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三章化学与环境保护ppt-PowerPointPre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26728
  • 上传时间:2022-09-11
  • 格式:PPT
  • 页数:140
  • 大小:4.4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三章化学与环境保护ppt-PowerPointPre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三 化学 环境保护 ppt PowerPointPre 课件
    资源描述:

    1、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生命科学与医药化工学院:梁华定本章内容 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2、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 3、环境与生态平衡、环境与生态平衡 4、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5、大气污染及防治、大气污染及防治 6、水体污染及防治、水体污染及防治 7、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8、居室环境、居室环境污染及防治污染及防治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1、人口膨胀导致过度开发。现今世界人口每年净增近1亿人,为了供养如此大量的人口,已出现冲破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的问题,从而导致资源耗竭、植被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出现生态环境恶化现象。2、能耗过大

    2、,导致大气污染。本世纪初消耗15108吨,70年代70108吨,而今已超过100108吨。燃烧产生废气造成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3、淡水匮乏和水质变坏。地球上的淡水占总量的3,可供人类使用占淡水总量的0.35%。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淡水使用量已增加4倍以上,且水资源的严重。人类发展受淡水资源的制约日益严重。4、垃圾成灾、污染环境。全球排放的生活垃圾每年达20108吨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发表了环境与发展宣言第二节第二节 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 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1、大气圈:由于地心引力而随

    3、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厚度大约10000Km,总质量约为6000万亿吨。大气圈结构:(1)对流层:平均厚度为12Km。其特点是: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气体密度大,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所有的水汽都在这一层;C、气体强烈上下对流(有利于扩散污染气体),若出现下冷上热,污染物难以扩散,极易造成污染。该层是天气现象,污染物活动区。(2)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并且经常保持稳定,厚度1252Km。原因是在25Km左右处存在厚度约为20Km,浓度为0.2ppm的臭氧层,能强烈吸收200300nm的紫外线。(3)中层:5286Km(顶层温度约为180K)(4)热层(电离层):8

    4、6800Km(温度高达12501750K)(5)外层(逸散层):800Km以上,大气极稀。2、水圈:、水圈:指连续包围地球表面的水层。既有液态水,也包括固态水和气态水,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和雪山中的水、地下水、大气水等。全球13.86亿Km3,占地壳总重量50,地球表面积71,人均41010Kg。其中海洋13.38亿Km3 96.5,大气1.29万Km3 0.001,陆地0.48亿Km3 3.5,陆地淡水0.35亿Km3 (70冰川等,30地下深层水,仅0.007河流、湖泊水可利用)。3、岩石圈:、岩石圈: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同心圈层,其中地壳及地幔顶部是由坚硬的岩石所组成的,

    5、又称岩石圈(厚度约70150 Km)。4、生物圈生物圈:指地球表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目前已知的植物约30余万种,动物约100余万种,微生物则不计其数。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对地表物质的循环,能量转换和积聚具有特殊的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平衡环境与生态平衡 1、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生态系统及其组成(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物郡落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郡落内部不同种郡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组成 :生物环境(生物成分)包括A、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等其它自养生物;B、消费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

    6、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C、分解者:微生物、小型动物。自然环境(非生物成分)包括温度、阳光;土壤;水、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等。(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4)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旱涝灾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可分为物理的(噪声、振动、辐射)、生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和化学的(有毒无机、有机物)三个方面。第四节第四节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人为因素使环境质量不断恶化,从而干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

    7、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甚至是潜在的不利影响,这就称为环境污染。一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对大气的影响,(1)大气的组成 恒定组成:N2 78.09%;O2 20.95%;Ar 0.93%可变组成:CO2;H2O(空间、位置、季节、气候)不定组成:粉尘、SOx;NOx;CxHy;H2S;CO(2)重大的大气污染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9日伦敦烟雾弥漫笼罩全城,伦敦许多市民因呼吸这种污浊空气而中毒,病患者咳嗽、喉痛、呕吐,一时伦敦医院住满了中毒病患者,死亡4703人;后来在1956、1957、1962年又发生了同类事件,死亡2千余人。主要原因:煤燃烧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硫的协同

