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词语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词语 专项练习题汇编一、基础知识综合(2022北京海淀二模)为了解古籍保护现状,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国家典籍博物馆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阅读下面的介绍材料,完成各题。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从古老的甲骨卜辞、钟鼎金文、碑铭石刻、简册帛书,到写印在纸张上的书籍手卷,中华典籍记述了历朝历代人们在典章制度、军事、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伟大成就,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本展厅汇集了国内20多家图书
2、馆、博物馆的珍贵文献100余种,大部分展出文献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录的珍品。如资治通鉴残稿,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仅存的司马光手稿;宋端平本楚辞集注为海内孤本,是目前宋本中年代较早且最完整的一部。(1)图1是“典”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 ”,像绳子把竹条连缀起来;下面是“ ”,像人的两只手捧着,以示恭敬。根据字形及上面材料,你认为“典籍”在这里的意思是_。(2)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河东先生集(宋咸淳廖氏世綵堂刻本),被誉为宋版书中的“无上神品”。其作者是_,“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永州时创作的大量作品就收录在此集中,如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_。2第二展厅主题为“百代芸香”。阅读同学们整理的参观材料,完成各
3、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藏书的传统。近现代以来,众多私人藏书家将所藏慷慨捐献给国有图书收藏机构,让珍藏的典籍以融入现代图书馆的方式得以永续流传。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坚信“文字典籍,天下公器”,在病重之际仍叮嘱后人将凝聚其一生心血的“双鉴”(宋刻本资治通鉴、宋内府写本洪范政鉴)藏书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成为藏书家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周叔弢、郑振铎、铁琴铜剑楼主人等一批藏书家,满怀爱国热忱,将所珍藏的古籍捐赠或转让给国家。那些曾经秘藏于私人藏书楼的珍稀善本,如涓涓细流汇入国有图书馆,成为国人共同的财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多年来,政府和公藏机构秉持保护古籍、促进海内外中华古籍调查和数字化合作的理念 ,
4、协同社会各界,共同担负起守护国宝、传承文化的神圣使命。这对于 具有重要意义。(1)图2是藏书家傅增湘的书法作品,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字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B字体属于隶书,笔画匀细,体正势圆。C字体属于楷书,笔力遒劲,庄重端正。D字体属于楷书,扁平工整,自由舒展。(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面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推动国内外古籍文化交流完善我国古籍的存藏体系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ABCD3第三展厅主题为“汲古润今”。阅读同学们准备的解说词,完成各题。国家兴,典籍幸。典籍记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做好新时代古籍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5、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和历史的深度“对话”。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借助数字化手段,让典籍中的人物从书卷中走出来,在时空对话中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的缘起和流转,生动演译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期待“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宋应星与胸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穿越 300 多年在稻田里握手,透过一粒种子,传承了造福人类的共同梦想。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让古籍在“用”中“活”起来。东晋葛洪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录,“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正是从中得到启发和灵感,研发出青蒿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卷帙浩繁的典籍资源,正逐渐融入现代生活。 越来越多的古籍“活”起
6、来、“动”起来、“用”起来,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典”亮美好未来。(1)有同学对解说词中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认为画线词语中也有错别字。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译”应写为“绎”B“蒿”应读为“ho”C“帙”应读为“zh”D“焕”应写为“涣”(2)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使语句连贯、语意明确,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而且 B虽然但是C只有才能 D因为所以4在展厅古籍修复互动体验区,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其中修辞方法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古籍修复师们妙手回春,用毛笔、铅锤、尺子等工具修复了断线、虫蛀、霉变、老化等古籍常见问题。B破损的古籍好似漫长的岁月,经身怀
