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失传的营养学 远离疾病(王涛)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上传人(卖家):林田
  • 文档编号:3444376
  • 上传时间:2022-09-01
  • 格式:DOC
  • 页数:121
  • 大小:713.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失传的营养学 远离疾病(王涛)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失传的营养学 远离疾病王涛参考模板范本 失传 营养学 远离 疾病 王涛 参考 模板 范本
    资源描述:

    1、失传的营养学 远离疾病(王涛)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王涛 著)目 录留日博士后和他“有生命的书”(代序)序第1部分 总论第1章 用知识指导生活第2章 被严重误解的“亚健康”第1节 正确认识亚健康第2节 您多长时间“检修”一次第3节 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吗第3章 健康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第4章 怎样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健康第1节 关于病因不清第2节 被严重的人体修复能力第3节 搞错了,身体需要原料第4节 为什么今天的医学对慢性病束手无策第5节 不要给系统添乱第5章 今天的食物给给我们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吗第1节 蛋白质的来源第2节 糖的来源第3节 维生素的矿物质的来源第6章 营养素与高级补品第7章

    2、 营养医学与中医第2部分 各论第1章 肝健康的大总管第1节 肝的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缺乏是很多病的基础第2节 脂肪代谢第3节 肝的糖代谢第4节 高胆固醇与胆道系统疾病第5节 痛风能不能治愈第6节 疾病都是吃出来的第2章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感冒、肝炎等)的治法第3章 慢性炎与癌的关系第1节 想得癌其实不容易第2节 癌是营养极度缺乏的产物第3节 癌症的营养素治疗第4章 血液病能用营养素治愈吗第5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要终身承受吗第6章 警惕平滑肌收缩引起的疾病(痉挛、头痛、痛经等)第7章 人体有过敏吗(皮肤过敏、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第8章 骨关节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股骨

    3、头坏死)第1节 风湿性关节炎第2节 骨质增生第3节 股骨头坏死第9章 慢性肾炎可以治愈第10章 纤维化、器官硬化可以解决到什么程度第11章 睡不着(失眠)与睡不醒第12章 精神疾病并不难治第13章 治愈更年期综合征和女性的保养第14章 优生优育第15章 儿童营养,孩子的一切问题都缘于父母的无知第1节 偏食、厌食第2节 “淘气”、“多动症”第3节 近视第16章 “长生不老”之术第3部分 人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第1章 人体的基础知识第1节 细胞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2节 人体结构第2章 人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后记留日博士后和他“有生命的书”(代序)医学博士后王涛和他的著作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印象散记吴

    4、殿彬(一)有这样新奇的对话,让人听着新鲜:“吃饭能治病?”“能啊!”“吃饭能治疑难病症?”“能!”“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不是!”“这不是说笑话吧?”“真的!”“的确是真的!”我还要告诉您的是,这不是写小说,是向您报告一个关乎人类健康的特大好消息:人类可以不用吃药而用“吃饭”来医治自己的疾病了!异想天开,天开了;石破天惊,天没惊!“因为人类原本就不用吃药!”这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发现,这个发现将改变人类的健康历史轨迹: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等几十种在医学上认为终身难治的疾病,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治愈这个方法就是“吃饭”你信吗?不信?!但这是事实!(二)公元2008年4月底的一个晚上,我

    5、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在中国新经济杂志工作的李忠旺执行总编委托我看一部书稿。我与李总是去年在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系列爱心传播活动中认识的,同在一组当评委,说话投缘,成为朋友。我想,他托我看的书稿必不一般。第三天下午,我在烟台日报社的接待室里,与作者见了面。他中等个子,约摸40岁左右,长方脸,大眼睛;眼神里透着自信,间或有一丝质疑的光,谈吐文雅,声音却响亮而厚重。他说是自己写的一本医学书稿。书呢?他说带了优盘。我说,你发我邮箱吧。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短信息,说书稿已发我邮箱了。(三)很难想象这部书稿的价值有多高。一开头,我就被它抓住了。思想的深途程度出乎意料;观点之新颖、逻辑之严密。语言之清晰,使如

    6、小说般很长的段落变得似乎很短;问题的尖锐和论述的精彩,使原本应该是枯燥的医学理论变得竟如小说般引人入胜。窥豹一斑,此处略引数句,以彰风格:“让现代医学最尴尬的也正是这一点,因为不管它多么自恃先进,它能够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多少治疗糖尿病的专家死于糖尿病;多少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专家死于心梗或脑血栓;多少精神科、神经科的医生自己长期失眠。今天的医学是怎么了?是因为它偏离了食药同源这一正确方向,它太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结果搞得自己处处碰壁。”这部书稿,看是专业的医学论著,可它却通俗易懂;说它是科普著作,它又有很好的医学论说与证明,还有方法与实证。似此又非此,非此又是此,恰在似与不似之间,真是奇

