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分子标记技术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 标记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v广义的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v蛋白质标记包括种子贮藏蛋白和同工酶(指由一个以上基因位点编码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及等位酶(指由同一基因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v狭义的分子标记概念只是指DNA标记,而这个界定现在被广泛采纳: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它直接反映基因组DNA间的差异。第一讲 分子标记技术 vDNA指纹分析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分子标记技术,它包括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APD(randomly ampli
2、fied polymorphic DNA)、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等这些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检测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的优越性表现为:(1)分子信息是可遗传的,而只有在遗传上可传递的属性才能提供评估系统发育的信息;(2)数量极多,遍布整个基因组,可检测座位几乎无限;(3)分子标记能提供共同的尺度;(4)分子数据能将从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同源性和由于趋同进化从不同祖先演变而来的相似性区分开来
3、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5)任何生物有机质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许多共同的分子属性,因此分子数据可提供共同尺度来直接比较任何有机体任何分类层次之间相对水平的遗传变异;(6)分子标记技术可应用于各个生物门类,并都可用于比较和综合分析。v理想的分子标记应该符合的标准是:多态性高;共显性遗传,在二倍体生物中能区分纯合与杂合状态;在基因组中频繁出现,甚至贯穿分布于整个基因组;选择中性;容易获得;容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好;所获得的数据能进行交流和比较。v在蛋白质多态性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技术称为蛋白质标记,最常用的技术是蛋白质电泳及与其配套的专一性染色,如曾经广为采用的等位
4、酶分析,是通过同一基因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同种酶的不同分子形式,使得酶谱分析具有相关的遗传学意义,酶谱的变化反应了等位基因和位点的变化。等位酶技术为植物的种群遗传学和进化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等位酶缺乏足够的变异,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今已逐渐被DNA标记所取代。分子标记大多以电泳谱带的形式表现,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分子杂交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杂交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RFLP标记);DNA指纹技术(DNA Fingerprinting);原位杂交(
5、in situ hybridization)等;第二类是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简称PCR反应)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反应)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DNA,简称RAPD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SSR标记)或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SSLP标记);扩展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mplified fragment le
6、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标记);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sites,简称STS标记);序列特征化扩增区域(Sequence charactered amplified region,简称SCAR标记)等;第三类是一些新型的分子标记,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leotide polymorphism,简称SNP标记);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s tags,简称EST标记)等。(1)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生物体的各个组织、各个发育阶段均可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限制,不存在表达与否等问题;(2)数量极多,遍布整个
