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课件(PPT 106页).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455444
  • 上传时间:2022-09-01
  • 格式:PPTX
  • 页数:106
  • 大小:27.2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课件(PPT 106页).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课件PPT 106页 医院 隔离 技术规范 课件 PPT 106
    资源描述:

    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14.2.252014.2.25办公室办公室第1页,共106页。前前 言言 在我国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主要为外源在我国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主要为外源性感染,采取有效的隔离预防是控制外源性感染性感染,采取有效的隔离预防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隔离的目的是采取有效的隔离技术,的主要措施。隔离的目的是采取有效的隔离技术,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切断感染链中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降低已知和未知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降低已知和未知的感染源造成医院感染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的的感染源造成医院感染的传播

    2、,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因此医疗机构应设立合适数量和类发生和暴发。因此医疗机构应设立合适数量和类型的隔离病(室),型的隔离病(室),遵循严格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遵循严格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 途径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隔离原则。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隔离原则。第2页,共106页。国内现状 在该领域尚无一个科学、全面、实用的在该领域尚无一个科学、全面、实用的规范规范。通常是针对确诊传染病患者后采取隔离通常是针对确诊传染病患者后采取隔离预防,标准预防观念差。预防,标准预防观念差。对经接触传播疾病患者,尤其是多重耐对经接触传播疾病患者,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认识不足。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认识不足。第

    3、3页,共106页。国内现状 各医院采取的隔离预防措施多种多样,有各医院采取的隔离预防措施多种多样,有些措施缺乏科学依据。些措施缺乏科学依据。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不正确:过度、不足;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不正确:过度、不足;种类的选用不妥;方法不当。种类的选用不妥;方法不当。分区布局不合理:大环境的布局,病区内分区布局不合理:大环境的布局,病区内的布局。的布局。SARS的教训。的教训。第4页,共106页。目的目的 应用最新、最科学的隔离预防和方法,预应用最新、最科学的隔离预防和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切断医院感染链,终止空气、飞沫、接触切断医院感染链,终止空气、飞

    4、沫、接触“三个三个”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和媒介物中传播。第5页,共106页。本规范的性质本规范的性质 推荐性规范推荐性规范第6页,共106页。前前 言言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规定了医院隔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病的隔离与预防。第7页,共106页。定定 义义感感 染染 源: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除的病原体自然生

    5、存、繁殖并排除的属主或场所。属主或场所。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的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力的人群。第8页,共106页。标准预防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

    6、医疗器械。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性因子的原则。第9页,共106页。空气传播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m),),在空气中短距离(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内)移动到易感 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导致的传播。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导致的传播

    7、。接触传播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 导致的传播。导致的传播。感感 染染 链链: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 源、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第10页,共106页。隔离的管理要求隔离的管理要求第11页,共106页。隔离的管理要求隔离的管理要求1、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生学要、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生学要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清楚。清楚。2、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

    8、际情况,制、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3、隔离的实施应遵循、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和和“基于疾病传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的原则。4、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行探视制度。第12页,共106页。隔离的管理要求隔离的管理要求5、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6、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

    9、其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作规程。7、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符合、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符合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8、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第13页,共106页。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第14页,共106页。建筑布局与隔离预防,主要是从建筑建筑布局与隔离预防,主要是从建筑的角度采取隔离预防,以减少患者和医的角度采取隔离预防,以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

    10、务人员的感染。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第15页,共106页。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一、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一、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 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险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个区域。第16页,共106页。医院分为四个区域:医院分为四个区域:低危险区域:低危险区域: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室、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室、生活服务区等。生活服务区等。中等危险区域中等危险区域: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高危险区域高危险区域:包括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

    11、包括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极高危险区域:极高危险区域: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 移植病房等。移植病房等。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第17页,共106页。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二、隔离要求二、隔离要求 1、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2、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宜

    12、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第18页,共106页。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3、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叉污染。4、应按照、应按照WS/T313的要求,配备合适的手的要求,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卫生设施。第19页,共106页。三、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三、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适适 用:用:适应于经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适应于经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

    13、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经空气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缓冲间的气压宜为为15Pa。第20页,共106页。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隔离要求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隔离要求:1、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各区之间界线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各区之间界线 清楚,标识明显。清楚,标识明显。2、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3、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

    14、动水洗手、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 池。池。4、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第21页,共106页。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隔离要求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隔离要求:5、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6、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1m。第22页,共106页。四、负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四、负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适适 用:用: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应设病室及缓冲间,通过缓