    8、作用,其中烟尘起主导作用。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矶每年8月12月由烟雾笼罩全城,主要症状是红眼、喉部疼痛伴头昏头痛,首次发生在1940年,1944年年4000人死亡,1955年400人死亡,1970年光雾日子达128天,75市民患红眼病。主要原因是石油废气(汽车排气引起)产生的洛杉矶烟雾(O3NOxSO2CO醛类)。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烟雾引起哮喘病增多(支气管25,支气管哮喘30,哮喘支气管炎10,肺气肿5),患者超过500人,死亡10人;1964年连续三天开始死亡,1967年患者自杀数人,1972年患817人,死亡10多人。主要原因是重油烟雾和二氧化硫。多诺拉事件:1

    9、948年,美国宾夕尼亚洲多诺拉市,大雾28天,看不见人和物,发病5911人占43,其中轻度15、中度17、重度11(呕吐、腹泻、胸闷),死亡20人,主要原因是冶炼厂烟尘和二氧化硫。历史上一些较大的大气污染事件历史上一些较大的大气污染事件时间地点简况额外伤亡人数1930 年 12 月 1 日5 日马 斯 河 谷(比利时)烟尘和 SO2,逆温层,一周内死亡率剧增6 千多人得病60 多人死亡1931 年曼 彻 斯 特(英)烟尘和 SO2,9 天内呼吸道病人剧增死亡 592 人1948 年 11 月 26日12 月 1 日伦敦(英)烟尘和 SO2,一周内支气管炎死亡人数剧增死亡 700800人1956

    10、 年 1 月 3 日6 日伦敦(英)烟尘和 SO2,死亡 1000 人1957 年 12 月 2 日5 日伦敦(英)烟尘和 SO2,死亡 400 人1962 年 12 月 5 日10 日伦敦(英)烟尘和 SO2,死亡 750 人1970 年 7 月 18 日 东京(日)光化学烟雾,加上 SO2,受害者近万人海湾战争与环境灾难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70万人,1991年1月17日大规模空袭,2月24日发动地面进攻,2月28日结束战争。美国投入8.8万吨炸药,双方死亡10万人以上,军费开支1000亿美元,经济损失3600亿元。环境问题:(1)输油管终端被破坏,波

    11、斯湾海洋污染,(100多万吨)黑色油带以24000千米天向南流;因水域浅,更新慢,恢复要100年。(2)科威特950口油井着火,最多一次烧掉1亿多美元的80万吨的原油,每小时放出1900吨的二氧化硫。1991年11月6日全部扑灭,残留油垢达1000多万吨。(3)伊拉克军备、弹药库、生化及核设备被空袭,仅美国耗燃料共25.7万吨,据统计产生CO2110.5万吨,NO22.6万吨,CO6万吨,CH47.5万吨.2、对土地的影响、对土地的影响 土地退化:19451990年,人为造成土壤退化面积达19.6公顷,占全球有植被土地面积的17,相当于中国、印度两国土地面积总和。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变成荒漠

    12、;2000万公顷土地严重侵蚀,不能耕种、放牧;每年损失表土230260亿吨。原因:a、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非洲南部9国牛的头数超过草场承载力的50100);b、土壤盐碱化(过度灌溉,每浇水1万米3,相当于加盐碱25吨,长期结累)c、森林砍伐(植被减少,养分损失)。3、对水资源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影响(1)人口增强了对用水的压力:1900年人均取水量242m3,1970年年人均取水量700m3;全球取水量每年递增48,1995年淡水取水量3240Km3;据调查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997年专家指出,目前全球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缺水,有13亿人缺少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在未来25年中将有30亿

    13、人面临严重缺水局面。我国位于40个缺水大国的前列,特别是华北平原,缺水6,北京每天缺水55万m3。(2)毁林与土壤退化减少了稳定的径流量,保水能力下降。(3)温室效应影响水资源的分配,加剧地区季节性缺水。(4)水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估计全球可供利用的水中将有14的水因被污染而不能安全利用。重大的水污染事件:1956年日本水俣湾的有机汞中毒,受害居万余人;1955年日本富山县矿山引起的镉污染的骨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生产米糠油时,含有多氯联苯引起的中毒事件。4、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1)植被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失调。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14、”,地球陆地表面森林情况:最初 1862年 1962年 1972年 76亿公顷(覆盖率60)55亿 38亿 28亿(覆盖率20.7)(每年减少2000万公顷)南美洲面积35是热带森林,年减少40000 Km3是世界气侯的平衡因素;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草原荒芜,河流干涸,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人为捕杀(商业和食用)的结果导致野生动物濒临灭绝。(20世纪,哺乳动物总数3800种,消失数110种;鸟类9000种,消失数180种;非洲大象:1979年130万头,1989年62.5万头;南大洋蓝鲸剩5;濒临灭绝动物超过1000种)2、引进物种引起生态问题(1)1930年美国为防止水土流失从日本