7、基因组,可检测座位几乎无限;(3)多态性高,自然界存在许多等位变异,无须人为创造;(4)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5)许多标记表现为共显性的特点,能区别纯合体和杂合体。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该技术由Grodzicker等于1974年创立。由于DNA分子中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识别序列中出现碱基的插入、缺失、置换、倒位而导致酶切位点的增减所引起的基因型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第一类分子标记以分子杂交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杂交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v基因组DNA用已知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产生许多
8、大小不等的DNA片段,电泳分离、Southern印迹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用放射性标记的探针与膜上变性的酶切DNA进行杂交,放射自显影,即可显示出不同材料的多态性图谱,即显示出所分析的DNA序列间的RFLP。基本原理v基本步骤:基本步骤:DNA提取提取用用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凝胶电泳分离限制性片段凝胶电泳分离限制性片段 将这些片段按原来的顺序和位置转移到易操作将这些片段按原来的顺序和位置转移到易操作的滤膜上的滤膜上 用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物质标记的用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物质标记的DNA作作探针与膜上的探针与膜上的DNA杂交(称杂交(称 Southern杂交)杂交)放射性自
9、显影或酶学检测显示出不同材料对该放射性自显影或酶学检测显示出不同材料对该探针的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探针的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动植物生物体由不同的器官和组织构成。应动植物生物体由不同的器官和组织构成。应选用生物体中生长旺盛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提取选用生物体中生长旺盛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提取DNADNA,如植物幼苗或新长出的叶片、动物的血等。,如植物幼苗或新长出的叶片、动物的血等。DNADNA提取的效果由提取的效果由DNADNA的质量和得率来评价。选用的质量和得率来评价。选用适当的生物器官和组织是获得高质量和高得率适当的生物器官和组织是获得高质量和高得率DNADNA的保证。取样后应尽快在低温中保存
10、,长时的保证。取样后应尽快在低温中保存,长时间保存应在超低温中保存。间保存应在超低温中保存。生物体样品的选取生物体样品的选取 作为作为DNA提取的开始,多细胞的生物体样提取的开始,多细胞的生物体样品首先需要经过研磨,使样品破碎。然后样品品首先需要经过研磨,使样品破碎。然后样品粉末再通过裂解液把细胞裂解。裂解液通常是粉末再通过裂解液把细胞裂解。裂解液通常是由由Tris 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即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即三羟基甲基氨基甲烷 缓冲液加裂解剂组成,缓冲液加裂解剂组成,如如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即十二烷基磺)即十二烷基磺
11、酸钠、酸钠、CTAB(Hexadec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细胞的裂解细胞的裂解 通常使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试剂,如通常使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试剂,如醋酸钾、醋酸钠、氯仿等。醋酸钾、醋酸钠、氯仿等。通常使用通常使用RNA酶。酶。蛋白质的沉淀蛋白质的沉淀RNA的消化的消化 通常使用冰冻的异丙醇(通常使用冰冻的异丙醇(2-ropanol)、)、70%乙醇等。乙醇等。通常使用通常使用TE缓冲液(缓冲液(10mM Tris,1mM EDTA,pH8.0,灭菌)。,灭菌)。EDTA(didodium ethylenedi
12、aminetetra-acetate)即乙二胺四乙酸。)即乙二胺四乙酸。DNA沉淀沉淀DNA溶解溶解 电泳用的凝胶由琼脂糖(电泳用的凝胶由琼脂糖(agarose)制备,)制备,琼脂糖的浓度通常为琼脂糖的浓度通常为0.9-1.0%。酶切后的酶切后的DNA样品通过电泳,使样品通过电泳,使DNA片段片段分离分离,并按分子量的大小排列。并按分子量的大小排列。电泳电泳 DNA从凝胶转移到特制的杂交膜上,从凝胶转移到特制的杂交膜上,常用常用Hybond N+(Amersham)的尼龙膜。的尼龙膜。凝胶的处理:凝胶的处理:脱嘌呤处理:脱嘌呤处理:0.25M HCl 变性处理:变性处理:0.4M NaOH D
