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逻辑学导论.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学课件·逻辑学导论.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课件 逻辑学 导论
- 资源描述:
-
1、逻辑学导论(第三版)新编新编2121世纪系列教材世纪系列教材2第一章 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的对象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验证推理和验证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逻辑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逻辑逻辑”的词源与词义的词源与词义3第一章 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的对象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验证推理和验证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逻辑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逻辑逻辑”的词源与词义的词源与词义“逻辑”的古希腊词源(1)一般的规律,原理和规则;(2)命题,说明,解释,论证等;(3)理性,推理,推理能力,与经验相对的抽象理论,与直
2、觉相对的有条理的推理;(4)尺度,关系,比例,比率等。logoslogos秩序秩序规律规律“逻辑”的现代汉语词义客观事物的规律某种理论、观点思维的规律、规则逻辑学或逻辑知识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古古印度的正理论和因明印度的正理论和因明源泉源泉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学科中国先秦的中国先秦的名辩逻辑名辩逻辑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7第一章 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的对象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验证推理和验证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逻辑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逻辑逻辑”的词源与词义的词源与词义什么是逻辑学?推理和论证推理
3、和论证提供识别标准提供识别标准教会正确进行教会正确进行揭露反驳错误揭露反驳错误什么是推理?已知命题已知命题新命题新命题前提结论推理的种类个别一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什么是论证?理由理由观点观点反驳支持由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推理与论证的关系联系区别论证要使用要使用推理推理推理并不要求前提真,假命题之间完全可以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证论证却要求论据必须真实,以假命题作论据不能证明任何东西。13第一章 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的对象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验证推理和验证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逻辑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逻辑逻辑”的词源与词义的词源与词义推
4、理由命题组成已知命题已知命题新命题新命题对命题的不同分析对推理结构的不同分析不同的逻辑类型本课程涵盖的逻辑类型 复合命题和命题逻辑直言命题和词项逻辑个体词、谓词和谓词逻辑演绎逻辑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复合命题和命题逻辑简单命题简单命题联结词联结词联言命题联言命题P 并且 q选言命题选言命题P 或者 q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 P 那么 q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P 当且仅当 q负命题负命题并非 P p pq qp pq qp pq qp pq q p p直言命题和词项逻辑主项主项谓项谓项P量项量项所有/有些联项联项是/不是简单命题普遍词项S/单称词项a个体词、谓词和谓词逻辑个
