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大乘百法明门论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496707
  • 上传时间:2022-09-07
  • 格式:PPT
  • 页数:56
  • 大小:2.2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乘百法明门论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乘 百法明门论 课件
    资源描述:

    1、色法,略有十一种:色法,略有十一种:五根:眼、耳、鼻、五根:眼、耳、鼻、舌、身舌、身五境:色、声、香、五境:色、声、香、味、触味、触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 色法二义:变坏、质碍色法二义:变坏、质碍 色法:能造(四大种)、色法:能造(四大种)、所造所造 色法有三:可见可对色色法有三:可见可对色(色)、不可见可对色(色)、不可见可对色(声香味触)、(声香味触)、不可见无可对色(法)不可见无可对色(法)广义色、狭义色(色尘)广义色、狭义色(色尘)根有二义:出生义(能出根有二义:出生义(能出 生识故)、增上义(为五识所依故)生识故)、增上义(为五识所依故)根有二种:扶尘根(扶根)、胜义根有二种:扶尘根(

    2、扶根)、胜义根(净色根、正根)根(净色根、正根)五根的四种增上作用五根的四种增上作用(“根见家根见家”之说):庄严身、导之说):庄严身、导养身、生识、不共事养身、生识、不共事 眼根:能见。色为境眼根:能见。色为境清净色。清净色。耳根:能闻。声为境耳根:能闻。声为境清净色。清净色。鼻根:能嗅。香为境鼻根:能嗅。香为境清净色。清净色。舌根:能尝。味为境舌根:能尝。味为境清净色。清净色。身根:积集、依止。身根:积集、依止。所触为境清净色。所触为境清净色。五境是指色、五境是指色、声、香、味、触的声、香、味、触的 物质结构,包括了物质结构,包括了 两方面:一是粗显的有碍色,两方面:一是粗显的有碍色,如山

    3、河、大地、房屋等;二是如山河、大地、房屋等;二是指细微的物质分子,如光、电、指细微的物质分子,如光、电、声等。五境为地、水、火、风声等。五境为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即一切物质及等四大种所造,即一切物质及物质的活动。物质的活动。色境为狭义之色,色境为狭义之色,可见义。眼根所取,可见义。眼根所取,眼识所缘,可分为三类:眼识所缘,可分为三类:显色:最显明之色。依眼见而识别之显色:最显明之色。依眼见而识别之颜色。颜色。形色:由显色所积集是色形差别。形色:由显色所积集是色形差别。表色:有显色所表示的业用差别。表色:有显色所表示的业用差别。青、黄、赤、白青、黄、赤、白 影、光、明、暗、影、光、明、暗

    4、、云、烟、尘、雾云、烟、尘、雾 空一显色空一显色 长、短、方、圆长、短、方、圆 粗、细、高、低粗、细、高、低 正、不正正、不正 取、舍、曲、伸取、舍、曲、伸 行、住、坐、卧行、住、坐、卧 可闻义,耳根所取,可闻义,耳根所取,耳识所缘。耳识所缘。总有五因:总有五因:相、损益、因差别、相、损益、因差别、说差别、言差别说差别、言差别 相:耳根所取义相:耳根所取义 损益:可意声、不可意声、俱损益: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相违声 因差别:因执受大种声、因不因差别: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说差别:世所共成声、成所引说差别:世所共成声、成所引声、遍计所执声声、遍计

    5、所执声 言差别:圣言量所摄声(八种言差别:圣言量所摄声(八种圣语、正语)、非圣语圣语、正语)、非圣语 可嗅义。鼻根所取,鼻识所缘。可嗅义。鼻根所取,鼻识所缘。六种香:六种香:好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好香、恶香、平等香、俱生香、和合香、变易香香、变易香 可尝义。舌根所取,可尝义。舌根所取,舌识所缘。舌识所缘。十二种味:十二种味:苦、酸、甘、辛、苦、酸、甘、辛、咸、淡、可意、不可咸、淡、可意、不可意、俱相违、俱生、意、俱相违、俱生、和合、变异和合、变异 可触义。身根所取,可触义。身根所取,身识所缘。身识所缘。二十六种触:二十六种触:地、水、火、风。地、水、火、风。轻、重。涩、滑。轻、重。涩

    6、、滑。缓、急。冷、暖。缓、急。冷、暖。硬、软。饥、渴、硬、软。饥、渴、饱。力、劣。闷、饱。力、劣。闷、痒、粘。老、病、痒、粘。老、病、死。瘦。死。瘦。五根、五境为五识所依、所缘,此五根、五境为五识所依、所缘,此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则为意识所缘,则为意识所缘,属于十二处中法处所含属于十二处中法处所含 摄之色法。摄之色法。五种五种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极略色、极迥色、定果极略色、极迥色、定果 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 谓极迥色,依假谓极迥色,依假想观析所碍色至极微,想观析所碍色至极微,故名极迥色。故名极迥色。言极略色者,言极略色者,亦假想观析须弥亦假想观析须弥 俱碍之色至极