    7、妙啊!它如醇醪一般,浓香扑鼻;又如极品清茶,清香悠远。然而,我没有一口气读完。我怕一气读完,就不能细细品味这一人类医学思想宝库中的珍品“人参果”了!我一口一口地细细品味与鉴赏,用了三天时间,才把这本“宝贝书”读完。我惊奇,它竟然在世人而前洞开了一个伟大的智慧:人体自行修复功能是如此的奇妙和伟大它才是一切疾病的真正“医生”;这个“医生”本身就是一个天才,它不用任何仪器和设备就能知道哪里有病,有什么病,怎么治疗最快最好;它治病所需要的又十分简单,不是别的,就是人体所需的唯一材料:营养素!而获取营养素的手段十分简单,就是吃饭。很多人只知道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了享受,却不知道吃饭的真正意义是获取营养素人们

    8、对自己的身体缺乏真正的认识。因为只有获取足够的营养,才能补充人体消耗,同时自行修复人体损伤。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大楼,营养素就是组成大楼的砖。今天缺一点,身体就会少一块砖;明天缺一点,身体就会缺两块;这样一块一块地缺下去,缺到一定时候,修复难度大了,疾病就产生了,当营养素缺乏到没法修复时,楼就塌了,人就完了。生活中,很多人只知道营养不足会得病,却不知道营养素这么重要,更不知道,有了疾病可以用营养素医治。不仅明显的营养缺乏症可以用营养素医治,就是重大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甚至包括一些癌症,不用药物,营养素同样能医治,而且能彻底治愈。“中医讲食药同源,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从人类开始张嘴吃

    9、饭的那天起,营养学就已经诞生了,毫无疑问,医学也从那一刻问世了,因为食物也是药物。”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人体有奇妙的修复功能。只要有了足够的营养素,任何疾病,身体都能自行修复医治。这是一个自然定律,却极少有人深入研究这个定律!有人知道了,也做了一些理论上的探究,但大多是实证医学的归纳和说明,极少有人用演绎的方法,从理论上专门论述证明这个定律的机理,至今还没看到任何人赋予营养素以生命!唯有他一个人,做了这样一件前无古人的工作,写了一本这样“有生命的书”。(四)后来,我成了他的病号和朋友。他用营养素,让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新人”;所有体检时的几种难疾完全痊愈,体重下降了近10公斤,简直成

    10、了一个小伙子。他告诉我:“瘦下来了,只是身体调整的副产品,重要的是你的身体得到了修复,各种病都好了。”刚用营养素的头几天,我们一起喝茶聊天,他告诉我:“别看我们现在很悠闲,你身体里面却忙碌得很,忙着给你换管道,一个一个的,一套一套的都在换新的。成千上万的管道换新的,忙着哩!”他给我按摩腹部。我问他原因,他说:“身体很奇妙啊,它比你还知道哪里长得好,哪里长得不好。按摩,就是给它一个信号说这里要修复,它就会给你赶快来修复。但是,如果没有修复材料营养素,就是它想修复也做不了。”人体就是这样奇妙。他说,等你知道了人体的工作原理,就会知道人体是很好玩的。他说自己的故事。一个朋友,因为生气得了胃痛,疼得不

    11、得了。他了解病因后,对这个朋友说,你来听我的课病就好了。朋友听了一上午的课,笑得要死,胃就不痛了。休息时,哈哈大笑,听课竟然真能治病!一个小女孩,五岁半,性早熟。他用营养素,三个月治愈。小儿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儿科中的一大难题,有一位儿科专家,今生最大心愿就是能够在有生之年攻克它。他笑着说:“这个事好办。”建议她用营养素治疗,结果一个五项心肌酶都异常的小男孩,仅一周的时间各项指标就都正常了。他母亲偶然间查出得了糖尿病,老太太认为,反正全世界都治不了这病,自己在家治算了。但治来治去,血糖不仅没降反而升了。他把母亲接到烟台来,用营养素调理,仅半个月,血糖正常了;一个月时间,身体瘦下了10多公斤。“身体