5、体词个体词谓词谓词个体常项/个体变项F/G/R/S量词量词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简单命题简单命题联结词联结词归纳逻辑归纳推理个别性例证一般性原理或然性推理真真/假非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定义理论论证理论谬误理论21第一章 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的对象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验证推理和验证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逻辑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逻辑逻辑”的词源与词义的词源与词义什么是推理形式?是指在一个推理中抽掉各个命题的具体内容之后,所保留下来的模式或者框架。逻辑常项逻辑变项联结词,联项,量项主项,谓项,个体词结构要素内容要素例1(1)如果小强感冒,则小强会发烧;小
6、强确实感冒了,所以,小强会发烧。(2)如果冬天来了,则春天不再遥远;冬天确实来了,所以,春天不再遥远。(1)如果小强感冒,则小强会发烧;小强确实感冒了,所以,小强会发烧。(2)如果冬天来了,则春天不再遥远;冬天确实来了,所以,春天不再遥远。如果p,那么q;p,所以q(pq)pq例2 所有的天鹅都是会飞的,所有的黑熊都不是天鹅,所以,所有的黑熊都不是会飞的。这个推理的推理形式是:所有M都是P,所有S都不是M,所以,所有S都不是P。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尽管从假的前提出发也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其结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从真前提出发进行有效推理,却只能得到真结论,不能得到假结论。亦称“保真性”
7、,是指一个推理必须确保从真的前提推出真的结论。有效推理具有保真性的推理例3 所有的天鹅都是会飞的,所有的秃鹰都不是天鹅,所以,所有的秃鹰都不是会飞的。真前提,假结论真前提,假结论有效推理例例2 2也不是有效推理,虽然它有真前提和真结论也不是有效推理,虽然它有真前提和真结论跟例跟例2 2的推理形式相同的推理形式相同推理得出真结论的必要条件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有效直接反驳结论反驳论据指出推理不合逻辑削弱论证的途径28第一章 什么是逻辑学?逻辑学的对象逻辑学的对象:推理和验证推理和验证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命题分析和逻辑类型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逻辑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逻辑逻辑”的词源与词义
8、的词源与词义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AA(AA)AAA,AB B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论证性二值原则与二值逻辑矛盾律排中律建立在二值原则之上的逻辑叫“二值逻辑”逻辑学导论(第三版)新编新编2121世纪系列教材世纪系列教材32第二章 命题逻辑真值真值联结词和真值形式联结词和真值形式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命题逻辑的自然推
9、理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33第二章 命题逻辑真值真值联结词和真值形式联结词和真值形式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简单命题 亦称“原子命题”。只能分析为不同的词项、不能分析为其他命题的命题。(1)香山枫叶正红。(2)诸葛亮舌战群儒。(3)掷骰子4点朝上的概率是1/6。例如:复合命题 包含其他命题(支命题)的命题,它是用一定的联结词联结其他命题而形成的。(1)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并且是文化中心。(2)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3)如果一个推理的前
10、提真并且推理形式有效,则结论必真。例如:复合命题的种类根据联结词的不同划分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联言命题 由“并且并且”这类联结词联结两个或多个支命题(联言支)形成的复合命题,它们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p并且并且q逻辑性质:逻辑性质:只有它的各个支命题都是真的,它本身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支命题为假,则联言命题为假。联言推理的有效式合成式分解式否定式如果分别肯定两个联言支,则可以肯定由这两个联言支组成的联言命题。pq所以,p并且q如果肯定一个联言命题,则可以分别肯定其中的每一个联言支。p并且q所以,或者p并且q所以,q如果否定一个联言支,则可以否定包涵这个联言支的联言命题。并
