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安徽中考语文学复习课件专题五 记叙文阅读.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352062
  • 上传时间:2020-03-11
  • 格式:PPTX
  • 页数:355
  • 大小:1.4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安徽中考语文学复习课件专题五 记叙文阅读.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 语文 课件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A组 安徽中考题组,一、(2019安徽,4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2分) 访 梅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 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 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 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 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

    2、出外作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 呢?我们很有几分( ),更有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 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 看,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的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

    3、艳艳的果子,铁 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北边,往日里,那是个大草坝,上面有着青茵茵的草,草里长着花,黄的,红的,紫的,蓝的。可如 今,雪埋得平平的,什么也没有了。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是一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 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 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 ),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

    4、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汽,蒸汽是什么,蒸汽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 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 )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 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 呢。”,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

    5、辜负 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吃惊 狐疑 疑惑,B.狐疑 吃惊 疑惑 C.疑惑 狐疑 吃惊 D.疑惑 吃惊 狐疑 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 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 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 画作单调 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4分) (1)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2)我们都哑然笑了。,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1)舅

    6、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分) (2)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分) 5.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6分),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做这道题时,首先要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然后结合句子的语言环境来进行选择。“吃惊”的意思是受惊,感到惊讶;“狐疑”的意思是怀疑;“疑 惑”的意思是心里不明白,困惑。第一处根据原文“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可知,此时我们心里 充满了困惑,所以用“疑惑”;第二处根据原文“他竟已画了四张画

    7、”可知,我们本以为没有什么东西可画, 可舅爷出乎意料地画了四张,我们非常惊讶,所以用“吃惊”;第三处,当舅爷说,白色是最美的色彩时,我们 表示“怀疑”,不相信,所以用“狐疑”,故选D。 2.答案 翻看舅爷的画集,我们不佩服 帮舅爷寻作画色彩无果,我们后悔 (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 可),解析 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题干已提供了三个情节,作答时可以根据这些找到所要填 写内容的答题区域,然后仿照已给的内容、形式来概括。第一空的答题区域为第二自然段,第二段写的是 我们认为舅爷的画太简单,不太佩服他。第二空的答题区域为第四到第十段,这几段写的是我们想帮舅爷 找一点能画的色彩,可找不到

    8、,心里很后悔。据此概括即可。,3.答案 (1)对舅爷的画不佩服,有些不以为意。 (2)为我们的无知而不好意思,感到惭愧。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义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第(1)句中的 “笑”前有修饰词“嗤”,含有讥笑的意思。联系上文“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 小鱼”及下文“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的叙述可知,此处的“笑”指看不上舅爷的画,对他的画不佩 服。第(2)句中的“笑”是“哑然”地笑,“哑然”形容惊异得说不出话来。面对舅爷的一番话,联系自己 对舅爷的画的偏见,我们为自己的无知而不好意思,感到惭愧。,方法

    9、指导 怎样理解词语含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思考:(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字面义;(2)理解词语在文中派生出的 新义;(3)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特定指代义;(4)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特殊隐含义;(5)理解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品味 词语含义需要我们对词语的本义烂熟于心,要结合语言环境,根据文意来理解。 4.答案 (1)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写出了舅爷作画前的用心、专注和反复斟酌。 (2)“瘫”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却无果的沮丧与失望。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题目中已注明了赏析的角度。(1)题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赏析,人 物描写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10、。本句由“拣”“坐”“看”等动词可以判 定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从“眯缝”着眼睛可以判定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这几个词都是写舅爷在画画之 前的准备工作,体现了他认真细致的态度。(2)“瘫”在这里是“卧坐”的意思,上文中写到我们四处寻找 色彩而无果,“瘫”字突出了我们内心的沮丧、失望。,5.答案 对生活要充满热情,要有好奇心;要关注表面看来“简单”的事物,体会其中的内涵;要努力 地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把握生命本真的意义。(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文中“我”对舅爷的画作不理解,对舅爷眼中的美视而不见,听了舅爷的一番话之后,“我”感到 “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要避免

    11、这种情况,就可以从舅爷的言行中找答案。 舅爷作画看似简单,实际上饱含心血和深意,由此可概括“要关注表面看来简单的事物,体会其中的内 涵”;由舅爷的话“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可概括出“要努力地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 把握生命本真的意义”;由舅爷作画前仔细观察可概括出“对生活要充满热情,要有好奇心”。,二、(2018安徽,10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1分) 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 电报呀” “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但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 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

