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519986
  • 上传时间:2022-09-1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5.8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 新教材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 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菏泽郓城开学考试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22022山东泰安宁阳一中月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历史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孔子说,夏商周三代之间是“相递损益”的关系。这说明()A方邦联盟是当时华夏政治的共同体B

    2、中原文化是各部族聚合裂变的产物C西周的封邦建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D华夏文化体系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32022山东德州齐河一中月考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试图努力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42022山东威海月考“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

    3、”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A领悟古典文化的现代意义是艺术常识B融入全球化已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C弘扬传统文化只能与现实意义相结合D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融入世界52022山东枣庄八中月考妈祖信仰原本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1405年琉球国建立妈祖庙,17世纪日本长崎建立妈祖庙,而后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相继出现规模不同的妈祖庙。据此可知,妈祖信仰的传播()A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联系B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力C源于海上丝路的不断拓展D巩固了“朝贡贸易”的体系62022辽宁省六校协作体期中考试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4、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会传承这样的文化基因。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查普曼教授意在强调()A神爱世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源头B儒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C中华文明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D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7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8鲁国尚儒学,是儒学文化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

    5、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这反映了当时()A地理位置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B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兼容并包C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外来文化D各家学派各执己见,适应集权需要9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A是宗法制的产物B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C受宗族观念影响D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10如果说,

    6、身体的DNA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人种的传宗接代的话,那么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它保证了我们中华文化即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材料主要强调()ADNA的重要性B民族精神的重要性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D中华文化的连续性112022山东省菏泽市期中考试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这现象()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B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C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122022山东德州期中汉唐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

    7、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A辐射其他国家文化B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C贡献中国智慧方案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131670年,法国国王“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建了一座“中国宫”。整个“中国宫”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充满了中国的青花瓷器和中国丝绸。这反映出()A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借鉴B中国建筑水平高于法国C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D中学西传思潮逐渐兴起14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

    8、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152022山东临沂月考唐高宗至唐玄宗时期,从事国际贸易的是昭武九姓。他们是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者其后裔的泛称,有康、安、石、米、史、何等姓。他们以经商著称,长期操纵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祆教、摩尼教、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等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造纸术传入西方。由此可见()A丝绸之路是由汉族商人控制的贸易之路B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是丝绸和瓷器C昭武九姓是

    9、中国与西方进行交往的中介D昭武九姓控制着丝绸之路上的所有贸易16明后期,传教士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其创立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名词一直沿用至今。这表明()A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B基督教主动融入中国社会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D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二、非选择题(第17题15分,第18题12分。)172022山东省德州市期中考试(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

    10、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材料二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

    11、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10分) (2)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5分)182021辽宁省六校协作体期中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四大发明”概念的前身“三大发

    12、明”由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实验科学的重要创始人弗朗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并由此又引起难以计数的变化”,培根的论述为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兴起注入了力量。三百四十余年之后,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作出了这样的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942年,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士气不振。蒋介石在重庆约见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李约瑟。李约瑟很快就在第二年提出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

    13、明”的说法,一时之间轰动了整个中国,进而传遍了整个世界。如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已经普及到中小学课本和少儿读物当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语言,被全国人民引以为回忆过去的光荣情感和鼓舞未来的滋补力量。摘编自张恒涛中国“四大发明”是外国人“总结”的围绕材料,结合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解析:根据材料“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可知,儒家讲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人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主张“有为无求”体现儒家较强的道义和责任感,C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天人关系的研究,排除A项;墨家信鬼神,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

    14、不信鬼神,儒家和墨家的主张相反,并非互补,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儒家重视人民的思想,排除D项。答案:C2解析:根据“由部族时代到封邦建国、从天下万国到方邦联盟不过是共同体核心的一次次转移”可知,该学者认为政权的更替只是导致共同体核心的转移,仍然是同一个共同体;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之间“相递损益”,即夏商周三代是继承、发展的关系。这说明华夏文化体系不断传承,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故选D项;方邦联盟只是华夏政治共同体的一种政治体制模式,不是华夏政治共同体本身,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没有涉及“中原文化”,排除;材料没有赞扬分封制,C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答案:D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5、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使儒学更加契合时代需求,故选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神学思想,故A项错误;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是宋明理学的特征,故B项错误;就哲学而言,汉代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答案:D4解析:材料中的“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说明探讨的是继承传统文化对于融入世界的重要性,即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故选D项。答案:D5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仰传播到琉球国、日本、泰国、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这表明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中外经

    16、济文化交流增强,故A项正确;妈祖信仰不是中原文化的体现,故B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就已拓展到这些地区,而材料中妈祖信仰的传播是在明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妈祖信仰的传播,与朝贡贸易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6解析: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都传达出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信念,故选C项;神爱世人是基督教的思想,排除A项;查普曼教授说这些神话故事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没有探讨这些神话故事和儒家思想的渊源,排除B项;中华民族不屈的性格,不是中华文化的延续性,排除D项。答案:C7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