    12、倍儿棒!”老太太是位高级教师,说话幽默:“肚子小了,走路不瘪着肚子都不行没劲;现在走路像飘起来似的。”他跟母亲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我保你活到120岁,到时候想死都难!”很多人本认为对疾病没大用的营养素,在他手里竟然这样神奇无比!现在,仍然有许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营养素,那么,我们应该好好认识一下营养素都是哪些东西。“头一样是水。”水是第一营养素,还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来自我们的食物、我们所吃的所喝的。就是这尴营养素能治病,你信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病人感谢他,他幽默地说,不要感谢我,感谢你自己的身体它才是真正的大夫。(五)他叫王涛。日本东京大学医学博士后。男,汉

    13、族,1968年4月生,已婚,河北省三河市人。从硕士说起,简历如下:自1993年始,先后在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攻读医学硕士学位,专业选的是男性学;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的博士,选的专业是男性学;在河北医科大学工作,进行专业病理学研究。2002年,东渡扶桑,在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室做博士后研究,专业攻关是肺癌的发生。从2004年起,在河北医科大学从事病理教学和诊断工作,并担任教研室副主任;2005年10月至今,经营自己的医学事业“绿洲健康俱乐部”。他曾应邀在全国各地进行健康讲座,好评如潮;为数千人进行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并作为主要讲师,举办了一系列高级营养师培训。2007年初

    14、秋,港城烟台的树叶还绿绿的,他从北京踏上下行的列车“婉蜒”来到这里租居求静;当第一片雪花飘摇着落在他脸颊上的时候,他手中有了一本失传的营养学书稿;2007年11月2日,写完本书序言的他,走上烟台“东方巴黎”的街头,人们忙碌的身影在他眼前闪现;飘然而来的悠扬的轻音乐,让他放松而陶醉。屈指算来,从南下到成书,足足写了三个月的时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涌上心头,一种磅礴的浩然大气在胸中升腾、扩展、弥散眼前好像有铺展到天际的七彩鲜花,花香扑鼻,蝶舞蜂忙,又仿佛有奇峻的高山、浩瀚的大海,耸立、涌动他悠然信步回到案头。键盘传出细微的律动声,他把原准备写在后记里的一段话,键入了序言中:“在此书完

    15、成之际,我的内心充满感谢,感谢在写作过程中给了我无私支持和帮助的那些朋友,更感谢那些在我人生路上给我支持、给我点拨、给我关爱的良师益友,感谢我的妈妈和我的家人,他们一直是我心灵的避风港,他们给我勇气、给我毅力、给我永不言败的斗志。”他给我看的就是这部书稿,约15万字左右。一部奇书。他的自我描述是这样自信而清晰:“由于深谙西医临床各科,对中医、西医和营养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故可以将医学和营养学融会贯通,开创了全新的未来医学发展方向营养医学。营养医学将在未来的几十年后大行其道,而且会长盛不衰,会改变今天医院的结构,改变医学今天的形象,是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一次深刻的头脑革命。”如是,一个医

    16、学的伟大发现和预言,将伴随着一场生命健康观的革命而来临。他说,我的书是有生命的书。是的,营养素本身就是有生命的。生命的成长虽然会遇到各种波折甚至磨难,但终有一天,王涛的营养医学理论终将会成为人们的常识。将来的人类医学史,很可能这样写:2008年,留日医学博士王涛,用他失传的营养学远离疾病,举重若轻地掀开了人类健康历史上崭新的一页!能读到这本书,您,真是幸运的!2008年6月于港城烟台(本文作者为高级记者,中国时事报道全国十佳总编辑、新华社全国十佳通讯员。)序中医讲“食药同源”,这四个字告诉我们,从人类开始张嘴吃饭的那天起,营养学就已经诞生了,毫无疑问,医学也从那一刻问世了,因为食物也是药物。直

    17、到今天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书籍、报刊以及其它传媒不断地告诉您得了某种病应该多吃哪些食物。“食药同源”,这是再自然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医学和营养学分家了,各走各的路,尤其是现代医学自恃代表着今天最“先进”最“科学”的医学而大行其道,很有独领风骚的味道。现代医学也确实有它值得骄傲的资本。因为今天各个行业不管多么发达不管多么先进,都是一个目的,即让人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所以各学科最先进的知识和科技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医学中,被现代医学所用。比如很难想象没有电脑和电脑网络今天的现代医学会是什么样,因为CT、核磁共振等很多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和治疗手段都是以电脑和电脑网络为