    7、微处故。俱碍之色至极微处故。定果色,谓解脱定,定果色,谓解脱定,亦鱼米肉山威仪身等,亦鱼米肉山威仪身等,亦名定自在所生色,定亦名定自在所生色,定即禅定。自在所生色,即禅定。自在所生色,谓菩萨入定所现光明,谓菩萨入定所现光明,及见一切色像境界,如及见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光定,则有火光发入火光定,则有火光发现等。现等。受所引色者,谓受所引色者,谓律不律仪殊胜思种,律不律仪殊胜思种,所立无表色也。又所立无表色也。又受即领受,引即引受即领受,引即引取,如受诸戒品,取,如受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受所引色也。戒,即受所引色也。遍计所执色者,遍计所执色者,谓第六识虚妄计谓第六识虚妄计

    8、度、所变根尘,度、所变根尘,无实作用,故立无实作用,故立此名。此名。遍计所执色,是由独散意识虚遍计所执色,是由独散意识虚妄计度五根、五境等而变起之影像,妄计度五根、五境等而变起之影像,为无本质的意识分别之独影境。此为无本质的意识分别之独影境。此意识分别有二:意识分别有二:1、回忆既往之印象的心理现象。、回忆既往之印象的心理现象。2、全属空花、龟毛之幻想的心理现、全属空花、龟毛之幻想的心理现象。象。此二皆为虚妄无体之法,此二皆为虚妄无体之法,无实作用而为凡夫所执迷,无实作用而为凡夫所执迷,故名遍计所执色。故名遍计所执色。得、命根、众同分、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

    9、无想报、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数、和合性、不和合性和合性 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行蕴行蕴相应行相应行(心所法心所法)不相应行不相应行 不与色法相应不与色法相应 不与心、心所法相应不与心、心所法相应 不与无为法相应不与无为法相应 言得者,包获言得者,包获成就不失之义。乃成就不失之义。乃色心生起,未灭坏色心生起,未灭坏来,此不失之相也。来,此不失之相也。命根者,依业所命根者,依业所引第八种上连持,色引第八种上连持,色心不断,功能假立命心不断,

    10、功能假立命根耳。根耳。众同分者,类相似故,有人法众同分者,类相似故,有人法之别。人同分者,如天同分、人同之别。人同分者,如天同分、人同分;法同分者,如心同分、色同分分;法同分者,如心同分、色同分等;三乘五性依人法类,假立此名。等;三乘五性依人法类,假立此名。异生性者,二障异生性者,二障种上一分功能,令趣种上一分功能,令趣类差别不同,云异生类差别不同,云异生性也。性也。无想定者,想等不无想定者,想等不行,令身安和,故亦名行,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或云:此定、想等定。或云:此定、想等心聚悉皆不行,而云无心聚悉皆不行,而云无想者,想灭为首,谓此想者,想灭为首,谓此外道厌想如病,忻求无外道厌想如病,忻求

    11、无想,以为微妙。立此定想,以为微妙。立此定名。名。灭尽定者,令不恒灭尽定者,令不恒行心心所灭,及染第行心心所灭,及染第七恒行心聚,皆悉灭七恒行心聚,皆悉灭尽,乃此定相。盖修尽,乃此定相。盖修无想则作出离想;而无想则作出离想;而灭尽乃作止息想又无灭尽乃作止息想又无想唯凡,灭尽唯圣,想唯凡,灭尽唯圣,乃二定之差别也。乃二定之差别也。言无想报者,言无想报者,由欲界修彼定,由欲界修彼定,故感彼天果,名故感彼天果,名无想报,乃无想无想报,乃无想之报。之报。能诠自性单能诠自性单名也。二名已上名也。二名已上方名名身;三名方名名身;三名已上名多名身,已上名多名身,乃诠别名之身。乃诠别名之身。句身者,一句身者,

    12、一句名句,二句名句名句,二句名身,三句已上名身,三句已上名多句身。单句诠多句身。单句诠差别,多句则诠差别,多句则诠别句之身。别句之身。文身者,文即是文身者,文即是字,能为名句二所依字,能为名句二所依故。又云:带诠名文,故。又云:带诠名文,如经书字。不带诠者,如经书字。不带诠者,只名字,若字母及等只名字,若字母及等韵类是也。韵类是也。生者,先无今有。住生者,先无今有。住者,有位暂停。老则住别者,有位暂停。老则住别前后,亦云衰变名老,又前后,亦云衰变名老,又云法非凝然。云法非凝然。言无常者,今有后无,言无常者,今有后无,死之异名,又诸圣教多合生死之异名,又诸圣教多合生灭以为无常。灭以为无常。流转者

