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四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天方乘风
  • 文档编号:3492728
  • 上传时间:2022-09-07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696.8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四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小学 年级 道德 法治 第四 单元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下载 _其他_道法_小学
    资源描述:

    1、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四单元)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道德与法 治二年级上学期教育部组织编写(人 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13 我爱家乡山和水第一课时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家乡的故事214 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一课时我的家乡产什么314 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家乡物产惹人爱4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生活在我身边的人5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二课时可敬的家乡

    2、人616 家乡新变化第一课时我家门前新事多716 家乡新变化第二课时家乡特色代代传 我的家乡会更好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主题四1“我的社区生活”第 2 条“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 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 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 3 条“关心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 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第 10 条“了解本 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环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本单元内容也体 现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

    3、准 (2022 年版)第四部分“课程内容”,第 一学段内容要求“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主要物产,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第 三部分第一条“核心素养内涵”中所对应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热爱家乡”。(二) 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共 4 个单元 16 课。承接一年级下册的“共生共 在”这一教育主题,针对二年级学生存在着“小自私”(自我中心)倾向的特点, 本册教材结合现代公共生活的需要,设立了“共有与共享”的核心教育主题,引 导学生扩展视野,将自我放置于更为广阔的生活世界中,为学生公共意识的养成 奠定基础,也为学习中高段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作为最后一个单元,从家庭到学校

    4、再到社区和 国家,聚焦“家乡”这一特殊的社会空间,旨在通过家乡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感受家乡的山水风貌、风土人情,在感受家乡的 发展变化,增强对家乡生活的悦纳和责任;并促进学生从“走近”家乡到“走进”2家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本单元包括四课内容(见单元信息)呈现递进的逻辑关系。从家乡的山水风景、 物产到人们的生活,将“家乡”这一抽象的文化心理概念具象化,带领学生走进 “我们生活的地方”,重新发现自己生活地方的美好,感悟本地人与自然的相互 滋养关系,形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初步观念,进而走近家乡人,感受家乡 的发展变化。(二) 学情分析立足本单元教材内容分

    5、析,我们在学情调查中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对“家乡” 的概念相对模糊,大部分学生出生地和现居地都在濉溪,但是父母又经常带他们 去自己儿时的“老家”,让他们对家乡的概念变得混乱。另外他们对濉溪本地的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等了解不多,理解也相对肤浅。例如, 学生很少关注濉溪当地的物产、传说等,可说是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课 前探究性预学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家乡景”“家乡物”“家乡人” 和“家乡变化”,为教学做好准备。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一) 单元学习目标3基础性作业1.通过寻访、探究等多种实践了解家乡大概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知道有关家乡的故事;感受家乡的美好,

    6、激发爱家乡的情感;2.了解家乡的物产以及其特点,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了解家乡物产与自然、经济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对物产的热爱和珍惜;3.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感受家乡人的可爱。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主动关心家乡发展,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二) 单元作业目标这一单元作业围绕“醉美濉溪 寻访之旅寻找家乡美”,设计了寻访“濉” 处美景 (寻景)、“濉”风物产 (寻物)、跟“濉”楷模 (寻人)、“濉”变新颜 (寻 变化) 四个子作业主题,帮助学生自选主题、分组作业,明确作业内容。如此, 帮助学生明确教材所指“家乡

    7、”就是“我们现在共同生活的地方”,从而将本单 元学习与自身的真实生活建立联系。1. 确定调查地点,通过搜集、整理信息,进而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 风景、物产、人物和传说故事等,增加对家乡物产及文化的了解。拓展性作业2.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学习,深入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物产传说等,丰富对家乡的认知、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综合性作业3. 自主选择作业的主题、内容和呈现方式,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有创意地思考与实践。在作业过程中更深入地走进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生活的悦纳和责任感。4四、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在开展单元核心作业“醉美濉溪 寻访之旅寻找家乡美”这一主线的基 础上,我们还从学

    8、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情况出发,在兼顾群体需要的同时,关注 个体差异,通过分层设计切实调动孩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多维作业展示和评价方式,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享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实现个性发展。“醉美濉溪 寻访之旅”单元作业分层设计作业类型能力考察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载体评价等级基础性作业基础识记了解家乡有 哪些风景、物 产、故事等查找资料、 观察生活、 观看视频等学习单、活 动手册 1拓展性作业整体把握资 料分析了解家乡自 然、人文、历 史、文化资源实地寻访、 资料收集调查报告、 书画作品、 导游讲解、 名片设计等 2综合性作业创新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选择并 介绍家乡特 色实地寻