    12、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笔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 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的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 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那些藏身的孩 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叭”地将罐儿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一边要捉人,一边还 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歪儿! 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 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他妈妈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残疾的儿子,取名叫“弯儿”。

    13、我们每天都能听 到她呼唤儿子的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 分吃亏。可他太热爱这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好踢,要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 不带他玩了呢! 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 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叭”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 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

    14、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脱了轨的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 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冲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 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 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地上,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 家。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 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

    15、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 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 招手,叫他来玩儿。 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地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 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作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 一棵大槐树后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 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

    16、在一起,屏住呼吸,互相都能感到对方急促的心跳,这 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的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 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3分) ( )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 B.乙 C.丙 D.丁,2.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4分) (1)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2)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3.第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在

    17、内容上的作用是 。(4分) 4.第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5.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4分),二、 1.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人物情感变化的理解能力。需要归位的句子是一个表达明确情 感的心理描写的句子,表达的是深深的愧疚之情。文章叙述了一群男孩子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身体瘦 弱有缺陷的歪儿老是被大家捉弄,最终伤心哭泣而被妈妈责骂,他的妈妈禁止他与伙伴们继续玩耍。但当 歪儿看到伙伴们游戏中因少了自家的铁罐而快乐减少时,不计前嫌地将铁罐从窗口扔了下来,希望伙伴们 开心游戏。此时,“我”的内心应该是自责的,对之前捉弄

    18、歪儿感到愧疚。通过内容、情节、情感的梳理, 我们就能确定“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这句话应该放在丁处。 2.答案 (1)运用夸张(或比拟)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想去玩游戏的急切心情。 (2)运用反复(或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歪儿对游戏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之情。 (共4分。手法、效果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词语的品赏能力。词语品赏类题目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一个难点,解答时, 需要关注具体的词句,关注需要品赏词语的本义、语境义,在句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作者的情感。基本 上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词义或者使用的修辞、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内容分析词语具体的表达效果

    19、;,第三步,分析词语表达的情感。 3.答案 承上启下 突显了大家对歪儿回来的释然和惊喜之情(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特殊语段作用的能力。理解语段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写法和内容三个方面分析。 语段在文中所处位置不同,作用往往也不同。文中段通常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单独成段,则有强调内容的作 用。 答题技巧 分析语段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语段作用有两条思路:一是看语段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也有所不同;二是选好分析角度,一般而言, 可以从结构、写法、内容三个角度去分析作用。 4.答案 大家对歪儿由捉弄、讥笑到关爱、保护;歪儿由孤独、痛苦到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满足。 (共6分。每

    20、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特定情节的概括能力。这类概括题,作答时首先需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锁定有效信息 范围,按题目要求提炼相关信息。通过阅读,明确发生变化的有歪儿和“我们”,变化的表现从文段找到相 关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方法技巧 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 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5.答案 (示例1)歪儿(或“我和歪儿”);“歪儿”和“我”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示例2)踢罐电报;踢罐电 报游戏是文章的线索(中心事件)。(示例3)光亮的眼睛;友谊让歪儿的眼睛像晨星一样光亮

    21、,又美又动人。 (共4分。标题、理由各2分。切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给文章拟标题,并要求说明理由。这类题目换个思路来解决,效果会更好。首先,明确文章文体 记叙文。其次,分析记叙文常见标题的类型,包括:(1)以贯穿文章的线索为标题;(2)以写作对象为标题;(3)以 文章中心为标题;(4)以主要情节为标题。最后,选择最合适的角度拟题。,三、(2017安徽,10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1分) 扁担的一生 范宇 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 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

    22、在挑起一个家庭重 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 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 有几分便来自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亲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 蚂蚁搬家一样,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 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脱口而出扁担。 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

    23、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火烤之后,用外力将 之略微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这根扁担挑起来很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 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 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 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 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

    24、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 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 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 天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六 十余岁了,还在田

    25、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 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固守的农人还 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两段横线处,第段应填( ),第段应填( )。(4分)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2.阅读文章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4分) 上好的木材 渐弯的扁担 3.

