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仪器设备管理.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18163
  • 上传时间:2022-09-10
  • 格式:PPT
  • 页数:114
  • 大小:674.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仪器设备管理.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仪器设备 管理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 重要性、基本任务和特点重要性、基本任务和特点一、重要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检测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仪器设备的配置和人员的业务素质,更取决于仪器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重要性、基本任务和特点二、基本任务 仪器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依据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设备的一生为对象,全员参加的讲究实效的技术经济综合性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是一个包括了仪器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工程。主要包括两种管理形态:一是物质运动形态,二是价值运动形态。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实质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使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要性、基本任务和特点具体工作:装备计划、调研论证、采购验

    2、收、安装调试、标识建档、使用维护、检定校准、降级调拨、报废处理、性能评价、发展动态和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在对以上环节实施有效控制的同时,研究制定具体详细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为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提供保证。重要性、基本任务和特点三、三、仪器设备管理特点 1、运行全程的管理2、全员参与的管理3、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4、信息的管理5、制度程序的管理6、观念前瞻的管理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一、管理机构一、管理机构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资产管理科市级可以设置相应的设备管理部门县级可以设专职管理员。设备管理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二、管理模式二、管理模式仪器设备管理部

    3、门为一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建档、建帐、维修、检定和使用过程的定期检查以及定期组织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等工作。仪器设备使用科室为二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仪器设备使用中的动态管理,即督促操作人员按照仪器设备使用规程使用仪器,同时对本科室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设备管理部门设立专职设备管理员,使用科室设立兼职设备管理员,上下交织,形成网络,各行其职,相互促进,实现仪器设备全方位管理的目的。三、各级职责三、各级职责 1、分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领导:审定计划,协调管理,督促检查,建设维修队伍,创造工作条件。2、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讨论制定、购前调研、签订合

    4、同和采购验收,监督检查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施的全过程,组织仪器设备供应商的综合评价工作,牵头搜集国内外仪器设备发展动态信息。3、仪器设备使用科室负责人:负责制定科室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和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调研,督促检查科室装备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有效运行,指导科室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监督和检查科室仪器设备兼职管理人员的工作执行情况,搜集本学科仪器设备发展信息。4、财务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仪器设备购置资金预算计划,筹措落实仪器设备购置预算资金,调整仪器设备购置资金预算计划,督促检查资产账务管理规定的落实。5、专职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管理全部仪器设备账务档案,组织实施年度强检计量器具检定计划并

    5、组织实施,管理强检计量器具检定证书档案管理、标志管理,定期检查科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各种标识粘贴、使用环境状况,具体组织对仪器设备供应商综合评价工作。6、兼职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科室仪器设备账物管理,制定科室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和强检计量器具年度检定计划,检查科室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护保养、标识状况和使用环境,搜集科室仪器设备运行质量问题和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资料,办理仪器设备申购报废手续。7、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负责仪器日常维护及使用。四、管理制度四、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从申请购置使用到报废处理,涉及面较广,从机构领导、设备部门、财务部门、到使用科室的相关人员都参于其中。因此,只有制定人人执行

    6、的管理制度,才能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仪器设备主要有下列十种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申购制度、仪器设备审批制度、仪器设备采购制度、仪器设备验收制度、仪器设备领用制度、仪器设备档案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制度、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保养维修制度和调拨报废制度。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一、原则一、原则 1 1、技术先进、技术先进2 2、经济实用、经济实用3 3、资源共享、资源共享4 4、分级和重点装备相结合、分级和重点装备相结合 仪器设备的装备管理仪器设备的装备管理二、计划的制定二、计划的制定制定计划的是管理的首要前提。要求:重点明确、兼顾全局、合理配置、量力而行,实现“计划

