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适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465202
  • 上传时间:2022-09-02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77.2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适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适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古诗词 阅读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适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1燕歌行(节选)高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注腓:枯萎。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明军情危急。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的场景。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少府贬峡

    2、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两字。B颔联承首联写送别所见之景,饮酒相送时,听到一声声猿啼,看到一行行归雁,视听结合,不言情而情自显。C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相称。D本诗中间两联情景相融,苍凉中蕴含送别之情味。所写之境,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显出作者的艺术造诣。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

    3、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高适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夜别韦司士得城字高适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注】李宷,曾任卫县少府,告别前已卸任。韦司士,前往洛阳赴任途经诗人所在地,州郡官吏设宴作诗送行,诗人拈得“城”字依韵赋诗。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诗在白天送别,首联突出了所见之景;后诗在夜晚作别,首联突出了所闻之声。

    4、B两诗颈联都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写朋友离别后的情形,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的意蕴。C两诗都将春风人格化,前诗以自然界春风和煦,反离别之悲;后诗以春风般的热情设宴送友,表达自己对离别的无奈。D两诗的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即使写景,也只以轻描淡写来构成一种摇曳生姿的情致,体现了一种浑成自然的语言风格。5同为送别,两首诗的尾联表现出诗人与两人的交情有深有浅。请结合句意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5、“嗟”是叹息之声,贬谪分别时的痛苦不言而喻,置于句首,给全诗定下感情基调。B首联“谪居”二字,照应了题目中的两个“贬”字点出,笔法轻灵自然,不着痕迹。C中间两联从李、王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不舍。D“圣代雨露”是古诗中的惯用语,尾联二句既有对友人的劝慰,又有悲观失落。7本诗以其情感蕴含复杂而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抒情的妙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注】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8下列对这首诗

    6、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以问句开始,“嗟”字,有“叹息”之意,体现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境遇表示关切和同情,可见诗人对两位友人饱含的真切情谊。B颔联上句借猿啼凄楚令人闻之落泪,烘托李少府贬谪之地的荒凉冷落;下句由长沙想到衡阳大雁传信,意在王少府很少与诗人联系。C尾联中作者并不沉沦于离别的悲伤凄楚之中,这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体现的胸襟有共通之处。D这首送别诗构思工整,自然精当。首联“此别”、“谪居”四字,巧妙将标题中“送”和“贬”点出,既呼应分别时的背景,又为尾联抒情铺垫。9盛传敏在碛砂唐诗纂释中评价颈联:“且就中便含别思。”请结合颈联,赏析颈联抒发离别之

    7、思的精妙之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别韦司士高适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注】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无那:无奈。黄河曲:黄河弯。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馆舍夜宴,高大客馆张灯夜宴,酒清香冽,可见待客之殷勤。B第二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三个诉诸听觉的意象,渲染出凄清寂寥的氛围,既显示时间之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又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C颔联以啼鸟求侣来比喻诗人与韦司士的情感,将“春风”赋予人的性情,借春风送行说不能长聚,表达了诗

    8、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遗憾之情。D颈联通过想象,描写出了韦司士的行程。整首诗虚实结合,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别后的情形。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另一首送别诗别董大中的名句,说说此句与夜别韦司士的尾联表达了哪些相似的感情。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董判官高适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不仅暗示此行为投身戎旅,而且使辞亲远行带上慷慨之气。B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作者

    9、真实地写出关塞的景物特点。C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D诗的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立即受到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于此同时,还流露出羡慕之情。13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高适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注】大刀头:刀头有环,“环”与“还”同音,后来就用“大刀头”作为还乡的隐语。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题目看,本诗是刘评事来边州任朔方

    10、节度使判官,诗人为刘评事送行而作。B“征马”“边州”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萧萧”写出了马的鸣叫声的悲凉。C颔联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写马表达人的恋乡之情和将要长居塞外的愁苦。D尾联运用“大刀头”作还乡的隐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回乡的热切的企盼。15本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都提到了“歧路”之别,两者抒发的情感相同吗?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入昌松东界山行唐高适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登

    11、顿:指上下山。合沓:重叠聚集。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B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C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D诗的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17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别韦司士唐高适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12、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注】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韦司士路经滑州,要渡黄河北去,诗人与滑州官吏夜间设宴为其送行。白马津:滑州州治白马城在黄河南岸,韦司士北去,头一站便是黄河岸边的白马津渡。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标题,描写宴别的时间、地点及氛围,用写景的方式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运用比拟手法,虚实结合,写出了朋友送别的温煦情意。C颈联正面描写韦司士前路中的艰辛与苦涩,与尾联的情调形成鲜明对比。D尾联照应标题,展望了韦司士“处处有逢迎”的前路,充满了乐观情调。19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馆

