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课件·机械制造技术(下册)1.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套课件·机械制造技术(下册)1.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套 课件 机械制造 技术 下册
- 资源描述:
-
1、第第1章章 金属切削机床概论金属切削机床概论 1.1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1.2 普通车床 1.3 齿轮加工机床 1.4 其它机床1.1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1.1.1 机床的分类、技术规格和型号 1.1.2 机床的基本要求 1.1.3 机床的分析方法1.1.1 机床的分类、技术规格和型号 1.机床的分类 2.机床的技术规格 3.机床的型号1.机床的分类 机床分类的基本方法是,按照所用刀具、加工方法和加工对象的不同来划分。我国将机床分为十二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切断机床和其他机床。在每一类中又细分为若干组与若干型。其中
2、特种加工机床包括电加工机床、超声波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机床、水射流加工机床等;电加工机床又包括电火花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和电解加工机床。按照机床工艺范围大小(通用性程度),可以分为三类:(1)通用机床 (2)专门化机床 (3)专用机床 2.机床的技术规格 机床的技术规格是表示机床工作能力和尺寸大小的数据,一般包括下列参数:(1)主参数和第二主参数,(2)主要工作部件移动行程范围,(3)主运动、进给运动的变速范围及变速级数,快速运动速度;(4)主电动机功率和进给电动机功率,(5)机床的外形尺寸;(6)机床重量。3.机床的型号 我国机床的型号目前是按GB/T15375-1994
3、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编制的,该标准规定机床型号由若干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MG1432A的含义如下:机床类别代号:M 磨床 机床通用特性代号:G 高精密 机床组别代号:1 外圆磨床组 机床系别代号:4 万能外圆磨床系 主参数代号:32 最大磨削直径320mm 重大改进顺序号:A 第一次重大改进1.1.2 机床的基本要求 1.工作精度良好 2.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要高 3.噪声要小、传动效率要高 4.操作要安全方便 5.制造和维修方便1.1.3 机床的分析方法(1)了解机床的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机床适用于加工那些类型的零件和什么形状的表面,可加工零件的尺寸范围和能达到的加工精
4、度与表面质量;(2)根据机床可加工零件的形状与所用的刀具,分析机床需要哪些运动;(3)为了实现所需的运动,分析机床上必须具备哪些传动链、机构与部件;(4)了解机床的总体布局、主要部件的构造、机床的调整计算和操作使用。1.2 普通车床 1.2.1 普通车床的功能和运动 1.2.2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1.2.3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传动链 1.2.4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主要部件1.2.1 普通车床的功能和运动 使用单刃刀具以车削方法形成工件内、外回转表面为主要功能的机床,称为车床。1.加工表面 车床类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如内外圆柱表面、圆锥表面、成形回转表
5、面和回转体的端面等,有些车床还能加工螺纹面。2.所需运动1.2.2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1.组成部件 2.主要参数1.组成部件(1)主轴箱 (2)刀架 (3)尾座 (4)进给箱 (5)溜板箱 (6)床身 卧式车床 2.主要参数 普通车床的主参数是“床身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第二主参数是“最大工件长度”。1.2.3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传动链 1.传动系统图 2.主运动传动链 3.进给运动传动链1.传动系统图 机床的传动系统图是表示机床全部运动传动关系的示意图。2.主运动传动链(1)传动路线(2)主轴转速级数(3)主轴转速计算3.进给运动传动链 (1)传动链组成 (2)螺
6、纹进给传动链 (3)纵向横向进给传动链 (4)刀架的快速移动 CA6140型卧式车床传动系统图 CA6140型普通车床进给传动链组成框图1.2.4 CA6140型普通车床的主要部件 1.床头箱 2.进给箱 3.溜板箱1.床头箱(1)主轴组件(2)卸荷带轮(3)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4)变速操纵机构(5)主轴与卡盘的联接 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 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展开图 变速操纵机构1-拔叉;2-曲柄;3凸轮;4-轴;5-杠杆;6-拔叉卡盘或拔盘的安装 2.进给箱 CA6140型车床的进给箱内所有传动轴的轴心线都布置在一竖直平面内。3.溜板箱(1)四向操纵机构
