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章-形位公差及检测 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11412
  • 上传时间:2022-09-09
  • 格式:PPT
  • 页数:100
  • 大小:1.7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章-形位公差及检测 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章_形位公差及检测 课件 互换性 技术 测量 第三 公差 检测
    资源描述:

    1、 本章学习目的是掌握形状公差和位置误差本章学习目的是掌握形状公差和位置误差的基本概念,熟悉形位公差国家标准的基本内的基本概念,熟悉形位公差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为合理选择形位公差打下基础。学习要求容,为合理选择形位公差打下基础。学习要求是掌握形位公差带的特征(形状、大小、方向是掌握形位公差带的特征(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以及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掌握和位置)以及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掌握形位误差的确定方法;掌握形位公差的选用原形位误差的确定方法;掌握形位公差的选用原则;掌握公差原则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形位误则;掌握公差原则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差的检测原则。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

    2、尺寸误差,构成零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轴套的外圆可能产生以下轴套的外圆可能产生以下误差:误差:外圆在垂直于轴线的正外圆在垂直于轴线的正截面上不圆(即圆度误截面上不圆(即圆度误差)差)外圆柱面上任一素线外圆柱面上任一素线(是外圆柱面与圆柱轴(

    3、是外圆柱面与圆柱轴向截面的交线)不直向截面的交线)不直(即直线度误差)(即直线度误差)外圆柱面的轴心线与孔外圆柱面的轴心线与孔的轴心线不重合(即同的轴心线不重合(即同轴度误差)轴度误差)轴套轴套加工后外圆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加工后外圆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位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形位误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 1)影响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零件的功能要求,如导轨的)影响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零件的功能要求,如导轨的直线度误差;直线度误差;2 2)影响零件的旋转精度、配合性质,如轴颈的圆度误差;)影响零件的旋转精度、配合性质,如轴颈的圆度误差;3 3)影响零件的接触精度、互换性,如齿轮副轴线平行度误

    4、)影响零件的接触精度、互换性,如齿轮副轴线平行度误差。差。现行国家标准主要有:现行国家标准主要有:GB/T 1182 GB/T 1182 1996 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图样表示法GB/T 1184 GB/T 1184 1996 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未注公差值GB/T 4249 GB/T 4249 1996 1996公差原则公差原则GB/T 16671 GB/T 16671 1996 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GB/T 1

    5、3319 GB/T 13319 2003 2003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GPS)几何公差几何公差 位置度公差标注位置度公差标注几何要素几何要素 :构成: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点、线、面,线、面,统称为几统称为几何要素何要素(简称要素简称要素)。1.1.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按存在的状态分类)(按存在的状态分类)(1)(1)理想要素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2)(2)实际要素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即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即 加工后得到的要素。加工后得到的要素。2 2轮廓要素与中心要素轮廓要素与中心要素(按

    6、结构特征分类)(按结构特征分类)(1)(1)轮廓要素轮廓要素零件轮廓上的点、线、面,即可触零件轮廓上的点、线、面,即可触及的要素。及的要素。(2)(2)中心要素中心要素不可触及、可由轮廓要素不可触及、可由轮廓要素导出导出的要的要素。素。3 3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按检测关系分)(按检测关系分)(1)(1)被测要素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给出了形状或(和和)位置公差的要素,位置公差的要素,即需要测量的要素。即需要测量的要素。(2)(2)基准要素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和)位置位置的要素。的要素。4 4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按功能要求分)

    7、(按功能要求分)(1)(1)单一要素单一要素仅对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仅对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要素。(2)(2)关联要素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新一代新一代GPSGPS标准中的几何要素标准中的几何要素(ISO 14660)(ISO 14660)1 1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指实际要素对图样上给定是指实际要素对图样上给定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的理想形状、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2 2形位公差带形位公差带是用来限制实际被测要素是用来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变动的区域。形位公差带具有的四个特征:形位公差带具有的四个特征:1 1)形状)形

    8、状 2 2)大小)大小 3 3)方向)方向 4 4)位置)位置 以公差框格的形式标注(两格或多格)以公差框格的形式标注(两格或多格)0.05 A0.05 A 公差特征符号公差特征符号 公差值公差值 基准基准 指引线指引线 (从表从表4-14-1中选中选)()(以以mmmm为单位为单位)()(由基准字母表示由基准字母表示)()(指向被测要素指向被测要素)注意注意:公差值公差值 如果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加注如果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加注,如果是球形,如果是球形,加注加注。基准基准 单一基准用大写表示;公共基准由横线隔开的两个大写字母表单一基准用大写表示;公共基准由横线隔开的两个大