    18、基础的。再比如材料科学也是今天最重要的科技之一,连航天飞机的制造也离不开材料科学,它也被应用到现代医学中,比如假肢和人造骨骼的制造等。但让现代医学最尴尬的也正是这一点,因为不管它多么自恃先进,它能够治愈的疾病并不多。多少治疗糖尿病的专家死于糖尿病;多少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专家死于心梗或脑血栓;多少精神科、神经科的医生自己长期失眠。今天的医学是怎么了?是因为它偏离了“食药同源”这一正确方向,它太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结果搞得自己处处碰壁。这一点它不如人家营养学做得好,营养学一直“忠实”地信奉“食药同源”,以至于人类从开始张嘴吃饭到今天已经数万年了,营养学还在讲哪些东西该吃,哪些东西不该吃,哪

    19、些东西要多吃一些,哪些东西要少吃一些,哪种食物有这样的营养,哪种食物有那样的营养,它是一个老实听话的孩子,但领悟力差了一些,没有悟到“食药同源”的真正含义,以至于营养学一直裹足不前。尽管身处现代,但它与“现代营养学”这个称号相距太远。作者携20年对医学的学习、实践、研究和思考,在本书中讨论了医学和营养学正确的发展方向营养医学,讨论了健康维护和各种疾病治疗的正确方向和方法。本书讨论了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等几十种在医学上认为终身难治的疾病可以简单治愈的方法。希望本书能帮助您做好健康维护,帮助您治愈您的病患。这本书希望您能慢慢地阅读,希望您细细地品味它,让它成为您一生一世的朋友。由

    20、于时间仓促,更由于作者才识浅陋,有很多知识和观点都可能有不当之处,欢迎各界朋友批评指正。笔者在此送上最真挚的感谢。更渴望这本书能成为一个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的平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我们的健康事业出一点力。我一直信奉一句话,“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在此书完成之际,我的内心充满感谢,感谢在写作过程中给了我无私支持和帮助的那些朋友,更感谢那些在我人生路上给我支持、给我点拨、给我关爱的良师益友,感谢我的妈妈和我的家人,他们一直是我心灵的避风港,他们给我勇气、给我毅力、给我永不言败的斗志。王涛2007年11月2日于烟台第1部分 总论第1章 用知识指导生活当您翻开这本书,恭喜您,您就

    21、已经开始用知识指导生活了。您知道用知识指导生活有多重要?您知道您靠什么活到今天的?太危险了!您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行为方式都是模仿来的,也就是说,您是靠模仿活到今天的。比如刷牙,我们是怎么学会刷牙的?就是看父母怎么刷我们就怎么刷,当初父母横着刷牙,我们就横着刷牙,这就是模仿。有一天有一位懂得一点点牙科知识的人告诉我们,横着刷不好,横着刷会把牙龈刷坏,而且脏东西都在牙缝里,横着刷也刷不出来,清洁效果差,应该竖着刷。您看就这么一点点的牙科知识,就改变了今天所有人的刷牙方式,这就是用知识指导生活。而今天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动作仍然是模仿,看别人喝酒,没死,看来酒就可以喝;看别人吸烟,没死,烟就可以吸;看

    22、别人喝敌敌畏,扔下小瓶就倒下了,不行,这个不能模仿,这个劲儿太大。正是因为看别人怎么活着您就怎么活着,所以人家得什么病,您就得什么病,人家怎么走的,您将来就会怎么走。正因为是靠模仿而不是靠知识活到今天的,所以死都是死于无知。发生在您自己、您的家人、您的亲戚朋友身上的悲剧都是缘于无知,是缘于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缘于您没有用知识指导您的生活。而用知识指导生活,就会让我们轻松、快乐、安全地享受生活,不再为健康担忧。“不再为健康担忧”这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多少人挣了钱也不敢花,因为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到来,担心自己生病而无能力救治,每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其实让健康有保障只有一条可行之路,就是通过学习获

    23、得维护健康的知识。这就是本书的目的。所以您千万不要把本书简简单单地就看成是一本书,它将成为您一生的良师益友。我以为它是有生命的,它将为您搭载一个获得健康的平台。第2章 被严重误解的“亚健康”第1节 正确认识亚健康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您觉得您有没有病?有病?没病(即100%健康)?还是处在亚健康阶段?为什么要做这个测试呢?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亚健康。首先说,“亚健康”这似乎是一个很流行很常用的词,不学医的说,学医的也说,一般医生说,医学专家们也常用。连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个管全世界人民健康的机构也不甘人后,公布了亚健康的人群比例,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5%的

    24、人处于健康状态,20%的人有病,而剩下的75%的人是亚健康。其次,只有真正认识了亚健康的本质,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会懂得随时随地关注和维护自己健康是何等的重要。亚健康这个名字是由谁开始使用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亚健康”这三个字就不知害死了多少人。我们看到:一些人疲劳、乏力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头昏、失眠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被说成是亚健康;一些人浑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就是找不出是什么病,也被说成是亚健康;以至于有些人到死都搞不清是怎么死的。所以有一句顺口溜:亚健康是个筐,搞不清楚就往里装。所谓的“亚健康”这种模糊的叫法实在害人不浅,因为它严重妨