    15、冲间与病区走廓相应设病室及缓冲间,通过缓冲间与病区走廓相连。病室采用负压通风,上送风、下排风;连。病室采用负压通风,上送风、下排风;病室内送风口应远离排风口,排风口应置于病室内送风口应远离排风口,排风口应置于病床床头附近,排风口下缘靠近地面但应高病床床头附近,排风口下缘靠近地面但应高于地面于地面10cm。门窗应保持关闭。门窗应保持关闭。第23页,共106页。四、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病室送风和排风管理上宜设置压力开关型病室送风和排风管理上宜设置压力开关型的定风量阀,使病室的送风量、排风量不的定风量阀,使病室的送风量、排风量不受风管压办波动的影响。受风管压办波动的影响。负压病室内应设置独立

    16、卫生间,有流动水负压病室内应设置独立卫生间,有流动水洗手和卫浴设施。配备室内对讲设备。洗手和卫浴设施。配备室内对讲设备。第24页,共106页。负压病室的隔离要求:负压病室的隔离要求:1、送风应经过初、中效过滤,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处送风应经过初、中效过滤,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处理,每理,每h换气换气6次以上。次以上。2、应设置压差传感器,用来检测负压值,或用来自动调、应设置压差传感器,用来检测负压值,或用来自动调节不设定风量阀的通风系统的送、排风量。病室的气节不设定风量阀的通风系统的送、排风量。病室的气压宜为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第25页,共106页。负压病室

    17、的隔离要求:负压病室的隔离要求:3、应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做好设备日常保养。、应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做好设备日常保养。4、一间负压病室家安排一个患者,无条件时可安排同、一间负压病室家安排一个患者,无条件时可安排同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并限制患者到本病室外活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并限制患者到本病室外活动。动。5、患者出院所带物品应消毒处理。、患者出院所带物品应消毒处理。第26页,共106页。五、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五、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适用:适用:适用于主要经接触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适用于主要经接触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建设布局:建设布局: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

    18、,远离儿科病房、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儿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生活区。设单独入、出口和重症监护病房和生活区。设单独入、出口和入、出院处理室。入、出院处理室。中小型医院可在建筑物一端设立感染性疾病病区。中小型医院可在建筑物一端设立感染性疾病病区。第27页,共106页。感染性疾病病区的与隔离要求:感染性疾病病区的与隔离要求:1、适用于主要经接触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适用于主要经接触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2、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超过超过4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1.1m。3、病房应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

    19、通风设施,以保、病房应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以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证病房内空气清新。4、应配备适量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应配备适量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第28页,共106页。六、六、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在病区的末端,应设一间或多间在病区的末端,应设一间或多间 隔离病室。隔离病室。普通病区的隔离要求:普通病区的隔离要求:1、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2、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

    20、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3、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4、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床。第29页,共106页。七、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七、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建筑布局:1、普通门诊普通门诊应单独设立出入口,设置问讯、预检分应单独设立出入口,设置问讯、预检分诊、挂号、侯诊、诊断、检查、治疗、交费、取诊、挂号、侯诊、诊断、检查、治疗、交费、取药等区域,流程清楚,路径便捷。药等区域,流程清楚,路径便捷。2、儿科门诊儿科门诊应自成一区,出入方便

    21、;并设预检分诊、应自成一区,出入方便;并设预检分诊、隔离诊查室等。隔离诊查室等。3、感染疾病科门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第30页,共106页。门诊的隔离要求:门诊的隔离要求:1、普通门诊、儿科门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宜分开、普通门诊、儿科门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宜分开挂号、候诊。挂号、候诊。2、诊室应通风良好,应配备适量的流动水洗手设施、诊室应通风良好,应配备适量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和/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3、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疾病科门诊患者,应到

    22、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疾病科门诊诊治,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诊治,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第31页,共106页。八、急诊科(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八、急诊科(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建筑布局:建筑布局:1、应设单独出入口、预检分诊、诊查室、隔离诊查室、应设单独出入口、预检分诊、诊查室、隔离诊查室、抢救室、观察室等。抢救室、观察室等。2、有条件的医院宜设挂号、收费、取药、化验、有条件的医院宜设挂号、收费、取药、化验、X线线检查、手术室等。检查、手术室等。3、急诊观察室床间距应不小于、急诊观察室床间距应不小于1.2m。第32页,共106页。急诊科(室)的隔离要求:急诊科(室)的隔离要求:

    23、1、应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应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2、各诊室内应配备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各诊室内应配备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和/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3、急诊观察室应按病房要求进行管理。、急诊观察室应按病房要求进行管理。第33页,共106页。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第34页,共106页。防护技术是医务人员应正确防护技术是医务人员应正确 掌握的防护技能,以保障自身、掌握的防护技能,以保障自身、患者以及环境不被污染,降低医患者以及环境不被污染,降低医

