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第三章-136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内科护理学第三章-136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护理 第三 136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3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学习目标 掌握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肝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护理评估、辅助检查结果的意义、护理目标、治疗原则。3.1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3.1.1 消化器官及其功能 1.食管 食管约起于第6颈椎平面,上连咽部,下端在膈下与责门相连接,长约25 cm,是连接咽和胃的通道,负责将来自口腔的食团和唾液通过周期性收缩等运送到胃内。食管有三处生理性狭窄,常为瘢痕性狭窄、憩室、肿瘤等病变的好发区域。这三处狭窄分别在:食管上端(有环咽肌围绕食管的入口)、主动脉和左支气管横跨食管即主动脉弓水平位置、食管下端即食管穿过
2、膈的裂孔处。2.胃 3.肠(1)小肠。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经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和葡萄糖后被肠壁吸收。(2)大肠。大肠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三部分。大肠的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电解质。4.肝(1)生成胆汁。胆汁是肝细胞生成后由胆道系统运输和排泄至十二指肠。(2)物质代谢。肝能合成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及某些凝血因子。(3)解毒功能。肝具有对细菌、毒素、血氨和化学物质的解毒作用。5.胆道系统 胆道系统包括肝内和肝外胆管、胆囊及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胆管
3、的作用是运输和排泄胆汁,胆囊的作用是储存和浓缩胆汁。6.胰腺 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1)外分泌功能。胰腺的外分泌功能为分泌胰液(胰淀粉酶原、胰脂肪酶原、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2)内分泌功能。胰岛中的B细胞最多,分泌胰岛素,使全身各种组织加速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葡萄糖异生使血糖降低。3.1.2 胃肠功能的调节 1.神经系统调节 胃肠道的运动、分泌、血流及免疫功能都受自主神经和肠神经系统(ENS)支配。丘脑下部是自主神经的皮层下中枢,也是联络大脑和低位神经的重要环节。肠神经系统是位于从食道至肛门整个消化道环形肌与纵形肌之间的
4、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的神经丛,它可直接接受胃肠腔内的各种信号而独立行使调节功能。2.内分泌系统调节 胃肠道激素对消化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胃肠道激素作为激素和神经递质双重身份,既可影响远处器官,又可传递神经信号与冲动。3.1.3 胃肠道的免疫结构和功能 胃肠道的免疫结构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胃肠道黏膜表面的生理结构和广泛分布于黏膜内的免疫细胞共同构成的黏膜屏障形成了胃肠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黏膜表面接触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时,起着抵御病原体侵入肠壁和维持人体正常防御功能的作用。(2)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是肠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起生物过滤作用,可防止从肠道来的毒素
5、、细菌及其他有害物质进入血管和淋巴管进而波及全身。3.2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的护理 3.2.1 恶心与呕吐 恶心(nausea)是指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感,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呕吐(vomiting)是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胃的强烈收缩经食管和口腔有力地排出体外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恶心和呕吐可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出现,一般情况下,呕吐多在恶心后出现。呕吐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它可以把胃内对机体有害的物质排出体外,但长期呕吐伴畏食者可发生营养不良;频繁、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失调,甚至引起食管贲门撕裂,诱发上消化道出血;有意识障碍者呕吐时可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6、。1.护理评估 3.2.1 恶心与呕吐(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胃癌、胰腺炎、肝炎、胃肠道功能紊乱等。(2)身体状况评估。恶心与呕吐的特点。呕吐的时间、频度、呕吐物的量与性状因病种而异。评估要点。护士应询问患者恶心与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诱因。(3)社会心理评估。注意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疲乏无力,有无焦虑。(4)辅助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呕吐物毒物分析、细菌培养和水、电解质。2.护理诊断(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反复大量呕吐导致脱水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反复呕吐、营养摄入量不足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频繁呕吐导