7、绝技的修复师之手,都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留住古韵,重获新生。C走进古籍修复展区,点击屏幕上的修复工具,了解修复技法,我们能深刻感受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D珍贵的古籍善本,丰富新鲜的互动体验,让我们真切地享受了一场“让古籍活起来”的精神文化盛宴。(2022北京平谷二模)学校开展“致敬梅兰芳”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制作一期活动专刊,请你完成下列任务。5栏目一:梅占百花魁 。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各题。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出身于梨园是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梅兰芳常说:“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
8、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正是凭借这种吃苦精神,梅兰芳最终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行当为一炉,创造出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世称“梅派”。 他以精湛的艺术,塑造了忍恨装疯、坚贞不屈的赵艳容,拔剑自刎、重义轻生的虞美人,铁马金戈、意气纵横的梁红玉,代父从军、胆识俱备的 “梅派艺术”扭转了以往京剧舞台上“以生为主”的局面,开创了“生旦并重”的新纪元,被视为京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 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家”应写为“世家”B“拙”应读为“zhu”C“行”应读为“hn”D“纪元”应写为“纪员”(2)有同学对两处使
9、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这两处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 ” 。(3)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魁”的义项有:为首的,领头儿的;(身体)高大;魁星;姓。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栏目一的标题“梅占百花魁”在这里的意思是:_(4)横线处应填写人物名字是_。这出戏是梅兰芳早年根据古乐府木兰辞改编的大型京剧。6栏目二:梅骨傲风雪。下面是同学们写的文字稿。请阅读后完成各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先生从北平移居上海,他陆续排演了一批抗敌救亡、抵御外侮的戏,唤起民众强烈的爱国热情。1938年梅兰芳避居香港,日本占领香港后,他留蓄胡子,息
10、歌罢舞,不为日本人演出。 “蓄须明志”“演剧醒世”体现了梅兰芳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1)同学们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插入到栏目二的文字中,来体现梅兰芳先生的性格特点。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甲】【乙】(2)材料中画线句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表达不够恰当,请加以修改。7栏目三:梅香传万里。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一段资料。该同学不确定文中处使用什么关联词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梅兰芳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文化使者。自1919年首次迈出国门,他先后访日、访美、访苏演出,令中国戏曲艺术逐渐被海外戏剧界了解、认知并接纳。他传播到西方文明记忆深处的, 是京剧艺术文化, 是中华文明的厚度和独特性,为中华文
11、明赢得了尊重。A如果就B由于因此C不仅而且D虽然却8下面是四位同学参加活动后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腔一调唱出了国粹经典,一颦一笑道出了百年韵味。B水袖起落中,你宛如一朵雍容华贵的梅花,越是风欺雪压,开得越有精神,越有骨气!C你吟唱最古老的京戏,坚守最纯粹的本心,传承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魂。D梅兰芳先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他为中国戏剧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史册。(2022北京东城二模)今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学校组织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你所属的学习小组打算将实践成果汇集成册。9有同学搜集了下面材料,准备作为卷首语
12、。百折不挠、 _,历来是中国人民抵御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当侵略者的铁蹄踏进神州大地的时候,中华儿女抱着必胜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反抗,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荆棘【甲】坎坷。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矢志不渝,【乙】_而不舍地努力奋斗。历史与现实的相遇,总能激发出【丙】震hn_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在历史的回望中,抚平曾经的【丁】创伤,收获心灵的洗礼、精神的升华。(1)这位同学不能确定方框处应填入的成语,根据材料内容和提供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解释: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汉语成语大全)A坚不可摧B艰苦卓绝C坚忍不拔D举步维艰(2)根据材料内
13、容,对【甲】【乙】【丙】【丁】四处词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坎坷”读音为“kn k”,在材料中意思为“坑坑洼洼,不平坦”。B【乙】处横线填“契”“锲”两个字均可,它们都有“雕刻”的意思。C【丙】处“震hn”指参观纪念馆时人们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竖心旁的“憾”与情绪有关,因此横线处应填入“憾”。D“创”读chung时意思为“伤害,使受损伤”,【丁】处“创伤”形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破坏或伤害,应读作“chung shng”。 10手册第一版块为“全民抗战情”,有同学建议手写这一名称。根据下面材料,说说你会选用什么字体书写并简要说明理由。面对侵略,没有退路,唯有斗争。母亲送儿抗日、妻子送郎从
14、军、工人冒险生产、商界捐钱捐物、学生深入敌后的感人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人人抱定敢死之心,汇聚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力量。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选自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石羚 文。有删节)11在“抗日爱国诗”版块,同学们纷纷对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下了个人感受。基于这首诗,选出词语或修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