    9、写字母表示;如果是多基准,则按基准的优先次序从左到右分别置于各格。示;如果是多基准,则按基准的优先次序从左到右分别置于各格。指引线指引线 用细实线表示。从框格的左端或右端垂直引出,指向被测要用细实线表示。从框格的左端或右端垂直引出,指向被测要素。素。指引线的方向必须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指引线的方向必须是公差带的宽度方向。被测要素表示法:被测要素表示法:指引线指向被测要素时,指引线指向被测要素时,要注意区分轮廓要素和中要注意区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心要素。基准要素表示法:基准要素表示法:基准符号用带小圆的大写基准符号用带小圆的大写字母以细实线与粗的短实字母以细实线与粗的短实线相连,基准要素也要注

    10、线相连,基准要素也要注意区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意区分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素。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右图中右图中(1 1)左端面的平面度为)左端面的平面度为0.01mm0.01mm,右端面对左端面,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为的平行度为0.04mm0.04mm。(2 2)70H770H7的孔的轴线对左的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0.02mm。(3 3)210h7210h7对对70H770H7的同轴的同轴度为度为0.03mm0.03mm。210h770H74-20H80.010.04AA 0.02 A0.03BB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

    11、形状所允许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带形状公差带:是限制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变动是限制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零件实际要素在该区域内为合格。的区域,零件实际要素在该区域内为合格。形状误差一般是对单形状误差一般是对单一要素而言的,一要素而言的,仅考仅考虑被测要素本身的形虑被测要素本身的形状的误差。状的误差。形状误差形状误差评定时,理想要素的评定时,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所谓最小条件是指被所谓最小条件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最小。对于轮廓要素,符合对于轮廓要素,符合最小条件最小

    12、条件的理想的理想要素是指处于实体之外与被测要素相要素是指处于实体之外与被测要素相接触,使被测要素对它的最大变量最接触,使被测要素对它的最大变量最小。小。评定形状误差时,形状误差值的大小评定形状误差时,形状误差值的大小可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可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所谓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所谓最小区域,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状误差值的方法,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状误差值的方法,称为称为最小区域法最小区域法,最小区域法则是符,最小区域法则是符合最小条件的评定形状误

    13、差的基本方合最小条件的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方法。按最小区域法评定的形状误差值法。按最小区域法评定的形状误差值而且是唯一的,因而评定结果具有权而且是唯一的,因而评定结果具有权威性。威性。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被测要素:为直线、平面、圆和圆柱面。形状公差带的特点:形状公差带的特点: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置均是浮不涉及基准,它的方向和位置均是浮动的,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动的,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1 1直线度直线度:被测要素是直线。被测要素是直线。1 1)在给定平面内)在给定平面内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的两平行直线

    14、之间的区域。t2 2)在给定方向上)在给定方向上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指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0.02mm的两的两平行平面内。平行平面内。公差带标注3 3)在任意方向上)在任意方向上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 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被测圆柱体被测圆柱体 d d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mm0.04mm的圆的圆柱面内。柱面内。t公差带标注2 2平面度平面度 被测要素是平面要素。公差带定义:平面度公

    15、差带是距离为公差被测要素是平面要素。公差带定义: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值t 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上图: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上图: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0.1的两平行平面内。的两平行平面内。下图:被测表面上任意下图:被测表面上任意100100100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值0.10.1的两平行平面内。的两平行平面内。标注t公差带3 3圆度圆度公差带:公差带: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径差为公差值0.02mm0.02mm的两同心圆之间。的两

    16、同心圆之间。(圆心)(圆心)t公差带标注1标注24 4圆柱度圆柱度 公差带:公差带: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0.02的两同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轴圆柱面之间。t公差带 标注 理论正确尺寸理论正确尺寸是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是用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方向、位置的尺寸。它仅表达设计时对被测形状、方向、位置的尺寸。它仅表达设计时对被测要素的理想要求,故该尺寸不附带公差,标注时应要素的理想要求,故该尺寸不附带公差,标注时应围以框格,而该要素的形状、方向和位置误差则由围以框格,而该要素的形状、方向和位置误差则由给定的形位公差来控制。给定的形位公差来控制。

