxLii1)(1)()(ssXsso1)()65(:2 从从而而)65(1)(2 ssssXo33122151)3)(2(1 ssssss则则xo(t)解得:解得:33122151)()(110 sssLsXLtxo)0(312151)(131)(121)(1513232 teetetettttt二、传递函数的定义二、传递函数的定义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出量的Laplace变换与输入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