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成本会计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管理学]成本会计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成本会计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各项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及核算业务;辅助生各项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及核算业务;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废品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损失与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第一节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本节主要讲解:本节主要讲解:1.1.原材料费用归集分配;原材料费用归集分配;2.2.工资及福利费用归集分配;工资及福利费用归集分配;3.3.折旧费用归集分配;折旧费用归集分配;4.4.其它费用归集分配。其它费用归集分配。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区分要素费用与成本项目)(区分要素费用
2、与成本项目)只需掌握费用要素分配的基本原理,其余可以只需掌握费用要素分配的基本原理,其余可以举一反三。举一反三。1 1、基本计算公式:、基本计算公式: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分配标准总额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的分配标准额该对象的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2、要注意的地方、要注意的地方:分配对象的选择分配对象的选择分配标准应该容易确认、资料容易取得分配标准应该容易确认、资料容易取得要素费用的分配过程要素费用的分配过程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 编制会计分录编制会计分录(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登记总账、明
3、细账二、材料费用的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分配原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原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 分配标准:产品重量、体积、材料定额消分配标准:产品重量、体积、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费用等耗量、材料定额费用等1 1、定额消耗量法、定额消耗量法第一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产
4、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其中其中:某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某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费用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费用65000006500000元,其中元,其中甲产品生产甲产品生产200200件,单位消耗定额件,单位消耗定额50005000千克,乙产品生产千克,乙产品生产100100件,单件,单位消耗定额位消耗定额30003000千克。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千克。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甲产
5、品定额耗用量:甲产品定额耗用量:20020050005000 乙产品定额耗用量:乙产品定额耗用量:10010030003000 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65000006500000(2002005000500010010030003000)=5=5(元元/千克千克)甲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甲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200200500050005=50000005=5000000(元)(元)乙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乙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100100300030005=15000005=1500000(元)(元)缺陷:没有原材料实际消耗量,不便于考核缺陷:没有原材料实际消耗量,不便于考核第二种方法(原
6、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第二种方法(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原材料原材料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分配率=原材料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原材料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原材料单价如上例:如上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26000002600000千克
7、,千克,每千克每千克2.52.5元,共计元,共计65000006500000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元,其中甲产品生产200200件,单位消耗件,单位消耗定额定额50005000千克,乙产品生产千克,乙产品生产100100件,单位消耗定额件,单位消耗定额30003000千克,计算千克,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消耗量分配率:消耗量分配率:(实际)(实际)26000002600000(2002005000500010010030003000)=2=2(千克(千克/件)件)甲产品负担的原材料消耗量甲产品负担的原材料消耗量:(实际)(实际)20020050005000
8、2=20000002=2000000(千克)(千克)乙产品负担的原材料消耗量乙产品负担的原材料消耗量:100100300030002=6000002=600000(千克)(千克)甲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甲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200000020000002.5=50000002.5=5000000(元)(元)乙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乙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6000006000002.5=15000002.5=1500000(元)(元)请问:请问:两种方法的区别?结果相同吗?两种方法的区别?结果相同吗?怎么核算?怎么核算?练习:练习:某企业某企业基本生产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车间生产甲乙乙产品产品,其中
9、甲产品,其中甲产品10001000件,原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件,原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8 8公斤;生产乙产品公斤;生产乙产品200200件,原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件,原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8080公斤,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公斤,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原材料2424000000公斤,每公斤公斤,每公斤4 4元。元。要求: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要求: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2 2、定额费用法、定额费用法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各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定额费用之和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产品的
10、原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其中:某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其中:某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40062400元元;本月投产甲产品;本月投产甲产品220220件,乙产品件,乙产品256256件。单件原材料费用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定额,甲产品120120元,乙产品元,乙产品100100元。元。要求:要求:1 1、按照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按照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
11、。2 2、核算、核算 3 3、在计划成本法下如何核算(设材料成本差异率在计划成本法下如何核算(设材料成本差异率2%2%、-2%-2%时)时)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分配率:6240062400 (220220 120120 256256 100100 )=1.2=1.2(元元/件)件)甲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甲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220220 120120 1.21.2=31680=31680(元)(元)乙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乙产品负担的原材料费用:256256 100100 1.21.2=30720=30720(元)(元)借:基本生产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甲产品(直接材料
12、)3168031680 乙产品(直接材料)乙产品(直接材料)3072030720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 6240062400借:基本生产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甲产品(直接材料)633.60633.60 乙产品(直接材料)乙产品(直接材料)614.40614.40 贷: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成本差异 12481248在计划成本法下如何核算在计划成本法下如何核算(设材料成本差异率(设材料成本差异率2%2%、-2%-2%时)时)(二)燃料费用的分配(二)燃料费用的分配1 1、注意科目的使用、注意科目的使用 (1)(1)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
