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及反思最新文案.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3441815
  • 上传时间:2022-08-3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2.3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及反思最新文案.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 四年级 上册 数学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案设计 反思 最新 文案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及反思最新文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1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下列习题: 124+25400-2016 213(102-99)(120-63)

    2、45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2)自主探索 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3)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 (4)即时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 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3、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 2、教学例5 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 三、巩固练习。 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 四、全课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8页第5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2 教学内容: 二期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22-2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一个梳理,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学生的低阶面积单位

    4、的表象累积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丰富面积单位的量感。 2、借助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常用的面积单位的梳理过程,自主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5、、引入阶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大吗?我们泗泾镇大吗?那么松江区呢?这些区域用我们新学的面积单位km2 来表示,是多少呢?请看大屏幕:(出示) 我们美丽的校园占地面积约0.03平方千米。 我们家园泗泾镇占地面积约24.2平方千米。 我们的松江区总面积约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样的区域?(对比,交流) 小结:平方千米常用来表示面积大的区域。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展开,通过“区域大”但表示的“数字小”这一强烈对比,丰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积单位 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出来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

    6、少呢?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吧!1km2能用手势来表示吗?(不能)为什么?(1km2太大) 板书 km2 1 m2=100dm2 1 dm2=100cm2 通过记忆性口答与形象的手势感知,双重复习所学面积单位,再现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3、感知练习 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量感不错,就让我们打开课本P23页,完成第三题,比比看,谁填的有快又准 在下面( )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 ) 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 )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 ) 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 ) 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 ) 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 在前面面积单位的充分感知铺垫下

    7、,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悉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 二、探究阶段 1、情景设疑:通过刚才的单位填写,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都很熟悉了,接着让我们来解决前面学习中留下的问题:(出示)如果1 m2可以挤下17人,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上海总人口为16737700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同桌交流:需要知道1 km2等于多少m2 , 即km2与m2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求出1 km2可以挤多少人,最终把问题解决。 2、合作探究:我们知道1 km2就是边长为1 km 的正方形的面积,(

    8、出示边长为1 km 的正方形图形)。 那么km2与m2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能从1 km2的定义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吗?请小组合作完成。 (1)组内尝试解决 ,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解法:(板书) 1km 1km = 1 km2 1000m 1000m = 1000000 m2 1km2=1000000m2 (3)再次交流:通过在1km2定义的关系式中把km转换成m,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再把这个过程互相交流一下。 3、问题解决:知道了1km2=1000000m2,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呢?谁来说说看?指名交流。这个结果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9、 4、完善面积单位进率:现在我们已经把所学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找到了,请同学们把P22的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媒体演示课本23页单位面积的累积过程) 1 km2=( )m2 1 m2=( )dm2 1 dm2=( )cm2 通过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km2和m2的进率。为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量感,启发学生从定义去推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尝试计算中直观获得1 km2=1000000m2。其实学生以前在学习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时已经经历了这样一个推理过程,在这里学生运用以往的经验解决今天所学的新问题,体现了知识的迁移。通过平方米和平方千

    10、米间关系的探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面积的含义和进率的由来,促进学生表象记忆的形成都有好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以下单位换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知背景。 三、运用阶段 1、分层练习:(说出思考过程) (1)25 m2=( )dm 23 km2=( )m2 (2)3400 dm2=( )m2 9000000 m2=( )km2 580cm2=( )dm2 (3)70000000 -7k=( ) k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积累了一些重量、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经验,并且会用小数表示单位之间的转换。这里先安排两组“从高到低”与“从低到高”的单位转换练习,就想让学生通过尝试找到换算的一般方