7、(2)溜板快速运动与超越离合器(3)过载保险与安全离合器(4)开合螺母和互锁机构四向操纵机构 超越离合器 安全离合器工作原理 开合螺母和互锁机构 1.3齿轮加工机床 1.3.1 齿轮加工机床功能和运动 1.3.2 Y3150E滚齿机床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1.3.3 Y3150E滚齿机床的传动系统 1.3.4 Y3150E滚齿机床的主要结构1.3.1 齿轮加工机床功能和运动 1.加工机床分类与形成方法 2.滚齿的运动及运动联系1.加工机床分类与形成方法 齿轮加工机床的种类一般可以划分为圆柱齿轮加工机床和锥齿轮加工机床两大类。2.滚齿的运动及运动联系(1).齿形的形成及成形运动 (2).滚切直齿圆柱
8、齿轮的运动联系(3).滚切斜齿圆柱齿轮的运动联系 (4).滚切蜗轮的运动联系 滚齿原理 展成法加工齿轮 滚切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原理图 滚切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原理图 径向切入法滚切蜗轮 切向切入法滚切蜗轮 滚齿加工方法比较 1.3.2 Y3150E滚齿机床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1.组成部件 2.主要参数1.组成部件 Y3150E型滚齿机1-床身;2-立柱;3-刀架;4-主轴;5-后立柱;6-心轴;7-工作台2.主要参数 工件最大直径 500毫米 工件最大加工宽度 250毫米 工件最大模数 8毫米 工件最小齿数 Z最小=5 K滚刀头数 滚刀主轴转数 40,50,63,80,100,125,160,200
9、,250转/分 刀架轴向进给量 0.4,0.56,0.63,0.87,1,1.16,1.41,1.6,1.8,2.5,2.9,4 毫米工件每转 机床轮廓尺寸(长度宽度高度)243912721770(毫米)机床重量 约3450公斤1.3.3 Y3150E滚齿机床的传动系统 1.主运动传动链 2.展成传动链 3.差动传动链 4.轴向进给传动链 5.空行程传动链 Y3150E型滚齿机传动系统图 1.3.4 Y3150E滚齿机床的主要结构 1.合成机构 2.刀具主轴Y3150E型滚齿机合成机构立体图 Y3150E型滚齿机合成机构传动简图 Y3150E型滚齿机的滚刀箱及刀具主轴 1.4 其它机床 1.4
10、.1 铣床 1.4.2 镗床 1.4.3 钻床 1.4.4 磨床 1.4.5 组合机床 1.4.6 直线运动机床 1.4.7 数控机床1.4.1 铣床 1.工艺范围 2.主要类型 3.卧式铣床铣床加工的典型表面 卧式铣床外形图 1.4.2 镗床 1.工艺范围 2.主要类型 3.卧式镗床卧式镗床的主要加工方法 卧式镗床 1.4.3 钻床 1.工艺范围 2.主要类型 3.Z3040型摇臂钻床钻床加工方法 Z3040型摇臂钻床传动系统 1.4.4 磨床 1.工艺范围 2.主要类型 3.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外形图 1.4.5 组合机床 1.工艺范围 2.主要类型 3.组
11、合机床的主要部件设计的特点组合机床的几种类型 1.4.6 直线运动机床 1.主要类型牛头刨床 插床 1.4.7 数控机床 1.数控机床的特点 2.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范围1.数控机床的特点(1)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 (2)柔性高 (3)加工形状复杂的工件比较方便 (4)自动化程度高 (5)生产效率较高 (6)具有刀具寿命管理功能 (7)具有通信功能 2.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 数控装置原理图 3.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范围(1)数控车床(2)数控铣床 (3)多轴数控铣床(4)加工中心(5)车削中心多轴数控铣床 立式加工中心 第2章 机床总体方案设
12、计 2.1 概述 22 机床总体方案设计2.1 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机床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1.3 设计步骤2.1.1 基本概念 1机床精度 2 机床性能1机床精度(1)几何精度 (2)传动精度 (3)运动精度 (4)定位精度 (5)工作精度 2 机床性能 (1)刚度 (2)抗振能力 (3)噪声 (4)热变形 2.1.2 机床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 工艺范围 2 刚度 3加工精度 4 便于操作、观察与调整 5 噪声 6 标准化与模块化 8 开放性 9 生产率和自动化 10 成本 11 可靠性 12 造型与色彩普通车床的模块化设计 2.1.3 设计步骤 1 主