    13、,因流转者,因果不断,相续前果不断,相续前后。定异者,善后。定异者,善恶因果,互相差恶因果,互相差别。相应者,因别。相应者,因果事业,和合而果事业,和合而起。起。势速者,有为势速者,有为法游行迅疾,飞行法游行迅疾,飞行运奔,皆此所摄。运奔,皆此所摄。次第者,编列有叙,次第者,编列有叙,令不紊乱,尊卑、令不紊乱,尊卑、上下、左右、前后、上下、左右、前后、有规矩者,皆此摄有规矩者,皆此摄也。也。时者,过现未来,成住坏空,时者,过现未来,成住坏空,四季三际年月日夜,六时十二,四季三际年月日夜,六时十二,随方制立,故名为时。方者,随方制立,故名为时。方者,色处分齐,人法所依,或十方色处分齐,人法所依,

    14、或十方上下、六合四极,亦随所制。上下、六合四极,亦随所制。数者,度量诸法之名,或一十数者,度量诸法之名,或一十百千,至不可转也。百千,至不可转也。言和合性者,谓于诸法言和合性者,谓于诸法不相乖反。不和合性者,谓不相乖反。不和合性者,谓于诸法相乖反故。前如相顺于诸法相乖反故。前如相顺因,此如相违因。因,此如相违因。虚空无为虚空无为择灭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灭无为不动灭无为想受灭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真如无为 无造作无造作无生灭无生灭非因缘所生非因缘所生有为法有为法:无为法无为法:生灭不生不灭生灭不生不灭世间的世间的 出世间出世间世俗的世俗的 胜义谛胜义谛现象现象 本体本体法相法相

    15、法性法性 事事 理理假相假相 实相实相苦集苦集 灭道灭道轮回轮回 涅槃涅槃 言虚空无言虚空无为者,谓于真为者,谓于真谛离诸障碍,谛离诸障碍,犹如虚空豁虚犹如虚空豁虚离碍,从喻得离碍,从喻得名。名。横遍横遍恒常恒常无碍无碍无分别无分别容受容受 择灭者,择择灭者,择谓拣择,灭谓断谓拣择,灭谓断灭。由无漏智断灭。由无漏智断诸障染所显真理诸障染所显真理立斯名焉。立斯名焉。灭缚得:断除烦恼障所灭缚得:断除烦恼障所 得之择灭。得之择灭。灭障得:断除所知障所得灭障得:断除所知障所得之择灭。之择灭。非择灭者,一真法界非择灭者,一真法界本性清净,不由择力断灭本性清净,不由择力断灭所显。或有为法缘阙不生所显。或有

    16、为法缘阙不生所显真理。所显真理。此名不动者,此名不动者,以第四禅离前三以第四禅离前三定,出于三灾八定,出于三灾八患。无喜乐等动患。无喜乐等动摇身心所显真理。摇身心所显真理。想受灭者,无所有想受灭者,无所有处,想受不行所显真理。处,想受不行所显真理。立此名尔。立此名尔。真如者,理真如者,理非妄倒故名真如。非妄倒故名真如。真简于妄,如简真简于妄,如简于倒。遍计依他于倒。遍计依他如次应知。如次应知。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无我 法无我法无我 梵言补特伽罗,唐言数梵言补特伽罗,唐言数取趣,谓诸有情数数起惑取趣,谓诸有情数数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为所取。虽复数数趣,名为所取。

    17、虽复数数起惑造业,五趣轮转,都起惑造业,五趣轮转,都无主宰,实自在用,故言无主宰,实自在用,故言无我。无我。言法者,轨言法者,轨持之义,谓诸法持之义,谓诸法体,虽复任持轨体,虽复任持轨生物解,亦无胜生物解,亦无胜性,实自在用故。性,实自在用故。破二执(我执、破二执(我执、法执)法执)断二断二障(烦恼障、所障(烦恼障、所知障)知障)证二证二空(我空、法空(我空、法空空二无我)二无我)愿愿 消消 三三 障障 诸诸 烦烦 恼恼 愿愿 得得 智智 慧慧 真真 明明 了了普普 愿愿 罪罪 障障 悉悉 消消 除除 世世 世世 常常 行行 菩菩 萨萨 道道 愿以此功德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皆共成佛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乘百法明门论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9670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