    9、访、 资料收集、 自主设计主 题和展示方 式自拟资源3备注:单元作业分层设计评价方案示意图 (实娃为濉溪县实验小学吉祥物,5活动中集齐 10 个实娃奖励贴即可兑换一枚“新时代好少年”专属徽章)五、课时作业13 我爱家乡山和水课时作业目标:1.和家人一起通过游览,走进家乡的山水,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家乡的美。2.通过咨询长辈或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搜集家乡的故事,并能通过自己的语 言讲讲家乡的故事。作业 11. 作业内容小小摄影师濉溪的美,流淌在濉河里,徘徊在老城里,荡漾在乾隆湖里,充裕在口子酒 坛里同学们,周末和家人一起拿起相机让“濉”处美景定格在你的心中吧!要求:(1) 把你身边具有家乡代表性的美景

    10、拍下并打印出来以便分享交流。可以 是山水、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也可以是一花一草、一石一溪。(2) 在照片后面写上作品名称、拍摄地点、拍摄人、拍摄日期。(便于摄影 展活动后找回。)62.时间要求:时间不限3.评价设计本题为基础型作业,孩子们只需走进自然,把照片拍下并带回就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即可获得基础作业奖励“实娃” 奖励贴一张。课后照片墙展示,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评,评出“最佳摄影师”。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活动为课前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摄影实践活动,走进自然,走进家乡,从 不同角度发现家乡的美。通过范例引导学生从平凡朴素的家乡山水中发现美。举 办摄影展,让学生分享各自眼中家乡的美,引导学生在

    11、发现中产生积极愉悦的情 感体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作业 21.作业内容小小宣讲员同学们,二年级组联合校红领巾广播站推出了“我和我的家乡”故事宣讲活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向长辈咨询或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准备家乡的故事。 请认真阅读宣讲员“招募令”信息,准备好就可以报名啦!72. 时间要求: 由广播室统筹安排时间3. 评价设计“小小宣讲员”评价卡8语言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普 通话使用正确、语言优美通过发放过关卡内容介绍家乡山水景物的由 来、传奇故事等仪态朴素大方、仪态自然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活动是课堂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之后, 开展的拓展延伸活动。和学校广播站联

    12、合是为了让学生活动从班级到学校,扩宽 活动空间。收集故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还引导孩子 将对家乡的热爱付诸行动之中,将爱家乡之情化作爱家乡之行。14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一课时课时作业目标:1. 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学会从不同场所了解家乡物产并学会整理调查资料,初步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2. 在游戏和小组活动中,熟记家乡物产,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作业 11. 作业内容寻找“濉”风物产濉水汤汤,物产丰盈,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走 进商场、田野、民俗馆、博物馆等去了解家乡的物产,请把你调查到的物产填写 在“濉风物产调查表”里。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搜索它们的

    13、制作方法和用途哦!92. 时间要求:30 分钟3. 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调查填写情况调查地点多,物产 填写丰富,能详细 知 道 用 途 并 备 注制作过程。调查表填写完整, 基 本 列 举 出 家 乡 物产,简单介绍用途。调查表基本填完, 但内容简单。物产特色调 查 物 产 具 有 典型濉溪当地特色。调 查 物 品 基 本 具有濉溪当地特色。调 查 物 品 属 于 濉溪当地。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次调查属于课前活动。教师需进行课前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调查的目的、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简单设计调查地点和发现的物产,着重指引学生确定具体 的调查地点,进而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的物产、风

    14、景和传说故事。一方面帮助学生 拓宽视野,感受家乡物产的多样与丰富,另一方面激发对家乡物产的兴趣。在交 流与分享本地特产用途与制作故事中,感受家乡独特的传统文化。作业 2101. 作业内容物产儿歌大家唱当家乡物产在口中蹦跳,在指间舞蹈,那是种怎样的体验?同学们,课后请 将课堂上小组合作创编的濉溪物产儿歌拍手歌饮食篇背下来,和朋友一 起玩一玩拍手歌游戏。(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继续创编家 乡物产儿歌。)濉溪物产儿歌拍手歌饮食篇你拍一 我拍一口子美酒数第一你拍二 我拍二棒棒茶香真独特你拍三 我拍三南坪响肚味道鲜你拍四 我拍四双堆面鱼没有刺你拍五 我拍五临涣烧饼脆又酥你拍六 我拍六铁佛