13、要技术指标设计 2 总体方案设计 3 总体方案综合评价与选择 4 总体方案的设计修改或优化 5 详细设计 6 机床整机综合评价1 主要技术指标设计(1)用途 (2)生产率 (3)性能指标 (4)主要参数 (5)驱动方式 (6)成本及生产周期 2 总体方案设计 总体方案设计包括:(1)运动功能设计 (2)基本参数设计 (3)传动系统设计 (4)总体结构布局设计 (5)控制系统设计 22 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2.2.1 机床工艺方案拟定 2.2.2 机床运动方案拟定 2.2.3 机床的总体布局方案设计 2.2.4 主要技术参数设计2.2.1 机床工艺方案拟定 机床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加工方法、
14、刀具类型、工件的工艺基准及夹压方式等。2.2.2 机床运动方案拟定 1 机床运动类型的确定 2 机床运动的分配 3 机床传动形式选择2.2.3 机床的总体布局方案设计 1 机床的基本型式 2 几何运动功能分配设计 3 机床性能对布局的影响 4 机床的联系尺寸 铣床的几种布局形式 2.2.4 主要技术参数设计 1 主参数和尺寸参数 2 运动参数 3 动力参数的确定第第3章章 机床传动系统机床传动系统 3.1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3.2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3.1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3.1.1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3.1.2 有级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 3.1.3 分级变速传动系统的
15、几种特殊变速方式 3.1.4 齿轮齿数的确定及轴向布置 3.1.5 主传动无级变速系统 3.1.6 主传动系统计算转速3.1.1 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满足机床使用性能要求 (2)满足机床传递动力要求 (3)满足机床工作性能的要求 (4)满足产品设计经济性的要求 (5)调整维修方便,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和装配 1.主传动系统方案确定(1)传动布局选择(2)变速方式选择机械无级变速器 液压无级变速器 电气无级调速(3)开停方式选择锥式和片式摩擦离合器 齿轮式和牙嵌式离合器(4)制动方式选择 闸带式制动器 闸瓦式制动器 片式摩擦制动器(5)换向方式选择 3.1.2 有级变速传
16、动系统的设计 1.转速图 2.结构式和结构网 3.转速图的拟定1.转速图12级主传动系统图 12级主传动系统转速图 2.结构式和结构网(a)对称分布;(b)不对称分布结构网 3.转速图的拟定转速图拟定 12=312326的转速图 3.1.3 分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几种特殊变速方式 1.交换齿轮变速 2.采用多速电动机的变速传动系统 3.具有双公比的变速传动系统 4.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 5.采用公用齿轮的传动系统CA7620液压半自动车床主传动系统 采用双速电机对机械传动组的影响 Z3040型摇手臂钻床主传动系统 背轮机构 有单公用齿轮的龙门铣床主传动系统 3.1.4 齿轮齿数的确定及轴向布置
17、1.确定齿轮齿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2.变速组内齿轮齿数的确定 3.齿轮在轴上的布置滑移齿轮轴向排列长度三轴四速的几种排列方式 3.1.5 主传动无级变速系统 1.采用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主传动系统 2.采用无级调速电动机的主传动系统采用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网 三种不同方案的功率特性 3.1.6 主传动系统计算转速 1.主轴计算转速确定 2.其他传动件计算转速确定TND360型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a)主传动系统图;(b)主轴功率转矩特性图 主轴计算转速(a)转速图;(b)主轴功率转矩特性图3.2 机床进给传动系统设计 3.2.1 进给传动系统类型及设计要点 3.2.2 进给传动系统传动精度 3.2.3 数
18、控机床伺服进给传动系统类型 3.2.4 进给伺服电动机选择 3.2.5 伺服进给系统性能分析3.2.1 进给传动系统类型及设计要点 1.进给传动的类型及组成 2.进给传动系统设计要点1.进给传动的类型及组成(1)动力源 (2)变速机构 (3)换向机构 (4)运动分配机构 (5)过载保险机构 (6)运动转换机构 (7)快速传动机构 2.进给传动系统设计要点(1)速度低、功耗小、恒转矩传动 (2)计算转速 具有快速运动的进给系统,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或计算速度)取在最大快速运动时的转速(或速度)。对于中型机床,若进给运动方向的切削分力大于该方向的摩擦力,则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或速度)由该机床在最大切削