11、非p所以,并非(p且q)选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p或者或者q只要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其为真;如果所有选言支都假,则为假。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要么p,要么要么q必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若有多个选言支同时为真(假),则其为假。相容选言命题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如果肯定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并且否定其中的一个选言支,则必须肯定其中的另一个选言支。p或者q非p所以,qp或者q非q所以,p或者肯定肯定式如果肯定一个选言支,则必须肯定包含这个选言支的任一选言命题。p所以,p或者q不相容选言命题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选言支,则必须肯定它的另一个选言支。要么p,要么q 或者 要么p,要么q非p 非
12、q所以,q 所以,p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选言支,则必须否定它的另一个选言支。要么p,要么q 或者 要么p,要么q p q所以,非q 所以,非p选言命题的判断(1)判断一个选言命题究竟是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看各个选言支是否能够同时为真 能同时为真的,是相容选言命题;否则,是不相容选言命题。(2)判断一个选言命题的真假:看各个选言支是否穷尽 如果一个选言命题穷尽了所有的选言支,则必真;假若选言支不穷尽,则有可能为假。假言命题(条件命题)表示条件的支命题表示结果的支命题前件后件断定前件和后件断定前件和后件之间的条件关系之间的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充
13、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如果P则则q逻辑性质: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真后件假的情况下,此命题才是假的或者非P或者q并非(P并且非q)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有效式如果p,那么qp所以,q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只有P,才,才q逻辑性质: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假后件真的情况下,它才是假的有效式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只有p,才qq所以,p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当且仅当当且仅当q逻辑性质:逻辑性质:当前件和后件同真或同假时,它为真;在
14、前后件不同真或者不同假时,它为假。P当且仅当qp所以,qP当且仅当q非p所以,非qP当且仅当qq所以,pP当且仅当q非q所以,非p有效式负命题并非并非P逻辑性质:逻辑性质:负命题的真值与原命题相反。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本身都可以被否定,否定后等值于另外的命题49第二章 命题逻辑真值真值联结词和真值形式联结词和真值形式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日常联结词的缺陷不精确负载了非逻辑内容例如例如 “或者”既可以在相容意义上用,也可以在不相容意义上使用例如例如
15、 联言命题除了表示各个支命题同时为真外,还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等真值联结词真值联结词真值联结词读作读作意义意义合取并且析取或者蕴涵如果,则等值当且仅当 否定并非二元联结词一元联结词为了表示符号间的结构关系,还需要一些辅助符号,如括号“(”,“)”D1 真值形式的定义任一命题变项p,q,r,s等是真值形式如果A是真值形式,则A是真值形式如果A和B是真值形式,则AB,AB,AB,AB是真值形式只有按以上方式形成的符号串是真值形式真值形式定义的说明p,q,r,p,qs,rs,pq,qs,(p)q)r)(sq)如:如:A A,B B,C C,它们代表用对象语言表述,它们代表用对象语言表述的任一真值
16、形式。的任一真值形式。A A,B B,C C可以是上面的可以是上面的任一公式。任一公式。对象语言符号p ,q q,r r,s s,元语言符号五种最基本的公式p否定式qs合取式rs析取式pq蕴涵式qs等值式联结词的结合力按下述秩序递减:,指派与赋值真值形式是由命题变项使用真值联结词逐步生成的。真值形式的真值命题变项的真值真值联结词的意义真值指派解释真值赋值基本联结词的真值表pqppqpqpqpq1101111100010001101110010010日常语言中复合命题的符号化日常语言中的简单命题日常语言中的联结词日常语言表达的推理命题变项真值联结词符号表达式例如:“如果主动坦白交代,则既往不咎。
17、如果不主动坦白交代,则将严惩不逮。”(p(pq)q)(p pr)r)58第二章 命题逻辑真值真值联结词和真值形式联结词和真值形式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真值形式的类型重言式一真值形式A是重言式,当且仅当,对于任一真值赋值,A恒恒取值为真真。矛盾式一真值形式A是矛盾式,当且仅当,对于任一真值赋值,A恒恒取值为假假。偶真式一真值形式A是偶真式,当且仅当,对于某些某些真值赋值A取值为真真,对于另一些另一些真值赋值A取值为假假。pp,(pp),pppp,(pq)(pq)q