13、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应单独设置账中应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存货核算应增设成本项目;存货核算应增设“燃燃料料”一级账户;燃料费用分配表应单独编制。一级账户;燃料费用分配表应单独编制。(2)(2)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无需单独设细账中无需单独设“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将燃料费用直接成本项目,应将燃料费用直接记入记入“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存货核算中成本项目;存货核算中“燃料燃料”可作为可作为“原材原材料料”帐户的二级账户进行核算;燃料费用分配可在材料费用分配帐户的二
14、级账户进行核算;燃料费用分配可在材料费用分配表中加以反映。表中加以反映。2 2、分配标准、分配标准3 3、核算、核算(三)包装物的发出和摊销(三)包装物的发出和摊销(四)低值易耗品摊销(四)低值易耗品摊销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1 1、注意分配标准:、注意分配标准:部门间用数量;部门间用数量;部门内有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定额耗用量等部门内有生产工时、机器工时、定额耗用量等2 2、核算(使用、核算(使用“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原因: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原因: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的某日支付。如:6 6月月2121
15、日支付的电费是日支付的电费是5 5月月2020日日6 6月月2020日期间日期间所耗电费,而所耗电费,而6 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 6月末才能计算分配,月末才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账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此种账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可于账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
16、款银行存款”账户。账户。四、职工薪酬的分配四、职工薪酬的分配1 1、职工薪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各种计时计件工资、职工薪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各种计时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奖金、各种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住房公积金、工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工资的原始记录: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的原始记录: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工资卡”,内含职,内含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
17、料。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记录,有“考勤记录考勤记录”和和“产量记录产量记录”。考勤记录: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考勤记录: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计算提供依据。形式: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计算提供依据。形式: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勤磁卡(刷卡勤磁卡(刷卡 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数量、质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
18、产量和工时的依据。如派工单、加工路线单、产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工时的依据。如派工单、加工路线单、产量通知单等。量通知单等。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例: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840840元。元。8 8月份月份3131天,事假天,事假4 4天,病天,病假假2 2天,星期休假天,星期休假1010天,出勤天,出勤1515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资按工资标准的9090计算。该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计算。该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按按3030天计算日工资率天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日工资
19、率84084030302828(元(元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病假扣款率)8408404 428282 22828(1 19090)8408401121125.65.6 722.4(722.4(元元)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 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病假天数日标
20、准工资日标准工资(1(1病假扣款率病假扣款率)2828(15151010)2 228289090 70070050.450.4 750.4(750.4(元元)2 2、工资费用的分配标准、工资费用的分配标准-实际或定额工时实际或定额工时3 3、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分配率分配率4 4、核算、核算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
21、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58000元,甲产品完工元,甲产品完工10001000件,乙产品完工件,乙产品完工400400件,丙产件,丙产品完工品完工450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 1小时,乙产品小时,乙产品2.52.5小时,丙小时,丙产品产品2 2小时。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小时。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甲产品定额总工时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00010001 110001000(小时)(小时)乙产品定额总工时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4002.52.510001000(小时)(小时)
22、丙产品定额总工时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4502 2900 900(小时)(小时)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800058000290029002020 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20100010002000020000(元)(元)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201000 1000 2000020000(元)(元)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209009001800018000(元)(元)练习:练习: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生产工人计时工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共计资共计4816048160元;管理人员工资元;管理人员工资1840184
23、0元。甲元。甲产品完工产品完工1000010000件,乙产品完工件,乙产品完工80008000件。单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3.23.2小时,乙产品小时,乙产品3 3小时。小时。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产品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编制会计分录。生产工人工资;编制会计分录。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五、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练习: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练习: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20092009年年6 6月月上月计提上月计提上月增上月增加加上月减上月减少少本月应提折旧本月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类别类别折旧
24、率折旧率原价原价折旧额折旧额原价原价原价原价原价原价折旧额折旧额房屋房屋2 255500000500000108000108000机器设备机器设备557400007400001600001600004800048000合计合计上月计提上月计提上月增加上月增加上月减少上月减少本月应提折旧本月应提折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类别类别折旧折旧率率原价原价折旧额折旧额原价原价原价原价原价原价折旧额折旧额房屋房屋2550000012501080006080001520机器设备机器设备57400003700160000480008520004260合计合计12400004950268000480001460000
25、5780答案:答案:六、其它费用六、其它费用 除了上述以外的其他要素费用,包括:除了上述以外的其他要素费用,包括:邮电费、租赁费、印刷费、图书资料费、办公邮电费、租赁费、印刷费、图书资料费、办公用品费、试验检验费、排污费、差旅费、保险费、用品费、试验检验费、排污费、差旅费、保险费、交通补助费、利息、费用性税金等交通补助费、利息、费用性税金等其他费用的核算:其他费用的核算:1 1、应计入产品成本,借记、应计入产品成本,借记“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账户;2 2、应计入当期损益,借记、应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财务、销售费用管理、财务、销售费用”账户;账户;3 3、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记入、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