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含6课时).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州某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共含6课时).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苏州 某校苏教版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五 单元 分数 四则 混合 运算 教材 分析 全部 教案 课时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
2、算能力。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
3、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一、 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2/518+3/518的
4、思路是,先分别求出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因此列出的算式要先算乘法。算式(2/5+3/5)18的思路是,先求出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的米数,这正是在算式里加括号的目的。所以,计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类似上面的那些体会,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曾经有过。在教学运算顺序时还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看着列出并计算的两道综合算式,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解决实际问题得到的体会成为十分清楚的数学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比较,看到两者的相同,使它们和谐结合,从而对运算顺序形成更具概括性的认识。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例1仅作些引
5、导,要通过练习才能掌握。和整数、小数范围内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相比,这里的计算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隐蔽,如6/57/6-1/56/7。这是一道两数之积减两数之商的题,似乎与运算律对不上号。如果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就显露出两个乘法算式有相同的因数,具备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必要条件。二是易混,如44/5+4/54。粗糙地看这道计算题,它的两道除法算式似乎很有联系,稍不留心就陷入简算误区。只有细心地把分数除法变成乘法,才会明白这道题不适宜应用分配律。本单元教材设计简便运算的练习题,注意了这两个特点。另外,还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混合编排,如第92页第2题。让学生设计各道题的算法,是
6、培养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思路灵活、反应灵敏的一种训练。二、 数形结合教学较复杂问题的数量关系。例2和例3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它们都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说它们“稍复杂”,是因为还分别含有其他的数量关系,有多种解法。就例2来说,可以根据“运动员总人数减男运动员人数得女运动员人数”列出算式45-455/9;也可以根据“女运动员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1-5/9)”列出算式45(1-5/9)。再说例3,可以根据“去年班级数加今年比去年多的班级数得今年的班级数”列出算式24+241/4;也可以根据“今年的班级数是去年的(1+1/4)”列出算式24(1+1/4)。两道例
7、题都利用线段图直观表达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例2已经画出了表示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人数的线段,学生在线段上表示“男运动员占5/9”的时候,会想到线段的另一部分表示的是女运动员人数,从而得到“先算男运动员有多少人”的思路。为此,要加强画线段图的教学。课时安排:7课时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课时2、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3课时3、整理和练习 1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例1,练习十二1-5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2、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根据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教学
8、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教具准备课件可利用资源学生的经验及课堂中的有效资源导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一、发现问题情景化。(10)分钟1同学们复习已学过整数四则运算及运算顺序。2、练习。 218318 (25)183、出示教材80页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4、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练。订正时说说运算顺序。独
9、立完成,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818()18说说: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二、解决问题探究化。(20)分钟1、 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2、 提问:这两道式题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上面?第二道算式先算上面?3、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猜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版演。口答运算顺序。 三、提升问题练习化。(10)分钟1、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题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0、然后集体订正。2、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先独立计算,再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3、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按要求写出得数。4、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一两个题说说运算顺序。 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直接写出得数。独立计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领导签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学设计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学内容练习十二6-11第(2)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2、积累数学学习经验,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教具准
11、备尺子导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发现问题情景化。(10)分钟1、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2、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学习了什么运算定律?这种运算定律对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都适用吗?说说有什么发现. 指名回答。计算验证,是否有规律?二、解决问题探究化。(20)分钟一指导练习1、解方程:6题,观察这些方程,说一说这些方程有什么特点?2、完成练习十二8题,梯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你还记得吗?你还积累了哪些公式?这个图形的上底、下底、高各是多少?3、完成9题,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谁还有其他方法二课堂小结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