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六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感受空气-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六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感受空气-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由用户(ZLPD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微能力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信息技术 2.0 能力 小学 六年级 科学 第二 单元 感受 空气 中小学 作业 设计 大赛 获奖 优秀作品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下载 _其它版本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目目录录作业设计方案作业设计方案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科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教科版空气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二单元第一课感受空气2第二单元第二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3第二单元第三课压缩空气4第二单元第四课空气有质量吗5第二单元第五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6第二单元第六课我们来做“热气球”7第二单元第七课风的成因8第二单元第八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1 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1.3 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
2、态、液态和气态。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知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知道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是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3.1 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观察并描述空气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3.2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 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3.3 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为原因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空气感受空气空气能占据空
3、间吗压缩空气空气有质量吗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我们来做“热气球”风的成因空气和我们的生活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本单元 8 课的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 1 课,感受空气)具体研 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 2 课到第 7 课)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特 征和作用(第 8 课)。学生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作为物质的空气的 基本性质,再聚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
4、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同时发展。(三)学情分析基础知识:在一年级教科书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 7 课,学生已 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认知,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简单地观察和描述空气,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三年级,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 大程度的发展,对于观察活动兴趣浓厚,将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 种物质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但是,在观察活动中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生活经验:学生对于空气的性质既熟悉又陌生。能够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 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固体、
5、液体与气体的区别,但是对空气的性质没有具体的认识,对于人类利用空气的性质做的许多事情也是比较模糊。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的描述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并能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知道空气总是会充满各处的。能说出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的重要意义。能用事实证据表达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受冷后又下降,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空气的特征及现象。会制定简单的试验计划,能用语言、绘画、文字等形式组 织、整理信息。能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3.认同以图标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
6、重要性。能如实讲述事实,不盲从。当 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具 有分析、反思、尝试运用多种探究方法的创新意识。4.知道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明白 人类利用空气的性质能改善生活,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2.对教材、学情、作业进行合理分析,科学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和内容;3.优选课内外资源,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有效达成作业目标。单元目标与课 时目标能做到有机承接,有效的设置作业结构的能力层级。4.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景素材、设定问题任务
7、、设计 评价标准和方式。5.作业内容结合重难点来设计,难度和容量适中,不加重学生的负担。考虑 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按比例设计基础性作业、提升作业 和拓展作业,作业设计分层次,有梯度,便于学生选择和完成。6.优化作业设计能反应新旧知识的衔接,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实现融会贯通。同时,适当的添加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培养了学生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又能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图 1图 2图 3(1)如图 1,旗帜招展、柳条摆动,我们就知道了的存在。(2)如图 2,将一个空瓶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置水中,发现瓶口有
8、气泡冒出,冒 出的气泡是。(3)如图 3,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挥动几下,然后抓紧袋口,可以 发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这时,塑料袋里装满了。土壤里有空气吗?把小土块放入水中,土块要轻放,你看到了什么?(1)制作一个大风车,通过风车转动来感受空气的存在。(2)用手挤压拧紧盖子的矿泉水瓶,感受空气的存在。12 分钟参考答案或提示填空题:(1)空气(2)空气(3)空气提示: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但是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而 且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提高题:我们可以看到,土块一进入水中立马会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土 壤中有空气。并且空气还不溶于水。拓展题:空气存在我们身边,空气流动会形成
9、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这部分作业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及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来设计的,先感 受空气的存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然后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空气 的存在,通过亲身体会来感受空气的特征。(2)用土块实验说明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各种物体中的,也可以去尝试更多的物体,石块中有空气吗?纸里有空气吗?木头里有空气吗?以此来感受空气就存在于我们周围。(3)让学生加深理解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让课本知 识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第二课时(1)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石块占据了水的空间()(2)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不占据空间()(3)杯子中的纸不湿,是因为空气把水
10、隔绝了。()(4)水和空气共同的特点是都占据空间。()(5)薯片的包装可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1)气球在空气中很容易吹起来。那么把气球放在矿泉水瓶中,还会吹起来吗?试一试,解释为什么呢?(图 1)(2)把气球依然放在瓶子中,你能想办法把它吹起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图 2)喷泉很美,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你能制作出一个小喷泉吗?(图 3)15 分钟参考答案和提示(1)判断题:空气是确实存在的,不仅存在,还像其他固体,液体一样占据一 定的空间。(2)实验题: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瓶子中的气球不能吹起来。如果在瓶 底锥个小孔以后,瓶子中的空气被挤压出去不占据空间了,气球就可以吹起来。(3)瓶
11、盖打开,空气进入瓶中,占据空间,使水通过小孔流出,形成喷泉。帮 助我们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1)基础练习设计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既让学生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又 知道空气占据空间这个基本事实。对教材、学情、作业进行合理分析,科学制定 作业目标。(2)实验题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证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通过对现象的解释,让孩子们更能体会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相匹配,凸显学科特点和学习重点(3)让学生加深理解空气的存在并和其他物体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让孩 子自己思考实验方法,提升孩子的动脑动手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孩子学习 科学的兴趣,了解皮球充入空
12、气会变硬,轮胎打入压缩空气能承重,压缩空气门,刹车等等,这些有趣的现象都能说明空气占据空间。第三课时(1)用注射器压缩空气,压缩越大,使用的力就越大。()(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不可以改变的。()(3)因为空气没有体积,所以可以被压缩。()(4)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可以产生弹力。()(5)水和空气共同的特点是都占据空间。()(1)试管中是物质是。(2)实验说明。(3)请用画图的方式表明理由。(4)说一说这个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准备一根细线,上面穿着可以自由活动的吸管。将不同充气量的气球绑在吸管上,打开喷气口,测量它们移动的距离。(2)制作一个空气压缩枪:用注射器吸入
13、一些空气。将橘子皮堵在注射器管口。用力压活塞,管口处的橙子皮会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15 分钟参考答案或提示(1)判断题:空气有体积,而且体积是可大可小的。空气被压缩时会产生弹性,压缩的越大,弹性越强,弹力也越大。(2)提高题:试管中的物质是空气,这个实验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气球会弹起来就是这个道理。(3)拓展题:气球颜色粉色绿色紫色充气量少量中等较多距离(厘米)实际测量数实际测量数实际测量数(1)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让学生掌握空气占据空间这个基础 知识,又可以让学生掌握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的基本技能。(2)通过对比实验证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并且这个空间可以被压缩
14、和拉伸的,在体验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也可以感受到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这一概念。(3)加深理解压缩空气可以产生弹力这一概念,同时深化这一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让知识走进生活,让科学与实践相互联系。第四课时(1)空气被压缩后,质量变小。()(2)空气很轻,用打气筒打气时,多打一筒或者少打一筒都没有关系。()(3)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质量和重量是一回事。()(4)“空气质量好坏”中的“质量”和“一袋空气的质量”中“质量”同一个概念。()(1)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平衡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个体差异,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2)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两个充满空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8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