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问题解决教学-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481050
  • 上传时间:2022-09-05
  • 格式:PPT
  • 页数:50
  • 大小:582.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问题解决教学-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问题解决 教学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问题解决教学 ppt课件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 周 健 提要n一 “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概述n二 走进“问题教学”n三 教会学生提出问题一 “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概述w引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是我国各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都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什么是“问题解决”?为什么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问题解决”建构21世纪课程的一尊基石w人类是具有“问题解决”的天分的。“问题解决”不仅在教学领域受关注,它还是各类训练(包括MBA等训练)的核心目标;它又是计算机科学、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研究的中心问题。1、“问题解决”心理学关注的课题

    2、“问题解决”被认为是最能反映人的智力水平的一个心理领域。源于古希腊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十九世纪开始研究行为心理学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尝试错误而最后成功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解决问题是“顿悟”的过程加涅认为解决问题是最高层次规则学习的结果2、“问题解决”走进教学领域w苏格拉底的“产婆术”w80年代波利亚首先倡导在数学领域采用“问题解决”教学w“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被国际上公认为是开发智能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w美国数学教师协会80年代正式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学的核心w.3、“问题解决”科学发展对教育的呼唤w科学发展的历史结论是: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w案例:钟南山:“SARS是未知的。”w科技的发

    3、展促进了以“问题解决”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4、“问题解决”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w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中,“问题”成为建构学习的载体w建构主义教学就是要为学生主体提供一个适合的情境,搭起一个思考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问题解决”。w建构主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二)问题解决教学 走进新课程的一条路径w“问题解决”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w问题解决教学倡导者波

    4、利亚给”好教育”提出一个重要指标:系统地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1、“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的目标w新课程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w“问题解决”教学终极目标培养有效的问题解决者:掌握基本知识(能够深层理解和运用知识)提升思维能力(能够分析与综合信息)发展研究能力(能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锻炼沟通技术(学会表达、说服、多媒体呈现等)强化合作能力(学会倾听、处理好角色关系、团队精神、民主素养)增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2、“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的结构w新课程的结构

    5、:“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w“问题解决”教学:开放性问题,面向现实和生活实际,问题解决活动必须走出本学科,进入跨学科或综合学科领域。3、“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的内容w新课程的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w“问题解决”教学:(1)不主张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无论封闭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必须是反映本学

    6、科基本结构的“少而精”的知识;(2)“问题解决”,特别是真实性的“问题解决”,强调面向现实,它促进学生投入生活、融入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之中。4、“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的学习方式w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w“问题解决”教学:本质就是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行探究,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增长知识与才干,发展健全的个性。5、“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的评价w新课程的评价:“改变课程评

    7、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w“问题解决”教学:(1)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它的评价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2)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调整、改进的过程;(3)问题解决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6、“问题解决”教学与新课程的管理w新课程的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w“问题解决”教学: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活动,需要很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中真实性问题解决,要面向现实、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三级课程管理为问题解决提供了有利的组织环境。二 走进“问题教

    8、学”w引言:我们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的整个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把“问题”当作“导学”的一种具体的教学策略加以运用,尝试走进“问题解决”教学的天地。(一)从“问题”导学策略开始w观点:尝试设计并实施封闭性问题、半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教学。w案例:第一千个球课堂教学w评析:该课展示了教师采用封闭性、半开放性和开放性问题来导学,使一堂普通的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教师为了实现他的“设计理念”,自动选择了用问题来导学。(二)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w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w观点: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把“内容本

    9、位”教学转化为“学生本位”教学的一个有效策略。1、引发兴趣w思路: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关注的、有所熟悉的、身边的、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w案例1:7的减法设问:“一位同学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将装有七枚棋子的袋子钩了一个洞,这位同学回家后还剩几枚棋子?”w案例2:浮力导入:“缝衣针放在水中即下沉,万吨巨轮为何能在水上遨游?”2、引发查询w思路:在学生学习中需要了解各种信息、事实材料,可以通过布置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从书上、从网上、从他人那里获得所需信息。w案例1:邹忌讽齐王纳谏设问:“课文中包含哪几组三叠排比?”(邹忌三窥、邹忌三问、邹忌三

    10、思、邹忌三比)w案例2:学习乡愁,查阅余光中相关的信息。3、引发动手w思路:把以往由教师直接解释、分析过程、提示结论、告知结果的教学,通过布置任务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看、说、摸、演、查等)得出问题的解答。w案例1:杠杆原理实验“男女生推门”,发问:“什么情况下,小力可以抵挡大力?”w案例2:林海对比作画云横秦岭的险峻和大兴安岭的温柔。4、引发动脑w思路:把原来直接呈现的知识,通过布置任务、提出问题使学生把被动的记忆变为各种不同的主动的认知活动,如感知、思维、记忆、判断、比较、区分、评价等。w案例:力的设问:(1)瞟了你一眼是力吗?(2)飞行的足球受力吗?(3)物体发生了形变一定

    11、受力吗?5、引发讨论w思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学生或内容引出的问题,不一定由教师来答疑解难,有时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集体,通过思维的碰撞或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或求得结论。w案例1:穷人一文中作者用了许多省略号,尤其是桑娜在等待丈夫归来时作者连续用了五处省略,这些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w案例2:无私的爱一文中说:“看到孔繁森抚养三个孩子负担太重,拉萨市市长洛桑顿珠领走了曲尼。”学生发问:“曲尼是三个孩子中最大的一个,洛桑顿珠为什么领走他而不干脆把最小的贡桑领走?”6、引发辩论w思路:通过设置某种可能引发意见和导致两难情况的命题,引发辩论或组织辩论,使正方与反方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学生的思维活跃、思