18、(st)重言式的判定程序(1)程序的每一步都是由一套事先给定的规则明确规定好了的,该规则规定了第一步如何做,以及在某一步完成之后下一步又如何做;(2)该程序能够在有穷步内结束;(3)对于所判定的对象是否具有某性质,该程序给出唯一确定的结果。需要满足的要求:真值表方法归谬赋值法树形图方法真值表方法(1)找出该公式中所有不同的命题变项,并竖行列出它们之间所有可能的真值组合。(2)按照该公式的生成次序,由简单到复杂横行列出该公式的所有子公式,直至该公式本身。(3)按照上面给定的真值联结词的真值表,由命题变项的真值逐步计算出各个子公式的真值,直至该公式本身的真值。(pq)pqpq11100100pq(
19、pq)p(pq)pq111001101101重重言言式式常用重言式1 AA 14(AB)C)(BC)2 AA 15(AB)A)A 3(AA)16(AB)(ACB)4(AA)A 17(AB)(ACBC)5(AA)A18(AB)(ACBC)6 A(BA)19(A(BC)(ABC)7 A(AB)20(ABC)(A(BC)8 AAB21(AB)(CD)(ACBD)9(A(BC)(AB)(AC)22 AA 10(AB)(BC)(AC)23(AB)(BA)11(A(BC)(B(AC)24(AB)(BC)(AC)12(A(AB)B)25(AB)(CD)(AC)(BD)13(A(AC)(AC)归谬赋值法 若假
20、设假设A不是重言式不是重言式,即可以为假,然后按照联结词的真值表,逐步逆推出其中各个子公式应该取的真值,直至逆推出其中所含的命题变项的真值,看能否在子公式或命题变项上导致矛盾的赋值:必须对同一个子公式或命题变项既指派真又指派假。根据归谬法,从一个假设导致矛盾假设导致矛盾,而矛盾肯定不成立,因此原假设不成立,该公式不可能为假,恒为真,是重言式是重言式。基本原理归谬赋值法(1)写出所要判定的公式A;(2)在A的主联结词下写0;(3)按照联结词的真值表,由主联结词的真值逐步逆推出其中子公式的真值,在相应子公式下写1或者0,并按此办法依次进行下去。在一子公式下写1或者0,也就是在它的主联结词下写1或者
21、0;如果这个公式是命题变项,则在该变项下写1或者0。(4)检查赋值中是否出现矛盾。若出现矛盾,为醒目起见,在互相矛盾的赋值下面置一短横线。这表明该公式不可能为假,必定是重言式。若未出现矛盾,则表明该公式可以为假,不是重言式。(pqr)s)(s(p(qr)01001001011111011111 0重言式重言式复杂情形的处理AB0 AB1AB1AB1AB0 当不能根据待判定公式中的其他赋值确定A的赋值或B的赋值时,就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只有在每一种选择之下都导致赋值矛盾,该公式才是重言式;若在其中一种选择之下不导致赋值矛盾,则它可以为假,不是重言式。树形图方法(1)根据下列
22、规则绘制一个倒置的树形图倒置的树形图树形图方法(2)位于直线一端或直线之间的公式集称为“节点节点”。图中开端的节点称为“树根树根”。除树根外,每一节点都是从一个已有节点延伸出来的,并且以唯一的途径通向树根。在画图过程中,从树根到一个不再延伸的节点的通道,构成一个终止于该节点的“树枝树枝”。(3)如果某个节点上的某个公式已经应用了一次画图规则,则称该公式“被用过了被用过了”,在该公式的末尾画一勾,下面画图时不必再考虑该公式。(4)如果一个树枝上同时含有一个公式和它的否定公式,则称该树枝是“封闭的封闭的”,并在其枝梢处画一个叉号。对已封闭的树枝不再应用画图规则。(5)如果每个树枝的末端已经是命题变
23、项或命题变项的否定,不能再对该树枝上的任何公式使用任何画图规则,则称该树形图已经“终结终结”。判定方法:判定方法:A是重言式,当且仅当,A的树形图中每一个树枝都是封闭的。68第二章 命题逻辑真值真值联结词和真值形式联结词和真值形式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式及其判定方法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重言蕴涵式和重言等值式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日常联结词和复合命题重言蕴涵式 一个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可以用一个蕴涵式来表示该推理的形式,蕴涵式的前件是推理的各个前提的合取,其后件是推理的结论。如果一个推理形式只与只与联结词和复合命题相关,而不涉及不涉及各种非命题成分,如
24、主词、谓词、系词、量词;或个体词、谓词等等,那么,该推理形式是有有效效的,当且仅当,相应的蕴涵式是重言式当且仅当,相应的蕴涵式是重言式。常见重言蕴涵式1 AAB 15(BA)(AB)2 BBA 16(AB)(BC)(AC)3(AB)BA 17(AB)(AB)A 4(AB)AB 18(AB)(AB)A 5(AB)A 19(AB)(A B)B6(AB)B 20(AC)(BC)(AB)C 7 A(BAB)21(AB)(AC)(BC)A 8(AB)(AC)(ABC)22(AB)(CD)(AC)BD 9(AB)AB 23(AB)(CD)(BD)(AC)10(AB)BA 24(ABC)(A(BC)11(A
25、B)(AB)25(A(BC)(ABC)12(AB)(BA)26(ABC)(CA)B)13(AB)(BA)(AB)27(ABC)(CB)A)14(AB)(BA)28(AB)(BC)(C A)常见重言等值式1 ABBA 14(A(BB)(BB)2 ABBA 15(A(AB)(AB)3(AB)C)(A(BC)16(A(AB)(AB)4(AB)C)(A(BC)17(A)A 5(A(BC)(AB)(AC)18(AB)(AB)6(A(BC)(AB)(AC)19(AB)(AB)7(AA)A 20(AB)(AB)8(AA)A 21(AB)(AB)(AB)9(A(AB)A 31(AB)(AB)(AB)10(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