    25、碍了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但可悲的是,即使是世界卫生组织也没能给我们一个清晰易懂的定义。它告诉我们“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这样的定义对我们解决“亚健康”问题又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呢?这个概念对我们太重要了,不能一直糊里糊涂地叫下去,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它的本质,更何况揭开它的实质并不难。人的一生很简单,想想看,人的一生其实就两种生活状态,我管它们分别叫做院内状态和院外状态,即医院内状态和医院外状态,您要么是在医院里住着,要么在医院外住着。通过下面的图,您发现没有,从健康的角度讲,人总在健康和疾病这两种状态之间徘徊,这一辈子永远走在去医院的路上

    26、(图1)。一端是100%健康,另一端是疾病,那中间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对不对?那么亚健康到底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有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冠心病这个病吧,什么是冠心病呢?就是给您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医学上称之为冠状动脉)堵塞了,当堵到70%左右时(图2),您就不舒服了,就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您就得赶快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您一检查,发现您的冠状动脉血管已经堵了70%左右了。就给您写下了一个诊断,即冠心病。那您说是医生写“冠心病”这三个字时,您的冠脉血管一下子就堵到了70%吗?答案很明确,当然不是了。我跟您讲,要想让您的冠脉血管堵到70%,那要经过您几十年的“努力”才能实现。您的血

    27、管可能在您几岁时就开始堵塞了。那么当血管堵到40%时,您有感觉吗?您平时什么感觉都没有,充其量是很生气或干重活儿时,可能会出现胸闷和容易疲劳的表现。但血管堵到40%时您有没有病?您一定是有病呀,因为您生下来时一点也没有堵。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虽然有病,但您没什么感觉。您的血管一点都没有堵时,这就是100%健康的状态,而当堵到70%时,您就有感觉有症状了,到这时才给您诊断成冠心病,而从血管一点都没有堵到堵到70%的程度之间的状态就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的“亚健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亚健康”这个叫法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叫法应该把“亚健康”改称为“疾病的早期阶段”,而不是什么“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

    28、状态”。也就是说“亚健康”时,您不是没有病,而是处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或叫“疾病的非临床阶段”,您几乎没有什么症状,但您已经有病了。而今天我们称呼的“疾病”,应该称为“疾病的晚期”或“疾病的临床阶段”。当您见到一位朋友,您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病了,我要去医院”,其实他是到了疾病的晚期。想想您自己和周围的人,大多都是受不了了才去医院的。所以,您要清楚,不只是癌有早期晚期之分,所有的病都有早期晚期之分。必须到医院去治的所有疾病都是疾病的晚期,因为如果您身体能够忍受,您就不会去医院。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您为什么有受不了的阶段?这就涉及到“亚健康”的本质了。亚健康的本质其实是消耗储备的过程,储备

    29、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等着用。平时往银行里存钱就是一种储备,可以称为资金储备,就是等着用的钱。国家不打仗,要不要生产军火?要,等着用,万一要打起来呢,这就是军备。我们的身体就有这样的储备机制。我们看换肾的人,只换一个肾也能活得很好,为什么要长两个肾?这就是储备,再比如,您有两个肺,左肺和右肺,您静静地站着聊天,可能用半个肺就够了,那剩下的一个半肺做什么?等着用。一会儿您去跑步,半个肺就不够了,可能就得用到一个肺,那还剩下一个肺作为储备等着用。您可以想一想,如果您只有半个肺,那您稍微一动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因为您没有储备了,而当您有两个肺有完好的储备时,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运动。但危险也随之而来

    30、。比如有一天,您的右肺上长了一点东西(图3A),就这么一小点东西,因为您有储备,一定不会影响到您的呼吸功能,您不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也就是说因为没有感觉,您不知道已经长了这个东西,所以也不会去看医生。疾病就是这样,您不管它,它就会继续长大(图3B),您还是不知道。再长大一点,您还是不知道,那就再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直到有一天(图3C),把储备都消耗完了,您才会有症状,出现胸闷气短,赶快去看医生,一查是肺癌晚期。所以一方面有储备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它让我们有很多的活动方式可以选择,正因为有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储备,我们才可以为所欲为,才会有挑战极限,有奥运会等等的活动。运动员所做的就是挖掘储备、挑

