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李煜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465177
  • 上传时间:2022-09-02
  • 格式:DOCX
  • 页数:66
  • 大小:85.1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李煜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李煜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李煜 古诗词 阅读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李煜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本应是美景,词人却企盼它能早日“了”结,可见内心悲苦之甚。B春风明月之中,词人因故国之思,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之悠长。C词人看到眼前精雕细刻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感慨自己朱颜日渐衰老。D词尾最后两句以设问和比喻两种修辞,加倍突出一个“愁”字,成为千古绝唱。2下列对虞美人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虞美人李 煜春花秋月

    2、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A“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可已经沦为阶下囚的李煜见了尤其心烦。B“又东风”,一个“又”字表现出李后主在年复一年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慨叹,加深了悲凉之感。C下片开头写作者想象中的故国,把“雕阑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有物是人非之感。D最后两句词人将心中万千感慨凝结为一个“愁” 字,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以“春水” 喻愁,写出了“愁”无穷无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3对

    3、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是李后主亡国后,被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时所写的,写的都是这种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B这首词上阕所写的全是李后主眼中之景,是纯粹的写景;下阕直抒胸臆,抒发后主难以言说的万般愁绪,可谓情景交融。C这首词写情极其自然,语言朴素得如同日常口语,没有一丝刻意修饰的痕迹。D这首词中作者创设了西楼、缺月、梧桐、深院、清秋等意象,借冷落凄清的深秋景象,抒发亡国之愁。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写出它的本体和喻体,并分析其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下面小题。乌夜啼李煜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4、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注】这首词写于南唐后主李煜降宋被囚后。5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以回忆开篇,写“昨夜”风雨交加,风声,雨声等“秋声”阵阵传入帘内,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B“烛残”句由室外转入帘内。室内残烛摇曳,夜尽更阑时分,主人公还在来回踱步,表明其彻夜未眠。C“起”来思绪挥之不去,“坐”下内心也无法平静,两个动作传神地写出了失眠的词人纷乱的心境。D“醉乡”二句,表明词人对未来失去信心,在现实中又找不到解脱之路,只好遁入醉乡求得暂时的忘却。6“烛残漏断频欹枕”中的“断”别作“滴”,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阅读下面这首词

    5、,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注】柳眼:指早春初生的柳叶。尊罍(li):尊,酒杯,罍,酒器。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出“凭栏”所见初春景色:小院里东风回荡,地上小草泛着绿,柳叶随风舒展。B“竹声新月”句写傍晚景象: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透露出他对国之不在的痛悔之情。C主人公感觉春天来了,但盎然的春意并未驱散他心头的愁云,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D这首词虽是作者怀旧之作,但其情感的表达并不朦胧,摒弃委婉,做到直接袒露胸臆。8清代学者谭献评价李煜这

    6、首词时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你认可这一评价吗?请以“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为例,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作者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作者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10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对“春花秋月”之美好景象,作者却一反常情,期盼它早日“了”却,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B“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不仅点

    8、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而且暗示此情此景多次出现,深切表达出词人的欣慰之情。C李煜在“应犹在”与“朱颜改”的矛盾旋涡中越陷越深,在物是人非的落差对比中难以自我救赎,亦在此过程中演绎着人生的“突围”之美。D“月明中”的“故国”只属于江南的那些较少忧虑的日子,最多也只是浮现在李煜“不堪回首”的记忆中,而且是他不忍心“触碰”的回忆中。12请简要赏析尾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下面小题。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注】销魂:同“消魂”,谓灵魂离开肉体,这里

    9、用来形容哀愁到极点,好像魂魄离开了形体。秋晴:晴朗的秋天。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作者感怀亡国的愁恨和梦回故国的痛苦,“销魂”句表现出了作者深切体会到的悲哀和绝望。B上片三、四句虚实结合,“故国梦重归”句把前文“愁恨”进一步具体化,作为亡国之君的作者,只能在梦中重回故国。C词的下片续写作者深感往事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和悲哀。他只能在晴朗的秋日,独上高楼,远望故国,内心无限伤痛。D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用心真挚。全词明白如话,以歌代哭,不事雕琢,体现了李煜词炉火纯青之功。14同样是写“愁”,本词上片前两句与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10、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阅读虞美人,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5“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16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乌夜啼李煜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17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写秋夜风雨,并借风声、雨声等“秋声”反

