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优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含教学反思).doc

  • 上传人(卖家):mrli2018
  • 文档编号:34812
  • 上传时间:2018-08-15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13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优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含教学反思).doc》由用户(mrli20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优秀 新人 教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18 怀疑 学问 教案 教学 反思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8 怀疑与学问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个人学习 , 总是希望学有所获 , 学有所成的。但是 , 从实际情况看 , 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 , 其最后成果都相同 , 有的人收效好 , 成果大 , 而有的人却收效差 , 成果小 , 彼此有差异 , 有的甚至差异很大 , 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 , 还是现实中 , 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 , 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 , 吸取有 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 学

    2、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顾颉刚 (1893 1980), 江苏苏州人 , 我国当代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先后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 , 中央研究院通信研 究员和院士。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 , 善于怀疑和辨伪 , 有不少创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 , 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 , 书上写不下了 , 便记入笔记本里。 2 生难字词 (1)字 音 顾 颉 刚 (ji) 程 颐 (y) 腐草为 萤

    3、(yng) 师 塾 (sh) 停 滞 (zh) (2)词义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 , 自己就溃败了 , 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 , 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 , 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启迪】开导;启发。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 , 后来用 “ 墨守成规 ” 形容因循守旧 , 不肯改进。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 , 清除去掉不合理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 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 , 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 , 理清课文层次。 2 熟读课文 , 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 (第 1 2 段 )

    4、:引用名言 , 提出治学必须有 “ 怀疑精神 ”( 或 “ 学者先要会疑 ” , 或 “ 学则须疑 ”) 的中心论点。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二部分 (第 3 5 段 ):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 (第 6 段 ):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 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 课文第 1、 2 段的破折号后注明了作者 , 这表 明了什 么? 明确: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 2 引用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 并证明中心论点。

    5、 3 课文第 1、 2 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 , 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 , 总论点是 “ 学者先要会疑 ” , 或者是 “ 学则须疑 ”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 , 总论点就是 “ 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 。 4 朗读课文 , 找出第 3、 4 段中举的三个事例 , 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 “ 在国难危急的时候 , 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 的传说 ,“ 三皇 ”“ 五帝 ” 的传说 和 “ 腐草为萤 ”的传说。第一个事例论证的是传说不一定可靠 , 不能随便相信;第二和第三个事例论证的是 “ 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 ” 的

    6、论点 , 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5 对课文第 3 段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明确: 因果关系:因为 (1)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 而 (2)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 , 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 这种不一定可靠 )(3)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 ? , 所以 (4)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 , 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 , 这种材料不一定 可靠 )。 6. 课文第 3 段第三句 “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 ?” , 是举例论证还是类比论证? 明确: 这句是类比论 证,通过跟做学问有相同特点的事例来进行类推

    7、,从而说明“事实和证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是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此句中“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7 第 3 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明确: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 , 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 “ 靠别人的传说 ” , 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 如何对待 “ 传说 ” , 而下 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 , 使文章论 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奠基 , 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的问题

    8、 , 本段虽未加以论说 , 而 “ 别人的传说 , 不一定可靠 ” 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 , 这就为后文论述 “ 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 ” 奠下了基石 ,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 课文中第 5 段 “ 怀疑、思索、辨别 ” 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 , 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 非,三个步骤是按 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写法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 课文中第 5 段和第 4 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 , 为什么写了第 4 段还写第 5 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明确:

    9、 (1)第 4 段说的是对于 “ 传说 ” 要用怀疑的精神对待 , 第 5 段则说 “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 , 哪一种学问 ,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 , 各种各样的书本 , 各家各派的学问 , 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 , 常常要弃取 , 这方面论及了 ,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 4 段 , 又写第 5 段 , 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2)第 4 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 “ 是 ” 弃 “ 非 ” , 攻破 “ 一切虚妄的学说 ” , 第 5 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 因怀疑而思索 , 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 怀疑 思索 辨别 三步以后 , 那本书才是自己

    10、的书 , 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 2. 课文第 5 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本段用了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 ? 否则便是盲从 , 便是迷信。 )和引用论证 (引用名言:孟子所谓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两种论证方法。 3 课文第 6 段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内容上前半句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 , 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 4 课文第 6 段中共有三个 “ 这样 ” , 把它们找出来 , 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 “ 这样 ” 指代 “ 对于别人的话 , 都不打折扣地承认 ” ;第二个和第三个 “

    11、这样 ” 指代的是 “ 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 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 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 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 。 5 本文中论据的种类有哪些? 明确: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 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体现在第 1、 2、 5、 6 段中。事实论据体现在第 4 段和第 6 段中。 6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 , 简洁准确 , 通达流畅 , 长短相宜。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 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 “ 学者先要会疑 , 学则须疑 ” 的观点 , 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并提倡学者应有

    12、怀疑精神 , 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 是富有教益的。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 “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高尔基曾经说过: “ 爱 书吧 , 它是你知识的源泉。 ”对于过去的文化 , 毛泽东曾经说过: “ 要批判地吸收。 ” 邦达列夫 (苏联 )曾经说过: “ 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 , 在探索。 ” 正因为他们的怀疑 , 才有了后来的学问。凡事多问些 “ 为什么 ” 吧! 2 拓展延伸 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 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 , 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记叙文。 3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

    13、习题。 (2)美国一家工厂的大型机器发生了故障 , 许多人都未能修好 , 老板请来一位专家。专家仔细检查后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地方画了一条横线 , 机器很快修好了 , 老板为此付给这位专家一万美元。有人不服气 , 这位专家说:【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画一条线 , 只值一美元;知道在哪画 , 值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 问:从这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 , 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有价。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 本课练习。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做学问 “ 会疑 ” 与 “ 须疑 ” 。 (举例论证 ) 分论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 , 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 认识真可谓百花齐放: “ 人类有需要就有创造 ”“ 创造必须对生活有足够的热情 ”“ 阅读积累是创造的 前提 ” 而且能引经据典 , 有理有据 , 将文本的创造内涵作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优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教案(含教学反思).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812.html
    mrli2018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