    15、西瓜圆溜溜你拍七 我拍七丁家壮馍费力气你拍八 我拍八酱菜好吃数包瓜你拍九 我拍九老城撒汤历史久你拍十 我拍十赞赞家乡好美食2. 作业时间:20 分钟3. 评价设计11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背诵熟练度熟练且有节奏感熟练参与积极度积极主动地和伙伴一起参与游戏由朋友邀请被动参与游戏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次作业是基础性的口语作业。背诵内容是在学生通过调查对家乡物产有一 定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期语文书上学习的拍手歌小组合作仿写而成。跨 学科创编儿歌,将家乡物产和孩子们朗朗上口的儿歌相结合,将带有家乡物产的 儿歌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相结合,这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课 堂学习到课外实践,不仅让孩

    16、子们熟记了家乡丰富的物产,还激发了学生搜集和 创编家乡物产儿歌的热情。知行合一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14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二课时课时作业目标:1. 通过走访、观察等实践,感受家乡人的勤劳和智慧,为自己是家乡人而 自豪,并能感恩家乡的养育之恩。2. 培养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作业 11.作业内容劳动带来美好生活劳动创造美。家乡丰富的物产都是由很多人经过很多道工序凝结而成的劳动 成果。周末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家乡物产制作调查组,走进家乡物产,感受劳动 之美。试着画一画生产工序流程图。推荐地点:濉溪口子文化博物馆、濉溪县五铺农场科普示范园小麦文化博物 馆、濉溪老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馆

    17、、濉溪古城银匠铺、临涣烧饼铺等。作业范例:122.时间要求:时间不限3.评价设计评价维度评价方式小组自评班级共评对物产制作了解程度活动参与度根据活动评价涂上小星星。评分最高的小组,小组成员获得实娃奖励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在上一课时初步了解家乡物产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在 寻访中,发现家乡物产是家乡特有的自然环境与家乡人劳动智慧的结晶,从中感 受到家乡物产别样的美,体悟到家乡物产对自己的滋养,进而产生对家乡物产的 热爱与自豪。作业 2131.作业内容情景体验我为家乡物产代言濉溪古城,焕羽新生后,来老城逛街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也化身特产店的 代言人,在校园中模拟情景,以小组为

    18、单位设置摊位,向远道而来的朋友介绍、 推销一下自己家乡的特产吧。要求:(1) 清楚地说一说家乡特产有什么特点;(2) 试着介绍特产的由来或制作过程;2.时间要求:30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语言表达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 态度自然的介绍特产商品。语 速 语 调 正 常 地 和顾客交流,普通话基本标准。说话不流畅,和顾 客交流不自然。普通话基本标准。内容介绍介绍特产特点突出,能 将特产制作与劳动者艰辛相结合,引用传说故事等增加产品价值。介 绍 特 产 特 点 突 出,能基本说出制 作过程。能说出特产特点, 简 单 介 绍 制 作 过 程。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项作业为课后

    19、实践活动。化身小小代言人可以让学生的活动由课堂到社会 中延伸,大大提高了活动空间。把特产拿来推销就要想着怎么让它更有引力,这 就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资料,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对家乡物产深度了解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家乡特产并不局限于食品类,还包括矿产、工艺品等,这样有传统 文化的物件儿在活动中又鲜活了起来。活动中通过孩子们切身体验也可以感受劳 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从而为家乡物产的丰富而自豪,因家乡美丽的乡土文化而 骄傲,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14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一课时课时作业目标:1.通过询问、走访、回忆或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身边家乡人的职业及“我们” 之间的故事,加深对身边家乡

    20、人的认识,提升学生感受爱的能力。2.选择书信或口头表达等方式,表达对身边没有见过面默默付出的家乡人的 感谢之情,培养学生表达爱的能力。作业11.作业内容小小调查员 (课前调查)我们身边有很多职业不同的人,他们做着不同的工作,请你通过询问、走访、 回忆或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身边人的职业和“我们”之间的故事,并能说一说和他们在一起的感受。2.时间要求:2天3.评价设计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表达方面普通话标准表达流利普通话标准表达不太流利普通话不太标准 表达不太流利内容方面完成三项:完成三项:完成两项:151.说出身边人的职业 2.说出“我们”之间的 故事 3.说出自己的感受1.说出身边人的职业 2.说出“

