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上传人(卖家):ZLPDX
  • 文档编号:3526970
  • 上传时间:2022-09-12
  • 格式:PDF
  • 页数:40
  • 大小:2.7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ZLPD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中学 年级 物理 第八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下载 _其它版本_物理_初中
    资源描述: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4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版运动和力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1牛顿第一定律第八章第一节2二力平衡第八章第二节3摩擦力第八章第三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主题中的“机械运动和力”。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多种学习活动,重视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引 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注重问题导向,合理设计探究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给学生留出恰当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 过科学方法收集证据、

    2、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解释得出结论的理由,并对探究过程 和结果进行评估、反思与交流。讲解牛顿第一定律充分利用科学史料,培养学生 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作用效果,认识机械运动和 力的关系;能用这些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初步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1)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 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讨论系安 全带等保护措施的必要性。(2)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能正确区分平衡力和相互

    3、作用力。(3)了解摩擦力,能表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4)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作用效果,认识机械运动和力的关系,能利用牛 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摩擦力等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 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1)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和比较法设计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理想实验法通过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2)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实例分析、阅读与思考,知 道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异同,了解平衡力的一些应用。(3)运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

    4、的因素。通5过实验体验与实例分析、阅读与思考,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增大和减小摩 擦力的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提 升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2)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利用轻质卡片代替小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为消除摩擦力小车和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给实验带来的影响,将系于轻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改进(2)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系统稳定后木块是静止的(相对于地

    5、面),只要长木板保持向左运动(无须匀速),木块所受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便于操作;同时弹簧测力计静止(相对于地面),便于读数。改进甲乙如图乙所示,用砂桶代替弹簧测力计,便于控制拉力稳定;砂桶相比钩码的优点:可以连续改变拉力大小.6本章主要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运动与力的关系)、二力平衡、摩擦力的基本 知识。本章教材的编排有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本 章知识围绕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节)展开,教科书演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到一切物 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牛顿第 一定律描述的是物

    6、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的理想状态,而现实世界中,不受力的物 体是不存在的,由此引出物体在受到平衡力(第二节)时的运动情况,我们研究 物理问题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情况,探究二力平衡 的条件。在测量摩擦力时,需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因此把摩擦力(第三节)知识安排在本章“二力平衡”后进行教学。本章第一节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三部分构成,重点是通过实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难点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和科学推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转变学生经验观点,并能正确分 析相关现象。第二节由“二力平衡条”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两部分构成,重点是掌握二力

    7、平衡条件,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答实际问题。难点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 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节有“摩擦力”和“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构成,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在路面行驶的小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讲授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能测量、描述、分析摩擦力。重点是研究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特别是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利用二力 平衡原理测量滑动摩擦力。难点是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很难保证木块做匀速 直线运动。本章在已学“机械运动”和“力”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学生

    8、获得了研究探究“机械运动”和“力”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为本章 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已经使学生形成了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错误观点,这会对本章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要求学生遵循客观规 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章知识是后续学习“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基础。本章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均使用了控制变 量法,在设计实验以及具体操作时,只需稍加引导即可。1.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能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了解科学推理法,理解物体的惯性,知道物体的 惯

    9、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能解释生产、生活中有关惯性现象。3.知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了 解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会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能正确区分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会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4.能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知道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 情况。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75.知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认识 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和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减

    10、小摩擦力的方法。1.加强练习的启发性,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结合生活实际、以身边的物理为题材的练习可以不断地启发学生重新认识科学物理知识,澄清日常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能从物理的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2.作业难度分层,课前、课堂、课后作业,做到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造目 标的统一。后进生降低难度,确保完成基础目标。作业难度适当降低,使之指 向于基础目标,后进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这类学生可塑性较大,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努力一把

    11、也许就能跨入优等生行 列,但如果松劲一些也许就会退入后进生行列。因此,设计作业时,须注意作业 应有一定的难度,使他们在确保达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优 等生增加难度,努力实现创造目标。这类学生基础扎实,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强,设计作业时就有必要给他们增加难度,促使他们在较高的知识平台上发展。001活动作业5 分钟预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依据自己的生活实例分析下面两位科学家的观点,具体如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撤掉,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请问你是支