    24、 院感染的发生。院感染的发生。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在有效期内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第35页,共106页。口罩的使用口罩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

    25、医用防护口罩。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3、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时更换。4、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第36页,共106页。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1、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物等喷溅时。b)近距离接

    26、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第37页,共106页。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2、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3、护目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护目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第38页,共106页。医务人员

    27、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手套的使用:手套的使用: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和规格的手套。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2、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应戴无菌手套。第39页,共106页。手套的使用:手套的使用:2、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事项见附录C。3、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28、。、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第40页,共106页。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1、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GB 19082的规定。的规定。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外露的皮肤。第41页,共106页。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29、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b)b)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c)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第42页,共106页。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患者时。b)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接触经空气

    30、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意事项见附录D。第43页,共106页。鞋套的使用鞋套的使用1、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时应穿鞋套。3、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发现破损应及时更

    31、换。第44页,共106页。防水围裙的使用防水围裙的使用 1、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2、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3、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4、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时更换。第45页,共106页。帽子的使用帽子的

    32、使用1、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2、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 应戴帽子。应戴帽子。3、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4、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5、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第46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不同传播途径疾病 的隔离与预防的隔离与预防第47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技术是针对患者诊疗、护理的隔隔离技术是针对患

    33、者诊疗、护理的隔离预防,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基于疾离预防,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基于疾病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和接触)病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和接触)的 不 同,采 取 相 应 的 隔 离 措 施。的 不 同,采 取 相 应 的 隔 离 措 施。第48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原则隔离原则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病疾病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病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结合本院

    34、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第49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原则隔离原则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

    35、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第50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隔离原则隔离原则5、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 患者可安置于一室。患者可安置于一室。6、建筑布局符合第、建筑布局符合第5章中相应的规定。章中相应的规定。第51页,共106页。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离与预防。第52页,

    36、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1、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2、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境表面的污染。第53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 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病室

    37、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双层手套。第54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 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

    38、病室前,脱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第55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第56页,共106页。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隔离患者隔离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

    39、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陪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陪护。护。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制其活动范围。3、应严格空气消毒。应严格空气消毒。第57页,共106页。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具体流程与操作见具体流程与操作见7.9.

    40、2.3。2、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3、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6章的规定。章的规定。第58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接触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

    41、咳、白喉、接触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第59页,共106页。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 1、遵循、遵循7.1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2、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护。3、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42、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第60页,共106页。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 4、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5、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第61页,共106页。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具体流程与操作见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

    43、后物品。具体流程与操作见7.9.2.3。2、与患者近距离(、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也护面罩,穿防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也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流、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流、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戴手套。防护用品使用的具体要求应遵循第6章的规定。章的规定。第62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其他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其他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

    44、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与预防要求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与预防要求 参见附录参见附录E E。第63页,共106页。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参见附录参见附录F F。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 应按照应按照7.27.2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常见多重耐药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要求,参见附录菌感染患者的隔离要求,参见附录G G。第64页,共106页。第65页,

    45、共106页。第66页,共106页。第67页,共106页。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 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1、将患者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将患者安置于有效通风的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内,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必要时置于负压病房隔离。2 2、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严格限制探视者;如需探视,探视者应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手卫生规定。3、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限制患者活动范围,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戴外科口罩。应戴外科口罩。4 4、

    46、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第68页,共106页。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防护1、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正确掌握防护技术正确掌握防护技术,方可进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入隔离病区工作.2、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第69页,共106页。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1、穿戴防护用

    47、品应遵循的程序:、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帽子戴医用防护戴医用防护口罩口罩穿工作衣裤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第70页,共106页。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 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戴护目镜镜/防护面罩防护面罩戴手套戴手套穿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进入污染区。c)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为患

    48、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第71页,共106页。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消毒双手摘护目摘护目/防护面屏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脱鞋套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毒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

    49、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b)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或手消毒脱工作脱工作服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摘帽子洗手和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清洁区。c c)离开清洁区:淋浴、更衣)离开清洁区:淋浴、更衣离开清洁区。离开清洁区。第72页,共106页。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 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h,遇污,遇污 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染或潮湿,

    50、应及时更换。2、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3、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 服可连续应用。服可连续应用。第73页,共106页。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人感染高致病情禽流程的隔离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5 5、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流、污染污染时,应及时更换。、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流、污染污染时,应及时更换。6 6、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课件(PPT 106页).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554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