    15、引进葛藤;由于没有严冬阻止葛藤生长,枝叶生长繁茂,很快排挤其它植物,现在美国人视葛藤为恶魔,提出宣战。(2)美国引进金鱼鱼种,排挤鳟鱼。(3)中美洲牙买加盛产甘蔗,受老鼠危害,引进肉食性哺乳动物 消灭了大部分动物。(老鼠初期被消灭,后期适应树栖生活,反而大量繁殖。3、建造大型工程引起生态问题 原苏联援建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利大于弊,得多于失)(1)高坝人工湖引起几次轻微地震,这是过去没有先例的;(2)尼罗河流域的无价之宝每年冲积的几亿吨淤泥,现在淤积在纳寒尔湖;(3)埃及沙丁鱼每年捕捞减少18000吨;(4)水库淹没有80000人被迫迁徒。原苏联北水南调工程:可能影响全球气候。4、现代工农业生产

    16、带来的环境污染 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的在食物链中转移和富集,产生十分严重的生态后果。污染物对生态的破坏影响妥为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遗传)当大气中DDT浓度0.000003ppm,进入水体被游浮生物吸收达0.04ppm,小鱼吞食游浮生物后达0.5ppm,大鱼吃小鱼后2.0ppm,达水鸟吃鱼后达2.5ppm。第五节第五节 大气污染及防治大气污染及防治 1、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1)颗粒物质:颗粒物是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又称为尘和雾。A、粉尘:主要来自工厂生产(开矿、选矿、金属冶炼),人类生活中煤和石油燃烧时产生的各种粉尘。粉尘按粒径大小,分

    17、为降尘和飘尘。降尘:指粒径10um,在重力作用下能在较短时间内沉降下来的固体颗粒物;飘尘:指粒径10um,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且飘浮范围很广,在大气中会不断积蓄使污染程度加重;主要成分:碳粒、飞灰、CaCO3,ZnO,PbO2,各种重金属尘粒。飘尘具吸湿性;其表面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有的飘尘本身具催化作用;因此危害性很大。我国年排放烟尘1300万吨,国家标准0.15mg/m3。B、湿雾:指液态颗粒物,有酸雾、油雾、农药、有害蒸汽等。其粒径 10um,如对光线有散射作用的气溶胶。(2)硫氧化物(硫氧化物(SO2、少量少量SO3)来源:主要来自发电厂和供热厂中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其次是冶炼

    18、厂、硫酸厂的排放气,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海洋及火山活动等。全球排放总量平均每年递增5,1980年达2亿吨,国家标准0.15mg/m3。危害:A、通过催化氧化和光化学氧化较易氧化成,极易与水蒸气生成硫酸雾和硫酸酸雨;B、窒息性臭味气体,破坏酶的活力,损害人的肝脏;C、对人的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产生炎症,增加吸入空气的阻力;D、可以加强致癌物苯并芘的致癌作用;E、对植物的影响:低浓度时抑制叶绿素的生长,高浓度时可造成急性叶损失,降低产量。F、使金属饰物或制品变暗。(3)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来源: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中,由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也有来自生产和使用硝酸工厂的排放气,还有氮肥

    19、厂、有机中间体厂,金属冶炼厂的生产过程。每年向大气排放已超过5000万吨。国家标准0.15mg/m3。危害:A、NO会刺激呼吸系统,还能与血红素结合成亚硝基血红素而使人中毒;B、NO2会严重刺激呼吸系统,侵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及肺胞时,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疾病;50100ppm(1小时):肺炎;100200ppm:支气管炎;500ppm(210天):死亡。C、NO2会毁坏棉花、尼龙等织物,使柑桔落叶和发生萎黄病;D、在形成光化学烟雾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E、形成酸雨。(4)碳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 来源:CO主要来自燃料不完全燃烧;低层大气中相当丰富的C

