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8 盐到哪里去了|冀教版(1).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8 盐到哪里去了|冀教版(1).doc》由用户(哟普)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18 盐到哪里去了冀教版1 四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5.18 哪里 冀教版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冀人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盐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导入,设计了“物体与水混合”的探究活动。便于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的过程中认识不同固体与水混合后,其变化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现象。重点培养学生动于操作实验验证预测的能力。二、学生分析:针对四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对溶解的概念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并且能够初步进行探究活动,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2、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
2、解。三、教法学法在本课教学活动设计当中,我注意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体会溶解的过程,并且能够联系实际,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升华情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四、设计理念: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对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抽象和概括过程,是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本质。以科学概念为主线,更容易达成三维目标。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是在建立科学概念过程中展开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发展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预测各种物体与水混合后的结果。2、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3、能设计的混合物体
3、的方法。知识与技能:通过指导学生操作“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现象。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动手做实验入手,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分类,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设计的混合物体的方法。2、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通过实验,培养相互配合的精神和学生喜欢科学,热爱生活的品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运用所学溶解方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更多的溶解现象,体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无穷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做物体与水混合的实验。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学准备:教
4、师实验用:食盐、玻璃棒、烧杯。小组实验用:适量铁粉、锯末、沙子、食盐、白糖、水、一支玻璃棒、烧杯五个、纸巾、药匙、抹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1、 猜一猜游戏出示两杯水,猜一猜是是什么水?(告诉学生不能轻易的品尝,不能和陌生人给的水。)2、 通过谜语猜老师带来的物体。“来自水中,却怕水冲,回到水里,无影无踪”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学生猜谜语:盐(大家真聪明,可见大家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课堂中会表现的更好。)3、教师演示实验:(1)教师把盐放入水里,并搅动,让学生看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