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简介PPT演示课件(PPT 52页).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格拉底的简介PPT演示课件(PPT 52页).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格拉底的简介PPT演示课件PPT 52页 苏格拉底 简介 PPT 演示 课件 52
- 资源描述:
-
1、苏格拉底1第1页,共52页。主要内容 生平 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们 名人轶事与经典名言 苏格拉底之死2第2页,共52页。第一部分:生平3第3页,共52页。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4第4页,共52页。家庭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苏格拉底的妻子是赞西佩,她替他生下了3名儿子,苏格拉底死时他们都还很年幼。传说中赞西佩是一名脾气暴躁而又唠叨不休的泼妇,不
2、过这很可能是因为色诺芬对她的夸大描述而造成的。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5第5页,共52页。生活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6第6页,共52页。青年时代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
3、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7第7页,共52页。职业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是靠什么维持生计的至今仍不清楚。依据柏拉图的会饮篇记载,苏格拉底曾说要将他自己的一生只贡献给最重要的技艺或职业:讨论哲学。虽然苏格拉底在他父亲死后继承了一笔遗产,但遗产的数量显然不可能长期维持他的生计。在色诺芬的记载中苏格拉底是依靠学生贡献的学费维持生计,而阿里斯托芬的记载中则描述苏格拉底开办了一个哲学学校。也有记载说苏格拉底明确拒绝接受教学的学费。也很有可能苏格拉底是依靠朋友的施与。8第8页,共52页。
4、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9第9页,共52页。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指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10第10页,共52页。第二部分:哲学思想11第11页,共52页。心灵的转向灵魂不灭说助产术和揭露矛盾
5、的辩证法12第12页,共52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心灵的转向13第13页,共52页。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
6、“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14第14页,共52页。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15第15页,共52页。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
7、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16第16页,共52页。求知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
8、这股子劲儿。”17第17页,共52页。第三部分: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18第18页,共52页。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19第19页,共52页。u“产婆术”的具体的教学过程(1)从学生熟悉的具体事务和现象开始,教师提问,学生作答。(2)若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予以指出,补充反例,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回答,发现前后结论自相矛盾,于是修正自己的看法。(3)教师不断提问,学生不断自我修正,直至师生达到共识,发现真理。20第20页,共52页。例子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
9、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是恶行。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21第21页,共52页。意义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
10、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22第22页,共52页。二、孔子的启发式接受学习二、孔子的启发式接受学习 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誉为“万师之表”。孔子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学学 习习 思思 行行 23第23页,共52页。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针对当时官学中盛行的注重个人教学所提出的。他反对师云亦云,不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他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让学生把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独立思考中去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他常常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思维,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24第24页,共52页。三
11、、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比较(一)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的相同之处:一、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式教育 二、均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思想 三、均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 四、均能熟用启发式教学 五、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与弟子的对话教学中都没有讽刺打击学生,而是采取平等、激励的态度,体现出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思想。25第25页,共52页。(二)苏格拉底与孔子教学的不同之处: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
1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26第26页,共52页。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孔子采取的方式是通过交流引导,使学生自悟。苏格拉底则是通过逻辑推理,迫使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而后去认识真理。孔子在教学中,或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或采用反诘的方式鼓励、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或与学生展开讨论,共同寻求结论,而且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苏格拉底习惯且擅用的是问答法。他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绝不是运用那一套刻板的问答,而是变化无穷,妙趣横生,机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