    20、H4可被氢氧自由基作用生成甲基自由基,继而转变成CO,海洋是CO的重要天然来源。(0.6亿吨年)全球人为产生CO每年约有4亿吨(汽车占一半),国家标准1.00mg/m3。危害:CO结合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缺氧窒息,危害健康,CO2是一种温室气体。(5)烃类()烃类(HC)来源:炼油厂排放气、汽车油箱的蒸发、工业生产及固定燃烧污染源等,最重要的来源是汽车尾气。烃类的生物来源不容忽视(甲烷,萜烯类化合物)。危害:直接影响:氯乙烯、2、4苯并芘等致癌、致畸。间接影响:与O、NO、O3等发生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中的某些杉有豁的成分。(6)其它)其它 氧化剂氧化剂:过氧化物,过氧硝酸脂,O3。O3伤害人的

    21、气管及肺部,对心脏及脑组织也有影响。卤素及其化合物卤素及其化合物:一些卤代烃常用作溶剂、喷雾剂、致冷剂等。大气中含卤素的化合物有氯氟烃类、Cl2、HCl、SiF4等,在地表它们导致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和雕塑、损害人体健康、破坏植物生长等;其中氟里昂是破坏高空臭氧层的主要物质。2、几个重要的综合性大气污染、几个重要的综合性大气污染 2.1 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 1、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1)近百年来全球气侯变化:20世纪20年代,全球气温迅速上升,形成近一百年来的第一个增暖期。3040年代全球气温比上世纪下半叶平均高0.3-0.4,40年代后期,气温下降,到60年代下降了约

    22、0.3,进入80年代后,气温再次明显上升,升高了0.6。归纳近一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特点是:A、全球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平均上升0.6;B、全球气温变化呈现冷暖交替的波动。(2)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地球大气中等微量元素,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而对地表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这些气体有类似花房温室的玻璃的作用,使大气的温度升高。有人估计在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中,CO2占56,氯氟烃占24,CH4占11,N2O占6。(3)温室气体浓度变化 时间 1880 1960 1971 1988 浓度cm3/m3 248 314 330 350 (年增长率0.4%)2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23、(1)、海平面上升,危及人类,产生“环境难民”。估计若全球增温1.5-4.5,海平面将上升20165cm,从而使沿海城市和海岛大片淹没,会影响全球13人口的生活。近百年,全球气候增暖0.6,海平面大约上升1015cm,印度洋上的岛国马尔代夫是温室效应的最早受害者,1987年,大海吞噬国土,300km2的岛国有13面积被海水覆盖。百年来地球上冰川大部分后退:阿尔卑斯山1866年1955年退缩1400m、格陵兰冰川退缩2000m、原苏联图鲁汉斯克永久冻土带18431937年下降10m、南极州冰域总面积1300万km2减少了2.848万km2。预计到2030年海平面上升20cm,世纪末65cm。测算

    24、若海平面上升1m,沿海淹没带的宽度加大1001000倍,导致许多岛国如马尔代夫、巴哈马等消失,孟加拉国、荷兰、埃及部分淹没。(2)、温度带和降水带的移动 全球变暖会引起北半球温度带的北移,按照全球平均增温3.5计算,温度带平均北移5个纬度。温度带移动会使大气气流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降水也将改变。一般说来,低纬度地区降水量会增加,高纬度地区降雪量会增加,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量会减少。即:寒冷之地变暖和,降水在冬季多于夏季,陆地多于海洋,高纬多于低纬。其结果:大多数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可以获得更多的水资源,这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对于低纬度热带多雨地区,面临洪涝威胁;对于亚热带地区如中

    25、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同时飓风和台风将频繁发生。导致森森面积减少,荒漠扩展,同时草原增多,苔原减少。(3)、对农业的影响 大多数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同时光合作用增加,使农业增产,美国粮食产量年增15,120亿美元,水资源增9,约束00500美元,森林资源增1,约500美元。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农业生产对气候的敏感性大,容易造成农用物减产。(4)、影响动植物的分布 A、动植物群的分布发生重大变化;B、动植物对气候适应滞后作用,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若上升3,美国44哺乳动物,23蝴蝶将会消失。3、温室效应对我国的影响(1)使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A、