7、致脱水、电解质丢失有关。(4)焦虑,与频繁呕吐、无法进食有关。3.护理目标(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生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2)恶心与呕吐减轻或停止,逐步恢复进食,活动耐力恢复或有所改善。(3)患者焦虑程度减轻。4.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环境与休息。护士应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清新,为患者营造舒适而轻松的环境;为患者安排单独的房间或小房间,避免患者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患者呕吐时,护士应协助患者坐起或取侧卧位,使其头偏向一侧。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及辛辣食物,少量多餐,并注意补充水分。(2)病情观察。护士要观察患者
8、呕吐的特点,记录其呕吐的次数、量、性状、颜色和气味,必要时留标本送检;观察患者呕吐时有无呛咳和窒息表现。(3)对症护理。呕吐护理。当患者恶心、想呕吐时,护士应鼓励其做深呼吸,以减少进入胃内的空气,减轻恶心、呕吐;采用听音乐、交谈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维持体液平衡。按医嘱给予其静脉输液,保以证机体的需要。(4)用药护理。服用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的患者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护士应告知患者用药后如需改变体位,动作应缓慢。(5)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应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6)健康教育。护士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以热情、关心和支持的态
9、度认真倾听他们的主诉和要求。护士要指导患者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放松技术。3.2.2 腹痛 1.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有无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胰腺炎等。(2)身体状况评估。腹痛的特点。不同病因所致腹痛的性质、部位及范围、程度、频率。评估要点。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神态、体位和营养状况等。(3)社会心理评估。评估患者有无因疼痛或其他因素而产生的精神紧张等。(4)辅助检查结果。了解患者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腹腔穿刺液检查等有无异常;X线检查与CT检查。2.护理诊断(1)疼痛,主要为腹痛,与胃肠道炎症、溃疡,以及肿瘤等病变累及脏器包膜、腹膜壁层或内脏
10、的感觉神经有关。(2)焦虑,与剧烈腹痛、反复或持续腹痛不易缓解有关。3.护理目标(1)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2)患者焦虑减轻或消失。4.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休息与体位。护士应嘱急性剧烈腹痛患者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以减轻疼痛。护士要协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减轻疼痛的体位。饮食护理。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前患者应禁食,必要时护士应遵医嘱给予患者胃肠减压处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其合理饮食。(2)病情观察。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其变化;对急性腹痛者,还应观察其有无生命体征改变,如溃疡病并发急性胃肠穿孔可引起休克。腹痛发作时严禁随意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3)疼痛护理。急
11、性腹痛。护士应嘱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屈曲位,使腹肌松弛。慢性腹痛。护士应采用非药物性止痛法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癌性疼痛。积极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具体方法包括三阶梯药物止痛法。(4)用药护理。药物治疗是解除腹痛的重要措施,护士可根据医嘱及患者的病情、疼痛的性质和程度有选择性地给予患者药物止痛。一般疼痛发生前用药要比疼痛剧烈时用药效果好且剂量偏小。护士应于患者用药后加强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耐药性和药物依赖性,如阿托品可引起加快心率、咽干、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哌替啶、吗啡可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5)心理护理。可以在患者疼痛发作时通过心理疏导或转移注意力及介绍必要的疾病相关知识等方
12、法,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精神放松,增强其对疼痛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6)健康教育。护士要向患者说明腹痛常见原因是腹腔内脏器病变或者功能紊乱引起的,因此要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避免诱因,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并掌握减轻腹痛的方法。3.2.3 腹泻与便秘 1.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 护士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如慢性结肠梗阻、大肠肿瘤、肠麻痹等;是否存在变态反应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疾病及肝胆疾病。(2)身体状况评估 腹泻。小肠性腹泻多有水样泻或大便稀薄,患者无里急后重感。便秘。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干硬难以排出,患者常有腹痛、腹胀。(