    7、与目标保持一致、需要与可能紧密结合”的装备目的。过程:相关科室要拿出可行性调研论证报告,在单位设备管理委员会会议充分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财务部门提供的年度和近期购置仪器设备的经费保障情况,确定仪器设备装备计划。三、购前调研三、购前调研 成立调研小组并明确责任人。调研小组一般由使用科室业务人员、设备采购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负责人一般由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对购置金额大的重要的仪器设备,可吸纳充实纪检、财务人员参加调研小组;对购置专业性很强的仪器设备,也可聘请社会上的相关专家参加调研小组。可行性调研论证技术报告提出仪器设备工作性能技术参数确定生产厂家、品牌、型号走访仪器设备的型号市场调研,查询厂商的

    8、资质按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大型仪器设备同时附专项书面调研报告。四、采购四、采购 1 1、政府采购、政府采购 2 2、3 3、4 4、政府采购定义政府采购定义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本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进行。政府采购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的目录确定。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各级

    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进行采购。政府采购的方式 政府采购的方式有六种: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和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它采购方式。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由政府采购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组织专家评委进行评价,最后确定选中的仪器设备。自行采购自行采购不在政府采购项目规定范围之内的仪器设备可以自行安排采购。对自行采购的项目也要成立采购小组,进行询价比价,本着“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采购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按程序进行采购。3 3、评价、评价不管是实施政府采购还是自行采购,都应根据调研情况进行逐项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

    10、)供应商的资质认定(2)该产品该型号在国内外销售业绩、销售数量、销售单位。(3)供货方售后服务情况、免保期时间、维修响应时间、备品备件情况。(4)品牌在世界上的效应。(5)各项技术参数是否符合工作参数的要求。(6)消耗材料、试剂来源是否广泛。如需单一进口的要考虑使用成本和今后使用经费有无困难。(7)慎重考虑该仪器的销售寿命。一般8-10年仪器就要更新或淘汰,尽可能选择销售寿命长的产品。(8)价格比较并考虑经费预算和实际支付能力。在综合以上各种可能考虑到的参数之后,综合评价不同型号的仪器设备,性价比高的就是可以选择采购的仪器设备。尽可能选择采购技术先进、性能优良、价格合理、性价适中的仪器设备。4

    11、 4、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经济合同法的规定,签订订货合同,并注意技术资料的完整性。订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还应重视在合同中明确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装调试等工作。同时,根据合同的交货期及时向有关部门查询、洽办到货事宜。五、安装、调试、验收五、安装、调试、验收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安装调试具有时间紧迫性、技术复杂性和政策合法性三个特征。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条件准备。1 1、组织准备:、组织准备:成立验收小组是组织准备的首要环节。验收小组主要要由使用单位的业务技术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商检人员共同组成,当验收小组成员明确掌握各自职责要求后,方可进行验收。2 2、技术准备:、技术

    12、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在调研工作的基础,在签订订货合同之后同步展开。主要搜集该仪器的性能原理、技术参数、操作规程、系统组成、要害组件等方面的资料,同时,主动到已经国内使用该型号仪器的单位学习培训,掌握各项技术指标、测试验收要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3 3、条件准备:、条件准备:根据进口仪器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落实使用科室实验室的硬件配套设施。当实验室的配套硬件设施全部按照要求配备到位以及标样、试剂等工作完毕后,仪器才能进场组织验收,以免因准备不充分而影响验收。仪器设备的装备管理六、索赔六、索赔 如果仪器设备验收不合格,要立即按照法定程序申请索赔。索赔是一项时间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一般

    13、索赔时限通常为仪器到达口岸后90天内。索赔权过期作废。在仪器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日起的12个月内,如确因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性能不良或故障等质量问题,经过商检复验出证也可申请索赔,逾期后索赔权同样作废。索赔范围主要包括规格、质量、数量等与合同不符的项目。仪器设备的装备管理七、对仪器设备与供应商的综合评价七、对仪器设备与供应商的综合评价 在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后,使用科室要十分注意仪器设备的质量检查,注意搜集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资料,同时考察维保期内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情况,并做好记录。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设备管理员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座谈,并做好综合评价记录,为今后购置仪器设备和选择供