    26、升温(延长生长期,提高光合作用),使农业增产;B、加重华北和西北的干旱、砂化、草原退化,增加东南沿海台风的频率和强度,病虫害增加。(2)海平面上升使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受到威胁。黄河、长江、珠江三大三角洲,以及平原低地,受到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若上升2040cm,沿海城市海水倒灌,沿海一带的盐渍化加重,最大风暴潮位增加3050cm,长江口海水入侵34Km,苏北浙江淹没300Km2,北方长芦、辽宁、山东三大盐场,淮北盐场及滩涂受灭顶之灾。(3)使我国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4 综合对策综合对策 最初由阿仑尼乌斯1896年提出,1985年奥地利菲拉赫会议后的几年里才得到加强。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

    27、发展大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法律文件。要求把保持全球气候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一部分来保护环境。控制温室气体剧增的基本对策有:(1)调整能源战略:包括: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减少CO2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主要是指从使用含碳量高的燃料如煤,转向含碳量低的燃料如天然气,或转向不含碳的能源如太阳能、核能等。(2)植树造林,发展植物净化。在大气中的污染物影响范围广、浓度低情况下,植物净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控制人口,提高产量,限制毁林。使人口发展与环境和经济相适应;解决粮食问题,应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发展生态农业,走提高单产之路,摒弃毁林从耕的落后生产方式。(4)、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28、,促进国际合作。2.2 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1、臭氧层“臭氧”,名字虽然让人纳闷,但它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每个臭氧分子中有三个氧原子(O3),臭氧的积聚,可在地球的上空16 48千米平流层内形成薄薄的一个臭氧层。臭氧层就象“地球的盔甲”,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光,并限制大气层的温度,使地球生命和物体免遭紫外线的杀伤,其厚度在正常压力下约为8公里。地球-臭气层-太阳。O2+h(243nm)O+O O2+O+M O3+M(激发)O3+h(300nm)O2+O2、臭氧层空洞发现臭氧层空洞发现 但随着人类工业化水平的推进和一些有害气体的不断滋生,赖以保护地球的臭氧层也向人类亮出了“黄牌”.采用

    29、多种技术(地面传感器和星载传感)测定O3的浓度和垂直分布。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先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1985年,美国的“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了这个洞,直径上千公里,面积相当于美国领土,深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高度。而且,令人不安的是臭氧层变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全世界气温升高。臭氧空洞的变化 以后连续几年911月减少,最多减少约为60,且持续到12月。且北极也出现减少,1991年11月欧洲上空的臭氧减少了1020。1995年面积达2107km2(两个欧洲)2001年和2002年科学家的最新监测结果如下,其中红色和蓝色区为空洞臭氧空洞的变化 导致臭氧层变薄甚至产生空洞的主要化学物质

    30、是致冷剂氟里昂和灭火剂哈龙。据科学家的监测,从79年到99年20年间,臭氧空洞越来越大。3、危害、危害 A、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紫外线对促进在皮肤上合成维生素D,对骨组织的生成、保护均起有益作用;过量照射可以引起皮肤癌和免疫系统及眼的疾病(特别是浅色皮肤人群);紫外线还会使皮肤过早老化。估计平流层减少1,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46,全世界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每年大约要增加5千人,澳大利亚共1700万人,每年有17万人患皮肤癌,其中1000人致死。B、对植物的影响。植物对O3显示出敏感性,特别是农作物。同时可改变某些植物的再生能力和收获产物质量C、对水生系统的影响。紫外线导致处于海洋生态食物链最

    31、底部的小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弱(60),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还可通过消灭水中微生物而导致淡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减弱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还可杀死幼鱼,小虾和蟹。(O3减少9,约有8的幼鱼死亡)D、对其它方面的影响。过多的紫外线会加速塑料老化,增加光化学烟雾,引起新的环境问题。4、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1)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及来源。A、大量放出的致冷剂氟里昂和灭火剂哈龙;B、大型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底部)高空频繁飞行,排出大量NOx、COx、HC;C、核爆炸。核试验中有大量污染物进入平流层,核爆炸的火球能从地面直达3040km的高空,并将大量NOx带到平流层。(2)机理:CFCl3+h(

