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第三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第三章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空调 系统 操作员 第三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章第一节视图一、视图的基本概念三、剖视图一、视图的基本概念图3-1视图的概念二、基本视图(1)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2)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3)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4)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5)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6)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的视图。三、剖视图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图3-3用虚线表示机件的内部结构2.剖视图的种类(1)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如图3-4所示。图3-4剖视图的画法(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进行投影,可以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
2、半画成视图,这种剖视图称为半剖视图,如图3-5所示。三、剖视图图3-5半剖视图(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第二节零件图一、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三、零件测绘四、识读零件图一、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一)零件图的作用(二)零件图的内容(1)表达零件形状的一组视图用以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形状。(2)确定零件各部分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一组尺寸用以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3)保证零件质量的技术要求用以表示或说明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所需的要求。(4)标题栏要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重
3、量、比例、件数等。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一)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对零件图上标注尺寸的要求3Z6.eps2.合理标注尺寸的初步知识(1)尺寸基准的种类从设计和工艺的不同角度来确定基准,可以把基准分成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类。1)设计基准。图3-7轴的尺寸基准2)工艺基准。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2)尺寸基准的选择从设计基准标注尺寸时,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能保证零件的功能要求,而从工艺基准标注尺寸时,则便于加工和测量。(二)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图3-8带轮的零件图1.极限与配合(1)互换性的概念在一批相同规格的零件或部件中,不经选择任取一件,且不经修配或其他加工,就能顺利装配到机器上去,
4、并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和使用要求。(2)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零件的尺寸:偏差与公差:配合:公称尺寸相同的并且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由于孔和轴的实际(组成)要素不同,装配后可能产生“间隙”或“过盈”,如图3-9所示。图3-9配合 配合制: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组成的一种配合制度称为配合制。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即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图3-10基孔制和基轴制2.几何公差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表3-1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规定符号图3-11几何公差的代号3.表面粗糙度(1)基本概念经过加工后的机器零件,其表
5、面状态是比较复杂的。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图3-12表面粗糙度的概念(2)评定参数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两项高度参数,即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和轮廓的最大高度Rz。(3)符号、代号及标注方法图样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号见表3-2。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表3-2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表3-3表面粗糙度代号示例及标注方法三、零件测绘四、识读零件图(一)识读零件图的基本要求1)了解零件的名称、用途和材料。2)分析零件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形状、结构特点及作用。3)分析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各部分之间的定位尺寸。4)熟悉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5)初步确定出零件的制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