    12、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呢?还是支持伽利略的观点呢?请简单的说明理由。伽利略的观点、理由合理即可。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这教学环节针对两种不同的观点,强化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 引出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求。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 原创8练习作业3 分钟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1.把手压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来回拉动自己的手,感受阻力对物体(手)运 动的影响。2.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3.去掉毛巾,将表面较粗糙的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同斜面同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棉布表面上

    13、运动的距离。4.去掉棉布,让小车从同斜面同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 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wmv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的现象是:_。(2)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同斜面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是_。(3)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小车滑行的距离越_;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4)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_定律,这个定 律是在 _ 的基础上再进行_而得出来的。(1)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长;(2)使 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3)小、大、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实验、推理;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

    14、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秀良好合格能独立思考,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优秀良好合格掌握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优秀良好合格正确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通过实验可以进一步体验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或所受阻力非常小),物体将做(或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实验和推 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科学推理能力。较易 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练习作业3 分钟9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某一高度处滚下至 p 点时,假设小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小球将沿哪个轨迹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

    15、系,是在实验加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那么牛顿第一定律能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1)b、牛顿第一定律(或小球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2)不能;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能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合适运用科学推理法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较易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练习作业3 分钟2021 年 5 月 5 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 预选着陆区(如图),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着陆巡视器在进 入、下降、与着陆过程中,要在

    16、数分钟内将时速从近 2 万千米降低到零。(1)请你利用物理知识判断着陆巡视器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理由是什么?(2)天问一号可以在火星表面上方处于悬停状态,请问它受到几个力作用?(1)受到力的作用 理由是在着陆过程中,着陆巡视器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 变;(2)受到 2 个力的作用;喷气的反推力和火星的吸引力(“火星重力”)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应用。较易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4 题5 分钟1.下列关

    17、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的出的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牛顿第一定律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归纳总结D.物体运动的越来越快,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2.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力是维持物体物体运动的原因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3.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或_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4.定远第一初级中学举行春季足球联赛,被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滚动 一段距离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_作用。

    18、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如 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做_运动。1.D;2.D;3.静止、匀速直线;4.阻力、匀速直线。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初步形成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优秀良好合格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于分析相关现象,使学生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正确地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 原创4 题8 分钟1.2022 年 3 月 23 日下午空间站“天宫课堂”,宇航员完成了太空抛物实验。实 验中,只见王亚平把冰墎墎正对着叶光富手的方向顺手一推,只见冰墎墎稳稳 地沿着她原来抛出去的方向,一

    19、路飘到了同伴叶光富的手里,如右图,冰墩墩 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它在空中飞行做_运动;这个小实验直接验证了_定律,也说明物体的运动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11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 m1和 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 小球_ 相碰。(选填“一定”、“一定不”、“不一定”)3.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 55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它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其运 行轨道是以地球为圆心的圆,如图所示。如果当其运行到 A 点时

    20、受到地球的引 力突然消失,它将会沿什么轨道运动_选填(“a”、“b”、“c”或“d”)。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 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 A 位置(已知 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小球从 A 运动到 O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增大B.小球从 O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 B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1.匀速直线运、牛顿第一、不需要;2.一定不;3.C;4.B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

    21、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初步形成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优秀良好合格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本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较易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12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两千年。(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制作一个简单伽利略的斜面,利用斜面完成理想实验。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

    22、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 度持续运动下去。1.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采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2.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优秀良好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优秀良好合格通过重演伽利略的探究过程、思维过程,领悟

    23、观察实验、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 相结合的巧妙之处。001活动作业5 分钟一辆公交车在正常行驶的途中,突然一条狗蹿过来,司机紧急刹车,情景如图所示,请同学们运用运动和力的关系解释下面问题(1)问题: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倒?(2)问题:汽车紧急刹车时,汽车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来,而是向前滑行一段距离?13(1)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的脚底或臀部因阻力的作用随车 减速停止,而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便向前倒;(2)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汽车不能立即停下,继续向前运 动一段距离,在阻力的作用下最后停止。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通过课前小活动,让学生了解惯性现象,尝试运用惯性

