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孟浩然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465191
  • 上传时间:2022-09-02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104.5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孟浩然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孟浩然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浩然 古诗词 阅读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孟浩然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主要使用对比手法,写山的静,渡头的“喧”,以及诗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心境。B“开”字精妙生动,写出朦胧迷离的林木被月光照映,暮霭消散、树影变得清晰的景象。C诗人将心志与情感融入自己的行动与周围景物中,在平淡中见出优美,情感抒发委婉微妙。D后四句从视听、动静、虚实等方面由远及近进行描写,描绘了远离尘世、只有山林松径相伴的隐居

    2、环境。2请结合全诗,赏析诗句“惟有幽人自来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语出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3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C“孤帆天际看

    3、”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宏图的矛盾心理。4该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游凤林寺西岭(唐)孟浩然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5从体裁看,这首诗属于()A律诗B绝句C古体诗D曲子词6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A典雅绮丽B清新明快C豪迈奔放D空灵飘逸7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岁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

    4、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8“岁除夜”是中国传统()A春节B中秋C元宵D除夕9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B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C“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D“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主人公格调高雅。10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哀婉悲凉B凄楚含蓄C清幽质朴D旷达闲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注释】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羊公碑:晋书羊祜传,羊祜

    5、镇守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开篇笔调宏阔,道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和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B颔联语句平实,由实入虚,承古启今,阐明登临之事,内涵丰富。C尾联中的一个“尚”字内蕴丰厚,面对古迹,诗人可谓百感交集。D全诗用典贴切,语淡味浓,体现出了孟浩然诗作古朴清远的风格。12本诗与杜甫登高都为登临之作,但思想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

    6、劳梦想。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两句,既写夕阳余晖匆匆而落,又写池上月亮渐渐东升,景象变化之间暗含着对老友不在身边的失落、伤感。B诗歌第三、四句,写自己为了享受夏夜的凉爽,沐浴后披散头发,打开窗户,闲卧凉榻,这也暗点出了诗题中的“南亭”。C诗歌第七八句,写诗人受环境影响,想要取琴来弹奏,可是却生出“恨无知音赏”的感慨,流露出自己怀想友人的情愫。D诗歌最末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写自己到了夜半时分都还在梦中苦苦地思念老友,表达出对友人深切地关怀。14孟浩然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写出真切的感受。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诗人发掘出了哪些自然和生活之美?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7、,完成下面小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迷津欲有问”,是论语中的故事。孔子带学生们周游列国,迷路了,让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1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C“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

    8、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它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D“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16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主要使用对比手法,写山的静,渡头的“喧”,以及诗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心境。B“开”字精妙生动,写出朦胧迷离的林木被月光照映,暮霭消散、树影变得清晰的景象。C诗人

    9、将心志与情感融入自己的行动与周围景物中,在平淡中见出优美,情感抒发委婉微妙。D后四句从视听、动静、虚实等方面进行描写,描绘了远离尘世、只有山林松径相伴的隐居环境。18请结合全诗,赏析诗句“惟有幽人自来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孟浩然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案岸傍密。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注】晋代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王迥家住于此。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和屈原列传都借“渔父”

    10、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B诗歌七至十句回忆了与友人泛舟汉江的情景,兴致无穷,不一而足。C最后两句中的“望”和“恨”写出了自己悠然神往又怅然若失的心绪。D全诗脉络清晰,诗人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浑然一体,一气呵成。20沈德潜评价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请结合这首诗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高阳池送朱二孟浩然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毵毵杨柳垂。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注】

    11、本诗为孟浩然晚年归隐所作。朱二,孟浩然友人。高阳池,即习家池,位于襄阳城南凤凰山南龙,是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的私家池塘。晋代山简镇守襄阳,名之曰高阳池,盖取郦食其高阳酒徒之意。毵毵:形容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松子,即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信奉。松子家,隐者之家,代孟浩然隐居处。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一、二句点出作者送别友人朱二的地点“习家池”,巧妙地呼应了标题。B第三到六句精选对象着力描写,凸显习家池从前的绮丽繁华,印证襄阳当年的兴盛之状。C第九、十句由以前的“意气豪华”过渡到描写眼前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事无成的感慨。D本诗语言自

    12、然纯净而简洁隽永,诗境平淡清远而意蕴无穷,充分体现了孟诗的风格特点。22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注释】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渤澥:渤海的古称。23本诗对仗的联数是()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2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未见江潮,先闻其声,巨大如雷鸣,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B颈联直接描写江潮吞天卷地而来时,那声势浩大遮天当日的情景。C本诗写出作者观潮的全过程,在雄浑壮美中显

