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 课后 习题 答案 汇编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汇编第1课 社戏鲁迅思考探究一、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夏夜行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参考答案: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参考答案:全文有几处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语段,下面试做分析。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
2、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
3、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参考答案:“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在时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时间已经
4、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婆家的“社戏”。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积累拓展四、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1.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4.我不
5、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5.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品味课文语句,理解作品的儿童叙述视角。参考答案:1.“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喝豆浆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悲伤、失落的情绪。2.“我”既然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而沮丧的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3.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
6、,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4.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5.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课后阅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鼓励有
7、创意的表达。参考答案:原文开头部分的内容要点,一是“我”当时在北京,对看戏本无兴趣;二是在北京第一次看戏,因为人太多,声音嘈杂,且无合适座位,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三是在北京第二次因为募捐,看谭叫天的戏,可是到了很晚谭叫天还不出场,只好失望地离去;四是反思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在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在北京看戏的挫败经历,使“我”怀念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所看的“社戏”。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当时的难忘经历如在眼前。如此对比地写来,眼前的戏不适合看,过去的戏永生难忘,一贬一褒尽在文中。以眼前的戏为写作的由头,反衬早年“社戏”的好看;其实未
8、必真好看,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我”在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社戏原文开头部分见“资料链接”。第2课 回延安贺敬之思考探究一、 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抒情线索。参考答案: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参见“整体把握”部分。抒情线索是“重逢回忆赞美展望”。主要内容:这首诗共五章,下面按章节分别归纳要点。第一章表达重返延安时的激动之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
9、第二章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第三章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第四章描述延安城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章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二、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抒情方式。参考答案:直接抒情:“革命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延安熔炉锻造了“我”,与延安永远有割舍不掉的感情。“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盼望着能常回延安,能见到亲人,能看到延安的大发展。动作描写
10、:“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用“黄土”代表这片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人民,“抓”“贴”等动作,将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们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语言描写:“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场景描写:“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一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新面貌,表达了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三、这首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根据下面的提示深入体会,完成练习。1.全诗采
11、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试选两三个诗节做简要分析。2.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地方特色。参考答案:参见“素养提升”。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其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以上说的是纯正的信天游民歌,贺敬之化而用之,赋予新意:变化一,描写革命生活,抒发革命情感;变化二,用普通话而避陕北方言,并省去衬字;变化三,比兴句少,直接叙事抒情的诗句居多。这首诗创造性运用了“信天
12、游”的形式,抒情性强;描写陕北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狱特色;语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让诗作仿佛有口头传唱的意味。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颇有些“土”气,诗作以此接了地气,为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积累拓展四、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地方特色。参考答案:参见“问题探究”第3题。五、 背诵这首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增加积累。参考答案:略。六
13、、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还可以对照这首诗,延伸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深入体会“延安精神”。参考答案:略。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自主提取信息,提高概括能力。参考答案: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物候就
14、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说明的顺序。参考答案:1.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2.参见“整体把握”。采用了逻辑顺序。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包括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
15、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各种说明方法对于说明事理的作用。参考答案:说明方法例句作用举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作比
16、较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列数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引用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积累拓展四、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
17、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语段,体会说明语言的两个不同特点。参考答案:第1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这一段讲的是人们习见的现象,因此不用数字,也不用抽象概念,而是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
18、。第2段则相反,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这是因为物候古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因此用数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可见,说明语言的运用,要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五、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通过思考形成结论并表达出来。参考答案:略。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 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思考探究一、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
19、做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两篇短文共同涉及的问题,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参考答案: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二、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分析其思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在的推理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逻辑链条,从而理解文章内容,并体会事理说明文层层推论、逻辑
20、严密的特点。参考答案:参见“整体把握”和“素养提升”。如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隐含着一个逻辑推理过程: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或者说“泛大陆”。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这表明每一个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或者由此可以开辟出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者为已有的研究、假说提供新的证据,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照应了作者在本文开头提出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
21、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三、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3.即非常纯的沙子。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补充说明语句的含义和不同作用,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参考答案: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2.这是俏皮话,
22、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4.这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积累拓展四、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相联系的。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
23、。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尝试用课文中的理论加以阐明。参考答案: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五、恐龙灭绝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