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例文.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最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例文.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教材 小学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行程 问题 教学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案设计 例文 下载 _其他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最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例文 最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教学教案例文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信息窗中第二个红点问题,即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借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学生要首先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御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
2、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其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构建数学模型“速度和时间=总路程”和“路程1+路程2=总路程”。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两个能在一条线上自由活动的小人。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刘老师家住哪儿吗?悄悄告诉你们吧,刘老师家离着人民公园非常近,到底有多近呢?你们来看。 PPT出示:刘老师从家出
3、发步行去人民公园,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后到达。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PPT出示:刘老师家距离人民公园有多远? 你会解决吗? PPT:605=300(米) 这60表示什么?5呢?300呢? 通过这个小例题,我们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课件出示)。 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关系式的基础上来研究点新问题,好不好? 二、 合作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初步感知相遇问题 PPT出示例题:小明和李老师同时从家出发相对而行,小明步行每分钟走60米,李老师骑自行车,每分钟骑行140米,5分钟后他俩在人民公园相遇。小明家和李老师家相距多少米? 同学们自己读题。在这个题目中有
4、没有你不太理解的词,将它找出来。你觉得这几个词(同时、相对而行、相遇、相距)是什么意思? 预设:让学生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来解释这几个词的含义。 把这几个关键词搞明白了,大家再来读这个题。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学的行程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今天研究的问题是几个物体在运动?而且是怎么运动的?(同时出发、相对运动、最后相遇)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称作“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此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演,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表象,理解并抓住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同时、相对、相遇。 2、合作演绎相遇问题 现在你能和你的同桌合作把这个题目表演出来吗?用2只笔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同时从
5、桌子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只走一遍,相遇了就停在相遇点别动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询问不同的小组)你们相遇在哪里?相遇点离谁家比较近?为什么? 预设:出现相遇点在中间和相遇点不在中间两种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同桌两人的模拟表演进一步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过程和基本特征,同时学生们也在“相遇点在哪儿”的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速度不同,相遇点不可能在中间,而是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3、理解速度和 老师制作了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小人分别代表小明和李老师,请两名同学上台来慢放一遍刚才的相遇过程,生边操作老师边提问 一分钟后他俩分别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两分
6、钟后他俩又走了多少?一共走了多少? 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呢?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可活动的小人一分钟、一分钟地走,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内他俩一共走的路程”,即速度和。同时能够直观地看到相遇点离速度慢的一方较近。 4、画线段图 你能根据刚才的演绎把相遇过程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及问题在线段图中表示出来吗? 投影学生作品,点评。你能看明白他的线段图吗?还有哪些补充和改正的? 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师出示课件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5、自主解决问题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自己动手试试。做的快的同学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两种方法都做出来的同学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争取一会儿发言时让大家都能听明白你的意
7、思。 找2生板书2种方法,点评。 回顾这两种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相遇问题的? 小结:方法1:路程1+路程2=总路程 方法2: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6、体会线段图的好处 对比题目文字和线段图,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线段图能够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便于我们理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像这样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的思想就是数学上非常重要的“数形结合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会用到。 三、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求甲、乙两地
8、间的路程。(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数学 6制4上 打样_页面_087 两队分别从两头同时施工,4个月开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只列式不计算) 3、两人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甲的打字速度是85字/分,乙的打字速度是65字/分。1小时后两人共同录完。请问这份稿件一共多少字?(只列式不计算)数学 6制4上 打样_页面_087 刚才这些问题也不是相遇问题呀,为什么你还用这种方法呢? 小结:他们的题型都跟相遇问题差不多,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是一样的。 四、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最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教学教案例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9、(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78页例1,第79页上的议一议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口算。1212=12110=2161=3012=30410=30410=11230=11240=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
10、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点评:通过相关?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初步计算。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并注明“张阿姨每时采摘123kg脐橙,她在果园里工作了32时;李叔叔每天包装324筐脐橙,他在果园里工作了27天。”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1:张阿姨32时采摘脐橙多少千克? 学生2: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 教师:解决第一个问题应怎样列式? 学生:12332。 教师:你能估一估张阿姨32时大约采摘脐橙多少千克吗? 学生1:把123看作100,32看作30,我估计大约300
11、0kg。 学生2:把123看作120,32看作30,我估计大约3600kg。 教师:张阿姨实际采摘的脐橙比3000kg多还是少呢? 学生:略。 教师:通过估计,可以判定她采摘的脐橙至少也在3000kg以上,但是,张阿姨究竟采摘了多少千克脐橙,12332的积又是多少?大家会算吗?你准备怎样计算? 学生1:我用的是口算,先用12330=3690,再用1232=246,3690+246等于 教师:的确,要让每个同学口算出12332的积,实在有些困难,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2:的方法是用笔算。 教师:为了计算更加准确,我们常用竖式计算,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2)尝试笔算 教师:以前在我
12、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请你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尝试计算一下12332的积,遇上困难可以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演算过程:123123 32346322463693936369615学生讨论,同意第一种算法。 (3)探究明理。 教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算吗? 引导学生说出:把32分成30和2,用2乘123得246,再用30乘123得3690,把两次乘积加起来,就知道12332的积是3936了。教师相机完善板书。 教师:在乘的时候明明1233的积是369,为什么不与个位对齐,而与十位对齐?学
13、生:因为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1233得369,表示的是369个十。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这个准确值和刚才估算的结果相比,差异大吗? 学生:有一定差异。 教师:所以有时我们需要精确数时,就要用到笔算乘法。 点评:这个教学片段一是突出笔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笔算的应用价值;二是让学生先估算,再笔算,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三是有效借助旧知,让学生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方法,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让学生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四是关注容易出错的一些细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4)学生尝试自学第二个问题:李叔叔一共包装脐橙多少筐?注
14、意引导学生和前一道题进行对比,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再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到视频展台展出,让该生说说自己的做法,强调进位,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把进位的数记在心里,也可以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相加时不能加表示进位的这个小数字。 (5)小结。 教师: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是每一步乘的位数要多一位。 教师: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求的都是工作总量,而每时采摘的千克数和每天包装的筐数都是工作效率,32时和27天都是工
15、作时间,所以在做工问题中,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一是让学生在笔算不进位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尝试自学要进位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二是让学生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两个小问题,让学生抽象概括出做工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内化新知学生独立完成第79页课堂活动,强调计算要认真仔细。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2题。 最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教学教案例文3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乘法分配律。 2、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用规律简算,增强用规律验算得意识。 设计理念: 1、体现
16、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课堂上灵活处理教材,选择适当的教法。 3、提高了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效性。 4、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化的学习。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数学挂图:通过看图,把图意说一说。 二、提出问题,解答质疑。 弄清题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小组讨论) 生答师板书: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 怎样解答呢? (1)要求全长多少千米,可以先求每辆车分别行驶的路程,再求全长的路程。 110 2 + 90 2 = 220 + 180 = 400 (千米) 还可以先求两辆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求全长的路程。 (110+90) 2 =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