    14、应商提供依据。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一、一、二、二、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 一、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一、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与仪器设备本身作用同等重要。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及相关使用科室,都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计划之内,明确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方面的工作职责。传统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将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存档供查,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是指仪器设备运行全过程的全部原始记录资料。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 1、前期资料的收集、前期资料的收集 主要收集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技术调研论证报告、招投标文

    15、件、订货合同、验收记录、装箱单、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线路图、供应商资质等相关资料文件,并将其分类整理,按档案管理程序归档。2 2、使用资料的收集、使用资料的收集 主要收集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操作作业指导书、历年使用记录、历次仪器检定证书、仪器维护维修记录等。每年都要认真从使用科室收集起来,并整理归档。3 3、调拨(报废)审批文件的收集、调拨(报废)审批文件的收集 仪器设备调拨或报废,应将调拨或报废申请表及相关批准文件收集归档。仪器设备转移使用单位时,仪器设备档案应一同转交。特殊的有参考价值的仪器设备报废后,根据需要其档案可以另行保存。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 4 4、档案资料的借阅、

    16、档案资料的借阅借阅档案资料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借阅人要爱护档案资料,不得涂改、剪裁、抽取和污染档案资料。精密仪器原版说明书和线路图等重要技术资料一般不得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可在履行有关档案管理规定手续后借用复印件。仪器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可以保存复印资料,如说明书、操作手册等。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仪器设备档案案例:仪器设备档案目录 1.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附申请表样本)。2.仪器设备调研论证技术报告。3.仪器设备招标文件(标书、投标文件、仪器配置清单、中标供应商资质文件、中标仪器样本)。4.订货合同。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 5装箱单。6安装调试报告。7仪器设备验收记录(附

    17、验收表样本)。8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线路图、合格证等。9仪器设备历年检定证书。10仪器设备历年的使用、维修、维护、故障、改装记录。11仪器设备报废或调拨申批表(附报废或调拨申批表)。12期间核查记录。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二、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二、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 为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的作用,完整保存仪器设备档案资料,提高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仪器设备档案资料信息资源共享,方便各种信息的统计、查询、汇总,满足资产账务管理的需要,应当及时建立仪器设备全部档案资料计算机数据库,实施数字化管理。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1、仪器设备计算机数据库 依据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18、构在计量认证、国家实验室认可以及卫生部、省级财政部门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设计了仪器设备数据库模式(见表61)。表61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数据库表的要素据实录入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代码、规格型号、发票号码、购置金额、合同号码、生产厂家、购进日期、供应单位、使用科室、是否强检、技术指标、存放地点、首检日期、使用人名以及使用记录、检定记录、维修记录等详细内容。同时也设计了调拨、报废数据库表,可以录入报废时间、批准人等。其中设备编号是该仪器在本单位的唯一标志编号,设备代码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表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2、管理软件的服务功能利用数据

    19、库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信息资料的汇总、查询和统计工作,同时能按财务的要求做好总帐、分类、分科明细帐及各种报表。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查询功能查询功能查阅任何一台仪器设备的即时情况信息。统计汇总机构所有仪器设备的数量、金额。统计汇总各科室仪器设备的数量、金额。统计汇总任一时间区间仪器设备。统计汇总任一价格区间仪器设备。分类全部仪器设备、统计汇总各类仪器设备的数量、金额。统计汇总新增、调拨、报废仪器。查询各科室购置仪器设备资金的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一、二、三、四、五、五、六、六、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一、建立使用管理制度一、建立使用管理制度 使用管理制度是发挥仪器设备社会、经济效益、确保

    20、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前提,也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要坚持“专管专用、资源共享”基本原则。仪器设备验收合格后,要逐台建立技术档案,建立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定期检查仪器设备运行记录,定期组织仪器设备技术指标的检定或校准标定工作,及时修复设备性能,确保精度准确和性能可靠。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二、人员培训二、人员培训 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的技术培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在仪器设备的购置论证阶段。要同步确定该型仪器的操作人员12名,让他们参与调研、考察、论证的全过程,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使仪器操作人员对该型仪器的技术指标和基本性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第二阶段:即