    31、战自己的储备极限的过程。我们通常说的人的潜能,就是人的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储备,激发潜能的过程就是大量动用储备的过程。但另一方面储备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它导致绝大多数疾病在早期没有症状,导致我们很难发现它们,比如冠心病、癌症的早期。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一个有30个项目的指标,认为只要有人符合其中6项以上,就可以初步认定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30个项目是:(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2)孤独自卑,忧郁苦闷;(3)心悸心慌,心律不整;(4)耳鸣耳背,易晕车船;(5)记忆减退,熟人忘名;(6)兴趣变淡,欲望骤减;(7)懒于交往,情绪低落;(8)易感乏力,眼易疲倦;(9)精力下降,动作迟缓;(10)头昏脑涨

    32、,不易复原;(11)体重减轻,体虚力弱;(12)不易入眠,多梦易醒;(13)晨不愿起,昼常打盹;(14)局部麻木,手脚易冷;(15)掌腋多汗,舌燥口干;(16)自感低烧,夜有盗汗;(17)腰酸背痛,此起彼伏;(18)舌生白苔,口臭自生;(19)口舌溃疡,反复发生;(20)味觉不灵,食欲不振;(21)反酸暖气,消化不良;(22)便稀便秘,腹部饱胀;(23)易患感冒,唇起疱疹;(24)鼻塞流涕,咽喉肿痛;(25)憋气气急,呼吸紧迫;(26)胸痛胸闷,心区压感;(27)久站头昏,眼花目眩;(28)肢体酥软,力不从心;(29)注意力分散,思考肤浅;(30)容易激动,无事自烦。第2节 您多长时间“检修”

    33、一次正是因为疾病有早期阶段,而且在这一阶段,您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感觉,所以要主动自觉地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要定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毫无疑问,要做到这些只有通过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检修。检修的意识非常重要,但可悲的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几乎没有检修过,这样非常危险。很多人做事没有逻辑,很怪,您看他买一辆破车可上心了,每天擦呀洗呀,定期保养,该大修还去大修,这样做不就是为了能让车多用几年吗?而我们人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一台仪器,但却不定期检修,即使有往往也是检而不修。直到有一天不能再用了,只好被送到医院大修。到医院去修,肯定是该拆拆该卸卸,这儿不能用了,扔掉;那儿不能用了,扔掉;整个儿都不能

    34、用了,扔掉。最后您就这样被扔掉了。检修不是简单地到医院做一些例行体检就行了。医院的各项检查是很有用很有帮助的,但这些检查需要非常细致入微地分析,而具有这种分析能力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讲很多人靠机器进行评估了。通过医院的检查获得的各种数据,即使是在正常值的范围内,也并不能说明您是非常健康的,因为这些检查有一定的分辨率。比如您的肝脏都严重受损了,甚至到肝硬化阶段了,但您的肝功能的检查结果仍可以是正常的。这就需要评估人员对这些检查结果有很深的理解,有敏锐的洞察力,要通过您的检查结果和您在生活中及身体上的各种变化,包括您的睡眠、您的食欲、消化、大小便、平时的疲劳感、体重的变化等等很多很多的细节,对您的健

    35、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出您目前的健康状况和未来的健康走向。这是一个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光检不修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很多人检查发现自己是高血脂,因为高血脂并不太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很多人并不重视它,甚至还轻松地跟朋友们讲自己是高血脂。事实上,您不知道,您出现高血脂的那天,就是您的心肌梗塞和脑血栓快速发展的开始。对于检查出的问题一定不要置之不理,要及时将它们解决掉。否则一方面光检不修使检查变得没有意义,另一方面,置之不理的结果就是让疾病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而造成严重后果。就像一个苹果,您在屋子里放了两个多月,也没坏,但一旦有一天您发现它坏了一小点,那么这个苹果会在一周之内烂掉。

    36、第3节 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吗如前所述,世界卫生组织,这个世界上最权威的卫生机构,告诉我们健康人群占5%,20%的人有病,而剩下的75%的人是亚健康。通过上述对亚健康的讨论,您已经清楚了,亚健康也是病,是疾病的早期阶段。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可以改一改了,也就是,这个世界上,有病的人多达95%。那还剩下5%的人是健康的。如果问您是否健康,您可能也觉得自己很健康。那么这个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吗?想想我们的生存环境,您相信不相信您呼吸的空气中有大量有害气体?如果相信,那您吸一口空气,身体就会受到伤害;您相信不相信您喝的水中有很多有害物质,如果相信,那您喝一口水身体就会