    12、路开阔,视角广泛。w案例:穷人教学辩论题:“桑娜在家庭生活如此贫困的情况下,又收留了两个孤儿。你觉得她该不该这样做,为什么?”7、引发提问w思路:教师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给学生留出提问的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由解决了问题生成新问题。w案例:电流教学最后环节:教师:“关于电流,你们还想探究些什么问题?学生一:“电是哪能来的?是为什么能使电视机工作?”学生二:“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获得诺贝尔奖?”8、引出课题w思路: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使之成为学生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解决问题的过程。w案例:学生玩游戏“摔卡”成风,无以控制,教师以“玩暴龙币好

    13、不好”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最终解决。教师提问八要w提问要具体,不要过于抽象w指向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w切入要小巧,不要漫无边际w难易要适度,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w要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w要尽量使用“为什么”、“怎么样”等,少用或不用“是不是”等选择问题w要尽量运用短句,不要添加太多的修饰语w要多用生动活泼的口语,不要使用矫饰的书面语三 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那么,教师的讲解与传统教学的传授接受有什么不同?(一)学会提出问题的意义w保证学习是“有意义的”w促进学习成为“生成性的”w促使学生融入“环境”w有利于探究意识的形成w有利于创

    14、造性的培养w有利于激发动机集中注意(二)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w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w李政道:做学问,需要学问(不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都必须提出有现实意义和有创造性的问题,如果只学会了解决别人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w波利亚:“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探索、不断进行“问题提出”的过程。w观点:教师们应当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变成既是回答问题的地方,也是提问的场所。(三)有关学生提问的探讨w现实: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是不去问问题。w课堂倒逆现象:不寻求知识者(教师),反复用各种形式“提问”(出题、测验、考试),而那些寻求知识者(学生),却不提问。1、有询问的头

    15、脑 科学家成功的奥秘w“寻根究底的脑子”并不绝对是一种天赋,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发展起来。w名家的摇篮研究结果:爱因斯坦、丘吉尔、居里夫人、杜威、邓肯、爱迪生、弗洛伊德、海伦.凯勒等,60%不喜欢学校的教学方式,而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w观点:如果我们学校没有提供相应的支持环境,也许会有许许多多潜在的成功者会因此而消失。2、盲目崇拜“权威”阻碍提问的发展w在我们的社会里,我们尊重、崇尚权力,而在学校,教师和书本就是这样的权力。w“是!”和“请告诉我,让我明白”有本质的区别。w促进提问就是要敢于挑战权威。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性地学习w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正在从“知识中心”向“儿童中心

    16、”转变,这是一场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无声的革命:w“这场革命持续到今天。那些思想受约束的人慢慢认识到让学生多提问是完全可能的。教师们逐渐地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学。教育家慢慢认识到有许多人更喜欢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如果让他们发挥创造性会学得更好;相反,如果我们坚持权威式的教学,他们的进步就很慢。”w教育改革呼唤学生的提问,而学生的提问反映出时代对于创造性的需求。(四)提问意识的培养w问题意识:指人们知觉到自己的现有状态与认识目标之间有距离或空缺,当一个人面对事物时,有探索这个空间、产生这种知觉的稳定倾向。1、提供培养问题意识的沃土 教师:w 正确的理念w 积极的态度(例:木兰诗教学)w 巧妙

    17、的方式(把提问交给学生)2、营造自由宽松的提问氛围w鼓励质疑(不要批评,每个问题都是算数的,不管它开始时看起来是有道理还是没道理;问题越多越好)w例: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变回去了,为什么水晶鞋没有变呢?w不置可否w例:“他们为什么用手抓饭吃?”w不急传授3、给自己提问w案例:当开展一个活动或策划一个项目,学生可以问下列的问题:对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什么?我想知道什么?我要完成什么任务?我现在是在干什么?我需要什么资料?我的项目采用什么方式?(五)课堂学生提问的案例分析w案例1:爷爷和小树学生提问分析(1)搜集信息的问题“到了夏天,小树怎能样?”(事实类)“爷爷是怎样给小树穿衣服的?”(过程类)

    18、(2)组织信息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小树冬天不穿衣服?”(目标性)“爷爷为什么要用稻草而不用棉袄来保护小树?”(假设性)(3)扩展信息的问题“小树会冻死吗?”(臆想类)“如果冬天不给小树穿衣服,会怎样呢?”(推测性)“人如果只知道利用小树而不去保护小树,地球会怎样呢?”(推测性)案例2:高中历史复习课明清史w(1)为什么明末中国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如西欧一样成为资本主义?(组织信息的问题中的假设性问题)w(2)中国历史悠久,科技文化发达,为什么明清时期陆续遭到西方殖民侵略?这和世界历史发展有何联系?(前者是组织信息中的假设性提问,后者是扩展信息中的推测性提问)教师引导提问的质量w在影响思路畅通的关键处上提问w在思维制高点的疑难处提问w在解决知行结合的聚焦点上提问w在向书本权威挑战的超越点提问谢谢与我共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问题解决教学-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8105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