    32、226nm)CFCl2.+Cl.CF2Cl2+h(226nm)CF2Cl.+Cl.O3+Cl.ClO.+O2 ClO.+O Cl+O2 N2O+h(250nm)NO+N N2O+h(7.5mg/L 10mg/L (生物化学需氧量)水质好 不好 很差、植物营养污染物 洗涤剂、化肥、饲料等含、等的化合物及其一些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养料,称为植物营养素。水体中这些植物营养素的积累,适于水生植物的繁殖,这就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当这些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积聚到一定程度后,水体过分肥沃,藻类繁殖特别迅速,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生物的

    33、大量繁殖,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1998年9月18日,勃海海域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危害:藻类有恶臭,有的还有毒,表面有一层胶质膜,鱼不能食用。富营养化水体的上层处于溶解氧过饱和状态,下层处于缺氧状态,底层处于厌氧状态,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大量藻类尸体沉积水体底部,会使水体逐渐变浅,年深月久,变成沼泽,引起水体生态系统的变化。F、有机有毒污染物 主要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高分子聚合物、染料等类有机化合物。特点:大多数为难降解有机物,或持久性有机物,在水中残留时间长,且易溶于脂肪等被生物体富集,有蓄积性,可造成人体慢

    34、性中毒、致畸、致癌、致突变等生理危害。物质 苯胺 氯苯 六六六 硫磷 标准ug/L 0.1 0.02 0.2 0.02 3 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九州,几十只鸡中毒死亡,不久人体发病,至1968年月患者五千人,人死亡。原因:日本九州粮食加工公司食用油工厂,用聚氯联苯脱臭。附:令人恐慌的二恶英 二噁(口英)(Dioxin)是多氯二苯并二噁(口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的统称,其全名称为聚氯化二苯二噁(口英)。二噁(口英)是焚烧处理垃圾过程中产生,共有210个同族体,其中几个的毒性是氰化钾的50100倍,所以它的出现令世界恐慌。二噁(口英)污染事件 1999年5月底,比利时国内发生了一

    35、“鸡污染事件”肉鸡饲养场的鸡饲料被染导致肉鸡体内二噁(口英)含量超标。其实二噁(口英)污染事件的出现并不是第一次。历史上发生的日本米糠油事件、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施洒落叶剂造成的严重污染及美国纽约州发生的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上建筑住宅污染事件等,都是二噁(口英)污染事件。二噁(口英)的危害 根据有关研究证明,二噁(口英)有强致癌性、生殖毒性、内分泌毒性和免疫毒性效应。由于二噁(口英)是某些化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而不是特意生产的产品,人们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二噁(口英),所以它的致癌作用是经过长期积累后才显现出来,一旦进入体内很难排出。二噁(口英)的危害 二噁(口英)既可以通过饮食从消化道进

    36、入人体,也既可以通过饮食从消化道进入人体,1盎司(约28.35克)二噁(口英)可置100万人于死地。1盎司(约28.35克)二噁(口英)可置100万人于死地。、石油污染 石油在开采、炼制、贮运、使用的过程中,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可带来严重的后果。危害原因:()石油的各种成分有一定的毒性;()石油具有破坏生物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生物机能障碍的物理作用;()石油覆盖在水面上形成薄膜层,阻止大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且因石油膜的生物分解和自身的氧化作用,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海水缺氧;()油膜堵塞鱼的鳃部,使鱼呼吸困难,引起死亡。每年排入海洋石油1000-1500万吨,其中河流排入500

    37、万吨、船舶150万吨、油田泄漏100万吨;吨原油可覆盖平方公里,速度100-300m/h;人工清理花费250美元吨,10-15美元米,生物5-7年才重新繁殖.世界最大的泄油事故:1991年海湾战争,泄海原油100多万吨;1970-1990年,油轮事故1000多起,其中10万吨以上10起。、病原体污染物 来源:生活污水、屠宰场、医院等。包括血吸虫病、霍乱、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莱茵河已不适宜生物生存:1986年11月1日,桑多兹化学公司仓库发生火灾,1250吨剧毒农药爆炸,灭火剂以4km/h速度流向两瑞、德、法、荷四国沿河村镇,8天后,几十吨水银流入莱茵河。结果莱茵河污染延续十余年

