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概论》(全套课件360P).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茶艺概论》(全套课件360P).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艺概论 茶艺 概论 全套 课件 360
- 资源描述:
-
1、茶 学 概 论茶学概论(24学时)绪论2学时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传播2学时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2学时第三章 茶树的品种与栽培4学时第四章 茶叶的分类与加工4学时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4学时第六章 茶的营养与保健2学时第七章 饮茶习俗与科学饮茶4学时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传播(2学时)o 一、茶的起源o 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o 三、中国茶区的划分一、茶的起源o 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o 学术界认定: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云贵高原。(一)茶树及其栽培的起源o 云贵高原发现大量野生大茶树。o 云贵高原发现茶籽化石。o 茶树学名及一些国家对茶的称呼都与中
2、国有关。o 迄今考古发现的最早茶具在中国。o茶树栽培起始时期:华阳国志推断,周代以前,巴蜀一带已有人工种茶的迹象。o扩大时期:西汉四川通志记载了吴理真(植茶始祖)在蒙山种茶的事迹;茶树种植已从巴蜀之地广泛传播至南方各省。o兴盛时期:隋唐至清朝,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二)茶叶制作的起源o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o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唐代茶经“蒸茶制饼”:“晴,采之。蒸之,捣之。”o从团饼茶到散叶茶:元代王桢农书”制蒸青散茶”“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o从蒸青到炒青:茶疏记载”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o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通过不同的制造工
3、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o 西汉王褒的僮约:“烹茶尽具,已而盖藏”。o 浙江上虞出土的汉代陶土茶碗,浙江湖州出土的东汉青瓷瓮。o 专门的茶具出现在唐朝。(四)茶文化的起源o茶文化启蒙:东汉华佗食经“苦茶久食,益意思”。o茶文化萌芽:两晋南北朝有识之士提出“养廉”,孙皓对韦曜“以茶代酒”。o茶文化形成: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o茶文化兴盛:宋代“斗茶”、元代“玩茶”、明清“撮泡法”。二、茶在国内外的传播o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o 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o 中
4、国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一)茶在国内的传播o 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o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o 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o 宋代: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o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o 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二)茶向国外的传播o 东传路线:由中国传向日本,韩国。o 西传路线:由福建、广州通向南洋诸国,然后经马来半岛、印度半岛、地中海走
5、向欧洲各国。o 北传路线:传入土耳其、阿拉伯国家、俄罗斯。1、传入日本o 唐初,随着佛教交流传入日本。o 最澄、空海等高僧到唐学习佛法和茶道,回国时将茶籽、做茶的方法、饮茶的方法带回日本。o 鉴真大师对唐茶传日也起了重大作用。2、传入朝鲜o 唐初,随遣唐使者传入朝鲜,东国通鉴“新罗兴德王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赐予茶籽,始种于金罗道之智异山。”o 宋代时,点茶法传入朝鲜,成为韩国茶道的代表。3、向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传播o 传入印度:18世纪,英国人从中国运去茶籽种植。o 传入印度尼西亚:1731年,从中国引入大量茶籽,种在爪哇和苏门答腊。o 传入斯里兰卡:1600年传入,1875年后开
6、始迅速发展。4、向欧洲传播o 传入俄国:1567年,哈萨克人把茶叶传入俄国,1833年,俄国从中国引进茶种,种于格鲁吉亚。o 传入葡萄牙:1556年,传教士达克鲁兹,回国时带回中国的茶叶。o 17世纪时,传入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瑞典、西班牙等国。5、向美洲传播o 传入美国: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世界主要产茶国洲别数量国家名称亚 洲21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日本、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菲律宾、韩国非 洲21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果、毛里求斯、罗得西亚、卢旺达、喀麦隆、布隆迪、扎伊尔、南非、埃