    13、舍夜宴图”,请简要赏析这次宴饮的特点。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入昌松东界山行高适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登顿:指上下山。合沓:重叠聚集。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在剪裁上舍因去果,直截“山行”中的一段,以少总多,富于典型性。以“山行”为线索;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体现了盛唐气象。B首联“几登顿

    14、”“无暂闲”,概括地描述了行人马不停蹄,在崇山峻岭中奔走的情景。写“马蹄”其实是写人,“无暂闲”表现“风尘仆仆”,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C颔联显示了行人错以为山路已尽的兴奋,以及看到眼前横亘的山峦后失望、厌烦的情绪。两句诗一扬一抑,既写山路,又写行人,渲染了艰难艰辛山行之不易。D颈联描写山间的具体景物。水石相激,湍奔而去,耐寒的松树,树色苍凉。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21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15、成下面小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注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衡阳:地名,今属湖南。青枫江:地名,位于长沙。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一个“嗟”字表现诗人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伤感之情。B作者在送别之地停下马与李、王二少府饮酒饯别,“此别”“谪居”又将题中的“送”“贬”点出,自然流畅。C颔联上句实写李少府来到峡中情形,下句用“鸿雁传书”典故虚写王少府,虚实结合。D尾联中“圣代雨露”表达了对当朝盛世的称颂,

    16、“暂时分手”对友人的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23作者分送二人,却不偏护一方,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自蓟北归高适驱马蓟门北,北成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汗。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注】蓟(j)北,以北,即在今北京西南。五将,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战国策齐策记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而歌“长剑归来”,后受到重用。2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哀”的氛围。“哀”奠定了全诗的基调。B颔联紧承首联写出征的路上,远望山口只见苍茫一

    17、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C颈联写唐军已经深入敌境,但前军又有一半返回,体现了唐军在此战中的战略战术。D诗歌先写出发时的景象和塞外的风光,再写诗人对时局的思索,后抒发诗人的情感。25诗歌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高适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注释】陇右:在今甘肃东南部及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践更:服役的士卒。临洮:在今甘肃粘潭西。太白:星名,古人认为太白星高是用兵的吉兆。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送白

    18、少府”点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陇右”即白少府及士卒此行的目的地。B首联中一“登”一“指”,既展现了行军赴边之迅疾,也体现了诗人与白少府远别的悲伤之情。C领联询问关山送兵之事与任州县之吏相比,何者更为劳苦,表现出诗人对白少府送兵远行的关切之情。D颈联勾画军容的整肃威武和白少府赴边的英姿勃发,透露出诗人对白少府治军严谨的赞扬之情。27本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蓟中作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注】翻:通“反”。安禄山为夺取边功,数次侵掠奚、契丹,

    19、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孙吴:指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门:指东汉名士陈蹇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2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以“沙漠”“塞垣”等景物勾勒出一幅塞外萧条苍凉的图画。B“何萧条”既是对上文景象的概括,又引出下文诗人因国破家亡引发的愁绪。C第七、八句既表达对自己安边定远的信心,又体现了对统治者的强烈的不满。D“何”“一到”“每愁”“岂无”等词体现了诗人对现实遭遇的强烈的愤懑之情。29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分析诗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送别高适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曙钟寥亮三四声,

    20、东邻嘶马使人惊。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3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送走友人后,因内心惆怅郁结,直至三更,难以入眠。B颔联融情于景,写虫飞、落叶,秋雨连绵,加之梦见友人,可见友情深厚。C颈联承上启下,报晓的钟声,声声马嘶,把诗人从梦中惊醒,又引出下句“相送”。D尾联写再次相送,不见友人,只见浮云飘荡,以景作结,更显孤寂、落寞,余韵无穷。31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

    21、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注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衡阳:地名,今属湖南。青枫江:地名,位于长沙。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点明本诗是首送别诗,是诗人为同时送别遭贬而迁、分贬两地的两位朋友而作。B开篇一个“嗟”字表现诗人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伤感之情。C颔联上句实写李少府来到峡中情形,下句用“鸿雁传书”典故虚写王少府,虚实结合。D尾联收束全诗,照应首联,总写临别时对友人的宽解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33叶燮在原诗中,指责此诗颔、颈两联连用巫

    22、峡、衡阳、青枫江、白帝城四个地名太多。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注 投壶:古代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载:“益者三友,损者三友。”3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B尾联中的“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C“吾欣知损益”一句化用前人名句,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D全诗质朴的语