    38、。恒河:印度宗教传说,恒河水来自“神山圣湖”又称“圣水河”教徒的最大宿愿是到圣河边圣地朝圣、喝水、沐浴以洗刷自己的过失。1982年1月25日,有1000多万人来此洗澡,每年3万名教徒死人被扔进恒河涤罪,以及生活垃圾导致严重污染。I、热污染 一些热电厂、核电站及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冷却水,均可引起热污染。危害:温度提高可直接杀死水中的某些生物,而且,温度升高后,必然降低了水中氧的溶解量。3、废水的处理、废水的处理 解决废水问题的主要原则:()革新生产工艺,减少废水排放,发展“无害工艺”。如“无氰工艺”;免子肌内提取时,用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汞盐,。()注意水资源的净化回收利用。如“闭路循环”()发展和采

    39、用先进技术,选择新的处理工艺,减少消耗。水处理方法:基本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单元技术物理法物理或机械的分离过程过滤,沉淀,离心分离,上浮等化学法加入化学物质与污水中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转化过程中和,氧化,还原,分解,混凝,化学沉淀等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的分离过程汽提,吹脱,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电解电渗析,反渗透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新陈代谢过程活性污染,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氧化塘,厌气消化等。废水按水质状况及处理后出水的去向确定其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由筛滤、重力沉淀和浮选等物理方法串联组成,主要是用以除

    40、去废水中大部分粒径在0.1mm以上的大颗粒物质,且减少废水的腐化程度。二级处理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又称微生物法)及某些化学法,用以去除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和部分胶体污染物。微生物法利用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依靠有机物生存的微生物,它们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巨大能力。化学法主要是化学絮凝法(或称混凝法),常用的凝聚剂有硫酸铝、明矾、硫酸亚铁、硫酸铁、三氯化铁等无机凝聚剂和多种有机聚合物(高分子)凝聚剂。三级处理可采用化学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物理化学法(吸附、离子交换、萃取、电渗析、反渗透法等)这是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的一种“深度处理”方法。常用化学处理法、中和沉淀法:水中若含有酸、碱污染物,应

    41、调节水的值,使其处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酸性废水,可以用废碱、石灰、石灰石、电厂渣等进行中和,对于碱性废水,可吹入或烟道气中的。用中和法还可使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化学沉淀法一般有投药、混合、反应、沉淀等过程。、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水中有毒物变成无毒物、难溶物或易于除去的物质,是水处理工艺中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常用的氧化剂:空气、氯气、漂白粉、臭氧、双氧水;常用还原剂:铁粉、硫酸亚铁、亚硫酸钠、二氧化硫。、混凝法:向胶体浑浊液中投加电解质,凝聚水中胶状物质,使之和水分开。常用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矾、硫酸亚铁、氯化铁、聚氯化铝。、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能与水中杂质离子进行

    42、交换反应,将杂质离子交换到树脂上去,达到纯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开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开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实行计划供水,尽量降低工业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工业用水量的主要途径是改革生产用水工艺,提高循环用水率。、要减少农业用水量,实行科学灌溉。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海水淡化。淡化也称脱盐。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多级急骤蒸馏)、冷冻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多种。第七节第七节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固体废弃物就是一般所说的垃圾。城市垃圾指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

    43、中产生的垃圾。其特点:()数量剧增;()成分变化。各类纸张、塑料包装物、玻璃器皿增加。世界垃圾资源生产现状()美国欧洲日本德国中国人均年产垃圾kg730.00332.15463.55328.50204.40垃圾总量增长率%8.007.209.007.9010.002000 年垃圾总量万吨39368.8652356.6213470.765481.6261500.572001 年垃圾总量万吨85062.44104934.7831891.0611723.54 159511.71危害:垃圾对土壤、水体和大气均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垃圾中的化学污染物和生物病原体,如致病菌和寄生虫,会污染农田和土壤;人食

    44、用受污染土壤上的蔬菜等会感染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疾病;()垃圾经过雨水淋沥、流入河流或渗入地下,将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若将地下水直接倒入河、湖、海,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垃圾中有机物的腐败,分解产生恶臭,细颗粒随风飘扬,会污染大气和环境;而焚烧处理时的烟尘也会污染大气。处理方法: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垃圾发电。焚烧发电,一吨垃圾相当于一吨煤油。(日本横滨:600吨天,发电2800kw;纽约:60吨年,4.5亿度。)主要问题:、空气污染;、成本高;、废物再处理。()垃圾制肥。垃圾经好氧条件下发酵产生有机肥。()塑料再生。一吨塑料生产千克油。美国杜邦公司,每年回收万吨塑料瓶子。()回