    24、知识解释一些现象。较易 中等较难 引用改编原创练习作业2 分钟五一放假期间,在某段市区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两小车追尾相撞事故,交警询问时,前车司机说:“我的车速很慢,后车突然加速撞了我的车尾,当时我女儿 坐在后排,撞车导致她的头撞到了前排座椅背上。”后车司机说:“前车司机 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我来不及刹车就追尾撞上了,还好安全带保护了我的 安全”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说谎的司机是_。(2)你判断的理由是_。(1)前车司机;(2)因为在追尾时,前车突然加速,而前车中的人由于惯 性会向后倒,所以前车乘客的头不会撞在前面的座椅背上,故是前车司机在说 谎。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25、和求知欲。优秀良好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惯性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优秀良好合格通过对惯性的现象分析,归纳出惯性的概念优秀良好合格能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到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并能用物体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14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较易 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练习作业3 分钟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塑料板,鸡蛋由于具有并未 随塑料板一起飞出。假设塑料板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纸片将保持状态。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利用(选 填“水”或“手”)具有惯性。惯性现象.mp4惯性匀速直线水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

    26、表达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较易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练习作业2 分钟如图,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定远县城某路段有许多公共自行车网点。人们在 享受“骑”乐无穷时也要注意骑行安全。行驶的自行车下坡紧急刹车时,拉紧 车闸,刹车片会抱紧车轮。若前后闸只刹一个,你认为是刹前闸好还是刹后闸 好?试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理由?刹车时刹后闸好;因为自行车在骑行时,前后轮都在运动,刹前轮时,前轮停 止运动,后轮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容易发生翻车现象。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优秀良好合格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通过身边的事物,能运用惯

    27、性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5较易 中等较难 引用 改编原创46 分钟1.教育部目前制定了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时间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要有两小时的体育锻炼。如图是学生体育锻炼时投篮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球被抛出前没有惯性,抛出后才有惯性B.球被投出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若球飞行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将保持静止D.球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惯性大小保持不变2.小刚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路边的石块绊了一下,向前跌倒。用下面 的四句话解释这一过程:小刚身体向前倾倒;脚被石头绊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

    28、停下;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B.C.D.3.惯性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危害,下列示例属于防止 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利用盛水容器泼水浇菜B.公路上的汽车看见远处有障碍物时提前减速C.将足球射入球门D.体温计使用前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利用了水银的惯性4.如图 1 所示,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 2 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C.小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小车可能加速运动,可能减速运动161.D;2.C;3.B;4.B能将所学物

    29、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初步形成惯性的概念优秀良好合格惯性概念理解,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根据惯性现象判断关联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较易 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48 分钟1.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A.撞击锤柄B.安全气囊C.拍打衣服除尘D.跳远助跑2.在 2022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00 名演员挥动发光杆,发光杆发出绿光代 表绿草,随后又发出白光组成蒲公英。一个小男孩轻轻吹出一口气,蒲公英飞 上了鸟巢的上空。联系相关物理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

    30、有惯性B.物体不受力时静止,受力才能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由静止变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里,悬挂着中国结,平放着矿泉水。当汽车突 然刹车减速时,中国结和瓶子里的气泡,分别会向哪个方向偏移()A.中国结向车头方向,气泡向车头方向B.中国结向车头方向,气泡向车尾方向C.中国结向车尾方向,气泡向车头方向D.中国结向车尾方向,气泡向车尾方向174.如图所示,轮船在海上匀速航行,小明在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则小明下落 时(选填“仍在起跳点”“在起跳点前”“在起跳