    17、线轮廓度公差带定义: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线轮廓度公差带定义: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无基准要求无基准要求有基准要求有基准要求轮廓度公差带轮廓度公差带 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值t t的球的两包络面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的之间的区域,诸球的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面上。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有基准要求的面轮

    18、廓度公差。度公差。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带位置公差带是限制关联实际要素变是限制关联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被测实际要素位于此区域内为合动的区域,被测实际要素位于此区域内为合格,区域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格,区域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基准基准: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位置的参考对象: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位置的参考对象。单一基准:单一基准:由一个要素建立的基准称为单一基准。由一个要素建立的基准称为单一基准。组合基准组合基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建立的一个独立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建立的一个独立基准称为组合基

    19、准或公共基准。准称为组合基准或公共基准。0.05 A-B A B 单一基准单一基准 组合基准组合基准 3)3)基准体系基准体系(三基面体系三基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所构成的基准体系。直的平面所构成的基准体系。9090A90BC三基面体系三基面体系 定向公差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是指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允许的变动全量。定向公差包括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平行度、垂直度和和倾斜度倾斜度三项。三项。被测要素相对基准要素有面对面、线对面、面对被测要素相对基准要素有面对面、线对面、面对线和线对线等四种情况。线和线对线等四种情况。定向公差中被测要素

    20、相对基准要素为定向公差中被测要素相对基准要素为线对线线对线或或线线对面对面时,可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相互垂直的时,可分为给定一个方向,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上的三种。两个方向和任意方向上的三种。1.1.平行度平行度1 1)“面对面面对面”的平行度的平行度 t 基准平面 a)a)标注标注 b)b)公差带公差带被测要素:上平面;被测要素:上平面;基准要素:底面。基准要素:底面。2 2)“线对线线对线”的平行度的平行度(1 1)一个方向)一个方向被测要素:被测要素:D D孔轴线;基准要素:另一个孔轴线。孔轴线;基准要素:另一个孔轴线。标注标注 公差带公差带 t基准线(2 2)相互垂直的两

    21、个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a)b)基准线基准线t1t2(3 3)任意方向)任意方向 标注标注公差带公差带基准线t2.2.垂直度垂直度1 1)一个方向)一个方向 标注标注公差带公差带基准平面 t 0.1 A d A 2 2)任意方向)任意方向 A d A 0.05标注标注公差带公差带 d 基准平面 3.3.倾斜度倾斜度 1 1)“面对线面对线”倾斜倾斜度度B0.06B60标注标注基准线t公差带公差带2)“线对面线对面”倾斜度倾斜度(任意方向)(自学)(任意方向)(自学)定向公差具有如下特点:定向公差具有如下特点:1)1)定向公差带相对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定向公差带相对基准有确定的方向,而其位置往往

    22、是浮动的。而其位置往往是浮动的。2)2)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功能。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因此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规定了因此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规定了定向公差的要素,一般不再规定形状公差,定向公差的要素,一般不再规定形状公差,只有需要对该要素的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只有需要对该要素的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可同时给出形状公差,但其公差数值应小则可同时给出形状公差,但其公差数值应小于定向公差值。于定向公差值。定位公差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上允许的变动全量。1 1同轴度同轴度基准轴线 t公

    23、差带公差带标注标注BA d 0.1A-B t t2对称度对称度基准平面tt/2标注标注AA0.1标注3位置度位置度1)线的位置度)线的位置度 t标注标注ABC DCB 0.1AB 基准平面A基准平面C 基准 平面90公差带公差带2)面的位置度)面的位置度A基准平面B基准轴线t公差带公差带A0.05BBA 标注标注定位公差带的特点如下:定位公差带的特点如下:1)1)定位公差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位置。定位公差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位置。其其中,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中,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同轴度和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定,同轴度和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图上可省略不注

    24、。图上可省略不注。2)2)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功能。方向和形状的功能。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给出定位公差后,通常对该要素不再给出定给出定位公差后,通常对该要素不再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公差。如果需要对方向和形状向公差和形状公差。如果需要对方向和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可另行给出定向或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可另行给出定向或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定位公差值。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定位公差值。跳动跳动是指实际被测要素在无轴向移动的条是指实际被测要素在无轴向移动的条件下绕基准轴线回转的过程中件下绕基