15、年11月17日A同学甲:诗人的这首诗就像一首轻快的乐曲,轻拂我的心房。B同学乙:这首诗不拘泥于形式,长短不一,画面感很强,读来清丽厚实,具有强烈的美感。C同学丙:第二诗节由歌唱者“鸟”转向“我”,表现了“我”的强烈痛苦,令人赏心悦目。D同学丁:我们会向诗人艾青学习,继续为伟大的土地歌唱,为亲爱的祖国奋斗,为我们的民族奉献青春的力量!12在“抗日名将路北京城的记忆”版块,有同学写了下面这段话,但不能确定文中两处横线应填入的内容,帮助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北京市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张自忠路位于东城区,为平安大街的一段,东起东四十条,西止地安门东大街,长700米。它原名“铁狮子胡同”,在中国近代史上见
16、证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2022年, 。如今,这条路传统风貌与现代气息相融合,道路中间有一条3米宽的绿化隔离带这里春日西府海棠 ,夏日国槐绿荫如织,形成了独特的绿色生态景观。A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将张自忠路收入繁花似锦B张自忠路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繁花似锦C张自忠路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似锦繁花D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将张自忠路收入似锦繁花13下面是结束语的部分内容,帮助完成各题。(1)将下面文字补充完整。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无处不在。从郦道元用_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语句间接表达对壮美山川的热爱,到_(诗人姓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人去物
17、非的历史感,而至清末鉴湖女侠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中“_,八年风味徒思浙”的低沉徘徊,无不彰显出他们的这种情感。(2)有同学对两处标点有疑问,帮助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抗战文化,是战火硝烟中的战鼓与呐喊,是不屈人民的愤懑与抗争。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抗战文化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它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血脉 历久弥新,成为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A逗号顿号B逗号逗号C句号顿号D句号逗号(2022北京西城二模)社会大课堂,处处皆语文。请阅读两段参观记录,完成下面各题。(一)小龙同学参观了北海公园的皇家邮驿,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下面小题。信息的记录
18、和传递为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商甲骨文到铸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再到篆、隶、草、楷、行,这是记录信息的汉字字形的变化;从鸿雁传书到驿站邮政,再到网络通讯,这是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借助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人们的生活经验代代相传,文化得以不断发展。中国古代邮驿起源于殷商时期,至清末裁驿归邮为止,有三千余年的历史。随着我国邮政事业的不断发展,邮政徽标也在不断变换。目前使用的是1996年公布的中国邮政徽标,不知道设计者的灵感来自哪里 14对文段中加点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提供 ”的“供”,读 gngB“甲骨文”的“骨”应写为“古”C“通讯 ”的“讯”应写为“迅”D“殷商
19、”的“殷”读 yn15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 。B 。 ?C , ?D , 。(二)出北海,入故宫,小龙同学参观了“何以中国”展,做了如下记录。阅读后,请完成各题。【甲】展览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融合比拟成河水的源、流、汇。以“源”“流”“汇”三个单元,梳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彰显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乙】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文物130余件,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
20、、书画、古籍等类别。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何尊是西周早期名为“何”的贵族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何尊腹底铸有金文12行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史实,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图)【丙】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何以中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命题。展厅内,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此即万千年来,我百世祖先同心书写之答案。展厅外,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安康,此即百余年来,志士先驱砥砺铸就之答案。今天,中华正崛起,我辈当自强,用智慧和汗水为后世中华子孙,留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丁】图金文“中国”16“流”的本义指水的移动。根
21、据语境,“源”“流”“汇”的“流”是指:_17将下面文字填入上文,最恰当的位置是()当后人回望我们的时候,希望能一如我们凝视前人一样,满怀自豪地说:“这,就是中国!”A【甲】B【乙】C【丙】D【丁】18对画线句中的成语或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概括而鲜明地呈现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运用排比,全面表达了这次展览的意义。B“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何尊”,“引人注目”一词,应换成“刮目相看”,以体现何尊在展览中的重要地位。C“器物体方口圆,造型厚重,气象万千”,“气象万千”一词,应换成“气韵不凡”,以表现何尊的特点。D“重器凝万古之志,典籍汇千载之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