    31、点后”),原 因是。1.B;2.D;3.B4.仍在起跳点、小明竖直向上跳起后,由于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仍然保持 原来的速度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和船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静止。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惯性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初步形成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优秀良好合格通过实例分析与归纳、阅读与思考,建立并理解惯性的概念。较易中等 较难 引用改编原创生鸡蛋 1 个、熟鸡蛋 1 个、玻璃桌面1.分别在生熟鸡蛋壳上做不同的标记,方便实验结果对比分析。2.快速旋转熟鸡蛋,同时快速旋转生鸡蛋,观察哪个转得时间长。3.快速旋转熟鸡蛋,同时快速旋转生鸡蛋

    32、,然后分别用手指按停旋转中的鸡蛋,然后松开手指。观察谁先停下来。1.熟鸡蛋转得时间久速度快;而生鸡蛋它就转得不稳且速度较慢。2.把旋转中的熟鸡蛋用手指按停再松开,鸡蛋就不再旋转。用同样方法按停松开生鸡蛋,鸡蛋会继续旋转一段时间。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优秀良好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优秀良好合格分析:1.鸡蛋转动时,熟鸡蛋已经变成了一个实心的整体,而生鸡蛋却因 为它内部呈液态的蛋黄蛋清以及与蛋壳的相对位置未固定,不能够立刻旋转起来,由于惯性,这些液态物质就阻碍了蛋壳的转动,蛋黄和蛋清在这里起的是“刹车”的作用。因此熟鸡蛋旋转时间长,生鸡蛋旋转时间短

    33、。182.熟鸡蛋的蛋壳和蛋清、蛋黄凝固成了一个整体,在旋转的时候蛋壳受到阻碍后整体就会停止转动;而生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是液态的,具有流动性,当旋转的生鸡蛋的蛋壳受到阻碍停止转动后,而蛋液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 旋转的运动状态继续转动,松开手指后,旋转的蛋液又带动蛋壳旋转起来了。因此,用手指按一下旋转的鸡蛋,松开后,能继续旋转的是生鸡蛋,不能继续 旋转的是熟鸡蛋。设计意图: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001活动作业5 分钟物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请同学们留意观察身边的实物,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放在水平书桌 上的花瓶,“不

    34、倒翁”总爱站立在水平书桌上,悬挂在卧室天 花板下静止的吊灯,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气球,水平路面匀速 直线行驶的列车。分析花瓶、不倒翁、吊灯、气球、列车各处 于什么运动状态?它们分别收到哪些力的作用?花瓶、不倒翁、吊灯处于静止状态,气球和列车处于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它们受到平衡力作用。鼓励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归纳: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作用,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称之为二力平衡。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通过观察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出本节课课题。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 原创练习作业

    35、3 分钟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 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1.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2.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3.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4.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两个托盘同时挂小车的右端。请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小车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大小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四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 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同体、等大、方向、共线

    36、”。积极参与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优秀良好合格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优秀良好合格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核心素养。优秀良好合格结合课本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较易 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练习作业3 分钟在图甲所示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很容易受到摩擦力的影响而得到错误结论,因此需要减小摩擦力。用轻质矩形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代替小车实验,观察轻质小卡片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用卡片代替小车探究二力

    37、平衡的条件.wmv1.研究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线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两个滑轮后,在两端挂上相同数量的钩码和不同数量的钩码,观察小卡片运动状态的变化。2.研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1920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观察小卡片运动状态的变化。3.研究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对物体平衡的影响用剪刀把小卡片沿对角线剪开,然后再松开手,观察小卡片运动状态的变化。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优秀良好合格能从实验现象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优秀良好合格能

    38、运用准确语言归纳、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优秀良好合格为了消除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给实验带来的影响,避免得到错误的结论。较易 中等较难引用改编 原创练习作业2 分钟1.如图下列情景中,处于非平衡力状态的是()A.静立枝头的鸟C.匀速行驶的汽车B.加速升空的火箭D.匀速下降的降落伞B能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优秀良好合格能区分静止状态与速度为零优秀良好合格通过二力平衡知识的学习,能准确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较易中等较难21引用 改编原创4 题6 分钟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或。平衡条件: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如果