    25、准轴线回转的过程中(回转一周或连续回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转),由指示计在给定的测量方向上对该实际被测要,由指示计在给定的测量方向上对该实际被测要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素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被测要素为圆柱面、端平面和圆锥面等轮廓要被测要素为圆柱面、端平面和圆锥面等轮廓要素,基准要素为轴线。素,基准要素为轴线。1 1)圆跳动)圆跳动是指是指被测要素在某个测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准轴线的变动量。圆跳动分为径

    26、向圆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 (1 1)径向圆跳动)径向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面内,半径为公差值值t t,且圆心在基,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心圆之间的区域。d d圆柱面绕基准轴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值0.05mm0.05mm。t测量平面基准轴线a)公差带A0.05 dAa)标注(2 2)端面圆跳动

    27、)端面圆跳动公差带定义:公差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公差值t t的两圆之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间的区域。当被测件绕基准轴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得大于公差值0.05mm0.05mm。基准轴线测量圆柱面b)ta)A0.05A(3 3)斜向圆跳动)斜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

    28、于被测表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方向距离为公差值值t t的两圆之间的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线方向。测量圆锥面基准轴线tb公差带)a标注)A0.05A2 2)全跳动)全跳动全跳动全跳动是指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量。全是指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允许变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全跳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全跳动。(1 1)径向全跳动)径向全跳动基准轴线tb)公差带BA0.2ABa)标注(2 2)端面全跳动)端面全跳动 端面全跳动的

    29、公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与该端面对轴线差带与该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相同的,因而两者控制同的,因而两者控制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位置误差的效果也是相同的,但检测方法相同的,但检测方法更方便更方便!采用跳动公采用跳动公差时,若综合控制被差时,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能够满足功能测要素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一般不再标注要求,一般不再标注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若不能够满状公差,若不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则可进足功能要求,则可进一步给出相应的位置一步给出相应的位置公差和形状公差,但公差和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跳动公其数值应小于跳动公差值。差值。基准轴线b)公差带A0.05A a

    30、)标注一、术语和定义一、术语和定义公差原则:公差原则:机械零件的同一被测要素既有尺机械零件的同一被测要素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形位公差要求,处理两者寸公差要求,又有形位公差要求,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称为公差原则。之间关系的原则,称为公差原则。1.1.作用尺寸作用尺寸 (1)(1)体外作用尺寸体外作用尺寸(d dfefe、D Dfefe)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内表面体外相与实际外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内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对于关联要素,该理想面的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对于关联要素,该理想面的轴

    31、线或中心平面必须与基准保持图样给定的几何关系。轴线或中心平面必须与基准保持图样给定的几何关系。dfeda1da2da3dfia)外表面外表面(轴轴)DfeDa1Da2Da3Dfi b)内表面内表面(孔孔)图图 作用尺寸作用尺寸(2)(2)体内作用尺寸体内作用尺寸(d dfifi、D Dfifi)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体内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内表面体内相接的最小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内表面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对于关联要素,该理想面的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对于关联要素,该理想面的轴线或中心平面必须保持图样给定的几何关系。轴线或

    32、中心平面必须保持图样给定的几何关系。2.2.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1)(1)最大实体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MMVC)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出的形位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2)(2)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 DMVMV、d dMVMV)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尺寸。的尺寸。d dMVMV d dmaxmax +t t D DMV MV D Dminmin-t t20M0.1 2

    33、0.1(dMV)MMVC20(dM)0.13.3.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尺寸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尺寸(1)(1)最小实体实效状态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LMVC)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的形位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出的形位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2)(2)最小实体实效尺寸最小实体实效尺寸(d dLVLV、D DLVLV)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尺寸。的尺寸。d dLVLV d dminmin-t t D DLVLVD Dmaxmax+t t4.4.理想边界理

    34、想边界 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1 1)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边界(MMB)(MMB)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的边界。(2 2)最小实体边界)最小实体边界(LMB)(LMB)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的边界。的边界。(3 3)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MMVB)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实效尺寸的边界。(4 4)最小实体实效边界)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LMVB)尺寸为最小实体尺寸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实效尺寸的边界。1 1定义定义2 2标注方法标注方法3 3合

    35、格条件合格条件 20 0-0.0330.02图图 独立原则应用实例独立原则应用实例三、包容原则三、包容原则1 1定义定义:包容原则是要求实际要素应遵守其:包容原则是要求实际要素应遵守其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边界(MMB)(MMB),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尺寸的一种公差要求。超出最小实体尺寸的一种公差要求。2 2标注方法标注方法:当采用包容要求时,应在被测:当采用包容要求时,应在被测要素的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后加注要素的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后加注“E”E”符号。符号。图图 包容原则包容原则20(dM)19.97(dL)0.03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边界00.010