    26、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3分)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 1.答案 B A 解析 第段空出句为本段首句,而本段描述的是家人辛勤劳作,生活日渐好转的历程,与B句中的“我 的家”对应。A句独句成段,承上启下,转入对扁担一生的追述。 2.答案 笔直的扁担(或“不屈的扁担”) 落寞的扁担(或“无奈的扁担”“孤单的扁担”) 解析 题干明确了答题区间为段,对应已知信息,进行文本阅读。“上好的木材”出现在第段, “渐弯的扁担”出现在第段,阅读这之间的区域,父亲

    27、发现“上好的木材”之后,舅舅将其“变成了一根 笔直的扁担”,所以第一空应填“笔直的扁担”。第段叙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逐渐败落的现实,而 此段中的扁担,自然而然地渲染上“落寞”“无奈”“孤独”等情绪化色彩。故第二空可填“落寞的扁 担”“无奈的扁担”或“孤单的扁担”。 3.答案 将扁担人格化,叙述亲切自然,蕴含作者对扁担的深厚情感。 解析 “扁担”本为物品,文中多次用“她”进行称呼,将扁担人格化;同时,文中使用“有骨气”“坚硬的 心被融化”等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抒发了作者对扁担深沉的赞美与敬意。,知识拓展 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叙述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这

    28、种以亲历者的眼 光去观察和叙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在一般的记叙文中,“我”即作者本人, “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 用。 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首先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其次是使小说情境显 得更为真切,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其他人物的思 想。 第二人称,作者用“你”“你们”来叙述,如同作者在和读者对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读起来给人一种亲 切感,便于直接抒发感情。第二人称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但偶尔也有人用第二人称来抒情或议论。 第三

    29、人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它不受时 空的限制,能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作者置身事外,叙述一切想要叙述的事件,可以用更客观 的眼光来看待、讲述故事,让读者有更大的思考空间去冷静地分析事物。缺点:不如第一人称亲切自然。,4.答案 对农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感到无奈。 对农人坚守村庄的执着精神深怀敬意。 解析 分析句子中蕴含的情感,离不开对重点词语的品析。本句中,“却”“始终”饱含着农人深深的无 奈,“仍然”“坚信”“只要就”“一定”传达出农人坚忍的信念与执着的精神。作者对农人的 这种精神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疑难突破 如何理解句子中蕴含的

    30、作者的情感 首先,探究句中关键词。关键词,是指在句子中起核心作用的词语,通过咀嚼品味、替换删除关键词语等方 法来感受该词的作用。 其次,联系句子在文本中的位置进行分析。如果是总领句,理解时就从它的下文去搜索相关内容;如果是总 结句,就向上回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如果是过渡句,就要根据上下文段的内容,理解其含意。 最后,联系全文的主旨进行分析。文章的主旨常通过修辞句、抒情句、含意深远的句子来点明、深化。这 样的句子常常言在此而意在彼,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多咀嚼这样的句子,往往对理解作者在句中蕴含的情 感有帮助。,5.答案 扁担是农具,担负着农人家庭生活的重担。 扁担是农人的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

    31、的历史和期盼。 扁担的一生是农人的一生,与农人、村庄的命运相始终。 解析 题干中的“丰富”一词,暗示“扁担”的内涵不止一个。文章明写吃苦耐劳、作用重大的“扁 担”,实际上写辛苦劳作、坚忍执着的中国农民。他们曾用自己的双手,凭借汗水与信念改善了生活,却在 城市化的进程中困顿、迷茫。作者讴歌了质朴、辛勤的中国农民,讴歌了他们对乡土的热爱与坚守的精 神,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中国农民及农村命运的深思。回答时,要紧扣“扁担”的物象,先回答扁担作为农具 的具体意义,再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逐步上升到人物的精神层面。,疑难突破 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物象的内涵 文学作品中的物象指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感情的生动

    32、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证与依据, 正如短文中的“扁担”。 物象的内涵指的是物象的深层意义,指象征义、指代义、双关义、主题义等。我们对物象内涵的理解,可 以从下面四个角度思考:考虑相关的人物,考虑相关的情节,考虑相关的环境,考虑有无揭示内涵的提示语。 以上文为例,文章以“扁担”为线索,写了相关的人物父亲、大伯、乡亲们;写了相关的情节,凭借肩挑 劳作,使农村由贫穷走向富裕,但好景不长;写了相关的环境,农村由昔日的生机勃勃变成如今的衰败冷落;文 中有揭示内涵的提示句段,如首段与末尾段。 结合上述几点进行思考,答题时首先答出物象的基本含义,再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紧扣主旨拟写答案。,四、(

    33、2016安徽,59)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23分)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 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 有词地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 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 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

