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PPT-85页)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PPT-85页)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所得税 年度 纳税 申报 PPT 85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及纳税调整实务解析填报及纳税调整实务解析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新税法下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变化一、新税法下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变化二、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变化二、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变化三、新申报表填报实务解析三、新申报表填报实务解析四、纳税调整实务操作及相关税收法规解析四、纳税调整实务操作及相关税收法规解析3一、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变化一、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变化v新企业所得税法三条主线:新企业所得税法三条主线:v第一条主线:第一条主线:v v 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范围纳税义务范围 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纳税地点纳税地点4企业所
2、得税第一条主线归纳企业所得税第一条主线归纳企业企业类型类型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纳税义务纳税义务税率税率居民居民企业企业 境内注册境内注册 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注册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注册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25%境外注册,境内实际境外注册,境内实际控制控制 非居非居民企民企业业 境内设立机构、场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所 其所设机构、场所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其所设机构、场所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得(机构场所所在地机构场所所在地)25%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机构场所所在地机构场所所在地)25
3、%来源于中国境内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来源于中国境内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源泉扣缴源泉扣缴)20%未设立机构、场所未设立机构、场所 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源泉扣缴源泉扣缴)20%5年度纳税填报适用文件年度纳税填报适用文件v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国税发国税发2009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缴管理办法的通知汇算清缴对象: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汇算清缴对象: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境内
4、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无论盈利或者亏损,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无论盈利或者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本办法规定参加所得税汇算清缴。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本办法规定参加所得税汇算清缴。国税发国税发20091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规程的通知清缴工作规程的通知v*居民企业(适用于查账征收):居民企业(适用于查账征收):国税函国税函200810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国税发国税发2008101号号:国家
5、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6第二条主线第二条主线v =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收入收入 总额总额不征税不征税收入收入免税免税收入收入扣除额扣除额弥补以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年度亏损注意注意“依次依次”减除减除税收优惠:减计收入、免税收入、加计扣除、减免税项税收优惠:减计收入、免税收入、加计扣除、减免税项目所得、目所得、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抵扣应纳税所得额7第三条主线第三条主线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所得应纳所得税额税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抵免税额税收优惠税收优惠减免税额:减免税额:小型微利
6、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族自治地方分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族自治地方分 享部分、过渡优惠享部分、过渡优惠抵免税额:抵免税额: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设备投资抵免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设备投资抵免8计算税收优惠实现环节计算税收优惠实现环节税收优惠税收优惠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应应 纳纳 税税 额额一、免税收入一、免税收入二、减计收入二、减计收入三、加计扣除三、加计扣除四、减免所得额四、减免所得额五、创投抵扣所得额五、创投抵扣所得额六、减免税六、减免税七、抵免所得税额七、抵免所得税额9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逐步完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逐步完善1、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条例第四条:、原内资企业
7、所得税条例第四条: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2、国税发(、国税发(2006)56号文件修订:号文件修订: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100200)-准予扣除准予扣除项目金额项目金额(120)-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60)-免税所得免税所得(10)3、新税法:、新税法: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额扣除额-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亏损的变化亏损的变化: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
8、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10二、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变化二、新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变化v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1、新申报表的变化、新申报表的变化v2、新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原理、新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原理v3、主表与附表之间的级次关系、主表与附表之间的级次关系v4、新企业所得税填表顺序、新企业所得税填表顺序 111、新申报表的变化、新申报表的变化v旧表旧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v一、实质性变化:一
9、、实质性变化:税法变化编报理念发生了变化,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法规定为标准进行间接调整v二、表现形式变化二、表现形式变化新表新表 文档文档122、新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原理、新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原理 v以利润表为起点,贴近会计实务,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应纳税额:以利润表为起点,贴近会计实务,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应纳税额:1、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纳税调整后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 2、纳税调整后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纳税调整后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3、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
10、4、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5、应纳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应纳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实实际应纳所得税额际应纳所得税额 6、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本年应补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退)的所得税额 133、主表与附表之间的级次关系、主表与附表之间的级次关系主表主表附表附表3附表附表4附表附表1附表附表2附表附表11附表附表10附表附表9附附表表5附表附表7附表附表8附表附表6144、新企业所得税填表顺序、新企业所得税填
11、表顺序 (一一)、首先填写一级附表首先填写一级附表:v 1、附、附1收入明细表收入明细表 主表:会计口径(主表:会计口径(1/11)行)行v 2、附、附2成本费用明细表成本费用明细表 主表:会计口径(主表:会计口径(2/4/5/6/12 行行(二)其次填写二级附表:(二)其次填写二级附表:v 1、附、附5:税收优惠表:税收优惠表:(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纳税调整明细表v 主表:减免税或抵免税(主表:减免税或抵免税(28/29)行)行v 2、附、附6:境外所得抵免表:境外所得抵免表:(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纳税调整明细表v 主表:应纳税或抵免税额(主表:应纳税或抵免税额(31/32)行)行v
12、 3、附、附7:以公允价值调整明细表:以公允价值调整明细表 (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纳税调整明细表)v 4、附、附8:广告费纳税调整表:广告费纳税调整表 (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纳税调整明细表)v 5、附、附9:资产折旧纳税调整表:资产折旧纳税调整表 (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纳税调整明细表)v 6、附、附10:减值准备调整明细表:减值准备调整明细表 (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纳税调整明细表)v 7、附、附11:股权投资所得明细表:股权投资所得明细表 (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纳税调整明细表)(三)其次填写一级附表:(三)其次填写一级附表:v 3、附、附3纳税调整明细表,