    37、受到伤害;您相信不相信,您吃的饭中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果相信,那您吃一口饭身体就会受到伤害。您吸一口气,喝一口水,吃一口饭身体都会受到伤害,更何况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您的皮肤不断进入身体而损伤到您的身体。也就是说,您在时时刻刻随时随地受到伤害,那您怎么会是完全健康的呢?从逻辑上就讲不通。就像一个人一会儿从墙上抽一块砖扔掉了,一会儿又从墙上抽一块砖扔掉了,虽然楼没有塌,但这个楼还完整吗?世界卫生组织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健康,充其量也就是通过各种仪器检查。您相信不相信他们所使用的仪器有分辨率?即便如此,这些仪器也不能查出所有疾病。很多肝硬化病人甚至到死他的肝功能都是正常的。所以健康是相对的,不健康是绝

    38、对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100%健康的,所有人都是病人。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是走在通向医院的这条路上的,只是距离医院的大门远近而已。第3章 健康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自由。试想想,如果在您的生活中,时间是自己支配的,财富足够您使用,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空间移动是自由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是何等美好的生活。但您一定要认识到,健康自由才是您的第一自由,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您的健康为基础的。因为失去健康,扔下自己的亲人、朋友、财富、家产、事业等等的一切而独自一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悲剧举不胜举。尤其是那些社会精英,那些科学界。知识界、演艺界、商界的精英因为健康问题而过早离开我们,无疑是整

    39、个社会的损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损失。重视健康无论强调到什么程度都不过分。而只有那些因为不重视自己的健康而被生活教训过的人、那些从死亡线上又回来的人,才会真切地体会到健康有多重要。我们看到很多“死过一回”又活过来的人在生活中释然了,不计较了,只在乎自己的健康了。健康是底线,千万不要越过。生活中多少人拼命赚钱,但最后却拿钱救不了自己的命;生活中多少人因为没了健康,家产变成了遗产,而自己独自一人惨淡离开人世。问您想不想得病,您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但您为了防止得病做些什么了吗?您为健康有多少投资呢?太多的人每天喊着要健康,但却时常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很多人觉得手里没几个钱心里不踏实。当有了一些钱后,心

    40、里有底了:这下好了,看病不用发愁没钱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大学同学一起吃饭,他是一家有名的大医院的血液病科的医生,他人很优秀。在边吃边聊中,我问他:“你们一天最多能帮病人花多少钱呀?”“一两万没什么问题吧。”他回答道。血液病很少有在几个月或半年之内治愈的,治疗几年的很常见,您算算要花多少钱?不单血液病是这样,在临床我们经常看到的事实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他们富裕的生活到赤贫只需要一场大病。跟医学打交道20年的时间,让我深深懂得:有钱不能获得健康,只有懂得如何维护健康的知识才能拥有健康。尽管健康维护需要一定的费用,但维护健康绝不是有没有消费能力的问题。维护健康更需要的是相应的知识和维护健康的观念

    41、。很多人把自己的健康维护托付给医生,但不知道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我的一位同学,是一名外科医生,有一天打电话跟我说,他要去做个手术,我吓了一跳,赶忙问他怎么了,他说是慢性胆囊炎。做手术的前一天,我担心他会很紧张会多虑,因为他是医生,医生由于十分了解病情他会联想无穷,他知道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您没见很多医生给别人看病时轻松自如,而等到自己得病后却吓得要死?所以我就打电话给他,告诉他不要紧张,在外科胆囊手术很常见,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大手术,手术一定会很安全的,因为那些医生都做熟了。为了心理上支持他,我说我第二天会去看他。他很要强的,不让我去,说:“你不要来,刚做完手术,肯定不好看。”我说:“没关系,反

    42、正你平时也不好看。”手术的当天下午我就去了,那会儿他刚醒,身上还插了一些管子,见到我来了,苦笑了一下,那个笑确实不好看,但他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却很深,他说:“没想到这次让别人给收拾了。”等到他出院后,我又跟他一起庆贺,一定要庆贺,因为他能活着回来呀。几杯酒下肚,他说了一段很触动我的话,他说当他被麻醉前的那一刻,自己躺在手术台上,人生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因为马上自己的生命就不由自己做主了,而要交给别人管理几个小时。您想想把生命交给别人管理几个小时,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您把自己的一点点钱放在别人那里保管一会儿都不会放心,您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别人管理,您会放心吗?所以健康一定要由自己管理,要掌