    13、出从容潇洒的气韵。D本诗调动多感官多层面来表现钱塘潮声势巨大,惊心动魄的气势。25本诗和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被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请从表达技巧上赏析两篇作品结尾句的异同。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引用陶弘景的诗句“山中何所有,岭上多

    14、白云”,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B三、四两句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C七、八两句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逐渐归来,他们或行走于沙滩上,或坐歇于渡头,从容悠闲。D“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对张五的思念,显示出友情的真挚。27沈德潜评孟诗曰:“语淡而味终不薄。”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注】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

    15、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北土:指秦中。2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诗为寄赠远方友人之作,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含蓄的抒情诗。B首联中“一丘”和“三径”都是作者借典故以表明隐逸思想,颇为自然贴切。C颈联进而书写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表现了诗人旅况的穷困和心意的灰懒。D“凉风”“蝉鸣”等既表现出秋天一派萧瑟的景象,又回扣诗题“感秋”,“益悲”之情油然而生。29毛诗序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是说诗人不仅要内心有诗情,还要把情感传达出来。诗人是怎样把内心的情感传达出来的呢?请简要分析。30阅读下面这首唐

    16、诗,按要求作答。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注】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山房,山中的屋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D结尾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字,蕴含着见证朋友间彼此相知的意思。(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是

    17、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几句。其中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与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中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都写到了“夕(夜)凉”,但表意效果又有区别。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注释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维扬即扬州。海西头:扬州近海,所以说是海西头。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点明这首诗是作者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友人之作。诗人孤舟于月夜停泊在江边,由所见所闻而引起对广陵的朋友们的思念。B首句写月

    18、夜时候的景色,此时此景本来就容易引起孤客的愁绪,这时又听到猿猴凄切的鸣叫。在听猿之后加上一个愁字,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C三四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景,风吹江岸上的树叶籁籁作响,给人以萧瑟之感;而月夜下江边停泊的一只小船,更像是作者自身的写照。D后四句化用王粲登楼赋中的“虽信美而非吾土兮”,表达了有家不能回的痛苦之情,同时诗人希望自己痛苦的心情被朋友所了解,以求得慰藉。3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田园作孟浩然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19、。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注】本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六年,时诗人30岁左右,隐居襄阳田园。三辅决铩载:西汉末年蒋诩隐居后,于舍中竹下开三径,只与求仲、羊仲二人交往。襄阳记载:吴丹阳太守李衡在故乡龙阳县龙洲上“种甘橘千株”。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扬雄:西汉辞赋家、思想家。每作赋,常拟司马相如以为式。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叙写家园房屋破旧,远隔尘世,是祖先赖以过恬静、朴素生活的所在;“养”与“隔”相映,表现了家居的现实条件和历史状况。

    20、B“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两句写诗人愿与高人隐士结友为邻,不与凡夫俗子交往,凸显家园环境的清幽宁静,反衬出高雅勤劳的个性。C“冲天”二句,连用比喻,以“鸿鹄”比喻志向远大之人,“鸡鹜”比喻凡俗平庸之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耻与世俗争利的情怀。D这首诗出语自然,不事雕琢,显示了孟浩然诗歌平易、朴实而清淡自然的艺术风格,对诗人自身内心世界的抒写细致入微,亲切而真实。34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本诗后六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注】该诗写于唐玄宗开元

    21、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青阳:指春日。3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C颔联写诗人因“不才”“多病”而被明主弃用、故友疏远的凄凉之景。D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悱之情。36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22、孟浩然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注】鲛人:传说中住在海中的人鱼。3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结构上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B“悠悠”两句写江水退后悠远清澈的汉江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出,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登江中孤屿”。C“夕阳”两句再现往昔二人游览的情景,前句为景语,后句为情语,“兴非一”即兴致无穷,不一而足。D“南望”两句写诗人因为思念王迥不禁遥望鹿门山,回到家中怨恨少人理解,不被重用,因而怅然若失。38

    23、诸赏析“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两句的艺术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注】海西头:指扬州。隋炀帝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3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日暮、山深、猿啼、江流,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B颔联语势趋向自然平缓,写风缓吹轻拂,明月照耀着沧江中的一叶孤舟。C尾联写诗人情绪强烈,内心难安,不由潸然泪下,幻想热泪随大海飘向友人。D全诗写景兼抒情,两者完美融合,写

