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力偶矩方向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504083
  • 上传时间:2022-09-08
  • 格式:PPT
  • 页数:54
  • 大小:3.8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力偶矩方向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力偶 方向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第四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4.1 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4.2 4.2 力矩与合力矩定理力矩与合力矩定理4.3 4.3 力偶的性质及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力偶的性质及平面力偶系平衡条件4.4 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4.5 4.5 物体系统的平衡条件物体系统的平衡条件力力系系平平面面力力系系空空间间力力系系各力的作用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平面内的力系称为平面系称为平面力系。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各力

    2、的作用线各力的作用线不都在同一平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称面内的力系称为空间力系。为空间力系。空间汇交力系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力偶系空间力偶系空间一般力系空间一般力系作用线汇交作用线汇交于一点于一点第四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作用线完全作用线完全平行平行作用线既不作用线既不完全汇交于完全汇交于一点也不完一点也不完全平行全平行AF2F1(a)F3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1.1.两个汇交力的合成两个汇交力的合成 obcobc称为力的三角形。这种合成方法称为力三角形法则。称为力的三角形。这种合成方法称为力三角形法则。FRF1AF2bco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

    3、件2.2.任意个汇交力的合成任意个汇交力的合成F3F4F1F2FRAaF1bF2cF3dF4e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力的多边形的逆封边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力的多边形的逆封边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合力作用线通过原力系各力的汇交点。作用线通过原力系各力的汇交点。FFFFFFnR321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例例4.1同一平面的三根钢索边连结在一固定环上,如图示,同一平面的三根钢索边连结在一固定环上,如图示,已知三钢索

    4、的拉力分别为:已知三钢索的拉力分别为:F1500N,F21000N,F32000N。试用几何作图法求三根钢索在环上作用的合力。试用几何作图法求三根钢索在环上作用的合力。解解(1)选定力的比例尺如图。)选定力的比例尺如图。(2)作力多边形,(先将各分力乘以比例)作力多边形,(先将各分力乘以比例尺得到各力的长度,然后作出力多边形图)。尺得到各力的长度,然后作出力多边形图)。(3)量得代表合力矢的长度,则)量得代表合力矢的长度,则FR的实的实际值为际值为FR 2700N FR 的方向可由力的多边形图直接量出,的方向可由力的多边形图直接量出,FR 与与F1的夹角为的夹角为7131。4.1 平面汇交力系

    5、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何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何条件是:条件是:力的多边形自行封闭力的多边形自行封闭,或各力矢的矢,或各力矢的矢量和等于零。量和等于零。用矢量表示为用矢量表示为 FR=F=0 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的多边形的自行封闭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的多边形的自行封闭F 5F RF 3F 4F 1F 2AaF 1bF 2cF 3dF 4eF 5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4.1.2 4.1.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式中式中分别为分别为 与与x轴正向轴正向

    6、所夹的锐角。所夹的锐角。sincosFbaFFabFyxyFFyxba ab1.1.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Fx力的投影由始到末端与坐标轴正向一致其投影取正号,力的投影由始到末端与坐标轴正向一致其投影取正号,反之取负号。反之取负号。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两种特殊情形:两种特殊情形: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为零。当力与坐标轴垂直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为零。当力与坐标轴平行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当力与坐标轴平行时,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的绝对值等于该力的大小。值等于该力的大小。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和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影是代数量

    7、投影是代数量而分力是矢量而分力是矢量投影无所谓作用点投影无所谓作用点分力作用点必须作用在分力作用点必须作用在原力的作用点上原力的作用点上 另外:仅在另外:仅在直角坐标系中直角坐标系中在坐标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和力沿该在坐标上的投影的绝对值和力沿该轴的分量的大小相等。轴的分量的大小相等。例例4.2 已知已知F1=F2=F3=F4=100kN,各力方向如图示,试分别计算在,各力方向如图示,试分别计算在x轴和轴和y轴上的投影。轴上的投影。yOxF26045F130F3F4F1的投影的投影 F1x=F1cos450=(1000.707)kN=70.7kN F1y=F1sin450=(1000.707)kN

    8、=70.7kN F2的投影的投影 F2x=F2cos600=(1000.5)kN=50kN F2y=F2sin600=(1000.866)kN=86.6kN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F3的投影的投影 F3x=F3cos300=(1000.866)kN=86.6kN F3y=F3sin300=(1000.5)kN=50kN F4的投影的投影 F4x=F4cos900=0 F4y=F4sin900=(1001)kN=100kN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合力在任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是合力投影定理。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这就