    23、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35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虏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3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紧扣题意,写李侍御即将跨马远征。以“飞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联想到“行子”身影的轻疾,意气风发的雄姿。B颔联紧扣题目,表达送别之意。友人远征,自当鼓励,不必挽留。临别之际,别酒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决心。C颈联指出李侍御远

    24、赴安西所经之地,“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 自不免有所系恋。D尾联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继“离魂莫惆怅”的殷切劝慰之后,以看宝刀的动作,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豪壮气概。E这首送别诗既边塞意象的描绘,又有广袤的空间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盛唐的时代精神。37“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的精妙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夜别韦司士高适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注】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无那:无奈。曲里

    25、:拐弯。3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馆舍夜宴,其中上句写馆舍张灯,酒清香冽,由此可见待客之殷勤。B首联的下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声”等表达时间的词语,显示宴饮时间之长。C颈联通过联想和想象的虚写手法,描写出了韦司士的行程。D这是一首送别诗,既表达了对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友人为人和才名的赞颂。39诗歌颔联常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试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高适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注】此诗歌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

    26、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青夷军,唐驻军名你。登顿:上上下下,翻山越岭。4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颔联写诗人此次送兵往“青夷军”,位卑禄薄,徒劳无功,内心极度失望。B颈联描边塞独特景象,水陡流而下,群峰高耸入云,景象的反差,也是诗人心情的落差。C“自堪成白首”中“自堪”意为“哪堪自己”,表现出诗人对老之将至的无限感慨。D“何事一青袍”一句流露出诗人无官一身轻,超然出世,飘然自适的人生愿景。41请简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浑将军出塞(节选)高适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27、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注】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国。士会离秦时,绕朝赠之以策。“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此喻报捷之诗。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异同?阅读下面唐代高适的两首送别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别韦司士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3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

    28、开始都写到送别朋友时的景色,以景衬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B两首诗的意象中都出现了“雁”,点出了相同的离情别绪和季节特征。C第一首诗的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夜”,写出了宴别时间推移和时间之长。D两首诗都写了眼前的实景和别后的想象,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44有人评价高适“诗妙在粗豪”,试结合这两首诗的结尾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高适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注】此诗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青夷军,唐驻军名称。登顿:上上

    29、下下,翻山越岭。4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写诗人此次远行徒劳无功,未得到预期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内心极度失望。B颈联描写边塞独特的景象,水从极陡的山坡上流下,山峰皆直入云霄,险峻而迷蒙。C诗歌第七句,“自堪”实为“哪堪自己”,表现出诗人对老之将至的无尽感慨。D诗歌第八句,“青袍”代指低级官吏,“何事”流露出诗人想要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之情。46请简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燕歌行(并序)(节选)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30、搬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4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在写法上,与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有相似之处。B诗歌三、四句貌似赞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之意。“横行”一词有恃勇轻敌之意,“颜色”此处指天子的恩遇。C第五句写我军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D这是一首古体诗。这八句诗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势畅达,笔力矫健。48诗歌的七、八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

    31、其中精妙之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郑侍御谪闽中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注旧过:以前去过。大都:大概。合:交融。4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侍御被贬谪到蛮荒之地闽中,高适写了这首五言律诗为他送别。B颔联写闽中不见秋雁,但见夜猿,突出了郑侍御被贬之地的荒凉萧索。C此去闽中不仅山高岭峻,云雾缭绕,而且多有瘴疠之气,危及生命。D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雨露”和“风波”各有其比喻义。50后人评价此诗“慰勉备至”,请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对友人的深挚情谊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32、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注】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古民谣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衡阳:地名,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青枫江:地名,在花溪。51颔联:“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其中“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_,_”中也出现过。52试分析本诗在情感表达上的艺术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封丘作高适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33、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注】梅福:西汉末隐士。曾任南昌县尉,数次上书言事,却被朝廷指责越权言事,后弃家隐遁。5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作者回忆在孟诸渔樵郊野、狂歌草泽的自由生活,与如今作吏的地位卑微、公事繁琐形成对比,追悔愤激之情溢于言表。B作者心情悲伤地向家人倾诉,却被全家嘲笑,一悲一笑,反衬出作者的朴实真挚,也说明当时社会中诗人所悲之事普遍存在。C作者以用典