    36、.020.03 20(dM)19.97(dL)直线度/mm实际尺寸/mm直线度误差的直线度误差的动态变动范围动态变动范围标注标注20-0.03 0E被测要素实际尺寸被测要素实际尺寸允许的直线度误差允许的直线度误差 2020 0 0 19.9919.99 0.010.01 19.9819.98 0.020.02 19.9719.97 0.030.03表表 实际尺寸及允许的误差实际尺寸及允许的误差四、最大实体原则四、最大实体原则(MMR)(MMR)1 1定义:定义:最大实体要求是要求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最大实体要求是要求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

    37、MMVB),当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当其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实体尺寸时,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给出的公差值的一种公差要求。出的公差值的一种公差要求。2标注方法:标注方法:M0.120 -0.3 0最大实体要求的特点如下:最大实体要求的特点如下:1)1)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被测要素的体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外作用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实效尺寸;20.1(dMV)0.120(dM)2)2)当被测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处处均为最大当被测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处处均为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

    38、形位误差为图样上给定的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形位公差值;3)3)当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后,其当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后,其偏离量可补偿给形位公差,允许的形位误差为图样上偏离量可补偿给形位公差,允许的形位误差为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与偏离量之和;给定的形位公差值与偏离量之和;20.1(dMV)实际尺寸/mm直线度/mm0.30.2 0.10.40.30.200.119.7(dL)20(dM)20.1(dMV)19.7(dL)0.44)4)实际尺寸必须在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之间实际尺寸必须在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之间变化。变化。1

    39、1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 原则:在保证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形位公原则:在保证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形位公差项目减少,检测方法简便,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差项目减少,检测方法简便,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1)考虑零件的几何特征考虑零件的几何特征(2)(2)考虑零件的使用要求考虑零件的使用要求(3)(3)考虑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考虑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 各项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不尽相同,选择时应尽量发挥各项形位公差的控制功能不尽相同,选择时应尽量发挥能综合控制的公差项目的职能,以减少形位公差项目。能综合控制的公差项目的职能,以减少形位公差项目。(4)(4)考虑检测的

    40、方便性考虑检测的方便性 确定公差项目必须与检测条件相结合,考虑现有条件检确定公差项目必须与检测条件相结合,考虑现有条件检测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当同样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时,应选测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当同样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时,应选用检测简便的项目。用检测简便的项目。2 2基准要素的选择基准要素的选择(1)(1)基准部位的选择基准部位的选择 选择基准部位时,主要应根据设计和使用要求,选择基准部位时,主要应根据设计和使用要求,零件的结构特征,并兼顾基准统一等原则进行。零件的结构特征,并兼顾基准统一等原则进行。(2)(2)基准数量的确定基准数量的确定 一般来说,应根据公差项目的定向、定位几何一般来说,应根

    41、据公差项目的定向、定位几何功能要求来确定基准的数量。功能要求来确定基准的数量。(3)(3)基准顺序的安排基准顺序的安排 当选用两个或三个基准要素时,就要明确基准当选用两个或三个基准要素时,就要明确基准要素的次序,并按顺序填入公差框格中。要素的次序,并按顺序填入公差框格中。3 3形位公差等级形位公差等级(公差值公差值)的选择的选择 形位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与尺寸公差选用原则相同,即在满足形位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与尺寸公差选用原则相同,即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1)(1)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关系 一般满足关

    42、系式:一般满足关系式:T T形状形状 T T位置位置 T T尺寸尺寸(2)(2)有配合要求时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有配合要求时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T T形状形状KTKT尺寸尺寸)在常用尺寸公差等级在常用尺寸公差等级IT5IT5IT8IT8的范围内,通常取的范围内,通常取K K25256565。(3)(3)形状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形状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的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的R Ra a值约占形状公差值的值约占形状公差值的20202525。(4)(4)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5)(5)凡有关标准已对形位公差作出规定的凡有关标准已对形位公差