    9、是合力投影定理。2.2.合力投影定理合力投影定理AF2F1(a)F3F1F2FRF3xABCD(b)证明证明:以三个力组成的共点力系为例。设有三个共点:以三个力组成的共点力系为例。设有三个共点力力F F1 1、F F2 2、F F3 3 如图。如图。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合力合力 FR 在在x 轴上投影:轴上投影:F1F2FRF3xABCD(b)abcd各力在各力在x 轴上投影:轴上投影:abFx1bcFx2dcFx3dcbcabadFRxxxxRxFFFF321 推广到任意多个力推广到任意多个力F1、F2、Fn 组成的平面共点力系,组成的平面共点力系,可得:可得:FRx=F1x

    10、+F2x+Fnx=Fx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3 3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式中式中 为合力为合力FR与与x轴所夹的锐角。轴所夹的锐角。合力合力FR的大小和方向可由下式确定的大小和方向可由下式确定:xyxyyxyxFFFFFFFFFRR222R2RRtanAF2F1F3FRxy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合力等于零。00yxFF这是两个独立的方程,可以求解两个未知量。这是两个独立的方程,可以求解两个未知量。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解析条件是

    11、:力系中所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解析条件是: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求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步骤:求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步骤:1)1)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2)2)作研究对象的受力图作研究对象的受力图。当约束反力的指向未定时,当约束反力的指向未定时,可先假设其指向。可先假设其指向。3)3)选取适当坐标系选取适当坐标系。为简化计算,尽量使未知力作用。为简化计算,尽量使未知力作用线与坐标轴垂直;线与坐标轴垂直;4)4)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列方程

    12、时注意各力的列方程时注意各力的投影的正负号。求出的未知力带负号时,表示该力的实际投影的正负号。求出的未知力带负号时,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假设指向相反。指向与假设指向相反。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例例4.3 一圆球重一圆球重15kN,用绳索将球挂于光滑墙上,绳与,用绳索将球挂于光滑墙上,绳与墙之间的夹角墙之间的夹角=300,如图如图2-13a所示,求墙对球的约束反力所示,求墙对球的约束反力及绳索对圆球的拉力及绳索对圆球的拉力F T。WoBAFNBFTAOW 解解 取圆球为研究对象,取圆球为研究对象,设直角设直角坐标系如图,列平衡方程坐标系如图,列平衡方程。Fx=0 F N-FTco

    13、s 600=0 FN=FT cos600 =(17.320.5)kN=8.66kNkN32.17kN866.01560sin0TWFFy=0 F Tsin 600-W=0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选取适当研究对象选取适当研究对象 选取适当坐标系,坐标轴尽量与未知力垂直选取适当坐标系,坐标轴尽量与未知力垂直 画出研究对象受力图,正确应用二力杆性质画出研究对象受力图,正确应用二力杆性质 列平衡方程,解方程求未知力列平衡方程,解方程求未知力 例例4.4 4.4 已知已知Q Q=10kN=10kN,求,求N NA、N NB。解:以解:以o o点为研究对象点为研究对象X=0,NB-NAcos

    14、60=0Y=0,NAsin60-Q=0NA=11.55(kN),NB=5.77(kN)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1 1同一个力在两个互相平行的轴上的投影有何关系?同一个力在两个互相平行的轴上的投影有何关系?如果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问这两个力的大小是否如果两个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问这两个力的大小是否一定相等?一定相等?2 2平面汇交力系在任意两根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平面汇交力系在任意两根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则力系必平衡,对吗?为什么?等于零,则力系必平衡,对吗?为什么?4.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4.2 力矩力矩 合力矩定理合力矩定理 4.2.1 4.

    15、2.1 力矩力矩 反映力对物体转动效应反映力对物体转动效应 的物理量的物理量.力使物体绕转动的效果,与力力使物体绕转动的效果,与力P P 的大小成正比,与的大小成正比,与转动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转动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 d 也成正比。也成正比。:d d :转动中心:转动中心:mo(P)=Pd 单位:单位:N.m或或kN.m符号规定:符号规定:使物体逆时针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使物体逆时针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4.2 力矩*合力矩定理注意:注意:1 1)力矩是代数量。)力矩是代数量。2 2)力)力F F对点对点O O的矩的大小也可用三角形的矩的大小也可用三角形AOBAOB面积的

    16、面积的两倍来表示。两倍来表示。MO(F)=+2AOB=Fd 1)1)相同的力矩使物体的转动效应相同,力臂越长越省力;相同的力矩使物体的转动效应相同,力臂越长越省力;2)2)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力矩不变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力矩不变;3)3)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4)4)互成平衡的二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互成平衡的二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力矩的性质:力矩的性质:4.2 力矩*合力矩定理mo(P1)=Ob1OA=Y1 OAmo(P2)=Ob2OA=Y2 OAmo(R)=ObOA=Ry OARy=Y1+Y2两边同乘两边同乘OA:Ry OA=Y1

