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由用户(天方乘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模板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小学 三年级 科学 第二 单元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下载 _其它版本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科学三年级上册新教科版第二单元 空气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 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感受空气感受空气2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能占据空间3压缩空气空气能压缩空气4空气有质量吗空气有质量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探究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6我们来作“热气球”合作探究“热气球”的原理7风的成因探究风的成因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1二、单元分析( 一 ) 课标要求1、本单元共8课,
2、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讨论、归纳、总结、提炼。学生能观察并描述空气的性质,会占据空 间、有质量,又有它的特性,形状、体积不固定,易压缩、质量小、易流动等。2、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并且空气能压缩,总会充满各处。3、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 法。4、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关联,如流动 成风、供动植物呼吸等,空气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 二 ) 教材分析本次作业设计的教材,选用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 元“空气” 。
3、“空气”单元是在学生研究了“水”之后,将空气作为一种物 质和地球资源展开深入研究的。因为空气无色、无味、体积不固定等特征带来观 察上的困难,所以教科书借助大量的体验活动、对比实验、测量活动等,让学生 认识到空气不仅具有物质的典型特征会占据空间、有质量,又有它的特殊 性形状、体积不固定,易压缩、质量小、易流动等。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与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关联,比如 流动成风、供动植物呼吸等,认识到空气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是生命生存的必 要条件。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空气几乎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各种生物的生 存和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 情。(
4、三 ) 学情分析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空气几乎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各种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在一年级教科书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2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简单地观察和描述空气,对 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知。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本单 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质量进行更为深入的探 究。在本单元中,教师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并且使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 的性质。通过两年的学习,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 惯。大部分学送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与我
5、们生活中 的常见现象有关联。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 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所以在设计作业时,尽量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可 以有选择性的做题,使之有一定的弹性和实践性。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 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 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 展。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感觉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
6、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 的, 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 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科学概念目标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3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特征及现象。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空气特征及现象。 能用语言、绘画、文字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信息,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尝试以气泡图、矩阵
7、图等图表的形式组织、整理信息。 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体特征,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能如实讲述事实,不盲从,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 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 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具有分析、反思、尝试运用多种探究方法的创新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意识到人类利用空气的性质改善生活,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发挥着
8、重要作用。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中主要是以活动探究为主,鼓励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如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易天平、热气球、风的成 因盒子等实验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 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在设计课时作业时,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 联系生活实际,设定了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想一想”,该模块以生活实际为切入 点,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内容,并应用到生活中去;第二模块“做一做”, 该模块以课本实验内容为基础,结合自己亲身体验,完成相关练习,深化所学的知 识;第三模块“试一试”,该模块题型设计
9、比较灵活,检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科普小知识的设计,鼓励学生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 科学的热情。通过以上不同层次的模块训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4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的设计,涵盖了本单元所学知识,题目的设计形式多样、难易适中,既检验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应用的 情况。大胆创新实现了多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五、课时作业第 1 课时 感受空气作业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2、知道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3、能以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作业内容想一想:你认为空气有哪