19、力工作时所使用的最大进给速度来决定,一般为机床规定的最大进给速度的1/21/3。对于大型机床和精密或高精密级机床,若进给运动方向的摩擦力大于该方向的切削分力,则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或速度)由最大进给速度来决定。(3)变速系统的传动副要“前少后多”、降速要“前快后慢”、传动线要“前疏后密”。3.2.2 进给传动系统传动精度 1.误差来源 2.误差传递规律3.2.3 数控机床伺服进给传动系统类型 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系统按有无检测反馈装置可分为开环、闭环和半闭环系统。(1)开环系统 (2)闭环系统 (3)半闭环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 半闭环控制系统 3.2.4 进给伺服电动机选择 1.步进电动机 2.直流
20、伺服电动机 3.交流伺服电动机 4.直线伺服电动机3.2.5 伺服进给系统性能分析 1.开环和半闭环系统的定位误差 2.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3.系统跟随误差对轮廓加工误差的影响系统增益对拐角加工的影响 第第4章章 金属切削机床典型零部件金属切削机床典型零部件 4.1 主轴组件 4.2 机床导轨 4.3 传动装置 4.4 支承件 4.5 其他装置4.1 主轴组件 4.1.1 对主轴组件的基本要求 4.1.2.主轴组件的传动 4.1.3 主轴轴承的选择 4.1.4 主轴的结构 4.1.5 主轴组件的典型结构4.1.1 对主轴组件的基本要求 1.转速 2.回转精度 3.静刚度 4.动刚度 5.热稳定
21、6.使用寿命 7其他1.转速 主轴的转速范围是根据机床所要求的切削速度及工件或刀具的尺寸确定的,可根据各类机床不同的实际工作状况来确定其主轴的计算转速。为满足主轴转速范围的要求,除主传动系统必须保证之外,对主轴组件而言,主要应考虑选择适当的轴承及润滑方式,以满足速度、尤其是高速时的适应性。2.回转精度 当主轴作回转运动时,线速度为零的点的连线称为主轴的回转中心。回转中心线的空间位置在理想状态下应当固定不变。而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回转中心线的空间位置每一瞬间都在变化,这些瞬时回转中心线的平均位置称为理想回转中心线。瞬时回转中心线相对于理想回转中心线在空间的位置距离,就是主轴的回转误差,而
22、回转误差的范围,就是主轴的回转精度。3.静刚度 静刚度是指弹性体承受的静态外力或转矩(交变频率低于0.167 Hz)的增量与其作用下弹性体受力处所产生的位移或转角的增量之比,即产生单位变形量所需静载荷的大小。影响主轴组件静刚度的因素主要是:主轴的结构形状;主轴前后轴承之间的距离;主轴前端的悬伸量;传动件的布置形式;轴承的刚度;主轴组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等等。要提高主轴组件的静刚度,必须在设计时对上述因素进行选择和计算。4.动刚度 主轴组件不但要具有一定的静刚度,而且要具有足够的抑制各种干扰力引起振动的能力抗振力。抗振力用动刚度Kd来衡量。5.热稳定(1)温升和热变形 轴系的典型区域温度与环境温度
23、之差为温升。轴系组件运行时,各相对运动部件产生的摩擦热、搅油所产生的热量和工作区产生的热量以及周围环境的辐射热等都要使主轴的温度升高,温升使主轴组件的形状和位置发生畸变,即热变形。(2)热位移 热变形使主轴工作端截面形心相对固定坐标产生的位移称为热线位移。6.使用寿命 主轴组件的寿命主要指在使用期限内(一般为大修期),主轴组件的工作不应失去其设计时所规定的精度性能。精度保持性越好,寿命越长。影响精度的主要原因是磨损。提高主轴组件的耐磨性的具体措施有:正确选择主轴的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提高其定位面、轴颈等处的硬度;主轴的前后支承应尽可能同心;注意主轴轴承的润滑,润滑油应严格过滤;同时,注意主轴组
24、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调整量。7其他 主轴组件除应保证上述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主轴组件的定位要可靠,主轴在受力作用下,应有可靠的径向和轴向定位,使主轴在工作时所受到力通过轴承可靠地传至箱体等基础零件上去。(2)主轴前端结构应保证工件或刀具装夹可靠,并有足够的定位精度。(3)结构工艺性好,在保证好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到好造、好装、好拆及好修、并尽可能降低主轴组件的成本。4.1.2.主轴组件的传动 1.传动方式 2.主轴部件的支承数目 3主轴传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1.传动方式(1)齿轮传动 (2)带传动(3)电机直接传动2.主轴部件的支承数目 多数机床的主轴采用前、后两个支承。这种方式
25、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容易保证精度。为提高主轴部件的刚度,前后支承应消除间隙或预紧。为提高刚度和抗振性,有的机床主轴采用三个支承。三支承方式对三支承孔的同心度要求较高,制造装配较复杂。主支承也应消除间隙或预紧,“辅”支承则应保留一定的径向游隙或选用较大游隙的轴承。由于三个轴颈和箱体上三个孔不可能绝对同轴,因此不能三个轴承都预紧,以免发生干涉,恶化主轴的工作性能,使空载功率大幅度上升和轴承温升过高。3主轴传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 机床主轴一般都由皮带或齿轮传动。(1)传动件的位置 皮带传动装置大多装在主轴的尾部,以防止皮带沾油和便于皮带更换。(2)传动力的位置和方向 合理布置传动件的轴向和径向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