7、塞俄比亚、马里、几内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美 洲12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巴拉圭、圭亚那、牙买加、玻里维亚大洋洲3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澳大利亚欧 洲1葡萄牙三、中国茶区的划分o 东自东经122的台湾阿里山。o 西至东经94 的西藏米林。o 南自北纬18 附近的海南岛榆林。o 北至北纬39 的河北太行山南麓。海南榆林海南榆林河北太行山河北太行山西藏米林西藏米林台湾阿里山台湾阿里山浙江浙江-2湖南湖南-6安徽安徽-7四川四川-5福建福建-1台湾台湾云南云南-3广东广东湖北湖北-4江西江西贵州贵州广西广西江苏江苏陕西陕西河南河南山东山东海南海南西藏西
8、藏河北河北甘肃甘肃新疆新疆云雾缭绕的贵州高原山地茶园云雾缭绕的贵州高原山地茶园恒夏多雨的海南热带茶园恒夏多雨的海南热带茶园山清水秀的淅江丘陵茶园山清水秀的淅江丘陵茶园昼夜温差大的山东温带茶园昼夜温差大的山东温带茶园(一)华南茶区o 华南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闽南等茶区。o 南部为热带季风气侯,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o 华南茶区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区域。o 土壤肥沃:大多为砖红壤、赤红壤,部分黄壤。o 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0 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o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大多为大中叶种。o 适宜发展红茶、乌龙茶、花茶等。云南茶园云南茶园(
9、二)西南茶区o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中北部和西藏东南部。o 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o 西南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为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区域。o地形复杂:大多是盆地、高原。o气候差别大:水热条件较好,雨量充沛,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4-18,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雾日多。o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灌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一应俱全。o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三)江南茶区o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浙、赣、湘、苏南、皖南、鄂南等地。o 茶园分布于丘陵地带,一年四季分明。o 江南茶区是当今
10、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是我国发展名特茶的适宜区域,历史上名茶种类很多。o土壤肥沃:基本上是红壤,部分是黄壤或黄棕壤。o气候宜人:年降雨量比较多,达1000-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18,有伏旱,或秋旱。o茶树品种资源也很丰富:种植的茶树以灌木型为主,少数为小乔木型。o以发展红茶、绿茶为主,砖茶、乌龙茶为辅,名茶有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武夷岩茶和庐山云雾等。(四)江北茶区o 江北茶区: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o 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均适宜绿茶生产。o 本区不少地方,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机质的积累。o地形复杂:土壤多
11、为黄棕壤。o气温低,茶树采摘期短:年平均气温稍低,为15 左右,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尤其是冬季,会使茶树遭受寒、旱危害。o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小叶种茶树。o以发展绿茶为主,名茶有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和舒城兰花茶等。【思考题】o 茶树起源于什么地方?o 从哪些方面可以证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o 请简述茶叶在中国国内的传播途径。o 茶及茶文化是如何从中国向国外传播的?o 中国分为哪些大的茶区?主要的产茶省份有哪些?o 世界上主要产茶国是哪些?茶 学 概 论茶学概论(24学时)绪论2学时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传播2学时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2学时第三章 茶树的品种与栽培