10、些特征?你是如何知道的? (填好气泡图)玩一玩: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容器 , 分别把石头 ( 固体) 、水 (液 体) 和空气 (气体) 装进这些容器中,然后依次传给小组的每 一个同学 。传递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连同容器一起传递石块、 水和空气,二是把石块、水和空气从一个学生的容器中传递到 另一个学生的容器中。为何要这样传递?装石块选择 ( ) ,装水选择 ( ) ,装空气选择( ) 。5是是A、 自封口塑料袋 B、碗 C、塑料杯说一说下面的几种说法你认可吗?如果不认可试着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自己的喜爱,三题选做一题,并说给你的同桌听。)1、放在桌子上的瓶子里没有空气?我 这 种 说 法 , 我
11、 的 理 由是 。 2、爸爸给我买的气球破了一个小洞,从洞口吹出一股凉气,气球 也扁了,这是因为空气从洞口流出去了,说明了空气的流动性。我 这 种 说 法 , 我 的 理 由。3、中午放学回家,发现妈妈正在厨房做饭,满屋子都充满香味。 说明空气是有味道的。我 这 种 说 法 , 我 的 理 由。参考答案想一想:空气的特征: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空气的作用:能助 燃、能呼气、有浮力等意思相近即可。玩一玩:C B A。说一说:1、不认可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62、认可 气球里面的空气被外界的空气挤压,从洞口流出。3、不认可 空气没有味道,这是饭菜的气味。(本题理由,意思相近即可)时间要求1
12、0分钟评价星级优秀三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评价、反馈 形式通过本次作业得到了学生的观点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用 简单、科学的关键词或短句清晰表达出来。对一些学生描述不 清楚的词汇或啰唆的长句,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提炼概括,规范 科学用词表达。本次作业可以长时间、多课时地记录学生对“空气” 概 念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记录表可以贯穿整个单元。随着探究 的逐渐深入, 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科学词汇,对空气特征的 概念建构更加立体、多维。作业情况分 析本课作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工具气泡图,这是一 种典型的图形化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提取和结构化呈现他 们对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原有认知。在本单元最后一课也呈
13、现了 这个气泡图。前后呼应式的安排, 目的就是全面地呈现学生对 于空气认知的不断发展、丰富和修正的过程。在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后,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在 本气泡图上添加新发现的空气特征和作用,当然,也可以对原 有认知逻辑结构中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部分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这份气泡图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归纳描述 空气的特征和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概括能力。设计意图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2、根据学生的喜爱来选题,突出了本次作业的自主性。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4、鼓励学生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7第 2 课时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作业目标1、空
14、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2、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研究空气占据空间。3、运用相关知识,使用材料设计小实验。作业内容想一想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中,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做一做我们在做纸团不湿的实验时:纸团要粘在纸杯底部,这是为了防止 ( ) 。 A、纸团掉在水中 B、纸团碰到水湿了、做实验时,将水杯竖直扣在水里,发现水并没有到杯底,这 是因为 ( ) 。A、水太少了 B、杯子里面有空气将杯底和水面隔开了 、在杯底钻了一个孔,水慢慢上来到了杯底,这是因为 。试一试 (根据自己的喜爱,两题选做一题。) 1、我们可以将气球吹的很大,这是因为 占据了气球里的空间。82、家里买了一袋500g
15、的食盐,妈妈让你将食盐装在盐罐子里, 你用了450g才将盐罐子装满,这时剩下的盐袋子里占据空间最多的是什么?参考答案想一想乌鸦将石子放到瓶子里,石子可能占据了空气的位置,从而 使水面上升,最终使乌鸦喝到了水。(答案不唯一,意思相近即可)做一做1 A B 空气有流动性,杯子里的空气从空里面流到杯子外面,最终被水完全占据原来空气的空间。 (答案不唯一,理由相近即可)试一试1、空气2、空气时间要求10分钟评价星级优秀三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评价、反馈 形式学生对选做问题的答案或意见可能会大相径庭,但无论学生 持何种观点,教师一定要让他们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从 中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认同空气
16、会占据空间,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作业情况分 析可以把做一做可以作为演示项目,也可作为家庭实验任务,如果时间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一场专门的比赛活动。教 师可以在制作前, 明确评价的项目, 比如,喷水的时间长、制 作的时间短等。学生在制作时,要及时调整方案,考虑什么样 的设计制作会更好,最后进行小组展示。设计意图1、培养对于空气进行研究的兴趣。2、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乐于交流表达。3、能用实验现象作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基于事实进行推理。4、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可以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9第 3 课时 压缩空气作业目标1、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 2、发现压缩的空气具有
17、弹性。 3、使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4、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压缩的空气可以制成救援的气垫、 玩具气枪等。作业内容想一想我们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时,护士打针之前,为什么要先从 针管推出一点药水?做一做1、我们用注射器吸入空气 (图1) ,堵住注射器口,用力压活 塞,活塞会 ( ) 。A、很难推动 B、推到注射器口处10图1 图22、我们用注射器吸入水 (图2) ,并堵住注射器口,然后用力压 活塞,发现注射器里 ( ) 占的空间越来越多, ( ) 占的空间越来越少。A、水 B、空气用一用选择括号里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空气占据的空间 (能、不能) 改变。2、小游戏:制作课
18、本中介绍的空气压缩枪,利用了空气被压缩 后的 (压力、弹力) 将橘子皮,像子弹一样发射出 去。参考答案想一想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排出,防止将空气注射到人体内,造成人身 伤害。 (答案不唯一,意思相近即可)做一做1 、A 2 、A B用一用1、能2、弹力11时间要求10分钟评价星级优秀三颗星,良好两颗星,合格一颗星。评价、反馈 形式记录要同时画出两个部分,一个是活塞所在位置的刻度线,一个是注射器内的物质。刻度的问题好解决,画一条线就 可以表示,表征物质需要教师进行提前说明,要引导学生确定 好恰当的图示方法 比如用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和水微粒。 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表征方法, 比如涂颜色、画阴影 (斜
19、 线、波浪线、虚线) ,但这些方法都不利于最后根据现象展开 科学解释。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形式给予评价。作业情况分 析1、教师要提示学生在两次实验操作中,用同样大小的力, 以 保证实验公平。 同时,还要提示学生为防止空气从注射器管口 跑出,不要用太大的力进行实验。2、在做“用一用 ”第一小题时,需要学生回答两个问题: 观察到什么现象? 如何解释?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描述现象。刻度的 变化,和水相比, 空气占据的空间受力后容易压缩和扩张。 力的感受,在向下压和向上拉的时候,虽然可以压缩和扩张 空气所占空间,但都会感受到一个相反方向的力在阻止空气的 压缩和扩张。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学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8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