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新湘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doc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新湘科版 六年级 年级 上册 教学计划 教学 进度表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湘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湘科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学情分析:从本次期末考查来看,学生基础扎实,对光的直射、反射、杠杆、滑轮等知识印象深刻,感兴趣,失分少。对显微镜各部分名称理解有偏差,四季昼夜长短规律认识模糊。从平时表现来看,基本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操作能力一般,注意力集中。但思维欠活跃。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单元课题课标点 ( 科学知识)科学态度, STSE一、 生态系统1.阳光下的植物2.从吃与被吃说起3.保持生态平衡4.制作生态瓶7.3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 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别。8.1 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12.1 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
2、要, 如空气和水;动物还需要食物, 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12.2 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 一些动物吃其他动物。12.4 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 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数量可能产生影响。1.在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体验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的乐趣, 感悟自然的魅力, 增强对地球家园的热爱。 尝试解决生态瓶制作过程中的生物学问题, 形成生态意识。2.培养学生保护和珍爱生命, 善待, 尊重自然的价值取向,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初步形成生态意识,从我做起, 保护生态。二、水循环1.雾和云2.雨和雪3.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4.1
3、描述雾, 雨, 雪, 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 雾, 雨, 雪等天气现象。1.了解降雨, 降雪, 结霜, 结露,冰雹是自然现象, 知道雨, 雪来自于云, 露, 霜来自于大气水。理解自然世界的客观性和事物发生发展的因果联系, 建立客观性和因果联系性的科学观。通过人工降雨等实例, 体会到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2.通过海陆之间地球水的循环,认识到地球水循环是地球生物圈层获得水资源的重要保证, 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意义。三、能量1.能量家族2.热能转换3.电能转换4.
4、电磁转换6.6.1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知道声, 光, 热, 电,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6.6.2 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调查和说明生活中哪些器材, 设备或现象中存在动能,声能,光能,热能, 电能,磁能及其之间的转换。1.大胆质疑, 严谨细心的科学精神。乐于探究,合作,分享。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2.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作用。能量转换装置技术可以改善生活, 促进社会发展。四、浩瀚宇宙1.地月系2.太阳系3.灿烂星空4.宇宙畅想曲13.4 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太阳是太
5、阳系的中心;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知道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知道大熊座、猎户座等主要星座;学习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 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5.1 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知道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引力。1.乐于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技史, 尊重证据, 对前人宇宙探索的成果心怀敬意, 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 懂得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求真是科学不断进步的最重要, 最根本的推动力。2.了解宇宙探索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五、 我们来造
6、桥1.桥梁招标2.桥梁投标3.建造桥梁18.1 了解一项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18.2 了解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能根据现实的需要, 能够利用文字,绘图, 实物等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构想。18.3 学会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设计, 改进, 完善。1.体会“人们是如何通过技术改造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的过程, 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明白“人工世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初步体会自然界与人工世界要和谐发展。六、 创造与发明1.大自然的启示2.手电筒的发明3.我的发明创意17.1 知道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能够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
7、发明创造的实例。16.2 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18.2 利用摄影,录像,文字与图案,绘图或实物, 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18.3 根据设计意图, 分析可利用的资源。简单评估完成一个产品或系统的可行性, 预想使用效果。1.乐于探究发明的原理, 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意见。 分析总结发明方法, 大胆质疑, 追求创新。愿意合作与分享。2.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材分析(内容、重
8、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本册教材针对课标的知识要求, 探究能力要求, 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要求和情感态度要求, 从学科逻辑和小学生认识特点进行教材内容编排。第一单元, 教材依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采用递进的认知结构。按照“事实概念观念”的内在逻辑安排活动。第1 课, 阳光下的植物。教材通过介绍二歧分类法, 促进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了解; 引导学生以重演科技史的方式, 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最终达成“阳光下的植物能自己制造养分, 产生氧气” 的科学概念。第2课, 从吃与被吃说起。教材采用递进的认知结构, 以“食物链食物网栖息地生态系统” 的顺序来组织教材,假设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环节的生物缺失
9、,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探究缺失生物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学习生物与环境(栖息地)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第3课,保持生态平衡。本课是进行生态教育的良好载体。引用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引导学生从食物链的角度思考,如何维护生态平衡。旨在说明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食物链和食物网稳定的重要性。第4课, 制作生态瓶。生态瓶是小型生态系统, 教材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 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迁移与应用。 按照“基于原型的引入构建模型基于模型的实验形成对原型的阐释”的逻辑顺序设计活动。学生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通过观察生态瓶的变化, 学生能够思考和分析生态瓶成败的原因, 从而意识到保持生态平衡需要维持生物数
10、量和种类的稳定, 使养分可以循环利用。第二单元, 教材从因果关系结构上, 编排了 “1.雾和云”, “2.雨和雾”, “3.水在大自然的循环”3课书。第1 课利用蒸发, 凝结等知识解释和推测大自然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雾, 云, 雨, 雪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但学生对于成因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设计时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从“白气”现象的解释来理解雾的形成过程, 进而类推云的成因; 第2课用模拟实验来探究雨的形成过程,进而类推雪的成因) 第3 课在学生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各种天气现象成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及规律, 最后整体, 系统认识自然界中的水的变化是一个
11、循环过程, 在水的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本单元模拟实验是重要的活动, 包括模拟雾的形成, 模拟雨的形成, 模拟大自然中水循环三个实验。第三单元, 按照“总分分”的结构方式, 从观察能量多样性和能量相互转换两个认知层面, 以科技史为认知发展线索, 编排了“1.能量家族”“2.热能转换”“3.电能转换”“4.电磁转换”4课书。首先采用示例, 实验, 归类等方式,引领学生从物体在发生移动, 变化, 发光, 发热, 发声等现象中感知到各种各样的能量, 察觉能量无处不在, 经历从“发现具有能量归类能量形式识别能量形式”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同时渗透能的总量守恒 (能
12、量不会消失,只是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重点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思维能力, 实验设计和制作能力, 让学生尝试从能量转化, 储存的视角去认识能量, 理解物质世界,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系统, 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看待世界。第四单元, 以人类科技史为主要载体,布设了“地月系”,“太阳系”,“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 课,引领学生搜集阅读资料,做模拟实验,建模型, 整理分析, 推理判断等, 从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角度观察, 探索宇宙天体秘密, 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 继续发展学生尊重证据的意识,了解自古至今的宇宙科学探索历程, 同时学习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勇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