    21、在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确定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要全程参与,系统阅读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全面了解基本操作规程和保养维护程序,通过培训,达到独立操作和保养仪器的目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仪器操作训练,随时记录分析操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便于咨询专家解决。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第三阶段:即在操作使用人员的再培训阶段。在操作使用人员对仪器的操作程序熟练掌握之后,联系仪器厂家或熟悉该仪器设备单位,集中对操作使用人员再培训。通过培训,解决操作使用人员独立使用仪器过程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并对仪器使用保养的一些技巧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对

    22、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就此完成。继续做好仪器设备操作使用人员的再培训仍是仪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计划地安排操作使用人员参加相关同类仪器设备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讲座经验交流会,使其不断扩大新视野、增长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践证明,这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新功能的开发利用大有裨益。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三、运行管理三、运行管理 1、编写操作指导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指导规程一般应在仪器安装调试、投入使用两个月内制定颁发。其主要内容有:仪器名称、性能用途、操作步骤、检查方法(包括开机、关机、运行检查和期间核查)、维护保养等。对于国家没有颁发检定程序的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建立自校规程。仪器

    23、设备的使用管理2、落实使用记录制度 坚持仪器使用记录制度,既可全面掌握仪器的使用情况、性能状态及变动历史,又便于对仪器实行动态评估。仪器使用记录的主要内容有:开机日期、关机日期、工作时数、运行状态(包括停电、停水及工作异常等情况)、运行检查、期间核查、维修保养、工作内容等。3、仪器设备使用前检查 在仪器设备使用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了解上次使用情况、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的资料以及外部设备(包括水、电、气)是否完好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以免仪器设备损坏。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4、仪器设备异地使用管理 携带仪器到实验室固定设施以外场所进行检测或抽样时,除了遵守在固定场所使用的仪器的规定外,还应注意

    24、仪器设备(1)领用时检查,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配件是否齐全、电池是否配备等;(2)运输中防护,要确保其在运输期间不致因震动等原因而损坏;(3)使用要规范,严格按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包括使用的环境)操作;(4)入库时验收,仪器设备入库要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检定。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5、外借仪器设备使用规定 为了增加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对于不经常使用或比较昂贵的仪器设备,可采取仪器设备共享的方式。外借仪器设备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外单位借用仪器设备,另一方面是将仪器设备借给外单位使用,无论那种情况,对于外借仪器设备各机构应建立其使用规定。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1)向外单位借用仪器设备,应了解

    25、该仪器设备的特性、操作及参数的设置、检定或校准状况并复印其检测报告及参数。所检测的项目应为该单位被国家(社会)所认(或认证)的项目,这样,出具的结果才有公正性、可比较性。(2)需向外借仪器设备时,使用科室办理相关手续,如填写外部设备借用(核销)申请表,经仪器管理部门审批后方能借用,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归还时应对其进行验收。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四、维修、维护管理四、维修、维护管理 1、仪器设备维护工作的主要任务(1)建立切实可行的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2)定期组织仪器设备的检修工作,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维修记录。(3)拟定维修备品备件的购置计划并组织采购。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2、仪器设备的维护途径(1)

    26、预防为主 仪器设备的维护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是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重视维修队伍建设,制定制度,明确职责,有条件的单位,要设立专门的检查维修(包括安装)机构或者专职检查维修人员或可参加仪器保险。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2)落实维修经费 落实维修经费,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管理部门掌握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保证必要的维修经费,要保证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维修和零配件费用,其数额应根据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的新旧程度和经费情况,可按仪器设备总金额的-提取,并设专项经费,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支配。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3)加强维修技术力量 落实维护维修人员,加强维修技术力量,有条件的机构,建立相应的维修机构、

