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全部教案(5课时).doc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3471643
  • 上传时间:2022-09-03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8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全部教案(5课时).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厘米和米 南京 实验 国际 苏教版二 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五 单元 厘米 全部 教案 课时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课题:认识线段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 点难 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 学准 备课件、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教 学过 程1、初步认识线段。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

    2、直了)3、揭示课题: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再将它斜拉。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再将两手放松。提问:这是不是线段?为什么?6、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9、完成“

    3、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二、教学画线段。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3.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4.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

    4、段。(2)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两个端点 直的 有长有短1、 注意让学生说说拉紧前后这根线发生了什么变化。2、 适当变化拉紧后棉线的位置,使学生认识到不管什么方向,都是直的。3、 拉直后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并出示表示线段的图形。教后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通过熟悉的毛线,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第二层,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第三层,教学用直尺画线段。 在教学中还注重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练习方式,帮助学

    5、生进一步巩固新的知识,通过让学生数线段、折线段、画线段、连线段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课题:认识厘米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 点难 点1、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2、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 学准 备师生每人准备一把尺和1厘米的小棒,学生准备测量用的相关物体,如小棒、小刀、铅笔等教 学过 程一、创设情境。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2.提问:想

    6、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二、新授。1.认识厘米(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

    7、?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3、教学量一量。(1)出示一支铅笔。(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4)书第62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0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

    8、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为什么接近8厘米?(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5、教学例4。(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分三步画: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3)提问: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估计。(2)再测量。(3)同学间交流数据。2、完成“想想做做”第5、6、7题。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1厘米时,要通过观察刻度尺,使学生

    9、明确:直尺上的长短不一的竖线叫刻度线,相邻两个数对应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常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1、 零刻度线和物体一端对齐。2、直尺和物体平行。3、读数。教后反思: 1、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2、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课题:认识厘米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教学目

    10、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重 点难 点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以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教 学准 备教师准备米尺、彩纸学生尺,学生准备米尺、直尺、彩带、标签等。教 学过 程一、复习口答。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 )厘米,宽( )厘米。二、新授。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

    1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1、认识长度单位“米”。(1)出示米尺。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再用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2、教学试一试。(1)出示第1题量一量。(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

    12、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再加以总结。2. 完成“想想做做”学生实际进行测量,老师给予适当帮助。3. 完成“想想做做”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4.完成“想想做做”4。(教师示范给以为小朋友量身高和长度,说明先量出1米,接着再量还有多少厘米。让同桌示范给以为小朋友量身高和长度,每人记住自己身高各是1米还多几厘米。引导:比比你的身高和长,你觉得有什么巧合吗?说说你的发现。指出:一个人的长,大约等于他的身高。你看人的身体上,有许多有趣的奥秘呢!如果你留心注意的话,以后还会发现许多人体的秘密。5.完成

    13、“想想做做”5。口答,并说明原因。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板书设计: 认识米 1米=100厘米在测量物体时,会出现尺子不够长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后反思: 本课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1.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2.精心设计,采用多种途径理解和区分单位:厘米和米。课题:练习十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提高学生计算,解决问题的能

    14、力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让学生养成仔细解题的习惯,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重 点难 点进一步强化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提高应用长度单位的能力教 学准 备准备1厘米的1米长的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橡皮、粉笔等;师生准备“动手做”的长方形的纸。教 学过 程一、揭示课题1. 回顾内容。谈话:请小朋友回顾一下,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什么内容呀?在这一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道和本领呢?2.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厘米和米的练习。小朋友要积极参加练习活动,能进一步认识厘米和米的知识,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掌握好测量长度的方法,还要能积极探索一些图形的规律。有

    15、信心吗?二、知识再现1. 再现长度单位。引导: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请小朋友相互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交流:谁来比划厘米和米各有多长?比划给大家看一看。举例:你能举出哪些物体的长大约1厘米的例子吗?大约长1米的呢?2. 回忆进率。提问:还记得米和厘米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我们是从哪里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的?3. 单位应用。(1)提问:厘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一般怎样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用米呢?铅笔大约多长?教室的长和宽呢?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多少吗?试着举出你知道的例子。(2)测量引导:你能估计一下自己的食指有多

    16、长吗?用直尺量一量,大约几厘米?估计一下,我们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大约多少米?用米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是不是差不多。三、课堂练习1.我会填:填“米”或“厘米”床长2( ) 粉笔盒高8( ) 黄瓜长20( )旗杆高15( )2.我会画:(1)先估计练习十第3题两条线段的长度,再实际量一量,集体交流反馈。(2)完成练习十第7题,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后完成书上的填空。3.我会算: 完成红习十第5题、第6题。第5题,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进行解答。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第二排的图,让学生说说它表示是由哪两个物体摞起来的,怎样知道这个物体的高是多少厘米。然后学生填空,并说明理由。4.学生动手,完成长方形纸的

    17、测量,教师进行指导。三、全课总结,自主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练习十在测量物体时,会出现尺子不够长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后反思:教学中 的取材是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要学会用数学的眼观观察生活。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才做体验数学。通过事件活动,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操作,让学生取感悟知识。课题:我们身体上的尺课型: 活动课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使学生更加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估测物

    18、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 点难 点了解“身体尺”用“身体尺”测量长度。教 学准 备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教 学过 程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有拃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一拃、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三、用学生尺量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

    19、上。在量时先找到什么?(0刻度)(2)反馈测量的数据(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四、想办法量。1、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2、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小组讨论:具体的方案。按方案到球场去测量。想一想如何

    20、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五、全课总结。指出: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自己身体上的“尺”,知道了用这些“尺”怎样量出大约1米的长度。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对测量结果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身体尺”来测量物体的大概长度,很方便。但是要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还得借助于尺,这需要我们自己灵活选择。板书设计: 我们身体上的尺一拃、一步、一庹、一脚1、 引发学生认识身体尺的动机2、 通过必要的示范和讲解,使学生明确一拃、一步、一庹、一脚的含义和测量的方法。3、 合作交流,完成填表。教后反思: 估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估测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测量教学过程中。但估测要准确,必须积累各种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涛涛一些估测方法,掌握一定的估测技巧。 通过问题:你选择哪种“身体尺”量课桌的长?量黑板、教室的长呢?让学生在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中,感受到根据物体的不同长度灵活选择“尺子”的必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厘米和米》全部教案(5课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716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