    17、OA+Y2 OAmo(R)=mo(P1)+mo(P2)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各分力对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各分力对同一点力矩的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代数和。mo(R)=mo(P1)+mo(P2)+mo(Pn)=mo(P)4.2 力矩*合力矩定理 解解 根据合力矩定理得到根据合力矩定理得到合力对合力对O点的矩。点的矩。mkN1030sin5401110dFFM02220dFFMmkN66.860sin5203330dFFM mkN34.166.801000FMFMR 例例4.5 已知已知F1=4kN,F2=3kN,F3=2kN,试求下图中,试求下图中三

    18、力的合力对三力的合力对O点的力矩。点的力矩。4.2 力矩*合力矩定理4.3 4.3 力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力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力偶:力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线的两个平行力。力偶臂:力偶臂:两个相反力之间垂直距离两个相反力之间垂直距离d d1.1.力偶力偶4.3 力 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力偶与单个力一样,是构成力的基本元素。力偶与单个力一样,是构成力的基本元素。力偶面:力偶面:两个力的作用平面两个力的作用平面 力偶矩:力偶矩:力与力偶臂的乘积并冠以适当正负号力与力偶臂的乘积并冠以适当正负号 m m=FdFd:1 1力偶中的二力不满足二

    19、力平衡公理,故不是平衡力系。力偶中的二力不满足二力平衡公理,故不是平衡力系。2 2力偶不会引起物体的移动效应,只能使物体发生转动效应力偶不会引起物体的移动效应,只能使物体发生转动效应(纯转动)。(纯转动)。3 3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影都等于零。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影都等于零。(2)(2)力偶矩力偶矩 方向:方向:逆正,顺负。逆正,顺负。单位:单位:KN.m或或N.m注意:注意: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及力偶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及力偶的作用面,此即的作用面,此即力偶的三要素力偶的三要素。4.3 力 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1 1)力偶不

    20、能合成为一个合力,所以不能用一个力来)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合力,所以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代替。2 2)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矩都等于力偶矩,与)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矩都等于力偶矩,与矩心位置无关。矩心位置无关。3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大)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是等效的。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是等效的。4.3 力 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推论推论1 1 力偶可以在其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或转动,力偶可以在其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或转动,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即物体对物体的转动效应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即物体

    21、对物体的转动效应与它在作用平面内的位置无关。与它在作用平面内的位置无关。推论推论2 2 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可同时相应地改变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度,可同时相应地改变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度,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转动效应。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转动效应。4.3 力 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4.3 力 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偶,称为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偶,称为力偶系。力偶系。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系称为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系称为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系。4.3.3 4.3.3

    2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dd设有两个力偶设有两个力偶;111dFm 222dFmdPm11又dPm2221PPRA21PPRB212121)(mmdPdPdPPdRMA合力矩4.3 力 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MMMMMnR21式中式中 MR表示合力偶矩表示合力偶矩,表示原力表示原力偶系中各力偶的力偶矩。偶系中各力偶的力偶矩。NMMM、21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0M 对于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利用平衡式可以对于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利用平衡式可以求解一个未知量求解一个未知量。

    23、4.3 力 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例例4.6 如图示的梁如图示的梁AB,受一力偶的作用,已知力偶,受一力偶的作用,已知力偶,M=20kNm,梁长,梁长l=4m,梁自重不计,求梁自重不计,求A、B支座处反力。支座处反力。解解 取梁取梁AB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梁在力偶和梁在力偶和A、B两处支座反力作用下平衡。两处支座反力作用下平衡。M4mFAyMFBy0M 0MlFBykN5kN420lMFBykN5ByAyFF4.3 力 偶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4.4 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力可以平移到此物体上的任一点,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力可

    24、以平移到此物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新作用点的矩。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新作用点的矩。od AFFFoAFMFF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o AF4.4.1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 力的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力的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力力 力力+力偶力偶 。力力平移的条件是附加一个力偶平移的条件是附加一个力偶M,且,且M与与d有关,有关,M=Fd 力的平移定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基础。力的平移定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基础。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

    25、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2)力的平移定理说明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一个力可以和作用于另外)力的平移定理说明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一个力可以和作用于另外一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等效,反过来也可将同平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一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等效,反过来也可将同平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化为一个合力,这个力力偶化为一个合力,这个力F与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平行,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为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为 应用力的平移定理时,应用力的平移定理时,须注意:须注意:1)平移力)平移力F的大小与作用点位置的大小与作用点位置无关无关,但附加力偶矩但附加力偶矩M=Fd的的大小和转向与作用