    39、、且作用在,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2.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在水平方向受平衡力C.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3.2021 年 7 月 28 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 73 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石 智勇以总成绩 364 公斤的成绩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石智勇举着杠铃稳定站立 时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铃对人的压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

    40、平衡力D.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_,大小_;(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_。(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 小关系如何?_ 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_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同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条直线上;2.C;3.B;4.相反、相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大小相等、运动状

    41、态将改变。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22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优秀良好合格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能正确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较易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4 题8 分钟1.如图所示,A、B 两个小球一起用细线悬挂起来且保持静止状态,A、B 两个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和 F3是一对平衡力B.F1和 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3和 GB是一对平衡力D.F1和 G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2021 年 10

    42、月 16 日零时 23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零时 33 分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 3 名航天 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三号飞船绕地 球飞行时,神舟十三号飞船内的宇航员_(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不受力”),航天员进入核心舱后,他的惯性_(填“变大”、“变小”、“不变”)。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 10N,乙物重 4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 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_ 牛,弹簧秤的示数为_ 牛。4小强和小红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他们用装置甲实验时发现,当分别往左、右两

    43、盘放入质量相等的钩码时,木块 A 处于静止状态,若23再往右盘中增加一个钩码后,木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经过思考,小强用小车B 替换了木块 B 再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同时,小红用硬纸板 C 替换了木块A 再 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最优的是_,因为_。(2)小红将系于小卡片 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并通过 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此实验说明两个力使物体平衡时,这两个力要在。_(4)当小卡片平衡时,将

    44、卡片沿对角线剪成两半,小卡片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1.C;2.非平衡力、不变;3.6、4;4.(1)丙、最大程度消除了摩擦力的影 响;(2)相反、钩码的数量;(3)不能、同一条直线上。(4)不能、不在 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能运用二力平衡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能正确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优秀良好合格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物理教学创新提供了依据。课后作业(B)组能让优等生得到 发展。较易 中等较难引用 改编原创细线若干、剪刀、

    45、金属球、铁架台(或支架)1.今天学习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2)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吗?(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步骤如下:24(1)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2)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图(b)所示。(3)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4)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1)由图(a)和(b)可知: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2)由图(a)和(d)可知:只受两个力作用

    46、的物体不一定保持平衡状态(3)由图(a)和(c)可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优秀良好合格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良好合格器材简单在生活中很容易收集,不受实验环境的限制,人人都可以做,能让不 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较好,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 理解,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实验的创造性。001活动作业4 分钟观察以下各图,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以上每个力现象中,力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2)这些力对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起到什

    47、么样的作用?(3)把手掌压在课桌上来回滑动,说出手掌有什么感觉?(1)以上每个力现象中,力在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情况下产生的;(2)这些力对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起到阻碍的作用。(3)阻碍手掌相对运动的力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25本题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是摩擦力”,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摩擦力”的一些前概念。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 原创练习作业4 分钟分组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步骤如下: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并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2.在木块上加

    48、一个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测 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并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3.在木板上铺上毛巾,再将木块放在毛巾上,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用弹簧 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测出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并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mp4实验次数接触面情况压力/N拉力/N摩擦力/N1木板2木板3毛巾请回下列问题:(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的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2)分析图乙和丙,可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

    49、有关;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比较_两图。(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发现用如图丁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效果更好。图丁实验中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4)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是:_。(1)二力平衡、等于;(2)粗糙程度;甲、乙(3)不一定;(4)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 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秀良好合格能独立思考,相关摩擦力现象能提出问优秀良好合格26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摩擦力现象分

    50、析,归纳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优秀良好合格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较易中等较难引用改编 原创练习作业3 分钟如图所示,小红到商场购物,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从一楼到二楼,请问在下 面三种情况下小红是否受到摩擦力?如果受到摩擦力,请问摩擦力的方向沿什 么方向?(1)自动扶梯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自动扶梯向上做加速直线运动(3)自动扶梯向上做减速直线运动(1)不受摩擦力作用;(2)受到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右;(3)受到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左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信息优秀良好合格能分析、处理信息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中学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269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