13、3)社会心理评估。(4)辅助检查结果。2.护理诊断(1)腹泻,与消化道炎症、溃疡、结核、肿瘤等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有关。(2)便秘,与肠蠕动减慢或药物不良反应引起排便不畅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化道炎症、肿瘤等引起的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有关。(4)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腹泻引起失水有关。3.护理目标(1)患者的腹泻、便秘及其引起的不适减轻或消失。(2)患者能保证机体所需水分、电解质、营养素的摄入。(3)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血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4.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休息与活动。急性腹泻或全身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减少排便次数;慢性或症状较轻的腹泻患者
14、可以适当活动。饮食护理。腹泻者的饮食宜清淡、少渣、无刺激性,可食用面条、稀饭等;避免食用粗纤维过多(如芹菜、豆芽等)和产气多的食物(如红糖、汽水、牛奶等);避免摄入乳制品、脂肪、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2)病情观察。护士要观察并记录患者排便的次数、量、颜色、性状和气味;腹泻时有无伴随症状,如腹痛、腹胀等;有无脱水和酸中毒等表现。(3)对症护理。肛周皮肤的护理。护士应帮助患者在排便后用软纸擦拭,温水清洗。预防便秘的措施。护士应指导患者多饮水,使其每天饮水量在1 500 mL以上,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无残渣;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4)用药护理。使用止泻药时,护士要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待腹泻
15、控制后及时停药;使用解痉剂如阿托品时,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口干。(5)心理护理。护士应鼓励患者积极参加运动锻炼和社会活动,多关心、体贴、同情患者,使其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6)健康教育。护士应指导患者了解引起腹泻、便秘相关原因和诱因,积极防治从而避免腹泻和便秘。3.2.4 黄疸 1.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是否存在有溶血性疾病;是否有家族遗传性疾病。(2)身体状况评估。根据病因,黄疸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见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肝细胞性黄疸见于各种急、慢性肝脏损害
16、;阻塞性黄疸也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见于肝内、外胆道阻塞。此外,还有一种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临床少见。(3)社会心理评估。(4)辅助检查结果。2.护理诊断(1)舒适的改变,与黄疸导致皮肤瘙痒有关。(2)体像紊乱,与黄疸所致外形改变。3.护理目标(1)患者皮肤瘙痒感减轻或消失,皮肤完整,舒适感增强。(2)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黄疸。4.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护士应依据原发病的病情指导患者休息,嘱病情严重者卧床休息。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护士应设床挡,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患者镇静剂。饮食护理。护士应针对不同的病因给予患者不同的饮食。对肝病患者,除肝性脑病限制蛋白质外,原则上护士应给予其高蛋白、高热
17、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蛋白质以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的优质蛋白。对胆道疾病患者,护士应给予其低脂饮食,防止因进食脂肪后,胆囊收缩。(2)病情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黄疸的分布、深浅,以及尿液的颜色。(3)对症护理。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皮肤瘙痒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居室温度在1822,湿度以5060为宜。护士应指导患者在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可用温水擦浴。(4)用药护理。对皮肤瘙痒严重的患者,护士可遵医嘱给予其曲吡那敏等药物;对有溶血性贫血或肝脏病者,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5)心理护理。护士应多关心、同情患者,加强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告诉患者疾病逐渐好转后黄疸会消
18、退或减轻,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减轻其恐惧和焦虑情绪。(6)健康教育。护士应告诉患者黄疸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皮肤瘙痒时应避免损伤皮肤;指导患者观察粪便、尿液的颜色,以观察病情变化。3.3 胃炎患者的护理 3.3.1 急性胃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1)急性应激。包括重要脏器严重病变、颅脑病变及大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休克等。急性应激所致急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2)理化因素。过冷、过热、辛辣、粗糙食物、烈酒、咖啡等可损伤胃黏膜。胆汁反流、乙醇侵蚀、留置胃管、胃内异物、胰腺癌放疗等都可对胃黏膜造成物理性损伤,引起急性胃炎。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引起急性胃炎。(3)急性感染
19、。某些细菌、病毒或其毒素可造成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如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感染可引起急性化脓性胃炎。2.临床表现 轻者多无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疼痛及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表现。胃内出血一般呈少量、间歇,可自行停止,持续少量渗血可致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有呕血、黑粪现象。持续少量渗血可致贫血。3.辅助检查(1)粪便检查:大便隐血试验阳性。(2)纤维胃镜检查。一般应在急性大出血后2448 h进行。4.治疗原则 临床应针对病因和原发疾病采取防治措施。去除病因或诱因,如由药物引起急性胃炎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该用药;酗酒者宜戒酒;对症治疗。3.3.2 慢性胃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1)幽门螺杆菌。