    26、点的位置大小和转向与作用点的位置有关有关。FMd 设刚体受到平面任意力系设刚体受到平面任意力系F1、F2、Fn的作用。取的作用。取O点为点为简化中心简化中心(F1、F2、F3、Fn)(F1 、F2 、F3 、Fn)(M1、M2、M3、Mn)(F FR R,Mo)F1A1A2F2AnFnooxyF 2F nF 1M2MnoxyRFOM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M1FRF1+F2+FnF1+F2+FnF FR称为该力系的称为该力系的主矢主矢,它等于原力系各力的矢量和,与简化中心的位,它等于原力系各力的矢量和,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置无关。xyxyyxyxFFF

    27、FFFFFFtanRR222R2RR式中式中为合力为合力FR与与x轴所夹的锐角。轴所夹的锐角。MOM1+M2+MnMo(F1)+Mo(F2)+Mo(Fn)MO MO(F)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主矩。可见在选取不同的简化中心时,每个附加力偶的力偶臂一般都要发可见在选取不同的简化中心时,每个附加力偶的力偶臂一般都要发生变化,所以主矩一般都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生变化,所以主矩一般都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可得

    28、一力和一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可得一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的作用线过简化中心,其力矢等于原力系个力偶。这个力的作用线过简化中心,其力矢等于原力系的主矢;这个力偶的矩等于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的主矢;这个力偶的矩等于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思考:思考:平面任意力系向不同点(平面任意力系向不同点(O点和点和A点)简化时:点)简化时:1.得到的力是否相同?得到的力是否相同?2.得到的力偶是否相同?得到的力偶是否相同?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00).1ORM,F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点简化,一般得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一般得一个力和一个力

    29、偶。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四种:说明原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说明原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00).2ORM,F 说明原力系合成为一个合力,与简化中心有关。说明原力系合成为一个合力,与简化中心有关。00).3ORM,F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的逆过程,可以将简化结果进一步合成为一个作根据力的平移定理的逆过程,可以将简化结果进一步合成为一个作用于另一点用于另一点0的合力的合力FR。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合力合力 FR的大小和方向与原力系的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与原力系的主矢FR相同,而合力作相

    30、同,而合力作用线至简化中心的距离用线至简化中心的距离d为为ROROFMFMd 合力合力FR在在O点的哪一侧,由点的哪一侧,由FR对对O点的矩的转向应与主矩点的矩的转向应与主矩M0的指向相一致来确定。的指向相一致来确定。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00).4ORM,F说明力系平衡说明力系平衡。综上所述,不平衡的平面一般力系,其简综上所述,不平衡的平面一般力系,其简化的结果只能是一个力,或是一个力偶。化的结果只能是一个力,或是一个力偶。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4.4.2 4.4.2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平面一般力

    31、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力系的主矢FR和力系对和力系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主矩作用面内任一点的主矩Mo都等于零,即都等于零,即00ORM,F于是有于是有Fx=0Fy=0M0()=0上式称为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其中前两式称为投影方程,第三式上式称为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其中前两式称为投影方程,第三式称为力矩方程。称为力矩方程。当物体在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下平衡时,可应用这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当物体在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下平衡时,可应用这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求解三求解三个未知量。个未知量。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

    32、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0 0 0FFBAxMMFA、B 的连线不和的连线不和x 轴相垂直。轴相垂直。1 1).二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二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FRABx2 2).三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三力矩形式的平衡方程 0 0 0FFFCBAMMMFRABCA A、B B、C C 三点不共线。三点不共线。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3 3、平面一般力系的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应用 解题步如下:解题步如下:(1)确定)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2)分析受力并)分析受力并画出受力图画出受力图,在研究对象上画出它受到的所有主动,在研究对象上画出它受到的所有

    33、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约束反力根据约束类型来画。力和约束反力,约束反力根据约束类型来画。(3)列平衡方程)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求解未知量。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例例 4.7 4.7 已知:已知:P P,a a,求:求:A A、B B两点的支座反力?两点的支座反力?解:选解:选ABAB梁研究对象梁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求未知量。列平衡方程,求未知量。0)(iAFm由32 ,032PNaNaPBB0X0AX0Y3 ,0PYPNYABA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0 xF :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