    43、握在自己的手里。一个医生,做的是胆囊手术,而切除胆囊又是一个很小的手术。但您看看人家在手术之前做了什么准备?他把自己家的银行账号和保险号工工整整都写在一张纸上,交由他的妻子管理。因为他知道,即使是这样的一个小手术,也可能出现意外,也可能让他一去不归,所以健康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最放心、最有尊严。第4章 怎样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健康要想让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要求您要掌握相关的如何维护健康的知识。首先就要知道是什么导致我们得病的,也就是病因。如果知道病因了,我们就可以远离病因,进而远离疾病。第1节 关于病因不清几年前我碰到一位母亲,她到我们病理科给她16岁的孩子拿检查结果。医院里的病理科是做诊断

    44、的,全院所有科室切下来的东西都要送到病理科做诊断,来最终确定是什么病。工作性质有点像法院,如果诊断成癌,那就相当于是死刑,良性肿瘤死缓,也有个别无罪释放的。这位妈妈一看到诊断,眼泪就流出来了。她的16岁的孩子得的是鼻咽部的一个很恶的恶性肿瘤,就没有活下来的希望。她来问我,这个病是怎么得的。我看到这个诊断,这个孩子的年龄,再看到她的样子,我也很难过,我最怕15岁25岁年龄的人得不治之症,人生才刚刚起步,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酸甜苦辣还没有体验到,没有享受到,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还没开就凋谢了,我觉得这是最残酷的。当这位妈妈问我时,我无言以对,想安慰她又不知道怎么说,只好说:“病因不清楚,不知道怎么得

    45、的,认倒霉吧。”在给医科大学的学生上课时,我最喜欢讲的部分就是病因部分。因为课本上对绝大多数疾病病因的描述都是四个字病因不清,讲起来很简单。医学发展到今天,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对病因的认识,为什么有那么多病是病因不清?这与医学的发展模式有关。有一天,我跟一位我很尊敬的医学前辈说我想写一篇关于型糖尿病的文章,我说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大家对糖尿病原因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我认为糖尿病的原因不在于胰腺和胰岛素,而在于肝脏。这位前辈马上说:“那你得做实验,养大鼠,造模型证明。”我不做也知道,这个实验的成功率不会高。为什么呢?虽然社会上糖尿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但在人口比例中仍是少数。那大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鼠口比

    46、例中就更是微乎其微了。您想想,大鼠吃什么,人吃什么,要想让大鼠患上真正的型糖尿病并不容易,每天得给大鼠吃高热量、高脂肪、高糖、低蛋白、低纤维食物。而这些家伙发不发病还跟它们以前的营养状况有关,事实上,大鼠平时每天的营养比我们人的均衡,即使每天给它们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低蛋白、低纤维的食物,因为它们底子好(也就是说,它们在胚胎期、在做实验之前他们的肝脏一直很好,因为在大鼠喂养中,大鼠的营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大鼠在出生前和出生后一直有一个好的肝脏,让它们得糖尿病也很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鼠的生命短,虽然理论上能让它们100%得病,但事实上一定是还没等发病就老死了。因此这个实验成功几乎是不可能

    47、的。讲到这里您可能会问,全世界有那么多人研究糖尿病,那他们是怎么建立的模型?绝大多数的模型都是破坏胰岛细胞,而这样的模型根本不符合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似乎比较符合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但却得出对型糖尿病的研究结果,这样的研究从起点上就是不恰当的。关于糖尿病人的病因分析,会在后边讲糖尿病时再谈。我讲这个例子是想告诉您,今天的医学太刻板、太僵化、太形而上学了,要得到任何一个结论,都要求拿出确凿而具体的证据。其实科学的发展不单是科学实验,更重要的是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的思辨。今天的医学太需要头脑和逻辑思维了。以清醒而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疾病的病因很容易发现。1.病因的分类每个人都知道,疾病按

    48、照发病的快慢、进展的快慢、病程的长短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而造成这种划分的根本原因是急性病和慢性病的病因有各自的特点。急性病的病因明确,强度大,对人体进行集中打击。如细菌感染、车祸、喝农药中毒等等。慢性病的病因往往不明显,病因复杂。是强度较弱的一种或多种损伤因素长期不间断地作用于身体而最终发病。您被车撞倒是因为车的冲击力太大了,这就是急性病的表现。另一种方式也可以把您击倒,比如您要通过一条走廊,但走廊的两侧都站着人,您走过每一个人的身边时,那个人都会打您一下,有的人是用拳打(一种病因),有的人是用脚踢(另一种病因),有的人是用木棍打(又一种病因),还有的人是用鞭子抽打(又一种病因),您走得异常艰难,最后终于支撑不住倒下了。您能说清是谁把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失传的营养学 远离疾病(王涛)参考模板范本.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4437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