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课件: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课件: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同步 课件 近代 以来 中国 官员 选拔 管理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现代公务员制度与科举制度有何关系?为什么现代很多人会争相报考公务员?学习目标素养考向概念聚焦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知识要点2从历史解释角度了解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因素对选官制度的影响3从家国情怀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科举制的废除、晚清的选官制度;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民国时期的考试与甄别;新中国的干部制度与公务员考试11898年年31913年初年初41933年年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公务员任用法21905年年废除科举,学堂选官
2、2006年年1月,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法51949年年干部制度62005年年公务员制度文官考试制度时间轴01晚 清 选 官 制 度 的 变 革【探究】阅读教材,归纳科举制度被废的原因材料三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3、材料二 自洋务新政以来,为了适应形式的需要,洋务派引进了大量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大批精通洋务的各种新式人才。这实际上已对只培植官僚的传统教育目标造成冲击。晚清科举革废进程中政学关系的变化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科举制积弊已久,难以适应新的时代条件洋务运动引进西学,培养新式人才对传统教育目标的冲击便于推行新政,培养人才,开通民智,维护清王朝自身的统治隋朝唐朝宋朝明朝 创立发展 完善 鼎盛1905 科举废除晚清1.背景:科举制度的一生元朝 中断科举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政治:鸦片战争后
4、,列强发动系列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经济:洋务运动的开展;思想:西学的传播;科举制度自身日趋保守,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时代背景2.演 变 过 程p 思考 1905年废除科举后学校职能有何变化?科举选官制度 戊戌变法1898年 加设经济特科;废八股 改试策论 晚清新政1905年 光绪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折停止科举学堂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晚清新政1901年 学堂选官制度开始建立1904年 学堂选官制度正式确立 标志: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该章程统一学制1904年 留学毕业生选官制确立1905年 废科举后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高等小学堂毕 业 者 给 予相 应 科 举
5、出身 授予相应官职留学毕业生考 试 合 格 给予 相 应 科 举出 身 分 配 相应官职 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近代中国第一部全国统一施行的学制现代教育建立的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确立标志p 变化:1901-1905育人1906年后育人选才合二为一【探究】结合图表,提炼晚清官员选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时间 事件1898 1901 新政开始后 190419051906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进行官制改革;对选官制度进行部分更新,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
6、度由此正式形成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立停科举制之奏,科举制度废除责成各督抚严饬府、厅、州、县,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内容:四书五经经时济变形式:科举选官学堂、留学毕业生选官目的:选拔官吏育人、取才合于一途当中国社会进入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科举制恰恰成了新旧经济、政治、文化三对矛盾的焦点,因而成了社会转型的一个综合性障碍。到戊戌维新至清末新政的几年里,在舆论频频抨击、权臣屡屡奏请之下,经朝廷进退反复、踌躇再三,这项制度终于被一纸诏书彻底注销。1905年9月2日清廷颁诏,谕令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从隋朝以来绵延了1300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至此被划
7、上了句号。科举制落后的不是选拔形式,而是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考试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新式学堂以培养当前和未来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为主,课程包括古典文学、伦理学、历史、英语、地理、生物、自然、数学、化学、物理等。到1909年,全国学堂增至5.9万所,在校生162万余人。近代钢铁厂外籍教师上课女子学堂 钱穆在某篇文章中谈到:“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科举制)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3.影响:助于培养近代人才,推动现代化建设。改革完善扩大了国家职能,在此方面缩短了中国同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为后来的文官设
8、置提供了借鉴 选拔标准不明确,造成政治腐败、动荡。1872年赴美留学幼童年赴美留学幼童【典例研析】(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人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这些做法A表明新政以教育改革为主B彻底否定了吏部选官标准C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D颠覆了清政府的用人制度【答案】C【详解】由材料“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可知,清政府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选拔方式,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
9、容,推动了教育的进步,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C项正确;清末新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显示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了吏部选官标准,也不是清政府用人制度的颠覆性变革,排除B项、D项。故选C项。【典例研析】(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19世纪下半叶,在清政府的倡导、默许下,捐纳入仕成为一种常态。“内则京捐局,外则甘捐、皖捐、黔捐等,设局遍各行省”,捐纳人持有的“原籍地方官查具清白册”可由诸省捐局授权的金融机构代办,“实官执照”由省捐局签发。这表明当时A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B官僚政治体制面临危机C列强入侵制约官僚选任 D选官用人体制灵活高效【答案
10、】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承认了地方捐纳的合法性,捐纳下的地方官吏选拔、升降不再受中央而为各省捐局把控,这实际上为地方权力的膨胀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传统的中央任免官吏的官僚政治体制遭到破坏,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排除A项;捐纳制度的推行是各种因素导致的,不仅仅是列强入侵,排除C项;捐纳制度会导致政府在人事政治领域调控的失效,甚至出现地方机构和官吏尾大不掉的局面,“灵活高效”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典例研析】(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清政府的这一举措课程 修身读经
11、讲经中国文学外语 历史 地理几何代数理化植物动物困画 体操 合计课时 545193611112088410177A说明传统教育已被近代教育取代B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C表明了近代教育确立了主导地位D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得,这是清朝后期制定的教学章程,其中规定了要学习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传统教育已经被近代教育所取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近代教育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近代中国并不是殖民地,也体现不出“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排除D项。故选B项。02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期望能根据这种办法
12、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人才,使优秀人士掌管国家,美国等国家只是将考选制度应用于下级的官吏,且考试之权仍然在行政部之下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了独立机关方得妥当.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需设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是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孙中山全集中国历代考试制度不但合乎平民政治,且超过现代之民主政治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用。孙中山【探究】阅读材料,归纳孙中山的文官选考试思想吸收科举制度的有益成分设置独立机关进行管理需经考试选拔人才,核定资格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1912.4)(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
13、思想。积极: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局限:当时未能真正实施。(2)措施:在官员选拔方面,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考试权独立)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人事权独立)(3)意义:孙中山孙中山“五权五权”即立法、行政、即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司法、考试、监察发端与奠基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内容考试: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即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文官考试由
14、政事堂铨叙局负责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影响:积极:积极:促进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局限:局限:受北洋政府性质的制约和影响。2、北洋政府时期(1912.41928)形成与确立建立依据内容评价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法律、制度规定严密,考试内容趋于现代化。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
15、府时期(1927-1949年)年)-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特点对一般在职人员,也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中西合璧,古今结合;考试选拔以立法形式确立确立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更开放、更平等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1929年公布第一部考试法,确立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发展与成熟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