    24、景愈真切,其情愈深,显得浑成自然。40结合诗题,说说本诗前四句和后四句各侧重写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注】本诗是孟浩然出仕不第、漫游东南时所作。浔阳,现在江西九江。香炉峰,庐山的主峰。挂席:扬帆。远公:东晋时的高僧惠远。东林精舍:东林,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相传为惠远所居。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泊舟”句中的“始”字呼应“挂席”句中的“都”,侧面写出了诗人漫游之久。B“尝读”句诗人借密友惠远的典故,点明庐山风景绝

    25、弃尘俗,令人始终心怀向往。C结尾诗人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展现自己泊船浔阳的所见所闻,照应题目“晚泊”。D本诗的前两联重在叙述,稍带叙事,落笔空灵;后两联以情带景,可谓寓情于景。4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岁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4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B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C“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主人公格调高雅。D“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44有评论称“守岁

    26、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为“妙想之辞”,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当时作者正在长江下游漫游求官。此处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入世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双方是隐居和入世的不同选择。4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开篇点题。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寒冷,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B首联借景抒情,以落木萧萧

    27、、鸿雁南翔、北风呼啸的深秋景象,引起客居思乡之情,很自然地进入颔联。C颔联“我家”一词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自豪,“遥隔”一词让人体会到诗人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深深哀伤。D颈联虚实结合抒发思乡之情。“乡泪客中尽”实写诗人的思乡;“归帆天际看”想象家人遥望天际归舟,盼望自己回家。46从孟浩然的早寒有怀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来看,两位诗人在归隐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注该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青阳:春日。47

    28、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北阙”,本指皇宫北面的门楼,后用作朝廷的别称。B颔联写出了明主见弃、自己多病、故友疏远的凄凉之景。C颈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年华已逝的激愤。D此诗系诗人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的一腔怨悱之情,情感鲜明。48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本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分析它是如何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的。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4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不写

    29、“叶落”而写“木落”,凸显了落叶的枯黄衰萎,更显出秋景萧瑟。B第二句写江上北风呼啸,为叶落雁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起到了点题的效果。C“乡泪客中尽”写诗人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D尾联借用孔子问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难归的原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50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孤”“归”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游凤林寺西岭孟浩然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5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扣题写诗人与友人趁着良辰美

    30、景同游山水之事,笔触清新,语言轻快。B颔联想象山中烟雾散开、远树初露、春色满山、一派清幽的景象,景中融情。C颈联对仗工稳,直抒胸臆,写诗人与友人饮酒酣歌,情谊款洽,逸兴遄飞。D本诗叙述与友人同游之事,意境清幽,洋溢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5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尾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有怀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注】此诗写于诗人任张九龄幕府时。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5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独在幕府,深夜孤枕难眠,不禁起了光阴易逝

    31、的感慨和思乡之意。B钟漏相催、残灯无焰、炉香成灰都是写诗人除夕之夜客居他乡的寂寞。C为排遣心中孤寂,诗人邀人在账中对酌,朦胧间,似见春暖驱走冬寒。D“催”“逼”采用拟人化写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夜深无眠的内心感觉。5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孟浩然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注此诗是孟浩然自浔阳泛舟至彭蠡湖的遣兴之作。枚发:汉代枚乘在七发中曾有对“广陵观涛”壮观景象的描写。沉湘:屈原所沉汨罗江为湘江的支流

    32、,所以说“沉湘”。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悬示法令的地方。后亦作为朝廷的代称。上林雁:上林是宫苑名。事见汉书苏武传。冰泮:冰融,解冻。5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的开头两句从景入手,写大江分为多个支流,水乡泽国江水淼淼,视野宏大开阔。B三、四句写船夫乘着水势行船,来来往往都逗留在浔阳,契合了诗题中漫游的出发点。C五、六句叙述诗人乘舟漫游五湖三湘,为后面自然引发“观涛”“吊屈”之事做铺垫。D末两句通过写春天到了,上林雁在河水解冻时往北飞之事,表明自己展望未来的喜悦。56清代沈德潜评孟诗是“语淡而味终不薄”,请以此诗为例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寒有怀

    33、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孟浩然到长江下游漫游,其间,创作了此诗。其年,诗人38岁。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论语微子载,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57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选取“落叶”“鸿雁”“长江”等意象,点明了季节,描绘了一幅清爽亮丽的深秋景象,渲染了气氛。B“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

    34、对家乡的向往。颔联用语平淡,情感却十分浓烈。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想象家人们也在思念自己,因而遥望着天际的孤帆,期盼着自己的归去。D尾联的意思是,风烟迷离渡口又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这两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复杂的心情。5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