20、90%的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2)物理及化学因素。长期饮浓茶、酒、咖啡,食用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可损伤胃黏膜;服用大量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破坏黏膜屏障。(3)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壁细胞损伤后能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而产生相应的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破坏壁细胞,使胃酸分泌减少乃至缺失。(4)其他因素。慢性胃炎与年龄、某些疾病(如心力衰竭)有关,营养不良也可使胃黏膜易于受损。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一种慢性过程。2.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进展缓慢,缺乏特异性症状。大多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有上腹痛或不适、食欲减退、饱胀、嗳
21、气、反酸、恶心和呕吐等消化不良表现。3.辅助检查(1)胃镜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通过胃镜观察黏膜病损,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斑。(2)幽门螺杆菌检测。临床可通过侵入性(如快速尿素酶测定、组织学检查等)和非侵入性(如C尿素呼气实验等)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3)血清学检查。发生自身免疫性胃炎时,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可呈阳性,血清促胃液素水平明显升高。(4)胃液分析。自身免疫性胃炎时,胃酸缺乏。4.治疗原则(1)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多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一种胶体铋剂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菌药物,如常用枸橼酸铋钾(CBS)与阿莫西林(每次1 000
22、 mg,每天2次)及甲硝唑(每次200 mg,每天4次)4药联用。(2)根据病因给予对症处理。如慢性胃炎由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应停药并给予抗酸药;如由胆汁反流引起,可用氢氧化铝凝胶来吸附。(3)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有恶性贫血可肌内注射维生素B。(4)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除给予上述积极治疗外,关键在于定期随访。对已明确的重度异型增生患者可选择预防性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3.3.3 胃炎患者的护理 1.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护士应询问患者有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损害胃黏膜的药物;有无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喜食过冷、过热等。(2)身体状况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起病急缓及进展
23、情况,有无贫血及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有无上腹饱胀不适,进餐后是否疼痛明显。(3)社会心理评估。护士应评估疾病使患者产生的情绪改变,轻症患者是否有满不在乎的心理;重症患者特别是呕血和(或)黑便患者有无紧张、焦虑等。(4)辅助检查结果。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胃镜及胃黏膜组织活检、Hp检测、胃液分析等的结果,以辅助诊断。2.护理诊断(1)腹痛,与胃黏膜炎性病变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畏食、消化吸收不良等有关。(3)焦虑,与病情反复,病程迁延有关。(4)知识缺乏,患者缺乏对慢性胃炎的病因和预防知识的了解。3.护理目标(1)患者能识别导致疼痛的原因,能应用减轻疼痛的应对方法。(2)患者的营养状
24、况得到改善。(4)患者的焦虑情绪得以减轻。(5)患者掌握慢性胃炎病因和预防的相关知识。4.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休息。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劳逸结合,有急性出血时卧床休息。饮食护理。急性胃炎患者饮食上一般应进无渣、温热、半流质饮食。患者有少量出血时,护士可给予患者牛奶、米汤等流质食物,以中和胃酸。(2)对症护理。对腹痛患者,护士可用针灸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3)用药护理。护士应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具体用药见治疗要点),介绍药物的不良反应。护士应嘱患者如有异常及时复诊。(4)病情观察。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上腹不适,食欲、饱胀等表现及程度。(5)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
25、绍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有关病因、预后的知识,急性胃炎如能去除病因,一般预后良好,个别由于大量出血或反复出血而危及生命;慢性胃炎长期持续存在,但多数患者无症状。(6)健康教育。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本病的有关病因,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生活要有规律,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嗜酒者应戒酒,防止乙醇损伤胃黏膜;注意饮食卫生。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因、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如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3.4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