    11、衬夜之寂静,让人倍觉凄凉。B“世事”句言人生如梦,两句中的“漫”“算来”表现出一种空虚、疑惑、迷惘感,细腻传神。C“醉乡”二句表明词人对未来已失去信心,在现实中又找不到解脱之路,只好遁入醉乡暂时忘却内心的愁闷。D全词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语言绮丽柔靡,情感真挚感人,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18“烛残”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四季更迭,词人面对

    12、东风、明月美景,却伤感无限:上片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B第三句中“又”字加重了前两句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岁月不再、不堪回首、复国无望的感慨。C下片后两句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愁情,浓重强烈,悠长深远,化抽象为形象,具体可感。D同“大江东去”一样,本词用语豪迈,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对比,表达了独特的情感。20有人评论此词,说“朱颜”后着一“改”字而悲情三匝。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

    13、”“秋月”,人们多以为是美好的,但词人厌烦其无尽无休,企盼其早日“了”却;这些意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苦。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写出明月照耀下夜阑人静的环境,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美好月色下的故国,真是不能忍受。C词的下阙以“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相对比,表达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朱颜”一词在这里指的是词人年轻时的美好容颜。D这首词采用问答,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2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打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

    14、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人们多以为是美好的,但词人厌烦其无尽无休,企盼其早日了却;这些意象以乐景衬哀情,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苦。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写出明月照耀下夜阑人静的环境,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故国没有这般月色,真是不能忍受。C“朱颜”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作者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把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D这首词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

    15、将故国之思、往事之恨,亡国之痛心多种愁思贯穿始终。24王国维评价末二句时说:“真可谓以血书者也。”这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离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也由于交通不便,相隔两地,音信全无是最伤心的事。B

    16、涉江采芙蓉开篇就写了一个雅洁美丽的女子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但这些美好的事物如青春一样易逝,采下后又能鲜活多久,又能遗留给谁呢?C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词人在词中吟咏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痛。D虞美人开头一句就极为沉痛。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却以怨恨的口吻发出诘问:“春花呀,秋月呀,什么时候才能终了呢?”26无论是离别之愁,还是亡国之痛,都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愁苦滋味。这两首诗表现“愁”情时都有实写,也有虚写,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虞美人南唐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

    17、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像东流。【注】李煜(937-978),字重光,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七日乞巧节,这天李煜命歌伎作乐唱新词虞美人,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用牵机药置于酒中,毒死了李煜。本词是他的绝命词。2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B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出现多次,这精神上的痛苦让人难以承受。C“朱颜”一词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

    18、好生活的象征。D词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具体的本体“愁”,接着以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2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9“春花秋月”是美景,词人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3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1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19、临江仙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注)本词作于金陵被围之时,写于初夏,当年十月金陵被宋兵攻破。樱桃:初夏结果,古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3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蝶翻轻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同翔取乐的画面,以乐景写哀情。B“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国破家亡的境地。C下片“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D全词意境由“恨”生,由“恨”止,语言直白浅显,但

    20、作者抒发的情感却深切感人。E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33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李煜的词,回答以下的问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美人:“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说自然之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说人生

    21、之短暂无常。B虞美人:采用问答成词,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C相见欢:“无言”表现内心的情绪,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说;加之“独上”塑造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D相见欢:“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视听结合,描写登楼所见,新月如钩,桐荫深锁,景中蕴含着词人深深的愁绪。35在描写“愁绪”方面,本词与相见欢手法相似,而表现愁绪的特点各异,试作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注:乾德四年(966年),