    21、我们”之间的 故事 3.说出自己的感受1.说出身边人的职业 2.说出“我们”之间的 故事 3.说出自己的感受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项属于课前调查活动。学生通过对“我最熟悉的身边人”的调查和回忆“我们” 之间的小故事,深入了解他们。此项作业旨在让学生结合作业评价标准,了解身边人, 初步感知身边那些给带给我们温暖的人。为接下来的课中和课后作业打下基础。作业21.作业内容谢谢你,身边的陌生人学习了“身边没见过面的人”,我们知道了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虽然没见过 面,但是一直都在为我们默默服务的陌生人。找到你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 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别忘了拍照留念哦!2.时间要求:1

    22、0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16评价维度表达完整1.找准具体对象 2.准确地表达感谢3.面带微笑,自然大方1.找准具体对象 2.准确表达感谢3.面带微笑1.找准具体对象2.基本能表达感 谢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后实践作业。课后作业:承接课前作业,在课中表达训练的基础上,课后选择自己最擅长 的方式对身边的陌生人表达感谢之情,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表达对那些默默付 出的家乡人的感谢之情,提高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表达能力和正确表达自己内心 感情的能力。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二课时课时作业目标: 1.用走访、询问或查找资料等方式调查身边有哪些为大家做贡献可敬的家乡人,初步了解为家乡做

    23、贡献的人。2.通过分享可敬的家乡人,加强对建设家乡的可敬家乡人的认识,增强对家 乡的关心和热爱之情。作业 11.作业内容和家人一起调查身边可敬的家乡人。并把调查内容填写在60页的小调查中。 推荐地点:参观县政府大院“濉溪好人长廊”到“濉溪好人便民服务点”采访到居住地所在社区咨询172.时间要求:调查1天,书写5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规范填写填写规范、正确、内 容完整填写规范、内容完整填写规范理由充分理由充分理由基本充分理由基本充分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属于课前作业,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的可敬的家乡人,理解他们值得被尊 重的原因,再通过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在思辨的过

    24、程中 进行自我反思和教育,从而明白尊重、感恩身边家乡人的付出,需要从实际行动 出发,从举手投足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人的情感。作业21.作业内容故事分享会在班级内分享身边“可敬的家乡人”182.时间要求:时间不限3.评价设计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表达完整1.能正确流利地表达出 对可敬的家乡人的感谢 之情2.表达出自己向他们学 习的具体做法1.能正确表达出对 可敬的家乡人的感 谢之情2.表达出自己向他 们学习的情感能表达出对可敬 的家乡人的感谢 之情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项属于课中作业,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表达对可敬的家乡人的感谢之情, 并说出自己以后向他们学习的具体做法。鼓励学生向乐于奉献

    25、的人学习,培养学 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奉献家乡建设意识,并在表达中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 力。16.家乡新变化 第一课时课时作业目标:1.通过实地参观、收集老旧照片、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等方式等方式了解家乡 的新旧面貌,感受家乡的变化。2.自制剪贴报,加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19作业11.作业内容家乡变化我知道和家人一起参观博物馆、收集老旧照片、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实地游览拍照 对比家乡变化等方式,从建设、人们的衣食住行、人们的文明习惯中的某个方面进行寻访,填写完成下面的表格。2.作业时间:搜集时间2-3天3.评价设计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规范填写填写规范、正确、齐全填写齐全基本齐全内容充实内容丰富、有

    26、图片内容完整内容不完整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项属于课前作业,在本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某一个方面进行调查, 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全面了解家乡的变化,加深 对家乡的认识,为下一项作业打下基础。作业2201.作业内容做一做“家乡濉溪新变化”剪贴报在了解家乡变化的基础上制作剪贴报,呈现出家乡的变化。2.作业时间:1天3.评价设计完成情况自评表图文并茂有简单的图或文字只有图片或文字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课后综合实践作业。在课前作业和课中学习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 高度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写一写、 画一画、剪一剪等形式,不仅巩固

    27、对家乡更多的新变化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的 手工制作和绘画能力,提高孩子的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2116. 家乡新变化 第二课时课时作业目标:1.通过实地寻访、询问和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特色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家乡 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2.通过拍照片、视频的方式,直观地感受家乡的特色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特 色文化的情感。3.观察图片、视频,表达对“美好濉溪”未来的憧憬,激发学生用双手去创 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作业11.作业内容特色文化我传承通过实地寻访、询问和查阅资料选择调查记录家乡的某些特色文化传统 (传 统小吃、特色手艺、传统戏曲或其他方面) ,并用照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对

