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工程设计.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光缆线路工程设计.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缆 线路 工程设计
- 资源描述:
-
1、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1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概概3.2 中继段距离设中继段距离设计计3.3 工程设计勘工程设计勘测测3.4 阶段设计及阶段设计及要要3.5 设计会审与审批设计会审与审批 3.6 光缆线路设光缆线路设计计3.7 通信管道设计通信管道设计复复习思考题习思考题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1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概述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概述1.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1)选择合理的光缆线路路由,并根据路由的选择情况组织光缆网络;(2)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原则,确定干线及分支光缆
2、的容量、程式,以及各线路节点的设置;(3)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原则,确定线路的敷设方式;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4)对光缆线路沿途经过的各种特殊区段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5)对光缆线路经过之处可能遭到的强电、雷击、腐蚀、鼠害等影响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6)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进而综合设计、施工、维护等各方面的因素,提出设计方案,绘制相关图纸;(7)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概(预)算编制要求,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工程概(预)算方案。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2.光缆线路工程的分类及其特点光缆线路工程的分类及其特点1)光缆线路工程的分类(1)按敷
3、设方式划分。光缆线路工程按照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架空光缆、地下光缆(直埋、管道)和水底光缆,架空光缆是架挂在电线杆间的钢绞线之上,地下光缆则直接埋设在土壤中,或通过人孔放入管道中。(2)按承载业务划分。光缆线路按其承载业务不同,可分为本地传输网光缆线路和长途光缆线路。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1.2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 1.2.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纤、光发送器、光接收器、光中继器和适当的接口设备等。实际中,光发送器和光接收器安放在同一机架中,合称为光纤传输终端设备,简称光端机。图1-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框图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1.2.2 光纤
4、通信系统分类1按传输信号划分按传输信号划分 (1)光纤模拟通信系统 (2)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目前广泛采用)2按光波长和光纤类型划分按光波长和光纤类型划分 (1)短波长(0.85 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 通信速率低于34 Mb/s,中继间距在10 km以内。(2)长波长光纤通信系统 (见下页)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1.31 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 通信速率为34 Mb/s 和 140 Mb/s,中继间距为20 km左右 1.31 m单模光纤通信系统 通信速率可达140 Mb/s 和 565 Mb/s,中继间距为3050 km(140 Mb/s)1.55 m单模光纤通信系统 通信速率可达565
5、Mb/s以上,中继间距更长,可达70 km左右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按调制方式划分(1)直接强度调制光纤通信系统 该系统将待传输的数字电信号直接在光源的发光过程中进行调制,使光源发出的光本身就是已调制光,又称为内调制光纤通信系统。目前广泛采用。(2)外调制光纤通信系统 该系统是在光源发出光之后,在光的输出通路上加调制器(如电光晶体等)进行调制,又称为间接调制光纤通信系统。(3)外差光纤通信系统 该系统又称为相干光通信系统。在研制中。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4按传输速率划分(1)低速光纤通信系统 传输速率为 2 Mb/s,8 Mb/s (2)中速光纤通信系统 传输速率为 34 Mb/