    43、作出规定的,如与滚动轴承相配的轴,如与滚动轴承相配的轴和壳体孔的圆柱度公差、机床导轨的直线度公差、齿轮箱体孔的轴和壳体孔的圆柱度公差、机床导轨的直线度公差、齿轮箱体孔的轴线的平行度公差等,都应按相应的标准确定。线的平行度公差等,都应按相应的标准确定。除线轮廓度、面轮廓度以及位置度未规定公差等级外,其余除线轮廓度、面轮廓度以及位置度未规定公差等级外,其余1111项均有规定。一般划分为项均有规定。一般划分为1212级,即级,即1 11212级,精度依次降低,仅圆级,精度依次降低,仅圆度和圆柱度划分为度和圆柱度划分为1313级,即增加了一个级,即增加了一个0 0级,以便适应精密零件的级,以便适应精密

    44、零件的需要。需要。4 4未注形位公差的规定未注形位公差的规定 应用未注公差的总原则是:实际要素的功能允应用未注公差的总原则是:实际要素的功能允许形位公差等于或大于未注公差值,一般不需要单许形位公差等于或大于未注公差值,一般不需要单独注出,而采用未注公差。未注公差值是一般机床独注出,而采用未注公差。未注公差值是一般机床或中等制造精度就能保证的形位精度,为了简化标或中等制造精度就能保证的形位精度,为了简化标注,不必在图样上注出的形位公差。注,不必在图样上注出的形位公差。1 1形状误差的评定形状误差的评定1 1)最小条件)最小条件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是“最小条件最小条件”:

    45、即被测实:即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1)(1)轮廓要素轮廓要素最小条件就是理想要素位于零件实体之外与实际要素最小条件就是理想要素位于零件实体之外与实际要素接触,并使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接触,并使被测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2)(2)中心要素中心要素最小条件就是理想要素应穿过实际中心要素,并使实最小条件就是理想要素应穿过实际中心要素,并使实际中心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际中心要素对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最小区域最小区域f f1 1被测实际要素被测实际要素图图 轮廓要素的最小条件轮廓要素的最小

    46、条件 被测被测实际要素实际要素L1d1L2图图 中心要素的最小条件中心要素的最小条件 2 2)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最小包容区域最小包容区域: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是指包容被测实际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 f或直径或直径 f f的包容区域。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的包容区域。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按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状误差的方法,称为最小区域法。按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状误差的方法,称为最小区域法。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最小条件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

    47、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评定形状误差。当采用不同求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近似方法评定形状误差。当采用不同评定方法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有争议时,应以最小区域法作为评定方法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有争议时,应以最小区域法作为评定结果的仲裁依据。评定结果的仲裁依据。f被测实际要素被测实际要素SSf 评定直线度误差评定直线度误差 被测实际要素S 评定圆度误差 被测实际要素fS评定平面度误差2 2定向误差的评定定向误差的评定 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定向误差值用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简称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向最小包容区域是按理想要素的方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向最小包容区域

    48、是按理想要素的方向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且具有最小宽度向来包容被测实际要素,且具有最小宽度f f或直径或直径 f f的包的包容区域。容区域。被测实际要素被测实际要素fS基准图图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示例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示例被测实际要素fS基准被测实际要素基准S图图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示例定向最小包容区域示例3 3定位误差的评定定位误差的评定 定位误差值用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位最小区域是定位误差值用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位最小区域是指以理想要素定位来包容实际要素,且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指以理想要素定位来包容实际要素,且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包容区域。评定形状、定向和

    49、定位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大小一般是有区别的,评定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大小一般是有区别的,其关系是:其关系是:f f形状形状 f f定向定向 f f定位。定位。当零件上某要素同时有形状、定向和定位精度要求时,则设计中对该当零件上某要素同时有形状、定向和定位精度要求时,则设计中对该要素所给定的三种公差要素所给定的三种公差(T T形状、形状、T T定向和定向和T T定位定位)应符合:应符合:T T形状形状T T定向定向T T定位定位基准A被测实际要素FSfLh1PPS基准AOLyLx基准Bf图图 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示例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示例HAAAt1t2t3a)a)形状、定向和定位公差

    50、形状、定向和定位公差 标注示例:标注示例:t t1 1 t t2 2 t t3 3 AHf形状b)b)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评定的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评定的 最小包容区域:最小包容区域:f f形状形状 f f定向定向 f f定位定位图图 评定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的区别评定形状、定向和定位误差的区别f定向f定位4 4跳动误差的评定跳动误差的评定 圆跳动误差为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做无轴向移动圆跳动误差为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做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旋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全跳动误差为被测实际要素绕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三章-形位公差及检测 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1141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