    11、法: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乘进率,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从而在思考方法上予以归纳提升,建构单位换算的基本策略。接着出示带有不同单位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借助学生思考过程的表达,便于检测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演绎思维。 2、拓展练习(同桌讨论)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一个铅笔盒表面的宽度约5 c (2)教室的面积约30d (3) 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约0.75 c (4)上海市的总面积约6341000000k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容易混淆,并且在选用面积单位时不善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判断纠错练习,一方面强化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2、的区别,另一方面想从“数”与“量”两个维度探索修改的方法(修正数据或计量单位),既巩固了单位面积的大小观念,又渗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生活应用:(小组合作) 出示:为了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人们要在长3km,宽2km的一块长方形的高原上植树,如果每平方米栽1棵树, 运来60万棵树苗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写出你们的解题过程。交流探讨并板书解题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再现本节课的重点新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转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的分析,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拓展思维,感受数学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

    13、一起整理了“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板书)的面积单位,谁来谈谈这节课中你的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3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 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 24 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

    14、)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 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 242,前两个 24 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 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 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新课教学 1.(小黑板出示) 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5、。 120-14418+35 (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 1。 (1)把准备题 中的 144 改写成 364 的形式,引出例 1, 120-36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 (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3.教学例 2。 (1)把准备题中的 45 改写成 95 的形式,引出例 2, (58+37)(64 一 95) (2)比较例 2 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 (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4.练习

    16、“试一试”。 (1)板书:1515-15(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5.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让全体学生做填空题。 (1)280-436+54036 可以同时计算的是( )和( )。 (2)120+(285-120)10 第一步应该算( )。 (3)100-(80+48024)8 第二步应该算( )。 (4)317+1041352 一 270 最后一步应该算( )。 2.课本“练习”第 1 题,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请每位学生首先认真对 4 个小题进行审题。 (2)学生独

    17、立完成各题。 (3)全班集体校对,指出错误原因并订正。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再看例 1、例 2 使我们明白,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4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 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导入。 1、口算。10

    18、0+0= 0100= 等。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0-42+12 480602 等。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 )按顺序计算。 75-154 404+6 等。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12+4)2 200(40-15)2。 小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 )、( )、( )、( )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今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一)出示:9612+42 1、小组内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19、 2、汇报讨论结果。(指名说,师板书。) (二)变式:96(12+4)2。探究有小括号的计算顺序。 1、问: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数学符号?(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合作完成计算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扮演。 3、点评,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介绍中括号“”,变式:96(12+4)2,探究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认识中括号。 2、在老师引导下明确运算顺序。板书:96(12+4)2 3、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计算,师巡视辅导。 4、指名板演后,师生共同订正,明确运算顺序,并在书上找出来齐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2、一个池

    20、塘的长是60米,宽是40米,每米需要三根竹棍做篱笆,共需要篱笆多少根?(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拓展提高: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32800-40025 先乘,再减,最后除; 五、课堂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最新文案5 教学目标: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21、 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关键: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口算 25+75 124 16+4+23 2542 35+25 60-24 18+22 100-25-10 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复习,回忆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计算的规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情境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

    22、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设计意图:四则混合运算应该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计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学习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滑冰场”情境图和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并交流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已知条件及其意义)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

    23、(人) 28+85=113(人) 方法2:列综合算式 72-44+85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展示计算过程) 2.做一做: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00+30-16 38+65-45 120-80+72 师:上面各题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学习 多媒体展示“冰天雪地”情境图和例2:“冰

    24、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师: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 全班交流 98736 63987 (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两种解题思路的算式,并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两道算式的解题思路) 师:说说综合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做一做:一箱12瓶橙汁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开始只能列出分步算式,就依据分步算

    25、式列出综合算式, 并引导学生今后尽量采用综合算式;如果有人列出综合算式,就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注意递等式计算的格式。)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教学中选择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避免将四则混合运算题视为单纯的计算问题,产生数学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错觉,造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使用四则混合运算帮助解题的例子。 四、巩固练习 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改写成综合算式。 150+33=183 183-75=108 274-52=222 222+63=285 2004=50 503=150 282=56 567=8 判断并改错。 155-34+46 240403 =150-80 =240120 =75 =2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完成练习,加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说明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总结思维。 师:归纳一下,今天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师: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及反思最新文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44181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