    22、后主弟从善入宋不得归。3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端,点明事由与季节,春意正浓之时,“别来”之阴影笼罩一切,白梅似雪,落英缤纷,使人为之黯然神伤。B“砌下”“还满”写出落花之多、伫立之久,此两句描绘的画面冷清静寂,也正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冷寂,表现了词人无限哀伤的情怀。C全词语言淡笔勾勒,委婉深沉,撷取身边日常所见之物,营造寂寥苍凉意境,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结句在句法上一波三折,在语意上一唱三叹。顿挫有致,情韵俱生。与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一气直下,各有其妙。37这首词写离情颇具特色,下片感情抒发尤为缱绻宛转,赏析下片如何实现这种效果的。阅读下

    23、面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裁剪冰结,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限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注】此词为宋徽宗赵估于112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在途中所写。者:同“这”。知:不知。和:连。38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煜词结句以富有感染力

    24、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生动形象,引发读者共鸣。B徽宗词开头想象奇妙,把杏花之形比成裁剪薄冰,重叠几层,均匀染上淡淡胭脂。C徽宗词“愁苦”之下接一“问”字,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相仿佛。D徽宗词上闺先以工笔描绘所见的杏花,然后转为名花易零落、红颜多薄命的感叹。39虞美人与燕山亭都抒写故国之思,但相较而言,人们多偏爱前者。请你对“雕栏玉砌”与“杏花”两者进行比较,说明前者更受欢迎的理由。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0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5、()A这首词作者是李煜,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词中描写的故国是指南唐故都金陵。B一个“又”字,将词人的万端愁情与春花秋月联系起来,国破家亡的苦痛未尽,历尽折磨。C词分上下片,“虞美人”是本词的题目,词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词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D词人写出了沦为阶下囚的苦痛哀思,将伶工之词转为士大夫之词,将愁绪写得意脉相连,无尽无休。41虞美人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临江仙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

    26、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注】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42上片开头描写了_、子规啼月的景象,主要运用了_的表现手法。43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两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渔父(之一)李煜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渔父(之二)李煜一样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注释:方言,“我”。44这两首渔父都展现了渔父的生活姿态和追求。前一首着重写渔父的_(填一词语

    27、),后一首侧重写渔父的_(填一词语)。45李煜的这两首词,曾经有人嫌它太浅,认为不够含蓄委婉。其实这个“浅”正是李煜词最大的优点。分别赏析这两首词的这一特点。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6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人们多以为是美好的,但词人厌烦其无尽无休,企盼其早日“了”却;这些意象表现出词人内心的悲苦。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写出明月照耀下夜阑人静的环境,词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过去故国的美好月色,真是不能忍受。C“一江春

    28、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写出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断,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D这首词采用问答,以问开篇,以问答结,结构严谨;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将词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愁思贯穿始终。47这首词的下阕运用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8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本令人欣喜,但词人却问“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B“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表明

    29、此情此景是第二次出现,“东风”此处指秋风,所引发的这种对故国的思念让人难以忍受。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指故国的山河仍在,“朱颜改”是指宫中妃嫔已经容颜老去,暗含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D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49请自主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

    30、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注释】这两首词均作于词人被囚汴京期间。阑珊:将尽,衰落。50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往事知多少”一句责问自己做了多少错误的往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B南唐故宫的“雕栏玉砌”应该依旧,而“朱颜”已改,物是人非,对比强烈。C“一响贪欢”之“欢”只是梦里的片刻欢愉,有力衬托了梦醒之后的悲情。D曾经的无限江山再难见到,即使凭栏远鹏也是徒劳、因此劝自己“莫凭栏”。51两首词上阕均借写春景来抒情,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却有不同。请结合词中的内容分析其不同之处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回答问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31、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语言明净、清新,全词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B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C前六句的章法是三度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之短暂无常,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D词人将俘囚生活的幽怨、月夜听风的无眠、物是人非的无奈、愁怀难解的悲凉,以及对往日帝王生活的怀想,编织在一起,说尽故国之思。53试从手法和情感角度赏析“问君能

    32、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个别题。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注】砌下:即台阶下。54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_55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统摄全词,“别来”与“断肠”二语,直抒离愁别恨。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胜翘首远望之苦的形象隐现于字里行间。C全词语言委婉深沉,创造寂寥苍凉之意境,给人审美感受。D结句以春草为喻,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56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一句,对于字的雕琢十分精妙,请赏析其中的妙处