13、NADNA转移:转移:转移液:转移液:0.4M NaOH。洗膜:洗膜:洗膜液:洗膜液:2xSSC缓冲液缓冲液 杂交膜的制备杂交膜的制备 用于用于RFLP分析的探针(分析的探针(probe)是)是DNA片片段,长度约段,长度约0.5-2.5kb。探针的来源有:基因组。探针的来源有:基因组的随机片段、的随机片段、cDNA 等。等。探针以克隆的方式保存,以质粒(探针以克隆的方式保存,以质粒(plasmid)为载体,如为载体,如pUC19等,通过大肠杆菌繁殖。等,通过大肠杆菌繁殖。用作载体的质粒必须具备三个特性:用作载体的质粒必须具备三个特性:一个复制起始点(一个复制起始点(Ori););一个显性的选
14、择标记,如氨苄青霉素一个显性的选择标记,如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抗性基因()抗性基因(Ampr););单一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单一的限制性酶切位点。载体载体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2P-dCTP)等对探针)等对探针进行标记,以跟踪探针。进行标记,以跟踪探针。同位素标记:利用同位素标记:利用DNA聚合酶聚合酶(Klenow),在),在DNA复制的过程中,把复制的过程中,把32P-dCTP合成到合成到DNA片段上。片段上。探针的标记探针的标记(labeling)杂交液杂交液+鲑精鲑精DNA(sheared salmon sperm DNA,SSS DNA)杂交液杂交液:2
15、0 X SSPE 250 ml100 X Denhardts 50 ml10%(w/v)SDS 50 mlMake up to 1000 ml 65 C保温,保温,2小时以上。小时以上。预杂交预杂交A.2X SSC,0.1%SDS,65 C,20 min;B.1X SSC,0.1%SDS,65 C,20 min;C.0.5X SSC,0.1%SDS,65 C,20 min 把已标记的探针加入到杂交液中,加入经预把已标记的探针加入到杂交液中,加入经预杂交的杂交膜。杂交的杂交膜。65 C保温,过夜。保温,过夜。杂交杂交洗膜洗膜 用塑料薄膜把已杂交的杂交膜包起来。放入用塑料薄膜把已杂交的杂交膜包起来
16、。放入暗盒中。暗盒中。放入放入X光片,紧压。光片,紧压。-80 C冷柜中曝光冷柜中曝光2-4天。天。在暗房中取出在暗房中取出X光片,显影、定影、冲冼。光片,显影、定影、冲冼。包膜包膜照射照射显影显影 A 无表型效应,RFLP标记的检测不受环境条件和发育阶段的影响。B RFLP标记在等位基因之间是共显性的,因此在配制杂交组合时不受杂交方式的影响。C 在非等位的RFLP标记之间不存在上位效应,因而互不干扰。D RFLP标记起源于基因组DNA的自身变异,在数量上几乎不受限制。E DNA需要量大,检测技术繁杂,难以用于大规模的育种实践中。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需要将RFLP转换成以PCR为基础的标记
17、。RFLP优点 但RFLP分析需要比较完善的包括多种酶切、标记、分子杂交等技术的实验室,加上工作量大、成本高以及放射性的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ABAB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与放射性探针结合部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电泳分离DNA片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薄膜;与放射性探针杂交,分析阳性条带vRAPD是是199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科学家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科学家Williams和加利福尼亚生物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亚生物研究所Welsh几乎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建立在同时发展起来的建立在PCR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DNA分子标记技术。第二类分子标记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反应)为核心反应)
18、为核心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分子标记技术基本原理 采用随机合成的寡核苷酸(通常10bp)作PCR反应的引物,对所研究生物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经过3040个循环,即可得到大量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紫外下显示RAPD带纹。v由于整个基因组存在众多反向重复序列,因此须对每一随机引物单独进行PCR。单一引物与反向重复序列结合。使重复序列之间的区域得以扩增。引物结合位点DNA序列的改变以及两扩增位点之间DNA碱基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均可导致扩增片段数目和长度的差异,导致PCR产物增加、缺少或发生分子量变化。若PCR产物增加或缺少,则产生RAPD标记。DNA的提取的提取 PCR
19、反应反应 凝胶电泳凝胶电泳 选择随机引物选择随机引物 图谱分析图谱分析 v相同之处:都从琼脂糖凝胶上DAN条带的多态性来反映基因结构上的多态性;v不同之处:RFLP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通过分析限制性酶切片端的多态性,来显示DNA的结构的多态性;而RAPD是利用PCR技术从扩增的DNA片段上分析多态性。由于片段被引物选择地扩增,并不是所有序列都扩增,扩增了的片断能在凝胶上清晰地显现出来,这样就可以通过同种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反映出模板的多态性。v常规PCR需要两个引物,每个引物分子1530个核苷酸,引物顺序根据扩增的基因两端的顺序设计,因而要进行PCR时,必需知道待扩增基因的顺序;vRA