    35、,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5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先描绘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B颔联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C颈联中“乡泪客中尽”,直抒胸臆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耐人寻味。D尾联中“平海夕漫漫”写出了在阴暗的天色下,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的景色。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60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景象,有何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留别王侍御维注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

    36、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孟浩然到京城考试,失意后决定归隐山林,但不忍与朋友离别,故写下此诗。6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孟浩然在长安科举失意后创作的赠别王维之诗作,全诗语调低沉,表达直率,有怀才不遇的嗟叹,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的留恋。B颔联上句中的“芳草”象征作者归隐的理想,表明他想要归隐。一个“欲”字和一个“惜”字,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C颈联说明了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辛酸之泪、怨怼之情。一个“谁”字,反诘颇为有力,表明他体会到了人情如水的滋味。D尾联写作者想归隐田园、隐居不仕,表明了要彻底远离世态炎凉、是非颠倒的社会的决心。失

    37、意后的牢骚之情贯穿全诗,线索分明。62请简要赏析首联的艺术手法。63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注】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山房,山中的屋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D这首诗结尾一句“孤琴候萝径”中的“琴”与白居易春雪过皇甫家中“唯要主人青眼待

    38、,琴诗谈笑自将来”一句中的“琴”蕴含的意思是相同的。(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阅读下面这两首干谒诗,完成各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近试上张籍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孟浩然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水部,隋朝始置,为工部所属四司之一,当时张籍任水部员外郎。此诗是朱庆余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兴“行卷”,即

    39、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舅姑:公婆。64两首诗同为干谒诗,但从诗歌体裁上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_,近试上张籍水部是_。65干谒诗(文)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文),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文),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和这两首诗都委婉含蓄,不直接提出求见,但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请比较三者的不同点。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上巳洛中寄王九迥孟浩然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注释】上巳:旧时节日名

    40、,农历三月初三日,人们在郊外游春,水边饮宴。洛中:古都洛阳。诗人于开元十四年滞留于此。翠幕:古时人们于水边宴游时所张的棚幕。王逸少:王羲之,此处借指王九迥。6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诗人以占卜的方式择居在周王朝东都之地洛阳,上巳节大办游筵,浮杯连连。B颔联运用互文手法,表达的意思是寒食节人们在堂前或以鸡相斗或驰马射箭取乐。C颈联对仗工整,柳条低垂盖满金堤,平阔沙滩翠幕连成一片。“金”“翠”状其华贵。D前三联用蒙太奇手法,一联一景,写洛阳上巳节、寒食节的热闹情景,为尾联做铺垫。67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登万山寄

    41、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想象开篇,“北山”“白云”交代张五居住的环境,烘托出他恬然自得的心境。B雁在古代作品中常作为信使代称,诗中“心随雁飞灭”一句暗示作者与友人音信难通。C清秋的山里风景宜人,尽管因时近黄昏,作者心头泛起哀愁,但他却饶有观赏的兴致。D诗歌创造了高远清幽的境界,平淡自然而意味隽永,具有山水田园诗的典型特色。69这首诗的七至十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与“寄张五”有何关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

    42、题。自洛之越孟浩然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注释】孟浩然素怀功名之心,四十岁到长安应举,不第,求仕无果;于是到东都洛阳游览,滞留半年有余;次年秋,从洛阳动身漫游吴越,本诗作于诗人从洛阳往游吴越前夕。晋书文苑张翰传有句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7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中含情,回顾过往,慨叹人生的失意无奈,读之令人油然而生悲凉沧桑之感。B颔联每句句中倒装,两句前后又倒装。一倒装,诗句顿时劲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现力。C颈联“扁舟泛湖海”一句紧承颔联,是“山水寻吴越”路线的具体化,暗扣诗歌的

    43、标题。D从诗歌标题及内容分析,这首诗应该是赠别诗,类似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71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后两联表达的思想感情。72阅读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夏夜乘凉怀念友人的诗,作者怀念的这位朋友姓辛,在兄弟中排行老大。B开头两句夜晚降临,“忽”“渐”二字将日与月交替,黑夜与白天的承接,一慢一快,写得十分传神。C“散发”“卧闲敞”写尽隐者闲适,潇洒之态,“闲敞”的描写尤其新奇。D夏夜的景色幽静,清风明月,良辰美景,正应弹琴助兴,权可借以慰藉,但却无人可陪诗人欣赏。(2)赏析“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3)请概括这首诗表达诗人哪些情感。7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雁南归,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孟浩然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65191.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