6、s,140 Mb/s (3)高速光纤通信系统 传输速率 565 Mb/s 5按应用范围划分 (1)公用光纤通信系统 (2)专用光纤通信系统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6按数字复接类型(即速率转换制式)划分(1)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光纤通信系统 目前 565 Mb/s以下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多属此类(2)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纤通信系统 目前,已经实用的SDH系统其单波长通信速率可达 2.5 Gb/s,10 Gb/s 和 40 Gb/s 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1.3 数字话路基础知识 1.3.1 语音信号的语音信号的PCM数字化数字化图1-3 语音信号的PCM数字化框图 第 3 章
7、光缆线路工程设计1.3.2 话路的时分复用(TDM)1.时分复用的原理方法 2.时分复用的目的 3.我国采用的PCM基群的帧结构图1-4 PCM基群的帧结构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 PCM基群对一帧中的32个时隙做了如下规定(1)每路语音在一帧中只占用1个时隙 TS1TS15,TS17TS31共30个时隙分别依次传输30路 PCM语音信号。(2)TS0是同步时隙(3)TS16是信令时隙 在PCM基群中,每16帧称为一个复帧,正好完成30个 话路信令的传输(由第115帧的TS16实现)与同步分离 (由第0 帧的TS16实现)。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2)光缆线路工程的特点(1)涉及学科众
8、多。(2)涉外关系复杂。(3)政策性强。(4)经济性强。(5)复杂度高。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2 中继段距离设计中继段距离设计光传输中继段距离由光纤损耗和色散等因素决定,因此,实际工程中中继段距离的设计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损耗受限系统中中继段距离的设计,即中继段距离由光发送点和光接收点之间的光通道损耗决定;第二种是色散受限系统中中继段距离的设计,即中继段距离由光发送点和光接收点之间的光通道色散决定。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设计光纤通信系统的中继段距离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统计设计法、半统计设计法和最坏值设计法。统计设计法是根据各参数的统计分布函数来计算,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半统计
9、设计法是利用统计方法确定部分系统参数;最坏值设计法考虑了系统在最坏情况下的保证值,而不管其分布如何,所以它是以牺牲中继段长度为代价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属于纯确定法。长途光缆线路中继段系统构成如图 31 所示。S 参考点为光发送点,位于紧靠光发送机的连接器之后;R 参考点为光接收点,位于紧靠光接收机的连接器之前。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图 31 长途光缆线路中继段系统示意图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图 31 中:T、T 符合 ITU T 建议的光端机和数字复用设备的接口;TX 光端机或光中继器的光发射机;RX 光端机或光中继器的光接收机;S 紧靠在 TX 上,光连接器 C 1 后面的光纤点
10、;R 紧靠在 RX 上,光连接器 C 2 前面的光纤点;OF 光缆线路;C 1、C 2 光连接器;N 光纤固定接头。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2.1 损耗受限系统损耗受限系统损耗受限系统中继段距离可用式(31)估算,即式(31)中:L 损耗受限中继段距离(km);P S S 点最小平均发送光功率(dBm),已扣除设备连接器的损耗和耦合反射噪声代价,应为光发器件寿命周期内的最小平均发送光功率;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P R R 点在满足一定误码率条件下的最小接收灵敏度(dBm),已扣除设备连接器的损耗;P P 光通道功率代价(dB),因反射、码间干扰、模分配噪声和激光器啁啾而产生的光功
11、率代价,光通道功率代价不应超过 1dB,在 4 次群及以下系统中可忽略不计;M C 光缆富余度(dB),是指光缆线路运行中的变动(维护时附加接头和光缆长度的增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光缆性能劣化,S 和 R 点间其他连接器(若配置时)性能劣化在设计中应保留必要的富余量,在一个中继段内,光缆富余度不应超过 5dB,一般取 35dB;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A C S 点和 R 点之间其他连接器损耗之和(dB),如 ODF、水线倒换开关等,连接器损耗一般取 0.8dB/个;A f 光纤平均损耗(dB/km),厂家一般提供标称波长的平均值和最大值,设计中按平均值增加 0.050.08dB/km
12、 取值;A S 光纤固定接头平均损耗(dB/km),与光缆质量、熔接机性能、接续操作水平等因素有关,设计中一般取 0.05dB/km。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2.2 色散受限系统色散受限系统色散受限系统中继段距离可用式(32)估算式中:L 色散受限中继段距离(km);当光源为多纵模激光器时取 0.15,单纵模激光器时取 0.36;B 线路信号比特率(Mb/s);D 光纤色散系数(ps/(nm km);光源的均方根谱宽(nm)。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色散受限系统中继段距离也可用式(33)估算,即式中:D max S 和 R 点之间允许的最大色散值(ps/nm);D 光纤色散系数(p