    34、行的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行的力系。图示一受平面平行力系作用的物体,如选轴与各力作用线垂直图示一受平面平行力系作用的物体,如选轴与各力作用线垂直,显然有:,显然有:4.4.4 4.4.4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可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可写为:写为:FY=0MO(F)=0F1yoxF2Fn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0)(0)(FFBAMM二矩式为二矩式为 注意:注意:A A、B B两点的连线不两点的连线不能与各力的作用线平行。能与各力的作用线平行。例例4.8 塔式起重机如图示。塔式起重机如图示。

    35、机架重机架重W1=220kN,作用线通过,作用线通过塔架的中心。最大起重量塔架的中心。最大起重量W2=50kN,最大悬臂长为,最大悬臂长为12m,轨道轨道AB的间距为的间距为4m。平衡锤重。平衡锤重W3,到机身中心线距离为,到机身中心线距离为6m。试问:(试问:(1)保证起重机在满载)保证起重机在满载和空载时都不致翻倒,平衡锤重和空载时都不致翻倒,平衡锤重W3的范围;(的范围;(2)如平衡锤重)如平衡锤重W3=20kN时,求满载时轨道时,求满载时轨道A、B给起重机轮子的反力。给起重机轮子的反力。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解解 取起重机为研究对象。作用在机

    36、上的力有:载荷的取起重机为研究对象。作用在机上的力有:载荷的重力重力W2、机架的重力、机架的重力W1、平衡锤重、平衡锤重W3,以及轨道的约束反,以及轨道的约束反力力FAy和和FBy,其受力图如图所示。,其受力图如图所示。(1)要使起重机不翻倒,应)要使起重机不翻倒,应使作用在起重机上的所有力满足使作用在起重机上的所有力满足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当当满载满载时,为使起重机不绕时,为使起重机不绕B点翻倒,这些力必须满足平衡点翻倒,这些力必须满足平衡方程方程MB(F)=0。在临界情况。在临界情况下,下,FAy=0。此时求出的。此时求出的W3值是值是所允许的最小值。所允许的最小值。4.4 平面一般力系的

    37、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由由MB(F)=0 W3min(6+2)+W12-W2(12-2)=0kNWWW5.7822025010821012min3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当当空载空载时,时,W2=0。为使起重机不绕点。为使起重机不绕点A翻倒,翻倒,所受的力必须满足平衡方程所受的力必须满足平衡方程MA(F)=0。在临界。在临界情况下,情况下,FBy=0。这时求出的。这时求出的W3值是所允许的最大值是所允许的最大值。值。由由MA(F)=0,W3max(6-2)-W12=0kNWW11042202421max3 起重机实际工作时不允许处于

    38、将翻起重机实际工作时不允许处于将翻倒的临界状态,要使起重机不翻倒,倒的临界状态,要使起重机不翻倒,平衡锤重平衡锤重W3的范围应是:的范围应是:7.5kNW3110kN (2)当)当W3=20kN且满载时,且满载时,起重机在力起重机在力W1、W2、W3、FAy及及FBy的的作用下平衡。应用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作用下平衡。应用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求约束反力。求约束反力。4.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由由 MB(F)=0 -FAy4-W2(12-2)+W3(6+2)+W12=0kNWWWFAy2542085010220248102321由由Fy=0 FAy+FB

    39、y-W1-W2-W3=0 FBy=220+50+20-25=265kN4.5 4.5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4.5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物体系统(物系):物体系统(物系):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所组成的系统叫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所组成的系统叫 。外力:外力:外界物体作用于系统上的力叫外力。外界物体作用于系统上的力叫外力。内力:内力: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2 2、物系平衡的特点:、物系平衡的特点:物系静止物系静止 物系中每个单体也是平衡的。每个单体可列物系中每个单体也是平衡的。每个单体可列3 3

    40、个平衡方程,个平衡方程,整个系统可列整个系统可列3 3n n个方程(设物系中有个方程(设物系中有n n个物体)个物体)3 3、解物系问题的一般方法:、解物系问题的一般方法:由整体由整体 局部局部(非主体结构),由局部由局部 整体整体(主体结构)4.5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例例 4.9 4.9 组合梁受荷载作用组合梁受荷载作用:P P1=10kN,1=10kN,P P2=20kN,2=20kN,梁自重梁自重不计不计,求支座求支座A A、C C 反力反力。(a)(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X=0:XA-P2cos60=0(b)(b)以以BCBC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 X=0:XB-P2cos60=0 MB=0:2RC-P2sin60 1=0 Y=0:RC+YB-P2sin60=0(c)(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MA=0:5RC-4P2sin60-P1 2+mA=0 Y=0:YA+RC-P1-P2sin60=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力偶矩方向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50408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