12、4学时第四章 茶叶的分类与加工4学时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4学时第六章 茶的营养与保健2学时第七章 饮茶习俗与科学饮茶4学时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知识(2学时)o 一、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o 二、茶树的形态特征o 三、茶树的生育周期o 四、茶树的生长环境 一、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界界 植物界(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门门 种子植物门(种子植物门(Sperma tophyta)亚门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纲纲 双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目
13、 山茶目(山茶目(Theales)科科 山茶科(山茶科(Theaceae)亚科亚科 山茶亚科(山茶亚科(Theaideae)族族 山茶族(山茶族(Theeae)属属 山茶属(山茶属(Camellia)种种 茶种(茶种(Camellia sinensis)茶树学名o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茶树定名者的姓名茶树定名者的姓名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二、茶树的形态特征(一)茶树的根系o 主根:胚根发育形成的中轴根,有很强的向地性。o 侧根:主根上发生的根,螺旋线状排列,呈层状结构。o 吸收根:侧根前端呈乳白色的根,其表面密生根
14、毛。o 根毛:吸收水分和养料的部位。1 一年生根系一年生根系2 二年生根系二年生根系3 壮年期根系壮年期根系4 衰老期根系衰老期根系(二)茶树的茎o 主干:由胚轴生育而成,指根颈至第一级侧枝的部位。o 侧枝:从主干枝上分生出的枝条,以分枝级数而命 名,如一级侧枝、二级侧枝。o 生产枝:枝冠面上生长营养芽的枝条,对形成新梢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判别新梢是否成判别新梢是否成熟的标准:芽头熟的标准:芽头是否形成驻芽。是否形成驻芽。区分枝条与新梢区分枝条与新梢的标准:茎的木的标准:茎的木质化程度。质化程度。(三)茶树的叶片o 鳞片:无叶柄,质地较硬,呈黄绿或棕褐色,表面有茸毛与蜡质,随着茶芽萌展,
15、鳞片逐渐脱落。o 鱼叶:形似鱼鳞而得名。叶柄宽而扁平,叶缘一般无锯齿,或前端略有锯齿,侧脉不明显,叶形多呈倒卵形,叶尖圆钝。o 真叶:发育完全的叶片。o 主脉明显,侧脉呈45角伸展至叶缘23的部位,向上弯曲与上方侧脉相联接。o 叶缘有锯齿,叶基部无,锯齿呈鹰嘴状,一般16-32对,随着叶片老化,锯齿上腺细胞脱落,并留有褐色疤痕。o 嫩叶背面着生茸毛。(四)茶树的花o 着生部位:叶腋间。o 着生数量:15个或更多。o 着生方式:单生、对生或丛生。o 花轴短而粗:属假总状花序。(五)茶树的果实和种子o 茶果为朔果,成熟时果壳开裂,种子落地。o 果皮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为棕绿或绿褐色。o 果皮光
16、滑,厚度不一,薄的成熟早,厚的成熟迟。三、茶树的生育周期(一)幼苗期o 幼苗期:指从茶籽萌发到茶苗出土,到第一次生长休止时为止;或从营养体再生至形成完整植株止(扦插苗)。o 历时48个月。1、茶籽直播o 营养特点:出土前,单纯由子叶供给营养;出土后,子叶光合作用。o 生长特点:地下部生长优于地上部,主干和主根分枝少。o 管理重点:促进茶籽萌发(温度、水和空气)。2、短穗扦插o 营养特点:生根前,主要依靠茎、叶贮藏的营养;生根后,根系吸收水分、矿质营养。o 管理重点:及时供水;搭建塑料小棚,保湿;遮荫,减少叶片蒸腾作用。(二)幼年期o 幼年期:指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到第一次孕育花果;或从第一次
17、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扦插苗)。o 历时3 4年。o 营养生长旺盛,占绝对优势。o 枝条的分枝方式:单轴分枝。o 根系:直根系为主,侧根很少;扦插苗则以须根为主。o 3 年前后开始开花、结果(实生苗)。1、生长习性2、管理重点o 茶树的定型修剪:幼年期茶树的可塑性大,培养粗壮的骨干枝,形成浓密的分枝树型,为高产优质打下基础。o 加强土壤管理:要求土壤深厚、疏松,形成较为深广的根系;增施磷、钾肥。o 以养为主,后期以采代剪。形态平衡层(三)成年期o 成年期:亦称青、壮年时期,指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o 历时2030年左右,是茶树一生中最有经济价值的时期。1、生长习性o 茶树由
18、营养生长为主,转变为营养和生殖生长并重。o 年龄较大枝条转变为合轴分枝。o 而年龄较幼枝条仍为单轴分枝。单轴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合轴分枝2、管理重点o 在投产初期,注意采养结合,培养树冠,扩大采摘面。o 加强肥培管理,特别是N素,使茶树保持旺盛的树势。o 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的方法,更新树冠,整理树冠面,清除树冠内的病虫枝、枯枝和细弱枝。o 采用农业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四)衰老期o 衰老期:指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到整个植株死亡为止。o 这一时期的长短因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品种的不同而异。o 一般可达100年以上,而经济生产年限一般为40 60年。1、生长习性o 地上部骨干枝衰老或干枯,根颈