    27、专门的检查维修(包括安装)机构或者专职检查维修人员,建立一支维修队伍,适时督促和加强维护、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减少带病使用和待修状态。开展横向合作,借用外单位的维修力量,合理利用,扩大维修技术优势,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4)仪器设备的维护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使用科室应填写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按照使用科室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安排送修或组织自修。单位组织自修时,修理期间的仪器应粘贴维修标志,对影响精度的仪器修理后,经检定合格后,更换合格标志方可投入使用。其他承修单位,应具有修理计量器具法定资质。检测科室质量监督员要对以往涉及到该仪器的检测报告进行重新审

    28、核,必要时重新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5)落实仪器设备定期维护制度 定期巡回检查仪器设备运转使用、保养状况和仪器性能,是减少仪器设备故障频发、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的有效措施。有关领导、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使用科室与专业维护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6)落实仪器设备维护经济核算制度 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经济核算制度。仪器设备零配件的更换、消耗品的取用,要建立专账,做到专人保管、专人登记、管用分开、独立核算。(7)建立仪器设备检查维修技术档案。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数据库表的要素据实录入仪器设备的维修情况,建立维修技术档案,以备

    29、考查。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五、加强信息反馈五、加强信息反馈信息反馈调节机制是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目的。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依据仪器设备的档案资料,合理调整仪器设备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否及时准确的接收、处理和利用各种反馈信息,是反映设备管理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能否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的重要环节。仪器设备的管理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到决策机构,就可以使决策者充分掌握设备的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更新购置设备提供准确依据。设备管理部门应重视日常管理中的信息收集工作,如:现有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技术性能、配套试剂、耗材价格、售后服务、常见故障,配件来源、仪器使用率等情况,准确无误、

    30、认真汇总、归类整理、务求清晰、提出建议,及时为决策层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免造成重复购置,提高设备使用效益。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六、建立并落实奖惩制度六、建立并落实奖惩制度 奖优罚劣,是提高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手段。建立和落实奖惩制度是实施奖惩的前提条件。各级疾控机构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奖惩制度。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1、奖励对在仪器设备供应、管理工作中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者;解决仪器设备维修疑难问题成绩突出者;对仪器设备技术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和实用价值者;对保持单机使用完好率先进水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提前晋升的参考条件。同时,应将单位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情

    31、况,列入考核领导工作成效的依据之一。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2、处罚对因计划不周、购买不当、提货验收不及时、丢失档案资料、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及领导官僚主义等原因而造成仪器设备丢失、损坏、报废、积压者,应追究当事人及有关领导的责任。同时,根据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及时处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中出现的事故。仪器设备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时,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对重大恶性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要上报备案。对事故隐瞒不报者,加重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计量器具管理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八

    32、、八、计量器具管理 一、计量法规体系一、计量法规体系 1、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由1985年9月6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和国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管理办法,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计量器具管理各单位应向县级以上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备案其使用的强检计量器具,由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技术机构实行周期检定,并且每年度实行强检年审,施行一整套与备案有关的定点定周期检定,使用情况变更申报以及与监督管理、检查处理相结合

    33、等项措施。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计量器具管理 2、计量法规体系我国计量法规体系是指以计量法为母法及其从属于计量法的若干法规、规章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计量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法律,即计量法。第二层次是法规,包括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等,迄今共有八件。其次还包括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计量

    34、法规。计量器具管理第三层次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有关计量的部门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条文解释等,迄今共有三十多件。其次还包括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市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计量规章。以上三个层次的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构成了我国计量法规体系,这些法规体系中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具有不同的层级效力,其中计量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计量器具管理二、计量器具分类二、计量器具分类1、按结构特点分类,计量器具可以分为量具、计量仪器仪表和计量装置三类。按计量学用途分类,计量器具也可以分为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三类。按管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

    35、检定,两者又统称为计量法制检定。计量器具管理三、计量检定、校准和比对三、计量检定、校准和比对 1、计量检定计量检定 计量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计量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计量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它是进行量值传递的重要形式,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检定必须按照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规程规定了对计量器具检定要求、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以及检定结果的处理。计量器具管理 2、校准校准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