    17、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排除A项;对天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天道观的衰落,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性论,排除D项。答案:C8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多样,体现了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的发展,但地理位置并不是文化形成的决定因素,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原文化的发展,未涉及外来文化,排除C项;各家学派主张不同,但不是所有学派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排除D项。答案:B9解析:钱穆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追溯到五经,由此体现了对历史传承和教育的重视,故选D项;宗法

    18、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是宗法制的产物和受宗族观念影响,排除A、C两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排除B项。答案:D10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不是单纯生物学的DNA,排除A项;民族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与材料强调的主旨中华文化的连续性不符,排除B、C两项。答案:D11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的汉字传入周边

    19、国家后,促进了周边国家文字的产生,可见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故选A项;“消除”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周边国家吸收中国的汉字,与亚洲文化圈无关,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周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吸收,而非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排除D项。答案:A1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外文明的不断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间的发展,B项正确;A、C两项只是体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与主旨强调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不符,排除;D项体现外来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主旨强调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不符,排除。答案:B13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国在凡尔赛建造“中国宫”,并摆用中国的青花瓷和丝绸,这体现了法国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借鉴

    20、及对中国物品的喜好,说明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故选C项;材料可以体现西方社会对中华文明的借鉴,但体现不出相互借鉴,故排除A项;法国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借鉴,并不表明中国建筑水平就高于法国,故排除B项;中学西传在丝绸之路开通后就已出现,故排除D项。答案:C14解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维新志士利用中国明代的阳明学,使其成为反抗封建幕府统治的思想武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A项正确;阳明学在日本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不能说明“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B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志士利用中国的儒家学说开展反封建斗争不能说明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C项表述绝对,排除;阳明学说是被日本维新志士吸收利用,而

    21、非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答案:A1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昭武九姓从事国际转运贸易,通过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方进行交往的中介,故C项正确;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长期由昭武九姓控制,昭武九姓不是汉族,故排除A项;由材料不能得出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为何,故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故排除。答案:C16解析:根据“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可以看出,随着“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中国传统科技借鉴了西方的内容,给中国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的影响,排除B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答案:A17解析:(1)

    2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可知,儒家从历史文献中找寻解决方法;据材料一“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可知,道家从“天”和“自然”规律中找寻人生的规律;结合所学法家思想的史实可知,法家从政治层面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时代难题,提倡法治;据材料一“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可知,墨家强调社会平等。第二小问“共同点”,据材料一“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可知,人本主义与关注社会现实。(2)第一小问“观点”,据材

    23、料二“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可知,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封闭性。第二小问“阐述”,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作答,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特点:儒家从历史文献中找寻解决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规律中找寻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层面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时代难题,提倡法治;墨家强调社会平等。(8分)共同点:人本主义;关注社会现实。(2分)(2)(示例)观点: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封闭性(内敛性)。(1分)阐述:中国是古代人类发展史上典型的大河文明国家,肥沃的平原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4、历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加强了经济的封闭性;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东部,西高东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孕育了中华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内敛性),从而使这种模式延续下来。(4分)18解析:据材料“已经普及到中小学课本和少儿读物当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语言,被全国人民引以为回忆过去的光荣情感和鼓舞未来的滋补力量”可总结出论题,四大发明影响深远,结合课本四大发明的影响进行论述,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得靠冷兵器的骑士阶层衰落,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

    25、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另外,据材料“四大发明概念的前身三大发明由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实验科学的重要创始人弗朗西斯培根提出”“蒋介石在重庆约见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李约瑟。李约瑟很快就在第二年提出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结合“四大发明”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可归纳出论题,历史概念有其特定的形成过程,可结合不同时期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论述,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欧兴起,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被培根总结为“三大发明”。抗战时期,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李约瑟提出了“四大发明”概念。答案:(示例一)论题:四大

    26、发明影响深远。(就四大发明本身发表看法并说明)说明:在古代,造纸术、印刷术为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和繁荣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指南针与火药为古代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华传统文明的繁荣发展;在近代西欧,指南针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火药利于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推动了西欧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抗战以来,四大发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鼓舞民众积极参与抗日战争,投身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结:四大发明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瑰宝。(12分)(示例二)论题:历史概念有其特定的形成过程。(就史学方法发表看法并说明)说明:造纸术经东汉蔡伦改进,火药从炼丹发展到宋明时期的火器,指南针从司南发展而来,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先后出现,都是我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成果,并逐渐传播至世界。近代早期,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欧兴起,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被培根总结为“三大发明”。抗战时期,面对相持阶段的艰苦战局,中国坚持“文化抗战”,由李约瑟提出了“四大发明”概念,并伴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传播世界。小结:历史概念包含了不同时代对历史事实的主观解释。(12分)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19986.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