    34、收尾,借梅福和陶潜为官时怀忧国济民之志,为君王献言献策却不得赏识与重用来表达自己的不得志。D全诗虽隔句即用对偶以形成反复回环的旋律美,但从遣词造句看,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浅显易懂、毫无矫饰,叙事抒情真挚动人。54本诗情感复杂,请结合五句至八句的内容,分析此处蕴含的具体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5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

    35、”两字,下笔不俗。B颔联上句写李少府贬峡中,那里路途遥远,四野荒凉;下句写王少府贬长沙,诗人希望衡阳归雁能带来朋友的书信。C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井然不乱。D尾联中诗人把朝廷恩泽比作雨露,说圣明的朝代定会多施雨露,被贬分别只是暂时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5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1)(唐)高适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注释:(1)指诗人抽到以“藤”字为韵脚作诗。57诗题中“

    36、过”字的意思是 。这首诗叙事兼有抒情,语言未刻意雕琢,却能够于质朴中表达真性情,尾联抒发了诗人的 苦闷心情。58诗的颈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送别高适昨夜离心正郁陶, 三更白露西风高。萤飞木落何淅沥, 此时梦见西归客。曙钟寥亮三四声, 东邻嘶马使人惊。揽衣出户一相送, 唯见归云纵复横。5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B夜晚莹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60送别与别

    37、董大都是送别情,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会诗句,具体分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6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两字,下笔不俗。B颔联紧承首联写送别之地送别之景,饮酒相送之时,听到一声声猿啼,看到一行行归雁,选声配色,不言情而

    38、情自显。C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D本诗中间两联情景相融,苍凉中蕴含送别之情味。所写之境,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6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梁园吟(节选)李白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注】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宋中十首(其一)高适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注】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63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名王梁孝王宫室已成

    39、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64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蓟中作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40、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理解错误。这两句说的是塞北边关的风貌,山川荒芜,尘土满天,塞外的游牧民族和风雨一样,时常侵扰国家关隘。烘托了战争的形势危急,并不是“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故选B。2B3(1)首联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2)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3)最后一联诗人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

    41、诗歌内容的能力。B.“所见之景”错误。颔联中,前一句,诗人设想李少府来到峡中,在这荒远之地听到凄厉的猿啼,不禁流下感伤的眼泪;后一句写设想王少府被贬到长沙,衡阳在长沙南面,衡山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至此不过,遇春而回。所以颔联并不是送别之地的景色,都是想象,不是眼前实景。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首诗首尾合起来总写,中间两联双双分写。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

    42、喻。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最后一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意思是说:这次外贬,分别只是暂时的,你们不要犹豫不前,将来定有重归之日。是劝藉二人尽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还。诗人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4B5前诗尾联写此地春光明媚,正可乘兴赏春,畅叙友情

    43、;而友人去意已定,无法挽留,于是倍感凄凉。面对老朋友,诗人送别时更有挽留,情深义重。后诗尾联写别时劝慰,希望友人不要因他乡的暂时离别而伤感;前路正长,友人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主人的热情相待。面对新朋友,诗人送别时既有真诚祝愿又有逢迎之意,情绪乐观。【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虚实结合”错误。前诗为写实,可以抓住“远”“迟”二字推敲,“远”是友人乘舟远去,“迟”是诗人目送友人远行后,匹马单骑缓缓而回。后诗虚实结合,“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是送别友人时,想象韦司士途中所见景物。白马城在黄河南岸,韦司士北去,必经黄河岸边的白马津渡。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

    44、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你我政客在此乘兴相聚,然而却留不下你,不觉心中凄然。再回应前文,直抒内心的凄然之情。第一句,先宕开一笔,春光明媚,正可乘其兴致,畅叙情谊。而友人去意已定,“留君不住”,自是倍感“凄其”。表现了高适与李宷的深厚情谊,同时抒发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悲戚之情。“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不要为暂时离别而遗憾吧,韦司士走到哪里都有朋友的。是对被送对象前路的祝愿,反结“别”字。“他乡暂离别”“到处有逢迎”,说明韦司士此次在滑州是途中暂时停留,前路尚有逢迎与离别,就像在滑州有短暂的聚会与别离一样。但诗人却以体贴对方感情的口吻说:“希望韦司士不要因他乡的这次暂别而怨怅,因为前路方长,我深知你的为人和才名,你到处都会受到当地主人的热情接待与欢迎。”这就不但将伤别化解为对前路处处有逢迎的热情祝愿和乐观展望,而且对韦司士的为人作了热情的赞颂。这样的结尾,充满了乐观的情调,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6D7首联和尾联直抒胸臆,首联中的“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直接抒发作者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尾联中的“暂时”和“莫踌躇”表达了对友人的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高适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65202.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