13、纳税调整明细表,主表:主表:14/15行行v 4、附、附4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主表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主表24行行(四)填写主表(四)填写主表 附表附表1,2,3,4,5,615三、新申报表填报实务解析三、新申报表填报实务解析主表主表v主表填报实务操作主表填报实务操作v主表框架结构:主表框架结构:v1)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v+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增加额 v-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减少额v+境外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还原为税前)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还原为税前)v=纳税调整后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v 2)纳税调整后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
14、应纳税所得额 续续“不允许扣除的不允许扣除的境外境外投资损失投资损失”在附在附表表3作为调增项目作为调增项目“境外境外应税所得应税所得”在附表在附表3作为调减作为调减项(税后)项(税后)16三、新申报表填报实务解析三、新申报表填报实务解析主表主表v(续)(续)v3)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5%=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v4)应纳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应纳税应纳税额额v5)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税额v=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实际应纳所得税额v6)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实际应
15、纳所得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v=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17三、新申报表填报实务三、新申报表填报实务附表附表v附表填报附表填报v附表一收入明细表附表一收入明细表v附表二成本费用明细表附表二成本费用明细表v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v附表四附表四 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四税前弥补亏损明细表四v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v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分步骤计算表档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分步骤计算表档v附表七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附表七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v附表八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附表八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
16、税调整表v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v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v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附表三附表三18四、纳税调整实务操作及相关税收法规解析四、纳税调整实务操作及相关税收法规解析v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一)纳税调整原则(一)纳税调整原则v(二)收入类调整项目(二)收入类调整项目v(三)扣除类调整项目(三)扣除类调整项目v(四)资产类调整项目(四)资产类调整项目v(五)准备金调整项目(五)准备金调整项目v(六)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六)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 计
17、算的预计利润计算的预计利润v(七)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七)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附表三附表三 企业所得税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纳税申报表核心核心就就是将会计利润总额是将会计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所以额,所以附表三附表三也也是本套报表的填报是本套报表的填报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19纳税调整原则纳税调整原则v纳税调整原则:税法优先原则纳税调整原则:税法优先原则、税法第二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税法第二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
18、规的规定计算。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2 2、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遵循会计准则与惯例,应纳遵循会计准则与惯例,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要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税所得额计算要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正确的会计核正确的会计核算是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前提和保障。算是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前提和保障。3 3、纳税调整没有必要调帐,也不影响财务和会计核算、纳税调整没有必要调帐,也不影响财务和会计核算4 4、会计核算对于执行、会计核算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企业会计制度度和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差异不同,调整的纳税人差异不同,调整思路是不同的,但是殊途
19、同归,税收法定,不会因为思路是不同的,但是殊途同归,税收法定,不会因为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所得税额。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所得税额。20收入类调整项目收入类调整项目v企业所得税法收入总额的构成:企业所得税法收入总额的构成:1、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2、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3、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5、利息收入、利息收入6、租金收入、租金收入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9、其他收入: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其他收入: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
20、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无法偿 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税款项、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税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21国税函(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解读号文件解读v一、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一、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v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销认,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售商品同时满足下
21、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1)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与商品所有权相关)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与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5)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销售商品价款
22、收回的可能性超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超过50%;22国税函(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解读号文件解读v 售后回购:售后回购:v通知通知规定:规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v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有证据表明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如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进行融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23、23国税函(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解读号文件解读v 售后回购(续)售后回购(续)v会计准则规定:会计准则规定: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交易,商品所有权上售后回购交易属于融资交易,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负债;回;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企业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企业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计入财务费用财务费用。v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按购买商品处理。售的商品按售
24、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按购买商品处理。24国税函(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解读号文件解读v售后回购(续)售后回购(续)v售后回购案例:甲公司售后回购案例:甲公司2008年年3月月1日将一批商品销日将一批商品销售给信达公司,销售价格为售给信达公司,销售价格为1000 000元,增值税为元,增值税为170 000元,商品销售成本为元,商品销售成本为700 000元,货款已支元,货款已支付。双方协议,甲公司应于付。双方协议,甲公司应于2008年年8月月1日以日以1100 000元的价格将该批商品购回。元的价格将该批商品购回。25国税函(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解读号文件解读v售后回购(续
25、)售后回购(续)v1)2008年年3月月1日销售商品时:日销售商品时:v借: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 1170 000v 贷:库存商品贷:库存商品 700 000v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000v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 300 000v2)2008年年3月至月至7月每月计提财务费用:月每月计提财务费用:v借: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 20 000v 贷:其他应付款贷:其他应付款 20 000v财务费用总额财务费用总额=回购价回购价-售价售价=1100 000-1000 000=100 000元。元。26国税函(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解读号文件解读v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