13、s/(nm km)。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S 和 R 点之间允许的最大色散值 D max 一般由光传输设备给出,如 6400ps/nm 或者12800ps/nm 两挡,或者通过式(34)估算得出,即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2.3 密集波分复用系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统1.DWDM 系统的光放段设计系统的光放段设计DWDM 线路传输系统的光放段一般按等增益传输进行设计。以中继段为单元,中继段内各个光放大器均设计为等增益工作状态,各放大器的输出光功率均相同,其接收灵敏度也相同,如光放段的光缆损耗小于放大器的增益较多时,则应用光衰减器进行调节。光线路放大器的增益一般为 22dB、30dB、3
14、3dB 等 3 种类型,根据光放大器的增益类型,计算光放段的光功率,再按一个中继段内最大光功率段选择光放段。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光放段的长度一般按式(35)计算,即式中:L 光放段距离(km);G 光放大器增益(dB);A C 光纤连接器损耗(dB);R 光纤损耗系数(dB/km);C 光缆线路余量(dB/km);S 光纤熔接平均损耗(dB/km)。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如某 G.652 单模光纤系统扩容改造为 DWDM 系统工程,工作波长为 1550nm,实测光纤双向平均损耗 R=0.25dB/km(含光纤熔接损耗 0.2dB 以下的接头,光纤熔接损耗超过 0.2dB 以上需要
15、进行整治),光缆线路余量 C=0.04dB/km,光纤连接器损耗按 1 个连接器 A C=0.5dB 计算。根据光纤线路损耗测试参数和光放大器的增益,计算出放大器的增益与所对应的光放段长度如表 31 所示。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2.DWDM 系统中继段设计系统中继段设计中继段的长度与容许的光放段数量需符合光通道色散和信噪比的要求。一个中继段光通道容许的色散,多数厂商的 DWDM 系统设为 6400ps/nm 和 12800ps/nm 两挡。根据G.652 光纤和 G.655 光纤的色散系数计算光通道色散,对应容许的中继段长度见表 32。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
16、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DWDM 系统单波道的信噪比一般要求大于或等于 20dB(或 22dB),信噪比的计算比较复杂。假如单波道输出光功率 P O=7.0dB,光放大器噪声系数 N f=8.0dB,光放段增益G 分别为 22dB、30dB、33dB,信噪比可用式(36)计算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式中:P O 单波道输出光功率(dBm);N f 光放大器的噪声系数(dB);G 光放段增益(dB);OSNR 单波道信噪比(dB);58 综合系数。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代入数据后的计算结果见表 33。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DWDM 系统中继段的配置,需同时满足光功率、光放
17、大器增益、光通道色散和光信号的信噪比要求。另外在传输系统的指标方面,仍应满足 SDH 系统关于抖动与误码指标要求。对于中继段,应满足误码率 BER 小于或等于 110-12 的要求。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3 工程设计勘测工程设计勘测3.3.1 查勘查勘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查勘小组应由设计、建设维护、施工等单位的相关成员组成,人员多少视工程规模大小而定。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2)熟悉相关文件了解工程概况和要求,明确工程任务和范围,如工程性质,规模大小,建设理由,近、远期规划等。3)收集资料一项工程的资料收集工作将贯穿线路设计勘测的全过程;主要资料应在查勘前和查勘中收集
18、齐全。4)制定查勘计划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所收集的资料,对工程概貌做出一个粗略方案。5)查勘准备可根据不同查勘任务准备不同的工具。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2.查勘查勘1)路由选择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和前期确定的初步方案,进行路由选择。2)站址选择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选择分路站、转接站、有人及无人中继站,站址选择具体要求不尽相同。3)对外联系管道、光缆需穿越铁路、公路、重要河流、其它管线以及其它有关重要工程设施时,应与有关单位联系,重要部位需取得有关单位的书面同意。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4)资料整理根据现场查勘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查勘资料进行下述整理和检查:(1)将主体路
19、由、选择的站址、重要目标和障碍在地图上标注清楚;(2)整理出站间距离及其它设计需要的各类数据;(3)提出对局部路由和站址的修正方案,分别列出各方案的优缺点并进行比较;(4)绘制出向城市建设部门申报备案的有关图纸;(5)将查勘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向建设单位汇报,认真听取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方案。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3.2 测测量量1.测量前准备测量前准备1)人员配备根据测量规模和难度,配备相应人员,并明确人员分工,定制日程进度。光缆线路测量工作人员配备情况如表 34 所示。2)工具配备根据工程类别和测量方法的需要配备测量工具。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2