    36、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结果既可给出被测量的示值,也可给出示值的修正值。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计量器具管理校准和检定的主要区别是:(1)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使用单位的自愿溯源的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是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2)校准主要用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3)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程、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检定的依据必须是检定规程。(4)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当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要对所检的

    37、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5)校准结果通常核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结果合格,发计量检定证书,不合格的发不合格通知书。计量器具管理 3、比对比对就是“在规定条件下,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比较”。通常在缺乏高一等级计量标准时,通过比对实现量值的统一。计量器具管理四、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四、计量器具的法制管理 计量器具按照管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者又统称为计量法制检定。(一)、强制检定(一)、强制检定1 1、强制检定定义、强制检定定义 根据计量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强制检定是指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

    38、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由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实行定点、定期的检定。计量器具管理强制检定的强制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强制执行,任何使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单位或个人,都必须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给予行政处罚。(2)检定关系固定,定点定期送检。(3)检定周期由检定机构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计量器具管理 2 2、实施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实施强制检定

    39、的计量器具的范围 1987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55项)。1999中1月20日质技监局政发布发199915号文,决定将电子计时计费装置等4项5种工作计量器具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第56-59种)。计量器具管理 实施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计量标准,即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二是工作计量器具,即直接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如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需

    40、强检的仪器有:天平、比色计、验光仪等。具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见附录。应注意的问题是,有些计量器具虽然“列入”了目录,但不用于以上两个部分,不属于强制检定范围。计量器具管理 3、强制检定实施程序 由使用单位将所有在用的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基本档案,报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同时向其指定的检定机构申请检定。当地不能检定,向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检定机构申请检定。即:安排检定计划、确定检定日期;送交检定、执行检定;检定信息反馈。对因受体积、质量、安装方式等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送检的计量器具,由检定机构定期派员到现场检定。计量器具管理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

    41、计划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计划表 表表X X器具项、种号器 具 名 称规格型号准确度测量范围制 造单 位出厂编号强 检形 式器 具数 量备注器具项、种号:是指强检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中所列的项别号、种别号。用五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强检形式:1、失准报废;2、限期使用、到期轮换;3、周期检定。计量器具管理对有条件开展计量器具自行检定工作的单位,可主动向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经考核合格后,授权开展自行检定或对外承担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管理 4、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管理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应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或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检定周期执行,它普遍适用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42、法定(含授权)计量检定机构要严格执行,一般情况不需要调整,当需要对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进行调整时,应根据国家具关于加强调整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管理工作的通知(质技监局量发2000182号)文件的要求进行。计量器具管理调整的原则是:(1)凡连续两个检定周期合格率低于95%(计量器具主要性能指标),或某台(件)计量器具连续两个检定周期主要性能指标不合格的,法定(含授权)计量检定机构可根据相关的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适当缩短其计量检定周期,但缩短后的检定周期不得低于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的50%;缩短检定周期的工作计量器具,若连续两个周期检定合格率在97%以上(含97%),或连续三次

    43、周期检定合格的,应恢复执行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2)在调整强制检定周期前,法定(含授权)计量检定机构必须向当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调整检定周期申请方案,报送检定原始记录及数据统计分析表等资料复印件,经审查批准备案后,方可调整强制检定周期。计量器具管理(二)、非强制检定(二)、非强制检定 1 1、非强制检定定义及范围 非强制检定是指根据计量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由使用单位自己对除了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依法进行的定期检定。是法制检定中相对于强制检定的另一种形式,是如果本单位不能检定,应送有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1987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

    44、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480项见(附录),该目录是根据计量法的调整范围制定的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范围。计量器具管理 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第 6号公告,对各单位使用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由各单位依法自行管理。计量器具管理 2、非强制检定与强制检定的区别(1)强制检定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行监督管理;而非强制检定由使用单位自行依法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只侧重于对其依法管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强制检定由检定机构根据计量检定规程,非强制检定主要由使用单位自己进行,本单位不能检定的,可委托包括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内的任何有权对外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的检定机构检定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