    28、调查的内容进行播报。2.作业时间:调查2天3.评价设计评价维度评价标准22表达能准确地说出2-3个 特色文化能 说 出 1-2 个特 色 文化能说出1个特色文化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项属于课前实践作业,在上一课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寻访、询问和 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特色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 特色文化的兴趣。利用照片和视频、现场播报的方式,加深对家乡的特色传统文 化的认识,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特色文化的 情感。作业 21.作业内容美丽濉溪我畅想通过课前调查和观看图片,学生小组交流对家乡未来的希望和设想,并上台 分享自己现在为建设“美好家

    29、乡”可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温馨提示:完成作业后,做眼保健操或看一会儿绿植,让眼睛休息一会儿。】2.作业时间:15 分钟3.评价设计作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23评价维度表达1.能准确流利地说出 1-2个对家乡未来的 设想2.说出现在能做的力 所能及的事1. 能说 出 1个对家乡未来的设想 2.说出现在能做的 力所能及的事1.能简单说 出 1个对家乡未来的设想 2.说出现在能做的力 所能及的事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是课中作业,情境真实,体验感强,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从身 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唤起他们对家乡的悦纳和责任感,引领学生过过有意义的生活。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

    30、业内容 综合实践作业我是小导游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你一定对家乡的风景、物产、故事等有了更多的了 解和认识。近期学校将组织一次“醉美濉溪 寻访之旅”为主题的家乡研学活动,推荐 研学路线如下:1. 寻根之旅:濉溪老城石板街乾隆湖公园;2. 红色之旅:朱务平纪念馆临涣文昌宫双堆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3. 文化之旅:濉溪口子文化博物馆 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濉溪县五铺小麦文化博物馆请二年级学生化身小导游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条研学路线进行解说。各小 组协同合作、分点准备、统筹路线。根据自己小组选择的研学路线,以不同的形 式向大家介绍家乡濉溪的风景名胜、传统文化、主要物产等。活动中,学校会根据各组的综合表现评

    31、选出“金牌导游组”。还在等什么, 赶快行动起来,点亮家乡的寻访足迹吧!(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24目标1综合性作业中等原创1 小时“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的就是体验。”这是 FT1 老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种认识,这也反映了她对课程的教学理解。教学理解会影响她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其内容处理作出判断和教学计划决策。开学初,FT1 老师和她的学科团队,按照学校要求申报了每学期单元开发研究的单元及课例,这一次他们选择研究的单元是二年级下册的“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谈到选择本单元的理由,FT1 老师讲到:“我们生活的地方单元名挺好

    32、的,但是每节课的题目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爱家乡山水, 家乡物产养育我,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灌输的痕迹太重了。家乡这个概念太抽象了,家乡物产,家乡山水,家乡人,家乡新变化,这些内容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范围。他可能去过南湖公园,净月潭,但是在他们眼里,净月潭也好南湖也好,就是他们活动、玩乐的一个场所而已,怎么给他提升到家乡山水美这个层面上呢?这完全是大人想当然地想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们。还有物产,我们省特产乌拉草、鹿茸,这些都离孩子们太远了。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知道有哪些机构或者地方、哪些人和我的生活有关系,为孩子们和这个社会进行初步的连接,这些就够

    33、了。物产也好、故乡山水,故乡名人完全可以等他们大了之后,五六年级之后讲。”基于这样的思考,FT1 老师和年组老师们商量之后,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在内容处理上做了如下决策:重新界定学习活动的范围由对整个城市的学习,调整为对学校周围、也是大部分孩子们生活的地方的探究;调整单元内容结构按照探究式学习基本步骤即发现、调查、总结的顺序重新调整内容,调整后的内容分别为“了解我生活的地方”“制定探险的计划”“实地探险”“探险后的汇报交流”。FT1 老师认为,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直接体验和真实的发现是最重要的,对内容做如此决策的理由也是为了改变整个单元的学习方式。“如果按照教材的设计上这个单元,我

    34、们就得靠老师大量的讲,偶尔有内容可以留作业,让孩子们提前调查,然后课上汇报,就是讲授式的,这完全就是灌输,不需要你思考。但是,现在做了处理之后,可以领着孩子们做探究学习,我们先说一说自己生活的地方都有什么(机构、店铺等)。这就是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啊,然后你对哪些地方比较感兴趣,那些地方是干什么的、那里的人每天都在做些什么。有了问题,孩子们就可以制定一个计划,要去的地方是哪儿啊,你去那儿想了解什么,和谁一起去等等,当然还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像怎么过马路啊、怎么和那些大人沟通,这些都是要学习的。然后我们就要领着孩子们去实地考察了,孩子们分小组在家长志愿者的陪同下,去学校周围的一些机构、商铺做调查,然