    45、收原料。美国回收钢铁几千万吨,中国废纸回收率22.4%,造纸200万吨。()垃圾造地。日本在东京湾建造人工岛,填海造地。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垃圾(巴西、菲律宾)中国年报道发生几起“洋垃圾”事件。年月日联合国通过了巴塞尔公约,年月日多个国家在日内瓦通过了巴塞尔公约的修正案,规定年底前禁止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用于回收利用的危险废料。第八节 居室环境一、健康住宅新标准一、健康住宅新标准 住宅是人类生活的固定场所之一,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平均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是在其中渡过的.因而,居室及其环境的质量,已成为人们极为关切的问题。健康住宅新标准 住宅“绿色化”的观点蕴含着一种新的居住文化、一种新的

    46、生活方式及一种新的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它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居住环境的协调,为居住者提供健康、有益、节能、低耗及低污染的居住环境。健康住宅新标准 会引起过敏症的化学物质浓度很低;要使用易散发化学物质的装修材料;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局部排气设备;健康住宅新标准 卧室、厨房、走廊及浴室要全年保持在1727;室内湿度全年应保持在40%70%;二氧化碳浓度要低于1000 ppm;健康住宅新标准 悬浮粉尘浓度要低于0.15mg/m2;噪声级要小于50dB;一天日照要确保在3h以上;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设备;健康住宅新标准 具有足够的人均建筑面积,并确保一定的私密性;住宅要便于护理老龄人和残疾人;新装修

    47、的住宅竣工后,应隔一段时间才能入住,在此期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二、室内环境的重要性二、室内环境的重要性 要达到上述要求,除了居住者在设计或选购住宅时多加考虑外,更重要的是在入住以后,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以科学的方式、健康的观念和长久持续的思想,有规律地做好居家环境的清洁与保养工作,使我们的居住环境达到舒适美观、健康高效、节能低耗等要求。室内环境的重要性室内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居住环境的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居家装修高档化,装饰材料豪华化,居住环境温馨化,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在这高档、豪华和温馨背后,环境的健康质量又是一种什么样

    48、的状况呢?其实,现代文明人是生活在一个被化学物质包围且已出现严重污染的环境中。我们承认,乡野山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远不如都市,文明程度也无法比拟,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着天壤之别,但那里人们的健康状况好于都市人,平均寿命也高于都市人,原因何在?室内环境的重要性室内环境的重要性 现代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之大是不可否认的,但随着新技术、新产品向人类生活中的不断渗透,人体健康却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上海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上海居民平均有86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60的时间是在自己家中,可室内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污染程度却比室外严重的多。都是现代文明“惹的祸”室内环境的重要性室内环境的重要性 从室内

    49、空气中已鉴定出300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其来源有:建筑装饰材料、厨房炊事、化妆品、日用化学用品及生物性污染源.这些污染源所产生的污染物,有些已远远超过的室外,且医学研究表明,由于上述原因所造成室内污染是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因。大量合成化学品进入室内所产生的化学污染已成为本世纪最突出的健康问题之一。室内环境的重要性室内环境的重要性 所以,专家们已发出警告:室内化学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人们在注重室外环境污染的同时,应该采取有效地对策,减少室内化学污染,以保护人类自己的健康,给自己及家人创造一个温馨而绿色化的生活环境。三、居室内有害因素三、居室内有害因素 1 1、人体

    50、散发的污物、人体散发的污物 人体散发的污物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 1)呼出气中的有害因素)呼出气中的有害因素。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吸进新鲜空气,以供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也呼出体内代谢产生的气体废气物。在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为其主要成分,同时还有其它代谢废气,例如氨、二甲胺、二乙胺、酚、一氧化碳等。此外,人体如果吸入了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某些无机毒物,也能呼出这些毒气的部分原形态或其它代谢产物。这些呼出气体,进入室内空气中,再被其他人吸入。由此可见,呼出气的成分是很复杂的,其中混有多种有毒成分,不可忽视。由此可见,呼出气的成分是很复杂的,其中混有多种有毒成分,不可忽视。居室内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三章化学与环境保护ppt-PowerPointPre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267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