    45、定。计量器具管理(3)非强制检定仪器的检定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的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任何单位不得干涉;(4)企业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及用于贸易经济、安全保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标准,属强制检定器具。计量器具管理五、测量设备的标志管理五、测量设备的标志管理 标记是对测量设备现场管理的一种形式,是计量确认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GB/T19022.1标准中4.10确认标记条款,要求仪器使用单位保证所有测量设备都牢固耐久地用标签、代码或者其他标识标明其确认状态。计量器具管理标记的作用主要是(1)表明测量设备所处的确认状态,以便正确使用测量设备;(2)便

    46、于对测量设备的现场管理,防止错用。特别提出的是,标记只是对测量设备管理的一种形式,它不能代替测量设备的合格证。计量器具管理标记的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1、标记内容 标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测量设备的编号。2)校准结果,包括校准结论、使用是否有限制等。(3)校准时间、负责校准人或单位。2、标记的形式 标记的形式有永久性标记和非永久性标记两种。永久性标记主要用于一次性确认的测量设备、报废的测量设备和不需确认的测量设备。一般采用金属固定在测量设备上,或使用涂料喷印、腐蚀刻划等方法。非永久性标记有不干胶纸签和系带式纸签两种。主要用于实行周期确认的测量设备。计量器具管理 3、彩色标记的主要种类及

    47、用途 不干胶纸签式标记用途广泛,按测量设备所需校准的项目,类别分成多个品种,并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故也称彩色标记。主要介绍该标记。(1)合格标记。该标记表面对有国家、地方或部门检定规程的测量设备并按规定检定后处于合格的状态。标记为绿色。使用时需填写下一次确认的时间和确认人的标识。(2)准用标记。该标记表明对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测量设备,是用有关规定进行校准并处于校准合格状态。标记为绿色。使用时需填写下一次确认的时间和确认人的标识。计量器具管理(3)限用标记。该标记表明测量设备的部分功能或量限得到确认,处于合格状态。确认可采用检定的方式,也可采用校准的方式,标记为黄色。使用时需填写下一次确认的时间

    48、和确认人的标识。(4)禁用标记。该标记表明测量设备处于不合格状态。贴有该标记的测量设备,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标记为红色。使用时填写禁用时间和实施人的标识。(5)测量标准标记。该标记表面使用单位内的测量标准器具,经确认处于合格的状态,标记为蓝色。使用时需填写下一次确认的时间和确认人的标识。(6)封存标记。该标记表面该测量设备暂时不投入使用。这类设备在封存期间不安排周期确认,启封使用前进行确认。标记一般为红色。使用时需填写封存时间和封存人。计量器具管理 4、标记的管理 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确认是科学性、技术性和法制性极强的工作,而测量设备的确认标记又是完成确认后直观证明,不得随意使用和破坏,必须进行

    49、严格管理。因此,确认标记必须规定管理部门,制定和通过标记管理程序文件把标记管好、用好。一般地由单位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标志发放,使用科室设备管理员负责将标志贴在仪器明显部位并保证标志始终完好,定期检查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按情况进行标志的更换。计量器具管理六、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六、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实验室用于检测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内,只要对检测或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或校准,实验室应制定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和程序。“检定(校准)计划”应包括对测量标样、用作测量标准的标准物质以及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

    50、、核查、控制和维护等的一整套体系,显然校准计划应从设备选择源头抓起,包括以后的使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等一系列环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保证良好地测量溯源性。计量器具管理应确保测量溯源性,使实验室所进行的检测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基准或国际承认的测量标准。这是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能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前提。实验室通过不间断的校准链或比较链,使其检测结果跟上述“基准”或“标准”连接起来的特性称为“测量溯源”。计量器具管理“量值溯源”即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溯源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参考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含义是指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仪器设备管理.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1816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