20、.线路测量分工和工作要求线路测量分工和工作要求光缆线路测量工作分工和工作要求如表 35 所示。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整理图纸整理图纸(1)检查各项测绘图纸。(2)整理登记资料、测防资料和对外调查联系工作记录。(3)统计光缆长度和各种工作量。资料整理完毕,测量组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路由与各项防护加固措施作重点的论述。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3.3 勘测阶段划分勘测阶段划分1.可行性研究及方案查勘可行性研究及方案查勘长途光缆线路及本地传输网光缆线路的勘测工作一般分为
21、初步设计查勘和施工图测量两个阶段。但对跨省的长途干线工程,为了编制规划阶段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作为工程投标的参考,首先应进行光缆线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工程方案查勘工作。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工程方案查勘的任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工程方案查勘的任务包括以下四点:(1)拟定光缆传输系统的光缆规格型号和多路传输设备的制式;(2)拟定工程大致路由走向以及重点地段的线路路由方案;(3)拟定终端站和沿途转接站、分路站、有人及无人中继站的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其建筑结构。提出关键性新设备的研制及与本工程互相配合的方案;(4)初步确定本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投资估算数额
22、,论证本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2)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方案查勘应搜集的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方案查勘应搜集的资料详见表 36。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现场查勘现场查勘应完成以下任务:(1)将收集的资料和实地查勘获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研究工程建设方案的可行性,确定重点地区的路由走向方案;(2)了解工程沿线的现有通信网组成情况及其发展规划,了解沿线其它部门进网的需求;(3)查勘终端站、转接站、分路站、有人及无人中继站的站址方案,其中有人站所属的城市及具体位置待下一阶段确定;第 3
23、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4)征求工程相关单位(如规划局、军事保密等)对光缆线路路由走向及设站方案的意见;(5)与建设单位共同商定查勘的结论。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2.初步设计查勘初步设计查勘由设计专业人员和建设单位代表组成查勘小组,查勘步骤如下:研究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报告)的内容与要求;收集与工程有关的文件、图纸与资料;在 150000 地形图上初步标出拟定的光缆路由方案;初步拟定无人站站址的设置地点,并测量标出相关位置;制定组织分工、工作程序与工程进度安排;准备查勘工具。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初步设计查勘的主要任务如下:(1)选定光缆线路路由。选定线路与沿线城镇、公路、铁路、河流
24、、水库、桥梁等地形地物的相对位置;选定进入城区所占用街道的位置,根据现有通信管道或需新建管道的规程,选定在特殊地段的具体位置。(2)选定终端站、转接站、有人及无人中继站的站址。配合数字通信、电力、土建专业人员,依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选定站址,并商定相关站址的总平面布置以及光缆的进线方式及走向。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3)拟定中继段内各系统的配置方案。拟定无人站的具体位置,无人站的建筑结构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中继设备的供电方式和业务联络方式。(4)拟定各段光缆规格、型号。根据地形自然条件,首先拟定光缆线路的敷设方式,由敷设方式确定各地段所使用光缆的规格和型号。(5)拟定线路上需要防护的地段及
25、防护措施。拟定防雷、防腐蚀、防强电、防止鼠类啃噬以及防机械损伤的地段和防护措施。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6)拟定维护事项。拟定维护制式,采用充气维护制式时,要拟定制式系统和充气点的位置。拟定维护方式和维护任务的划分;拟定维护段、巡房、水线房的位置;提出维护工具、仪表及交通工具的配置;结合监控告警系统,提出维护工作的安排意见。(7)对外联系。对于光缆线路穿越铁路、公路或路肩(即路的两侧)、重要河道、大堤以及光缆线路进入市区等,协同建设单位与相关主管单位协商光缆线路需穿越的地点、保护措施及进局路由,必要时发函备案。第 3 章 光缆线路工程设计(8)初步设计现场查勘,查勘人员将按照分工进行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