    3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7词中“又东风”写出了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_。58赏析这首词中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注:沈腰,沈约因病消瘦,腰带日渐宽松。后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潘鬓,潘岳少年美貌,然而三十多岁鬓发已斑白。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5

    34、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时间和空间对举,又写楼台高耸、植物繁盛,极言词人眼前所见之盛景。B“几曾识”三字不加修饰,直出肺腑,表达了后主此时悔之晚矣的心理状态。C下阕前两小句用典,写词人衰老之态;“一旦”则写出由帝王到臣虏的变化之快。D全词现实与回忆交织,由立国之繁盛到失国之凄凉乐极而生悲,情感悲壮而缠绵。60全词以虚写作结,请分析其作用。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宋张元干注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

    35、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注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芦川永福人。金兵围汴,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6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词写在春天,张词写在秋天;虽都写夜景,但李词描写风,张词描写雨。B李词中的两个问句,道尽了词人心中的怅惘,写尽了世间无尽的愁苦之情。C张词叙写了白日登高和午夜梦回两个情景,一喜一忧,通过对比抒发衷情。D李词和张词都是由眼前的景象引发对往事的追忆,过去和现实交织在一起。62两首词抒情的方式和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而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

    36、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3下列对这三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诗以水泻地面、四方流滴这一现象起兴,比喻人的命运因门第而不同的现实。B鲍诗三、四句看似用人生有命的宿命论自我宽慰,实际上言语间蕴含不平之气。C

    37、柳诗尾联紧扣“愁”字,进一步抒发自己被贬蛮荒之地、离乡别友的凄楚之情。D李词五、六句写词人眼见南唐的宫殿依旧,宫女青春已逝,突出物是人非之感。64下列有关这三首诗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诗是一首杂言诗,既有民歌语言质朴的特色,又有文人乐府诗蕴藉的优点。B拟行路难是鲍照模仿南北朝民间歌谣之作,歌咏人世优患,寄寓悲愤之情。C柳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幽思苦语,深得离骚精髓,是柳宗元律诗代表作。D李煜亡国后,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他的词作改变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65柳诗和李词都运用了“江水”这一意象,其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临江仙(1)李煜樱桃(2)落尽春归去,蝶

    38、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注】(1)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2)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6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亡国破家的境地。B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C下片中的“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

    39、。D本词主要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全词语言哀婉,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却深切感人。67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注 此词为南唐破国后所作,词作者当时作为“违命侯”被囚于汴京。68词中的“锁”用得十分传神,请写出其中寓意。69“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的“滋味”具体指:70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一句展开想象,写一段能体现这首词意境的描述性文字。(60字以内)阅读虞美人,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

    40、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7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72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7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4词的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75从全词来看,哪个字最能直接表现词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从何而来?请结合词句回答。76词的前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

    41、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77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诘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苦的。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的美好时光。C“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78虞美人有哪几个方面的对比?有何作用?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

    42、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词人看到眼前精雕细刻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感慨自己朱颜日渐衰老”错误,“雕栏玉砌”为词人的想象之景,不在眼前;“朱颜”不是指自己,是指故国宫女嫔妃们。故选C。【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

    43、,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2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虞美人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D项,“运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错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是反问,而是设问,自问自答,作者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

    44、腹的愁恨,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和汹涌翻腾。故选D。3B4用丝缕比喻愁思,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比喻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仿佛使人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着人,而无法摆脱。【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上阕所写的全是李后主眼中之景,是纯粹的写景”错误。“无言独上西楼”是对诗人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5B6“断”字更好。“断”表明漏壶里的水已滴尽,从侧面表明词人整夜未眠,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彷徨、郁闷。其次,“断”字与前面“残”字形成呼应,营造出一个惨淡的氛围。【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主人公还在来回踱步”无中生有。原词中是“起坐不能平”,是描写词人一次次地斜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李煜 古诗词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65177.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