    35、后回来做汇报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动用孩子的器官的,是可以进入到孩子们心里的,是真正活的学习。”这种大胆的内容决策尝试,对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如何呢?FT1 老师说“探险回来汇报交流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虽然他们说不太出来多么特别的发现,但却是和他的生活有很大联系的。像有的孩子说我知道了原来大人挣的钱都是放在银行里的,你如果想花了就可以去取出来,银行是帮我们保管钱的。还有采访了水果摊摊主的孩子说,阿姨很辛苦,她得凌晨三点多去批发市场进货,因为那样可以用便宜的价格进到水果,她就可以用便宜的价格卖给我们了。虽然说得很浅显,但是他知道了这些人和我的生活,我的衣食住行是有关系的。如果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引导

    36、他们,就能很自然地实现和原来内容一样的教学目标,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我生活的地方发生联系,让他们意识到我们是共同生活、互相帮助的依存的关系。这种学习方式显然更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据年组的其他老师说,每个班孩子们都翘首企盼实地探险的一天,家长们也早早地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基于对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的分析,她认为“道德与法治”应该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在这样的信念下,课程实施过程中 FT1 老师会倾向于对教学内容做细化、重组、创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直接体验和真实感受的机会。能够看出 FT1 老师非常重视儿童与周围人、社会、自然直接的活动和体验,重视对这些活动和体验中的发现进行指导。她认为,这种主动接

    37、触自己周围人、自然、社会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思考、发现是真正属于儿童认知结构的、真正有意义的和有效力的“活”的知识,这种自主的知识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用有限的课时上更有意义的内容”是 ZT1 老师在访谈中提到的一句话。这是 ZT1 老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对课程内容做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更有意义的内容”ZT1 老师的解释是,“像效率最大化一样,能够对解决孩子们的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内容,或者我认为,通过我的课的确能够对他的道德认知或者道德行为有改观的内容。”在访谈中她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们学校的情况是一周一个班只有一节课,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两个课时给准备内容的,这我就得权衡一下,我不能完全照

    38、着教材讲,我觉得有用的我就重点讲,我觉得说了也没有太大用的就不讲了,还有的可能得换个角度讲,就是效率最大化。”(ZT1-B1-2-1) ZT1 老师做此决策的缘起是被动的、在有限的条件下被迫做了内容处理。但另一方面,我们能从她表述的“有用的知识”里看出她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以教材为本,而是以儿童需要为本。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ZT1 老师在内容处理上有着这样的决策:常常以内容是否能让孩子们获得提高、是否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标准,分析、组织和处理教材内容。“像今天的这节课也一样,教材是说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但是家里有爸爸妈妈看着,吃的、睡的也都是家里大人给照顾着。但是,学

    39、校就不一样了。刚来学校这个新环境,哪里是安全的、哪里是不安全的,学生需要知道。所以,今天我讲的是学校的安全与健康。”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老师的这种做法是内容创生的积极尝试,能提高德育课程的现实意义,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内容决策破坏了课程原有的结构,教材要传递的“引导学生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状态,进入到自觉、文明、安全、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目标就消失了,教师的内容决策以学生为本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也影响教师在内容决策上的做法,而且有时会直接影响课程价值的落实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 FT2 老师的教材观念,很多老师在访谈中都谈到这种观点。

    40、他们不再唯教材论,而是从更现实、更理性的角度审视教材,在这种教材观的指导下很多老师在教学准备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作出了很多创新决策。“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主题、话题、素材,我觉得越是全国统编教材越需要做校本化处理。统编版四册教材我们都已经接触过了,原来的品德与生活内容框架我们也知道了,到了这一步就不能还在面上全铺开,浮在上面、哪个都深入不进去,现在得有取舍地、有重点地深入地上几个单元的内容,一个个的攻克,构建一个适合我们学校的框架。一年上的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和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我们就做了处理,把两个单元内容打乱了、重新排序上的。正常来到一个新环境里,认识环境是第一步,但是教材是第二个月才开始认识校园和校园的铃声等一般规则制度,这个是不合理的。”(FT2-B1-2)知识备份(根据实际情况删减)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四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927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