    34、来幼 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 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 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 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 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

    35、 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 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 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 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 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 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

    36、,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 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 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37、 B.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4分),四、 1.答案 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 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梳理。表格的呈现方式降低了题目难度。从文章中筛选出女儿在不同年龄 对奶奶的不同态度。女儿五岁那年,她对“我”

    38、说:“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的奶奶一点都 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女儿九岁那年,在三个男孩欺负奶奶时,她“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 着奶奶”。对以上信息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 D 这三个词语表现的是“女儿”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状态下的心理感受。女儿五岁时向 “我”提出想要换奶奶的要求,此时她的心理状态是怯怯地;当她的要求被妈妈反驳后,她的心情一定是失 望地;当她因为奶奶而在学校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时,她的感觉是愤愤地。因此选D。 3.答案 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 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

    39、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解析 该句属于环境描写,它不仅仅是写当时的天气状况,更反映了人物的心情。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后 者。 女儿的话是有言外之意的,玩游戏的目的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快乐,而不在于能否钓到蝴蝶。 4.答案 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女有方, 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 解析 文中的“我”作为儿媳,心地善良,不嫌弃患精神疾病的婆婆,体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传统; 作为母亲,当女儿因为年龄小不懂事或是在外面受了气而对奶奶表示不满时,“我”耐心引导教育,教女有 方,体现出中华民族“爱幼”的优良传统。,5.答案 (示例)成长需要时间。

    40、成长过程是曲折的。 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 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 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 成长需要引导呵护。 解析 一个人的成长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文中的女儿在妈妈的耐心教育下,对患精神疾病的奶奶的情感态 度有非常明显的变化,由最初的想换奶奶,看不起奶奶,到后来挺身而出保护奶奶,与奶奶做游戏,关爱奶奶。 这个故事能够引起我们多方面的思考,比如“成长”的曲折性方面、时间性方面、师长的引导方面等。 评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多元思维的能力,答案不唯一。可围绕文章的主旨和内容,从多个方 面去思考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难度较大。,五、(2015安徽,1014)阅读下文,回

    41、答问题。(22分) 槐 花 季羡林 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 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 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注的香气中,但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 惯了。 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 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什么奇迹呀?” “你们这

    42、样的花树。”,“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 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得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 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 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

    43、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 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 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 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 绿水仿佛更绿了

    44、,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 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 氤氲(yn y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文章 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6分) 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3分) ( )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3.第 段画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3分)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45、 5.“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4分),五、 1.答案 (6分)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或: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引 起我对槐花的注意。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慨叹,印度朋友迷惑不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 段分层并简要概括事件内容的能力。第段中“有一年”“北大校园”和 第段中“我忽然想到”“在印度”,这些文字可以帮助划分段落层次。另外,概括事件时写出人物、人 物对花的态度即可。 2.答案 B A处侧重写的是印度朋友的发现。B处则侧重强调“我”听了印度朋友的话,开始仔细观 察槐花。C处写印度朋友不理解“我”对木棉花的称赞

    46、。D处则是“我”转变观念后产生的神奇效 果。题干中的语句“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则侧重说明“我”观察槐花 后的新发现。结合上下文内容可知,此句所强调的与B处内容一致。 3.答案 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解析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这一句中强调“这种习惯”需要改变,结合前文提 到的“一个经验”,不难发现“这种习惯”是指“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4.答案 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飘拂、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 繁花时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物描写方

    47、法的掌握情况。“吸了吸”“抬”“看了看”“瞪”这些动词写出 了印度朋友仔细地闻槐花清香并认真地观看满树繁花景象的情形。“猛然”“又大又圆”则写出了他惊 诧的表情。 5.答案 (4分)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观察;对自己看惯了的东西,要用欣赏的眼光(或 “新的眼光”)看待。 解析 结合第 段来看,产生“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的原因是作者“不再熟 视无睹”,而是尽情地、用心地欣赏槐花,周围的一切都有了无限生气。还要结合第 段“一定要同客观 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而且对自己看惯了的东西应该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等来 回答。,B组 20152019

    48、年全国中考题组,一、(2019福建,10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2分) 火车上的见闻 许 锋 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今 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 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一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很 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摇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个 壮小伙儿眼尖手快

    49、,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人 不见了。 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仨,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还在赶 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就要 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挡 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 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 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安徽中考语文学复习课件专题五 记叙文阅读.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2062.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