19、处萌发徒长枝和不定根(丛生根)。o 自然更新或人工更新(重修剪和台刈),仍可复壮。2、管理重点o 新修剪后要加强肥培管理(深翻改土,施入有机肥,增施K、P),延缓衰老进程。o 进行定型修剪,培养树冠。o 经数次台刈更新后,产量仍不能提高的,应及时挖除改种。四、茶树的生长环境喜光怕晒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湿怕涝喜酸怕碱喜酸怕碱(一)光照与茶树生育o 喜光耐荫,忌强光直射:饱和点,35万 lx;光补偿点,低于1000lx。o 强光:叶片增厚,持嫩性差。o 遮光:叶形大、薄,叶质柔软。(二)温度与茶树生育o 喜温怕寒:生长适宜温度为20 至30。o 开始生长的温度:10左右茶芽开始萌发。
20、o 极端最低温度:-8至-16冻伤。o 年活动积温:至少需要10的3 000。(三)水分与茶树生育o 喜湿怕涝:年降水量必须在1000mm以上,生长期月降水量应大于100mm。o 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比较适宜。o 土壤水分:在5090%比较适宜,随含水量提高,生育量增加。(四)土壤与茶树生育o 喜酸怕碱:土壤pH在4.06.5适宜生长,嫌钙、土壤中超过0.2%,有害。o 土层深度:有效土层在1m 以上,50cm之内无硬结层或粘盘层。o 土壤质地与结构:上部质地轻砂质、砂壤质。(五)地形地势与茶树生育o 海拔:一般适宜高度在1000m以下,海拔400-800m最适宜。o 坡向:偏南坡地(包
21、括南坡、东南坡、西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多,温度高;而偏北坡地的太阳辐射总最较少,温度就低。【思考题】o 简述茶树的形态特征?o 茶树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时期?o 茶树生长有“四喜四怕”的特性,具体内容是什么?o 为什么“高山出好茶”?茶 学 概 论茶学概论(24学时)绪论2学时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传播2学时第二章 茶树的生物学特性2学时第三章 茶树的品种与栽培4学时第四章 茶叶的分类与加工4学时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4学时第六章 茶的营养与保健2学时第七章 饮茶习俗与科学饮茶4学时第三章 茶树的品种与栽培(4学时)第一节 茶树的品种及其育种(2学时)第二节 茶树栽培与茶园管理(2学时)第一节
22、 茶树的品种及其育种(2学时)o 一、茶树良种的标准o 二、茶树育种途径o 三、中国主要茶树良种一、茶树良种的标准o 茶树优良品种: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制制度下,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茶品质优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抵抗能力较强的茶树品种。o 茶树良种的作用:增加单产、提高品质、增强抗性、抑制采制“洪峰”和提高采茶效率。(一)茶树良种的标准o 丰产性:比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增产15%以上。o 适制性:要适制当地的茶类,制茶品质优良。o 适应性:适宜种在高山,也适宜种在丘陵,对土壤的碱度也不过于严格。o 抗逆性:茶树的抵抗病虫害能力、抵御寒冷和干旱的能力要好。(二)茶树
23、良种的特征和特性o树型:植株生长健壮,树型直立或半开展。o分枝:数量适中,枝条粗壮,分枝角度35-45。o新梢:梢要长,着叶数多,叶片分布均匀,不重叠。o叶片:大小适中,叶片着生角度小,叶厚,光能利用率高,叶面光泽性强,叶面隆起。o芽:要肥壮,茸毛多,叶芽密度大,生长整齐。o 新梢生长期长:即新梢的发芽早、休眠迟、轮次间休眠时间短。o 育芽能力强:芽头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发芽轮次多。o 抗逆性强:能在各种不良环境下正常生长。o 生殖能力弱:避免过多的开花结实影响叶芽产量。(三)选择茶树良种原则o 选择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主,有性系茶树良种为辅。o 选择高香型与多毫型茶树良种为主,地方型茶树良种
24、为辅。o 随各地气候、土壤、茶类等,科学而合理地按比例搭配好茶树良种。o 选择茶树良种必须与良法相结合。o 必须选择经审定的良种或经示范证明可在当地种植的良种。o 做好引进种苗的检疫与处理工作,以免引起病虫传播与危害。二、茶树育种途径o 茶树育种:以茶树不同种质资源为材料,运用遗传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选育茶树新品种的途径和方法。o 茶树育种的基本程序:茶树种质资源的搜集、研究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良种繁育和推广。o 茶树育种方法:系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o 此外还有多倍体育种、体细胞杂交育种及茶树组织培养育种等。(一)系统选种o 系统选种:又称为“单株选种”,
25、从茶树群体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和繁殖,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o 在长期种植或引种过程中,其群体内常会出现遗传变异;如果其中有符合育种需要的基因型,可省去人工创造变异工作环节。(二)杂交育种o 杂交育种:以基因型不同的配子进行交配或结合形成杂种,通过对后代杂种比较、鉴定、选择、培育,获得茶树新品种的方法。o 父本:,开花期与母本接近,花粉发芽率高。o 母本:,结实力强,无通过细胞质遗传的不良性状。o 杂种第一代:杂交后所得到的种子及其长出的植株,用F1表示。1、两亲杂交o 两亲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有正反交之分;一般用优良性状较多的亲本作为母本。o 简单易行,育种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