20、PD分析时,只需一个引物,长度10个核苷酸左右,引物顺序是随机的,因而可在对被检对象无任何分子生物学资料的情况下对其基因组进行分析。v(1)不需DNA探针,设计引物也无须知道序列信息;v(2)显性遗传(极少数共显性),不能鉴别杂合子和纯合子;v(3)技术简便,不涉及分子杂交和放射性自显影等技术;v(4)DNA样品需要量少,引物价格便宜,成本较低;v(5)实验重复性较差,结果可靠性较低。RAPD标记的主要特点v RAPD图谱中某些弱带重复性较差,而且目前该法在引物长度和序列及应用的引物数目、扩增反应条件等实验技术方面未标准化,影响了不同条件下结果的可比性;每个标记含有的信息量小;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21、结果;显性标记,无法区分从一个位点扩增的DNA片段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无法进行等位基因分析。用在种以上类群间的比较时无法得到可靠的遗传距离。vAFLP是1993年由荷兰科学家Zabeau等人将PCR与RFLP结合起来,创造了AFLP分析技术。AFLP标记是选择性扩增基因组DNA酶切片段所产生的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其实质也是显示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的长度多态性,只不过这种多态性是以扩增片段的长度不同被检测出来。v首先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基因组DNA,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随机限制性片段;接着在这些片段的两端连接上特定的寡聚核苷酸接头(Oligo nuleotide adapter);然后根据接头序列设计
22、引物,由于限制性片段太多,全部扩增则产物难以在胶上分开,为此在引物的3端加入1-3个选择性碱基,这样只有那些能与选择性碱基配对的片段才能与引物结合,成为模板被扩增,从而达到对限制性片段进行选择扩增的目的;最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这些特异性的扩增产物分离开来。技术路线(1)首先要制备高分子量(HMW)基因组DNA,选择6个碱基识别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通常是EcoRI或PstI或SacI)。(2)酶切后的限制性片段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与特定的接头相连接,形成带有接头的特异性片段。(3)DNA片段的预扩增。(4)在Taq聚合酶的作用下,完成AFLP的选择性扩增。(5)PCR产物变性后在含尿素的
23、聚丙烯酰胺变性胶上电泳。(6)多态性比较分析,特异片段回收克隆分析。vAFLP结合了RFLP与PCR技术的特点,兼具RFLP和RAPD两种方法的特长,既继承了RFLP的稳定性,又具有了PCR反应快速、灵敏的特点,同时克服了RFLP和RAPD的缺点。采用少数几对引物的多种组合即可获得大量遗传信息,避免了RAPD分子标记重复性差、假阳性反应过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又无需任何目的基因组DNA的背景资料即可完成模板DNA多态性检测,摆脱了RFLP的转膜、克隆、探针制备、分子杂交等一系列繁重且又有一定难度的工作。v用AFLP分析的多态性是典型的孟德尔式遗传和选择中性。它可以用于遗传分析的各个方面:如用
24、于拟南芥属连锁图的构建用于马铃薯的栽培种的鉴定等。AFLP也适于鉴定遗传多样性的物种亲缘关系的研究。(1)由于AFLP分析可以采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及选择性碱基种类、数目很多,所以该技术所产生的标记数目是无限多的;(2)典型的AFLP分析,每次反应产物的谱带在50-100条之间,所以一次分析可以同时检测到多个座位,且多态性极高;(3)表现共显性,呈典型孟德尔式遗传;(4)分辩率高,结果可靠;(5)目前该技术受专利保护,用于分析的试剂盒昂贵,实验条件要求较高。AFLP特点v专利技术,试剂盒价格贵v需要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引物,须具特殊防护措施、配套仪器设备v基因组的不完全酶切会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实验
25、对DNA纯度和内切酶的质量要求较高。缺点 AFLP具有可靠性好,重复性强,可信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在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基因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v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v利用AFLP快速鉴别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vAFLP辅助的轮回选择育种 v利用AFLP技术研究基因表达与调控 v分类和进化研究 v甲基化研究v在AFLP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TE2AFLP(三内切酶扩增的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three endonuclease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该技术是由荷兰科学家Vander Wurf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